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极富挑战,特别对于失败实验的态度更是一块试金石,本文对一些常见的实验失败原因进行剖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失败的实验;教学资源
对于实验教学,教师要作充分的准备,不能想当然.课前要反复演练,实验结果力求与课本内容相符合.由于实验影响因素较多,教师或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往往与预设的结果不同,与课本所描述相去甚远.在教学中被视之为失败的实验,如何面对这些失败正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试金石:对实验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并利用失败的实验进行探究,成为创新的起点.是珍贵的教学资源.若掩盖实验真相敷衍了事,蒙混过关,照搬课本结论,学生对教师的科学素养就会产生怀疑,对课堂教学带来不良的影响.
产生实验不成功的原因有:实验设计不合理,操作不当;药品的用量、纯度及反应条件控制不严;教材设计的实验过于理想化,科学性有问题.在实验教学中如果出现偏差、失败,我们应该视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例1 浙版科学九年级上17页,“实验活动”第二题:在二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毫升碳酸钠和氯化铁,然后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有什么变化发生?
实验时把氢氧化钙滴入碳酸钠溶液时几乎没什么沉淀产生,根据反应原理,应该有明显的白色沉淀,为什么实验的结果却不如人意呢?
许多教师对这个实验的处理:就是加大石灰水的量,更深的层面就不去思考了.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就如此流走.
如果改为: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实验结果将非常明显.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两种物质,滴加的顺序不同,现象就明显不一样.教师如果能这样提出来成为生成式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原来,在20 ℃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52 g,Ca(OH)2的溶解度是0.185 g.
当石灰水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由于溶解度小,参与反应的Ca(OH)2分子自然不多,生成的碳酸钙就少,反应的现象就不明显.
当碳酸钠滴加入石灰水时,由于溶解度大,进入石灰水溶液中的碳酸钠分子多,生成的碳酸钙量就多,反应现象就明显.
其实,本例课本的设计有问题,不是教师的责任,但教师要利用课本的不足,转化为有用的教学资源.
更多的例子,是教师的问题,由于实验技能差,出现实验失败.
例2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的重点实验.氢气由盐酸与锌粒的置换反应产生.前半节课时间,实验操作的还算顺,但这位教师,当有红色铜出现时并不立即结束实验,忙于板书,继续加热.此时,三角烧瓶,嘣的一声,爆炸!一桌碎玻璃,幸好没伤及人身.这是一次实验事故.
惊魂一刻过后,教师不是扫一扫玻璃,道声对不起,而是拨乱反正.分析事故的原因.
学生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这时教师随即提出引爆的原因供各位同学探究:
(1) 瓶内的氢气压力过大;
(2) 瓶内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和物点燃,启爆;
(3) 实验时,通入的氢气没有进行验纯;
(4) 瓶内的盐酸太稀,产生的氢气太少,空气进入瓶内,过度加热引爆.
失败的实验为学生造就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情境,最能调动学生的思维.
分析:实验失败原因:瓶内的空气没有排干净,氢气检纯太马虎,盐酸浓度太稀,产生的氢气量太少,没有把空气排干净.加热的时间过长而引爆.
顺便复习氢气的使用为什么要检纯,检纯的方法.可燃气体的爆炸比.同时,强调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培养细心、严谨的科学素养.
教师捕捉这种非预期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把持与整合,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时可以产生意外的效果.“失败”不再是失败,反而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中并不缺少资源,缺少的是开采的“手”.
例3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向学生展示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碳夺取氧化铜中的氧,使其发生还原反应.按照教科书上做有二氧化碳产生,有砖红色的少量的粉末.没有红热现象,没有光亮的铜产生;一般教师实验就认为成功了,实际上虚假的实验现象掩盖了真相.
用酒精灯加热大约温度可以达到500 ℃,产生的砖红色的物质一部分是氧化亚铜,用稀硫酸就可以证明,若变蓝说明是氧化亚铜.课堂上一般教师认为砖红色就是铜.
用酒精喷灯温度可达到1000 ℃,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才会进行,反应时有红热现象,试管内通红,反应剧烈.并有光亮的铜产生.
该实验木炭的颗粒度、氧化铜的纯度、加热的温度同时具备时才会发生剧烈反应.
参考文献:
[1] 浙版《科学》.7-9教科书.
