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取经韩国不如借镜台湾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94953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新村运动”与台湾“农业奇迹”齐名亚洲,究竟哪一个更适合中国大陆借鉴?台湾著名农业专家许文富认为:可参考韩国的做事精神,而学习台湾的制度与技术,如能双管齐下,必可事半功倍。
  
  許文富 1931年出生,台湾农业奇迹的见证人。台湾大学农学士毕业,后负笈美国,获宾州州立大学农经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农经系教授、系主任及台湾大学总务长。1970年获选台湾“十大杰出青年”,1972年出任台湾“省政府委员”兼“经济建设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后任台湾“农林厅长”。现为台湾大学名誉教授、财团法人农业工程研究中心董事长、中国合作事业协会秘书长。
  
  
  韩国“新村运动”有得有失
  
  《同舟共进》: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是中国的“心病”之一。有统计表明,中国大陆农民收入仅为城市居民的3成多,相比之下,韩国农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城市居民8成以上。台湾的城乡差距也不大,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有何做法?
  许文富:2005年台湾农民的人均收入相当于非农业人口的七成五左右,过去20年这一比例大致维持在六成五至七成五之间。比较而言,中国大陆农民收入确实低了。
  以前台湾通常以平均生产成本加两成的价格向农民收购农产品,目的就是缩小城乡差距。不过这一制度到2002年台湾加入WTO后不被允许,就停止实施了。此后,台湾各县市改用发放“老农津贴”补贴农民(因为留在农村的人大多是老农),每人每月发放新台币5000元(1元人民币约相当于4元新台币),老农一年有6万元新台币的收入。
  另外,台湾加入WTO后,减少了稻米生产,有一些稻田需要休耕,所以政府发放“休耕津贴”,一年两季,平均每季约新台币4.5万元左右,全年合计9万元。虽然农民有这几种收入,但仍然无法达到非农民收入的水平,所以台湾的农民一般要靠兼业收入来弥补。事实上,台湾农民中专业农户只占两成,其余8成都是兼业农户。兼业农户因耕地面积狭小,不必花太多时间于农事上,故可以拿出大部分的时间在附近工商业机构就业,或从事地方公职,这和日本、韩国的情形颇类似。
  《同舟共进》:近年中国掀起了赴韩国学习“新村运动”的热潮。不过也有人对韩国的农业经验不以为然,例如,韩国的农产品价格昂贵。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许文富:韩国的自然条件较华中、华南一带差很多,因为冬季温度太低,稻米一年只有一收。冬天室内必须加温,室外在自然条件下很难种植作物类,必须采用“设施农业”生产法,也就是采用塑料大棚加以保温,故生产成本提高很多。
  韩国重工业相当发达,包括汽车、钢铁、造船工业等,吸收了许多农村青年到城市工厂就业,造成农村劳动力相对缺乏,工资随之上涨。由于农业生产成本中工资所占比率高达6成左右,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政府为了粮食安全及提高粮食自给率,只得维持相对较高的农产品价格水平。
  《同舟共进》:韩国农民占人口比例不足10%,市民仍占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昂贵,是否会造成大多数人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从而在另一方面突出了城乡矛盾?
  许文富:韩国农民占人口比例不足10%,表示该国工业化程度相当高。今日世界上,任何经济先进国家的农业人口所占比例都在5%以下,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情况下,5%的农民可以生产出95%的市民所需要的粮食。农产品价格昂贵虽然加重了市民生活负担,但影响程度有限,因为家庭收入增加之后,除粮食费用外,还有许多其他项目的开支,如衣、住、行、育、乐等家计费用。人的胃容量有限,欲望容易满足,粮食费在家计费用中所占的比率,对穷人来说可能高达60%以上,但在较富有城市家庭,则大多在30%以下,台湾平均在25%左右,都市地区则只有16%左右。农产品价格昂贵不会造成市民生活水平下降,也不会激化城乡矛盾。
  《同舟共进》:中国13亿人口中农民有9亿。有人说,如果韩国可以用9个市民支持1个农民,中国最多只能是4个城市人口支持9个农村人口,不可能达到韩国那样的力度,这也是韩国经验不适合中国的地方。您怎么看?
  许文富:中国大陆农业人口虽有9亿,但这个数字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任何国家工业化与都市化程度的提高,都会使乡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就业,都市人口随之膨胀。也正因为工业化和都市化,才能使经济持续增长,农民所生产的产品也不断往都市流通,造成强大的农产品需求,这是农业的产品贡献和工商业的市场贡献,两者是互相依赖的,所以我们不能说“谁在养谁”。事实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所需要的人力正不断从农村中得到补充,农村人口会逐渐减少。世界上任何经济先进国家或地区都如此,台湾也经历了这种历史过程。目前台湾的农业人口只占10%左右,韩国也经历过这种演进。预期中国大陆的农业人口也可从9亿减到8亿甚至7亿,当然这一过程可能需要20年或30年,要看工业化的速度而定。
  
