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一生活,城市生态的影像文本

来源 :公共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me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后波普的时代,也是一个影像生存的时代。
  摄影自它诞生之日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连。与此同时,视觉艺术家在当下与影像媒介之间的深刻联系毫无疑问超越了以往150年里任何一个时间节点,尽管整个现当代艺术史是如此执拗地与摄影艺术(包括技术)的演进和发展犬牙交错、此起彼伏。上世纪20年代,那个擅长摄影术的包豪斯前卫艺术家莫霍利·纳吉诚然发现了这种被称为以“新视觉”观察和表现事物的幻术。于是,就有了美国前卫之父阿尔弗雷德·斯德格里兹拍摄他周围发生的一切事物,从纽约繁忙街道到北部壮阔风景的“直率和笨拙”的作品。还有查尔斯·谢勒笔下的《美国风景》那种去除人为因素、不附加任何成见和伪装的画面,显然呈现了他在摄影素材积累中的援用。当然,安迪·沃霍更是对于照片投影复制技术乐此不疲,多蒙其利。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杰夫·沃的整合影像素材方式完成的作品说明了这种以影像为基础的图像艺术,不管是否以绘画或摄影的形式出现,都让艺术家获得了一种新的把握当代生活的机会。回溯这一文脉的逻辑在于,在当下多元复合形态的创作语境里,有着充分的理由佐证艺术家另眼“看见”价值,并且,这种“看见”依托的表现手段和传播媒介已然发生变化。
  毫无疑问,手机之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是不可或缺的社交媒介和智能工具。她诚然是整个数字生活圈的投射。无论早先的微博,今天的微信,乃至手机摄影的分享,已然构成了数字微生活的一大现实。这种现实迫使越来越多人群的视觉焦点转移甚至离开传统媒介,包括纸质的报纸、刊物和书籍。这样的画面司空见惯,令人神伤又层出不穷:在地铁里、在家庭或朋友聚会的场合,甚而在飞机起飞前不得不关闭手机的那一刻,在无所不在的旮旯里,浩浩荡荡的手机族忙不迭地刷屏、拍照等等行为,当成为我们日常形态表现之际,或许我们已迷失于这个城市——如同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
  于是,我们试图在这种被剥夺的自由空间和因为海量的垃圾资讯所伴生的困扰之间,寻求新的精神滋养和解放。委实而言,几乎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以及科技发明对位于当下时代社会意识的变动,都是一种冲击,甚至是一种悖论,往往一方面解放了生产力,与此同时,又不断“异化”了人们的思维。不容讳言,当年照相机的横空出世,其震撼的烈度远超过今天人们对于手机的引颈期盼。因为照相机改变了人们观察事物表现物象的方法、角度,它对于绘画表现真实的能力不啻是一种“侵门踏户”和“怀疑”,虽然艺术史证明不足以(也不会)“颠覆”绘画,但无论如何,它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观察方法和角度,乃至艺术态度。现代艺术的文脉显示,摄影思潮的演进与现代艺术现象之间存在着不可隔离的互动互渗的关联。超现实主义运动对摄影的影响就佐证了这一点:摄影常常从绘画等美术中吸取营养以获得新的生命。然而,即使到了一百多年之后的世纪之交,数码相机诞生之前,复杂的照相技术及其一托拉库的拍摄方法、手段、技巧,依旧是摄影家们和精英主义分子炫技和津津乐道的专利,及至美学取向的维度。
  伴随着数码技术的蓬勃发展,一切都改变了。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博伊斯的名言在当下成为了现实。尤其是当数码手机旋风式地占据市场,进而占据人们的心灵之际,这种手机照相直抵人心的魔力,相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摄影生态的改变而呈现得更为广泛和深刻。因为,如果说照相机只是人们观察与表现事物的工具和视觉延伸,而手机摄影(机)则可看作身体机能(与身体关系最为紧密)的延伸和视知觉智能的延伸。它也从此成为微生活圈的构成部分,诸如通过微信和微博的自媒体发布与分享个人的手机摄影作品,故名之为“微摄影”,这无不昭示生活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艺术态度的改变——每一个摄影主体都是主宰画面瞬间的决定者。据报载,中国有6亿手机用户,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或者愈来愈多的人群成为微信用户。可以说,在这一宏阔的公共空间,微摄影的分享与创作当之无愧地成为一种公共艺术的传播与表达途径。当有人要问,当代摄影何为?微摄影以其自信、自主、自在自为的态度做了一种回答。