[浙江省缙云县东方中学(321405)]
关键词:失败的实验;教学资源
对于实验教学,教师要作充分的准备,不能想当然.课前要反复演练,实验结果力求与课本内容相符合.由于实验影响因素较多,教师或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往往与预设的结果不同,与课本所描述相去甚远.在教学中被视之为失败的实验,如何面对这些失败正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试金石:对实验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并利用失败的实验进行探究,成为创新的起点.是珍贵的教学资源.若掩盖实验真相敷衍了事,蒙混过关,照搬课本结论,学生对教师的科学素养就会产生怀疑,对课堂教学带来不良的影响.
产生实验不成功的原因有:实验设计不合理,操作不当;药品的用量、纯度及反应条件控制不严;教材设计的实验过于理想化,科学性有问题.在实验教学中如果出现偏差、失败,我们应该视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例1 浙版科学九年级上17页,“实验活动”第二题:在二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毫升碳酸钠和氯化铁,然后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有什么变化发生?
实验时把氢氧化钙滴入碳酸钠溶液时几乎没什么沉淀产生,根据反应原理,应该有明显的白色沉淀,为什么实验的结果却不如人意呢?
许多教师对这个实验的处理:就是加大石灰水的量,更深的层面就不去思考了.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就如此流走.
如果改为: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实验结果将非常明显.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两种物质,滴加的顺序不同,现象就明显不一样.教师如果能这样提出来成为生成式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原来,在20 ℃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52 g,Ca(OH)2的溶解度是0.185 g.
当石灰水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由于溶解度小,参与反应的Ca(OH)2分子自然不多,生成的碳酸钙就少,反应的现象就不明显.
当碳酸钠滴加入石灰水时,由于溶解度大,进入石灰水溶液中的碳酸钠分子多,生成的碳酸钙量就多,反应现象就明显.
其实,本例课本的设计有问题,不是教师的责任,但教师要利用课本的不足,转化为有用的教学资源.
更多的例子,是教师的问题,由于实验技能差,出现实验失败.
例2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的重点实验.氢气由盐酸与锌粒的置换反应产生.前半节课时间,实验操作的还算顺,但这位教师,当有红色铜出现时并不立即结束实验,忙于板书,继续加热.此时,三角烧瓶,嘣的一声,爆炸!一桌碎玻璃,幸好没伤及人身.这是一次实验事故.
惊魂一刻过后,教师不是扫一扫玻璃,道声对不起,而是拨乱反正.分析事故的原因.
学生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这时教师随即提出引爆的原因供各位同学探究:
(1) 瓶内的氢气压力过大;
(2) 瓶内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和物点燃,启爆;
(3) 实验时,通入的氢气没有进行验纯;
(4) 瓶内的盐酸太稀,产生的氢气太少,空气进入瓶内,过度加热引爆.
失败的实验为学生造就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情境,最能调动学生的思维.
分析:实验失败原因:瓶内的空气没有排干净,氢气检纯太马虎,盐酸浓度太稀,产生的氢气量太少,没有把空气排干净.加热的时间过长而引爆.
顺便复习氢气的使用为什么要检纯,检纯的方法.可燃气体的爆炸比.同时,强调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培养细心、严谨的科学素养.
教师捕捉这种非预期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把持与整合,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时可以产生意外的效果.“失败”不再是失败,反而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中并不缺少资源,缺少的是开采的“手”.
例3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向学生展示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碳夺取氧化铜中的氧,使其发生还原反应.按照教科书上做有二氧化碳产生,有砖红色的少量的粉末.没有红热现象,没有光亮的铜产生;一般教师实验就认为成功了,实际上虚假的实验现象掩盖了真相.
用酒精灯加热大约温度可以达到500 ℃,产生的砖红色的物质一部分是氧化亚铜,用稀硫酸就可以证明,若变蓝说明是氧化亚铜.课堂上一般教师认为砖红色就是铜.
用酒精喷灯温度可达到1000 ℃,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才会进行,反应时有红热现象,试管内通红,反应剧烈.并有光亮的铜产生.
该实验木炭的颗粒度、氧化铜的纯度、加热的温度同时具备时才会发生剧烈反应.
参考文献:
[1] 浙版《科学》.7-9教科书.
[浙江省缙云县东方中学(32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