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要常用 身要常动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xdhxdhxd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双来,1926年4月生于河北武强县,14岁参加革命,15岁入党,是著名的全国战斗英雄,参加过大同、正太、青沧、清风店、石家庄、平津等战役。立特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获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1950年9月,光荣出席全国第一届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今年“八一”,参加了全军英模代表大会,并作了典型发言。
  
  英雄事迹育后人
  
  “八一”前的一天,在北京某部队的大礼堂里,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台上,老英雄宋双来正有声有色地讲述着解放战争时期的保北战役。那时候,他是某部七连指导员,带领全连打阻击战,血战十五汲村,打退了敌人无数次进攻,为大部队赢得了时间,取得了胜利。保北战役打响前,七连有114人,战役结束时,只剩下14人。在战后总结中,七连荣立大动,获“攻守的钢铁英雄”锦旗,他荣立特等功。
  讲我军革命光荣传统,说战斗英雄故事,培养教育下一代,是老将军离休后一大乐事。学校里、军营中,经常活跃着老将军的身影。
  英雄的事迹感动千千万万青少年,有位小战士,在家父母娇生惯养,吃饭挑食,爱睡懒觉,还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闹事,父母怕孩子学坏,坚决让其当兵。这孩子来到部队,适应不了部队的紧张生活,表现比较懒散。听完报告后,他跟宋爷爷说:“我现在的表现,真对不起死难的烈士们。部队的紧张生活,正是锻炼我的好机会,我一定好好向先烈们学习,做个新时代的好战士。”
  宋将军作为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兵,离休身不休。他说:“只要我还走得动,人民军队80年的光荣传统,我就要一直讲下去。”
  
  动脑动笔闲不住
  
  宋将军14岁当兵,从小家里穷,上不起学,在部队,他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从高级步校到军事学院,他门门课都得满分,一直拿到了大学本科的文凭。
  离休后,学习时间充足了,他订了许多报纸、杂志,还经常买书。他有个好习惯,只要读书看报,身边必备字典、笔记本,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他就去查字典、词典,一定要弄个明白。遇到好言好语好文章,都要记下来或剪下来,作为学习资料。有什么疑惑,也要记下来,慢慢释疑。我们读过他写的一篇短文《一杖在手得益多》。他说,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适时用杖,对保健有益。别看一根小小的拐杖,作用之大、用处之广、好处之多,难以尽言。有的老人认为,一拿起拐杖,就显得老了,“家有三尺杖,该用不愿拿”,这种心理状态,这样对待拐杖,是没有深刻理解长寿之意。他的实际感受是:“手持拐杖多助腿,步履潇洒自觉美,古今中外人中宝,长征途中显神威。”一杖在手,站可依身,行则助足,登高下坡省力气,三角支撑,保持身态平衡,防滑防跌防疲劳。难怪人们把手杖誉为老年人的“忠诚卫士”和得力助手。他的这些实际体验,有深刻的道理。
  平时,老将军经常告诉身边工作人员:“要趁着年轻,多看书学习,不要把时间都浪费掉了。”凡是按他教导去做的,有的考上了军校,有的学会了专业技能,个个都有出息。有一位警卫员,考上了空军飞行员,后来,当上了空军团参谋长;还有一位曾跟随他的战士,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努力提到了少将。
  
