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太阳回家的娃(外一首)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2997iz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坐在屋檐嘀咕的太阳和月亮
  除了房前屋后佝偻地垛的墙头
  除了歪歪斜斜啃不动草的风
  除了树梢不满七天滚出巢的麻雀子
  除了跑出跑进贴身保镖的黑狗
  除了夜半三更叫嚣起来听见开门声
  从隔壁飞出来跑到人嘴边碗里夺食的大公鸡
  剩下包装睡眠的书包,课文,作业,笔
  加上手掌和鼻口
  混淆在一个涂满夜空的墨水瓶里
  稀里糊涂藏著童年躲猫猫傻笑的五谷声
  一窝囫囵石头秃头秃脑没等长大
  挑水洗菜将身体搓揉成结实的一根绳子
  遮风挡雨帮扶捆绑起家务来
  父母一不小心走神时,就当梁做柱用了
  牵着弟妹砍柴割草,扶犁耕地
  顺便把太阳从山那边背回来
  还没进村歇下,天就晚了
  一身热汗,一肚子咕噜咕噜喘息的雷声
  呼哧呼哧黑了一口一口月亮
  爬上体外的门窗
  乡愁最后的留守者
  也许再过些年
  村外看不到低头啃草的牛马
  山间听不到咩咩的羊铃响
  村里留守的老人都走了
  留守的儿童都进城打工了
  老瓦房拆的拆倒的倒了
  田田地地不种瓜豆了
  沟沟渠渠干涸了
  无农一身轻的乡村,剩几棵岁月摇曳的古树
  还有喋喋不休的蝉,独自骑着会飞的时光
  戏说见面也不认识的二十四节气
  录制演绎屋檐燕子斜身飞出的春天
  还有古典黑衣长衫的蛐蛐
  蹲在石缝,深一脚,浅一脚
  刨开深藏的泥土,有一声,没一声
  捣碎空洞见底的夜晚,捞井底的月亮
其他文献
那只指成马的鹿  自己也认为是匹马  所有的马以为自己是鹿  卖狗悬羊的人喊赵高师傅  井水与河水,一直  绯闻不断  离地三尺的神明  一睡就睡了二千多年  有人在河邊洗碳  从未离开
期刊
夕阳像一颗深情的眸子,从西山回望过来,用梦幻的金线勾画出祖母的身影:她坐在磨成红釉似的板凳上,满头银发映衬着夕阳,灿若明霞;手拿鞋底慢悠悠地纳着,脚边搁着一只竹篮,篮里摆着十几双只有三寸左右长短的婴儿鞋。在充斥着娃娃脸的地摊中间,祖母显得那样另类又醒目。  祖母纳鞋底的手也被夕阳染红了,纳完鞋底,她开始上黑布鞋面,鞋面绣上了简笔蝴蝶、蜻蜓、金龟子、小鲤鱼或花朵。抽索时,她像白鹤亮翅,款款地,悠扬地
期刊
蒙古族是个有故事有味道的民族,而那带着味道的故事如同风中摇曳着的满山坡的花儿,灿烂着每一个向往的心灵,陶醉着每一个寻梦者的夜晚。于是,在8月季风的牵引下,第一次踏上了这片粗犷演绎成的土地。  车子在晨曦中起步,天色微亮却并不混沌,天际层次清晰,正上演着黑夜与黎明的爱恋。路,时而平坦,时而颠簸,却不能抖落掉记忆口袋里的每一个渴望。  看惯了家乡入秋前田间地头的玉米的示傲,便冷漠了仰视中的绿色。心灵更
期刊
世上有数万种花卉,有人喜欢牡丹的高贵,有人喜欢水仙的优雅,也有人喜欢百合的馨香……而我却独爱木槿花的坚持。  层林尽染的秋天,花香蝶舞的庭院,鹊唱蜂飞。当一缕清风拂过院端时,在风中轻轻摇曳的那两株木槿,是如此的娇美。  紫粉的花,鹅黄的蕊,淡淡的香,朵朵绽放枝头,远观就是串串的小喇叭。它与园中的黄玫瑰、粉菊花、白百合及各色月季竞香争艳,将秋的喜悦装满心海,让人爽心悦目。  木槿花,是一种常见的庭院
期刊
刘兆林,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协名誉主席。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多项大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不悔录》《绿色青春期》《雪国铁梅》及长篇传记《儒林怪杰》;电影《啊,索伦河谷的枪声》。多部作品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冰心散文奖、东北文学奖、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等。  营口有派  宽宽阔阔的大辽河,在推开高高楼窗的瞬间,一下把我惊着了:那
期刊
姚园,女,重庆人。现居美国西雅图,美国《常青藤》诗刊主编,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曾获全球征文比赛一等奖、第三届中国最佳诗歌编辑奖、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艺术金奖等。有作品入选数十种诗文集。被选入《国际诗人名人录》。有诗被收录中学、大学教材。主编海内外第一本油画配诗集《藤上风》;第一部跨国性华语诗文精选集《当代世界华人诗文精选》等。已在海内外出版社出版十余本文学书籍,其中散文诗集《穿越岁月的激流》荣获“中
期刊
小时候,我印象中一直和爷爷住,直到上初中才离开那个温馨而又略显寒酸的家。  之所以总和爷爷住,是因为我家孩子多,爸妈照顾不过来,加之奶奶去世早,我长得虎头虎脑,很招人喜爱,又是大孙子,爷爷也乐意带着我。  爷爷是个地道的庄稼人。在生产队的时候,爷爷赶牛犁地、耙地、收割、打场、栽树、种菜、捻麻绳、脱坯盖房,样样没有他不会干的。  我第一次出远门就是在爷爷的带领下完成的。那时我才刚刚记事,在我们村里住
期刊
公元907年(五代时期)的一个夏夜。夜色如水,臣所伫立的高楼,似一叶孤舟,漾在浩瀚无际的水波里。  臣轻轻正了正头上的峨冠,抬眼远望国都中那万家灯火。啊,多美的祥夜胜景图呀。那重重叠叠的灯火,宛如一串串熠熠生辉的珍珠,在夜的波光里,散发出魔幻般的光芒。当目光触及最耀眼的那一团——乐乎宫时,臣忽然垂头,默然不语。  臣的儿子说:“父亲,您看,那乐乎宫夜夜笙歌,欢饮达旦,全然置江山社稷、百姓生计于不顾
期刊
初夏田野上的一柄绿剑  以水的柔美,剑剑穿心  幽幽艾香仿佛村姑的体香  迷倒多少情窦初开的少年  又像我純朴的乡亲父老  一生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你是草,天生命硬又命苦  出身卑贱,但有生命的尊严  天地间,你最神通广大  天生不信邪,不怕邪  让千年忧郁随风滚落  一簇簇,一片片,供于神坛  端午毒日的一道符咒  以千年的修行悬挂于门楣  驱蚊,驱蝇,辟邪  让瘟疫远离,保日子平安  艾像一
期刊
小木船缓缓停下,大王擦一把脸上的汗,一步跨上岸。踏上宽阔的机耕路,两旁高大的水杉树遮住了火球似的日头,紫薇花散发着沁人的芳香。远远就看见了红瓦房的房顶,和烟囱窜出的缕缕青烟,大王的脚步变得更疾更轻。  媳婦正把面条往锅里撒,丫头在锅膛后面拉着风箱,小脸憋得通红。小方桌早已经摆放在门前的阴凉处,桌上是一碟花生米,一盘凉拌黄瓜,还有一碗“雪里蕻”煮小鲫鱼。脸盆里的水早已放好,不冷不热。捧起毛巾,洗把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