  诚然,由于手机微摄影(镜头)在照相科技上的局限至今仍然无法与传统相机相比,但这不应该成为被诟病的理由。摄影的宏大叙事还得留待精英摄影家们去完成,而人们所在空间日常的细节(Details),则是微摄影堪可承担的角色。她原生态地呈现了我们所处时代的林林总总——从一早醒来到晚上入眠,从办公桌到餐桌,从菜市场到高端酒店,从平民、娱乐明星乃至一国领袖大玩自拍,从焚香自修到聚众饕餮,从行走到止步……每一处、每一刻,我们的生活具体而微,知微见着。因为这是大众的生活,手机(微摄影)也是操之在手、易如反掌的大众玩偶;因为微生活已经是人们实体生活的一部分:更因为,拍照的过程和分享已经形成了某种生活美学的价值所在。恰如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所说,拍摄照片的喜悦,存在于被摄物体所唤起的这种陶醉,“对于从来没有体会这种陶醉的人来说,是根本不能理解世界的phtaphysique的微妙之处的”。这不由让笔者想起波普艺术发端的那张名画《为什么我们今天的生活不同,如此诱人》里的情景,广告、商标、封面女郎、电视机那些时代的标签和象征,那个消费主义开始兴盛的时代。而在当下,这个消费主义依旧猖獗,与此同时人文关切正在获得一种全新的契机。而世俗快乐是今天大众生活的主题,责无旁贷地担当为大众服务的媒介,这是艺术圭臬和审美取向的题中之义。“为什么我们今天的生活如此诱人?”或许又到了这样的时机,以波普文化为主导的后摄影时代的到来不得而知,但微摄影的轰轰烈烈却是看得见的未来,她已风生水起。
  与整个现代艺术史乃至当代艺术的嬗变相对位,城市化社会的现代转型和裂变一直是艺术家们观察与表现的对象,无论从摄影诞生伊始所处于的被波德莱尔斥之为“恶之花”的工业化社会,还是后工业化时代以及迄今的互联网时代,人类面临的共同境遇仍然是贯穿一百多年来的消费主义和现代城市病的困扰。由此,值得反省的是,经济全球化以及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危机和文化多元化所伴随的身份意识,成为艺术家创作思维的背景。今天,参与展览的艺术家有着不同的创作面向:他们有的是新水墨的海上翘楚,有的是架上绘画的悍将,也有执着于影像探索的先锋艺术家,还有诗人、艺术评论家,等等。他们聚合在一起,以他们的只眼“看见”周遭不同的真实世界。国画家何曦也是有着他摄影表达中特别的“心眼”,那种宛若籍里科作品里夜色迷离人影飘忽的魅惑,也时有游曳在何曦的摄影画面之中,此次的荷花作品则是他另眼的看见,你会在观赏的过程里谛听关于荷花与心灵对位的一次细腻而微妙的喃喃私语,或然有通感之娱雕塑家杨冬白以似乎于日常所见并不经意的画面,突显了隐藏在画面里具有戏剧性的视觉张力及其独特的匠心;架上画家倪志琪则是更為刻意地将手机影像与绘画图像复合成综合材料作品,比如将在阿尔罕布拉宫的微摄影混合在绘有这个建筑纹饰的瓦楞纸上,产生一种“设计”的意趣;平面设计家沈浩鹏在幻变的光影里“看见”了黑白灰的形式构成;诗人王寅却将迷离的影像作为演绎他诗歌书写的图像文本。不一而足。
  他们以艺术家个体的意识将周遭的事物解构成影像的碎片,当这些作品聚合起来呈现之际,乃是挑动我们敏感的视觉神经的这一刻。我们会在其中获得“看见”的愉悦。
  记得格林伯格说过,我们看见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看见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尤其在当下。近日,在微信圈被转发的一段视频显现:Cicret,一种带有投影仪的智能手环即将面世。她能把你的手臂变成屏幕,你可以用手直接去控制操作。这般如此酷炫的事有点耸人听闻,果真如此,手机不仅仅是一个智能工具而已,或可成为你身体机能的一部分,并且,与你的思维共生,成为生命的共同体。
  现在,一切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沃尔特·德马里亚(Walter De Maria,1935-2013)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尔巴尼市。1957年,他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两年后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同年,德·马里亚和他的好朋友,美国前卫作曲家拉蒙特·扬(La Monte Young)共同投身于圣弗朗西斯科地区的音乐和戏剧创作中。  1960年,德·马里亚来到纽约,开始创作概念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1963年被编入其《青年作品
期刊
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1973-)是一位美国社会实践派(Social practice)装置艺术家。他出生在芝加哥,并在那里生活和工作。盖茨的作品出现在全世界的主要博物馆和画廊里,包含了城市规划、宗教空间和手工艺等主题。他致力于结合城市规划与艺术实践来振兴贫困社区。  一、职业生涯  西斯特·盖茨出生并成长在芝加哥西边的东加菲尔德公园(East Garfield Park)附近
期刊
