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课堂要求教师善辨、善择、善评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os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发现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有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新见解新看法,不是详审明辨,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而是轻率地给予过高的褒奖,甚至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也加以肯定和称赞。二是有的教师在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激烈争辩,莫衷一是的时候,不是细察众说,辨其正误,作出明确的抉择,给各种观点以准确的评说,而是袖手旁观,不置一词,任随学生信马由缰。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应该认真加以克服的。
  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向沙漠进军》
  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让学生谈谈学习的体会。一位学生说,“向沙漠进军”其实是对自然的一种仇视和破坏,人类与自然应该是朋友,应该和谐相处,所以,放弃向沙漠进军的念头,才是正确的做法;还有一位学生说,从作者的说明和分析看,人沙之战总体上说是人类失败了,沙漠太强大了。这样标新立异的看法,竟然赢得了学生的掌声。让人诧异的是执教者也连连发出了“好”“太好了”的赞叹声,并总结说,人类在自然面前永远是渺小的,人类只有和自然和平共处,才能赢得生存的最大空间。
  笔者以为这种不辨正误,不分是非,盲目肯定学生新异观点的做法是十分有害十分危险的。如果沙漠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那么面对沙尘暴,我们难道应该打开门窗,张开双臂去拥抱它?如此夸大自然的力量,否定人类的努力,岂不要人听天由命,无所作为,永远臣服、膜拜于肆虐的自然之灾?
  [案例二]《阿Q正传》
  课文学习结束时,教师让学生谈感想。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使阿Q在精神满足中忘却痛苦,它实际上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常说“知足常乐”,不就是一种精神胜利法吗?另一位学生起来反驳,引来两大阵营唇枪舌战,争得面红耳赤,直至下课铃响,教师才鸣金收兵,夸奖发言的几位同学见解都有道理,都很深刻。一堂课就这样结束了。
  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一种病态心理、一种民族劣根性的体现的、鲁迅欲“以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精神胜利法,竟然可以理解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那么落后、愚昧、自欺欺人、自我麻醉的阿Q岂不成了我们笑对生活的楷模了?
  由于执教者缺乏应有的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的意见不辨正误,不加抉择,不能作出准确的评说,任随学生信口开河,且随便予以肯定,或模棱两可,你好我好,皆大欢喜,致使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新见迭出,实则交流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成了“放羊式”,浪费时间,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将学生引向思维和思想的误区。
  以上这些不得不引发我们深刻的反思。《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他们对文本的感悟、体验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虽然文本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具有开放的“召唤结构”,但它并不是一个无限制、无休止的开放体,它是有规定性的,是有底线的。正如著名美学家伊瑟尔所说:“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而对文意作随意理解和解释。”我们一贯提倡“给学生创设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这并不代表教师全然不顾学生见解与体验的科学性。当发现一个孩子对文章的理解有失偏颇或体会不够深入时,难道不需要教师指点迷津、有效引导吗?
  因此,面对开放的课堂,面对个性化阅读和自由表达时产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偏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应做到善辨、善择、善评。
  就[案例一]而言,当否定“向沙漠进军”的看法获得普遍赞同的时候,教师应当明辨正误,敢于否定之否定,指出两位学生暗中转换概念(“自然”和“沙漠”)、缺乏全面的观点的思考缺陷,从而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分析。[案例二]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学生有褒有贬,是很正常的,但“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观点无疑反映了学生对文章理解的不足和思维上的混乱状态,教师应当在“褒”和“贬”之间作出明确的抉择,肯定对的,否定错的,并对双方给予恰当的评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体现在哪些方面?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态?有怎样的危害?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问题,就会认识到阿Q的“乐观”是多么可悲可叹,是多么发人警醒!而一些同学所谓“生活上知足常乐”“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不幸”等等确实是“乐观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但教师也应当指出,这种生活态度与阿Q精神的性质是迥然不同的,前者积极、洒脱,后者消极、委琐,是不可混为一谈的。所以说,在学生新见纷呈、见仁见智的时候,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创新,一方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辨识,善于抉择,善于评说。没有这样的功力,而指望在漫无目的和方向,纯粹“自主”的质疑讨论中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啻痴人说梦。
  语文教育专家们提醒:教学要防止语文本体的失落,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引向正确的轨道。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做到善辨、善择、善评。善辨就是对学生的观点和意见要善于识其正误,辨其优劣;善择就是对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看法要善于权衡众说,择善而从;善评就是在善辨、善择的基础上,要善于作出准确而恰当的评说。
  那么如何做到善辨、善择、善评呢?