  何妨两岸合作,赚全世界的钱
  
  《同舟共进》:台湾的农业成就举世闻名,与韩国经验相较,哪一个更值得大陆借鉴?
  许文富:台湾与大陆人文、社会、习俗、语言、宗教等方面都相同或相近,可以说是血脉相连,彼此交流沟通容易,特别是语言与生活、饮食习惯均相同,所以我认为大陆应该仿效台湾的农业发展经验,这比之取经韩国更有效也更有意义。尤其华中、华南地区的农业,气候与台湾相似,如能彼此合作,相辅相成,必可获得丰硕成果。
  综合而言,韩国的“新村运动”可以说是振兴农业的阶段性做法。其实,农业是一种生物性产业,其改良与革新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做到的,是需要一步一步演进的。我的建议是:可参考韩国的做事精神,而学习台湾的制度与技术,如能双管齐下,必能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同舟共进》:连战先生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两岸同胞携手合作,赚全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好?”可是海峡两岸交流上的障碍,也阻隔了农业方面的交流,您有什么期盼和愿景?
  许文富:“两岸同胞携手合作,赚全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好?”我很赞成连战先生的看法。的确,海峡两岸的人,血脉相通,合作起来力量更大,可以加速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对两岸的人民都有好处。我认为目前两岸人民交流受阻,是因为台湾现阶段领导人的意识形态观念太浓厚,自我封闭,缺乏远见。但这是短暂的现象,因为民间的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驱策力是挡不住的,深信在2008年“总统”选举之后,情势会改观,两岸交流也会活跃起来,前景应该是乐观的。
其他文献
中国的鬼神文化源远流长,舞台艺术中自古以来就活跃着众多的鬼神形象。鬼神文化与鬼神形象相映成趣又相得益彰。《白蛇传》中的白素贞便是众多鬼神形象中极具异彩的一位。  《白蛇传》是历演不衰的传统鬼神剧,它源自古老的神话传说,在民间流传极广,坊间对许仙和白素贞耳熟能详。  也正因为大众耳熟能详,众人心中都有自己认可的“许仙”和“白素贞”,演绎起来就更有難度。接到剧本后,我反复研读仔细揣度,努力把剧情人物吃
期刊
一    做事情并不是人越多就办得越好,所以有“人多盖塌了房”的民谚。但是,晚近的传统却是任何事都要“全民”,非如此不足以形成浩大的声威。声威一壮,即便没有成效,也具备了“烈火烹油”的模样,看起来好看,说起来好听。    二    我第一次遇到“全民”,是在读初中的时候。“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大家都游行,都喊口号,都捐献飞机大炮。这阵仗先前我应当见过,那是抗日战争时在大后方一个小县城里,四五岁的
期刊
2007年5月25日,是太平天国史研究者罗尔纲教授逝世10周年。罗先生之所以成为研究太平天国史的第一代宗师,与其师胡适先生的严厉督教和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他们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在海内外已传为佳话。    三次受到胡适责斥    上世纪20年代,年轻的罗尔纲从他的家乡广西贵县来到上海,先后就读于浦东中学、上海大学,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后求学于吴淞口上海中国公学,该校校长正是胡适。罗尔纲品学兼优
期刊
一篇著名的散文《海燕》让许多国人在少年时代就认识了高尔基这位“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作家”。他是沙皇封建制度的坚定反对者,曾因倡导革命而遭迫害;他加入社会民主工党并参加该党发动的武装起义,其小说《母亲》、《童年》及剧本《在底层》、《敌人》等无不充满革命性。在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到来之际,他高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然而,当“暴风雨”真正到来时,高尔基这只“海燕”却变成了与主流声音唱反调的乌鸦。
期刊
父亲章乃器与“七”这个数字有缘,一生转捩点常与“七”有关:1927年创办《新评论》杂志,1937年以“七君子”举国闻名,1947年创办港九地产公司,1957年划为“右派”,1967年写下自传《七十自述》,1977年逝世。    2007年是父亲章乃器诞辰110周年和逝世30周年。他的一生与“七”这个数字特别有缘,不但生死之年皆逢“七”,其一生的转捩点也常与“七”有关。  父亲自1927年独力创办《
期刊
像大多数俄罗斯人那样,我也曾是苏联人。在那个年代,作为苏联人不仅意味着公民身份的归属,还意味着某种特定的自我感觉:我们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身在同一个大家庭里。  随着改革的开始和诸多档案文件的解密,人们才明白:我们曾使用过的历史教科书歪曲了那个年代的真实情况。被“新的真相”震惊的人民不知所措了:苏联到底是什么?我们大家都生活在这个国家,却好像完全不了解它。此外,被揭露出来的事实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
期刊
有两部新书颇值得一读,一是“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的女儿林利的《往事琐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5月版),一是曾任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王芳的《王芳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这两部书,由于作者特殊的身份,以及所忆及的“特殊”往事(前者外界称之为“江青‘女官’的回忆录”,后者被书界称作“抗战版的‘无间道’),极具可读性。  关于高层人物的回忆,一向是最能吸引读者的读物,而在“宏大叙
期刊
从长征的最终结局看,当然是红军胜利蒋失败,但就当时来看,倒可以说是“双赢”的局面。    前几年,李辉翻译出版了彼德·兰得著的《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从这儿开始,他进一步研究外国记者在中国的活动,写成了《在历史现场——换一个角度的叙述》一书。不久前出版的《封面中国》,副题是“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1923~1946)”,看来他是从外国媒体来看中国的历史事件了。  这本书的构
期刊
中国古代两大哲学家难耐“天堂”寂寞,乃有下文一番袒露心迹的政治哲学对话。不要以为这仅系“夫子求道”、学究议政,细看下去,还真有点“资政”、“资治”的味道呢。  ——编者    老子 (公元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公认的中国古代第一思想家,故有“老子天下第一”之说。  孔子 (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公认的中国古代第二思想家,故其雅号为“孔老二”。
期刊
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沈宝祥(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学习时报》顾问、本刊编委)  十七大报告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改革开放近30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发展,到了今天,又面临新的情况。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经济已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人民的教育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