  散步、钓鱼不消停
  
  宋将军离休后,有两大爱好,一是钓鱼,二是散步。
  离休前工作忙,未曾光顾过鱼塘。离休后无事,战友相约到郊外钓鱼,他便动心了。南方农村,青山绿水,坐在塘边,嗅着清香的绿草味,沐浴在阳光下,真是心旷神怡。就这样,一来二去,慢慢对钓鱼来了兴趣。他置起了钓鱼工具,订了《钓鱼》杂志,成了钓鱼爱好者。
  回到北京后,干休所经常组织去郊外钓鱼,他从不落下,场场必到。到了鱼塘,鱼竿一支,草帽一戴,眼盯鱼漂,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只要鱼漂向下一沉,马上提竿,一条鱼上得钩来,无论大小,都有说不出的兴奋。渔人之乐,是非钓鱼人体会不到的。收竿回家,晚上准能睡个好觉。
  钓鱼让他锻炼了身体,还获得了不少奖牌。十几年来,他分别获得河北钓鱼邀请赛第三名;北京上州屋邀请赛第三、六名;八一俱乐部钓鱼比赛第三、六名。
  宋将军常说:“最好的运动就是走路。”每日饭后半小时,他便出去散步,一次30~60分钟,约走五六里路。每次出行,他都要拄拐杖,还打趣地说:“人家两条腿走路,我是三条腿走路。我的腿关节磨损80多年了,为省着点用,我要给自己增加一条腿,用三条腿来分担全身的重量。”他锻炼的原则是:根据季节、天气、身体状况,适度锻炼,以不累为标准。散步中,他结识了不少普通市民,不管是修自行车的、摆小摊的,还是街道的老大妈,都跟他们聊,而且非常聊得来。他觉得,广泛接触普通群众,一可以了解民情,二可学到不少知识。附近的居民知道他是老英雄、老将军时,更添了几分敬重。
其他文献
临床上有一些晚上用中药泡脚缓解老年痴呆症状的办法。因为脚上有很多反射区,通过热水的刺激,加上活血通络、提神醒脑的中药,如刺五加、丹参、五味子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血液循环,开窍醒脑。当然,这种方法是对患病初期、症状不严重的患者而言,而且需要长期坚持,同时不能忽略按时服用药物。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患者思维迟缓,家属对水温的控制要格外留心,用对温度较为敏感的胳膊肘试试水温,以感觉适合为宜。推荐可用以下
期刊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对各种慢性疾病调理的最佳时节。肝脏被称为人体“物质代谢中枢”,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当肝脏有严重疾患时,肝内的物质代谢发生严重障碍,身体的多种功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危及生命。肝脏在物质代谢和解毒的过程中经常受到毒物侵害和损伤,因此经常对肝脏进行清理、保护和养护是极其重要的。  脂肪肝是破坏肝功能的头号杀手,脂肪肝按引发的原因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
期刊
“春来柳先知”,当春姑娘姗姗而来时,柳树已展露碧翠的身姿,将那点点芽黄抽成万缕丝条,婆娑婀娜,风情万种,恰如古诗所云“春光一曲柳千条”,令人心旷神怡。  柳是报春的使者,“东风勾起垂杨柳”的万条绿丝、“无意插柳柳成荫”的顽强生命力,触发了历代名人植柳的情怀,屡见于咏柳诗句中。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堂前栽了五棵柳,自号“五柳先生”,“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就是他痴情柳树的真
期刊
人们提到楼房,都以为楼房不接地气,对人的健康会有影响,但是中国福建的土楼就不同了。  在福建省的南靖县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由黄土、黏米浆和红糖夯实的土楼,大部分为圆形,少有方形。它地基三米厚,高十几米,共四或五层。土楼的土一直沿续到顶层,所以住在五层,仍有地气。  相传,南靖的土楼目前残存一千五百余座,是中国唐朝以来,中原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经过千里迁徙来到闽西南这片群山环绕的土地上,依山而建。当
期刊
马长根老师是我30年前上中学时的语文老师,今年80岁了,我们班的同学为他办了个生日宴会。和上中学时一样,哪怕仅仅是聊聊天,我们都喜欢和他在一起。他教给我们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重要的是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之后,所剩下的东西。”马老师给我们上课时,正在“文革”的混乱中,但他的敬业、他的与人为善以及他的博学,却在多少年以后,让我觉得越发可敬了。  马老师是个胖子,戴着一副度数很深的近视眼镜,一到夏
期刊
化作春泥 更护花    三尺讲台,寸长粉笔,成为他(她)今生的伴侣。没错,他(她)就是在你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的老师。又是一年的9月10日,多少人还记得给老师寄一张卡片、发一条问候的短信、打一通电话问问近况,他(她)奉献的心甘情愿,但曾经是他(她)学生的你,是不是也接受的心安理得呢?或许你没有调皮捣蛋,但老师同样倾注了心力在你的身上,可能你没有察觉,但默默的爱不是更值得珍藏吗?在人生的长河中,总有那
期刊
身患癌症也能寿逾期颐?这似乎是人们不可想像的事。然而,事实确实存在,被人称为“与交大同龄”的曹曾祥老人,就是一位身患癌症的百岁寿星。  曹曾祥老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897年,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受家庭的影响,他用功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交大。1918年,他从交大毕业,曾数次下南洋,先后在泰国、新加坡等建筑公司做了几年土木工程师。1921年回国后,又在美国人开办的慎昌洋行当了设计师,以后又
期刊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
期刊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根总是投向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谊!”这是一首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的歌曲。很多海外学子正像歌中描述的那样,在完成学业后,以拳拳报国之心积极地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来,这其中就包括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北京银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银小龙博士。  1994年~2005年,银小龙先后就读于南非CAPETOWN大学和美国LOUISVILLE
期刊
“2001年我国人口医药费总开销6140亿人民币,2003年这个数字上涨到8000亿,到了2005年突破一亿,这是个什么概念呢?长江三峡世界最伟大,15年总投资1800亿,医药费的总开销是长江三峡15年投资的5.6倍。无疑,健康话题已经成为我国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健康是节约、健康是和谐、健康是责任、健康是金子。花一块钱预防,相当于省了8.5元药费,省了100元抢救费。一个人生病对于一个家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