  富有独创性的“思”——
  孔子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安石所谓“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说的都是“思”与“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当然我们所说的“思”,不仅仅是“深思而慎取”的“思”,还要富有独创性的“思”。
  作为教师,你在教学前,必须先对文本有一个深思熟虑的阅读过程。一方面洞察文本意义。“诗言志”,“文载道”,“言为心声”,文本是作者情志所托。因此,阅读的过程就是追溯、探究和重构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是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情、意的过程。教师应披文人情,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含英咀华。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感悟体验。教师先要把文本读活读化,进得去出得来,读出自己的真感受。“诗无达诂”,“见仁见智”,“乐山乐水”,超越文本读出新意,可以读出文本中没有、连作者也不知道的东西,赋予文本新的鲜活的生命,但这种个性化阅读应掌握好分寸,不能完全脱离文本。
  在对文本做到心中有数之后,你在课堂上才能挥洒自如,才能灵活处理气象万千的语文,才能自如驾驭新见跌出的课堂。
  另外,在日常备课以及平时的学习进修中,我们就应该做到时时督促自己,不盲从权威,坚持独立思考,随时养成审视的习惯,锻炼和塑造自己的思维品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堂”教学中做到善辨、善择、善评,才有可能正确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之开出绚丽的智慧之花;结出丰硕的创造之果。
  把握好平衡的“度”——
  “新课堂”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活动,它强调的是参与者的自主探究。学生在阅读中既要领悟文本的价值所在,又能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求得两者的统一,这是一个难题。它像一架天平的两端,把握好平衡的“度”,是教师“引导”的艺术所在。
  课内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不同于学生自由阅读。教师不应只重视学生阅读体验感悟的差异性、独特性,更应重视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共识。对文学作品读者见仁见智,“成岭成峰”各有所见,但仍存在一个“共同的视域”。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失偏颇的时候,教师的驾控就很重要,但要把握“干预”、“参与”的尺度,做到既不越俎代庖,过细辖制,也不形同放羊,不闻不问。对学生的观点,老师应该有明确的态度,有时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学生参考,不能什么问题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对文本意义的共识,不应是对学生自由思想的钳制,而应是对文本作者的尊重。再说,文本意义本来就是多层面的,既要把握其基本意义,又要悟出其引申意义和现实意义。
  “指引者,师之功也”。“风筝”要放好,须日寸不时扯一扯线。在学生讨论激烈时,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导向事物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防止在一些细微枝节问题上纠缠,让现象掩盖了本质。在“引导”时特别要注意,“引”不是“拉”,“导”不是“套”,不能让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转。使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拨乱反正”,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启导”学生时,应尽力做到启导在关键处、疑难处、含蓄处、精妙处。待其愤悱,使之豁然开朗。
  朱熹《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开放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形成积极学习态度的能力;更需要教师具有观察、发现、应对、灵活深入地处理学生学习中差异性、丰富性的能力。
其他文献
在读图时代,话语霸权已经让位给图像霸权,“触电”也因之成为小说叙事拓展生存空间的文化选择,它直接导致了传统小说叙事的危机。小说叙事与图像叙事应该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
QQ鱼提问: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发芽,小鸟歌唱,这么美好的景色我却不知道该怎么描写,大嘴巴能帮帮我吗?
第一次看见公鸡打架的场面,真令人吃惊。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正在专心致志地做作业。突然,听到院子里有动静,我忙走出去看。只见一只大公鸡和一只小公鸡正在打架。大公鸡对着
以经济活动的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演绎,可以得到资源、资本和社会力三种经济方式。从对资源的劳动积累角度考察经济活动的资源转型,只有社会力经济方式才能实施转型,资源和资
有人曾评价中国旧社会的传统女性为“小女人”,她们柔弱而又感情丰富,受特定的社会文化的濡养,被伦理、礼教束缚,在爱情婚姻上,她们是可怜的,她们执意追求平等的地位与自由的感情,而
朱熹是婺源茶院朱氏宗族九世孙。他虽然生于闽,长于闽,但是情系桑梓,不忘根本,对婺源茶院朱氏宗族具有十分深厚的亲情。一生两次返归婺源扫墓,为宗族做了三件大事,一是以百亩
笔者听许多老师讲解过《赤壁赋》,在讲到苏轼的旷达思想时,总感觉他们讲得过于含混,学生更是似懂非懂。那么苏轼的旷达思想到底是如何揭示出来的呢?  《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当时因乌台诗案,作者险些被杀。后来死里逃生,被贬到黄州做了团练副使。虽说是朝廷命官,但实际上是被监管。仕途失意,再加上“早生华发”,早年的宏图壮志逐渐“灰飞烟灭”。为此,作者内心极度苦闷。《赤壁赋》正是对这种思想的
利用陕西省汉中地区11个县(区)1971-2000年30a的逐日地面观测记录中有关气象灾害的观测资料,对汉中地区的暴雨、大暴雨、雷暴、大风、冰雹和大雾等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地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