静香:您曾经写过《应该以公共艺术替换城市雕塑》的文章,可否就此谈谈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的区别?  朱尚熹:先从城市雕塑谈起吧,“城市雕塑”的概念是我们中国人提出来的,是以刘开渠为首的雕塑前辈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在他们的倡议和推动之下,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领导小组,后来更名为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当时我们做的作品实际上都还是城市的一个个点,也就是单件雕塑作品,这些作品或是立于城市广
期刊
萨卡林·克鲁昂(Sakarin Krue-On,1965)是泰国当代视觉艺术家,他的作品多数是受泰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在地性(site-specific)装置作品,他在2009年获得了泰国文学艺术奖(silpathorn Award)。克鲁昂曾是泰国艺术大学(silpakorn University)的艺术教师和研究生导师,以及绘画、雕塑和平面艺术学院的教学副院长。克鲁昂生活和工作在曼谷,但他的艺术项
期刊
米歇尔·德·布罗因(Michel de Broin,1970-)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他是一位雕塑家,但同时也创作录像艺术、行为艺术、绘画、摄影和现成品艺术。他在加拿大和欧洲创作了一些公共艺术作品,如位于蒙特利尔的萨尔瓦多·阿连德纪念碑(Salvador Allende Monument)。由于其创作成就突出,在2007年他荣获了索贝艺术奖(Sobey Art Award),这是一个以加
期刊
开放数据(open Data)作为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已经在推动社会各领域的创新与融合过程中激发出了巨大能量。各级城市政府作为城市或地区的管理者,拥有城市生活各方面都息息相关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城市运行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情况,并且也是优化与改进城市管理方法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城市生活的提升与问题的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单方面的力量,更应该通过互联网,调动更多民间力量来解决问题,已经
期刊
“第一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于2016年10月22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召开。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冰,以及荷兰著名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副院长纳仁·巴菲尔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利特建筑学院名誉教授傅柯林、韩国公共艺术学者崔泰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知名建筑师朱锫等二十余位卓有建树的顶尖专家学者,围绕艺术如何介
期刊
摘要:空间交互式公共艺术具有空间沉浸性、内容叙事性、形式游戏性三大特点,特别适合营造具有沉浸感、叙事感和游戏感的儿童疗愈环境。对辅助患儿艺术治疗、舒缓家长和医护人员压力产生积极效果。未来儿童疗愈环境中的空间交互式公共艺术将更具亲自然设计的哲学视野,功能性和文化性更趋融合.智能化交互技术将被里广泛采用。  关键词:儿熏医疗;疗愈环境;空间交互;公共艺术  引言  空间交互式公共艺术以空间艺术装置和体
期刊
拉斐尔·洛扎诺·赫默(Rafael Lozano-Hemmer,1967-)是墨西哥裔加拿大电子艺术家,康科迪亚大学理学学士,善于将建筑、科技、戏剧和行为艺术融于其创作之中,现生活、工作于蒙特利尔和马德里两地。  拉斐尔·洛扎诺·赫默1967年出生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Mexico City),1985年移居加拿大,先后就读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维多利亚大学和蒙特利尔的康科迪亚大学。作为墨西哥城夜总会
期刊
阿维娃·拉赫玛尼(Aviva Rahmani)是一位生态艺术家,她的公共艺术和生态艺术项目是由多学科成员——科学家、规划者、环保主义者和其他艺术家团队协作完成的。她利用绘画、声音和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所完成的跨度广泛的项目,既包括纯粹的大地景观重建又包括博物馆场地改造。  拉赫玛尼的早期作品受到多种影响,如受到在纽约大学进行跨学科古典文掌研究的影响,以及面包和木偶剧院(Bread andPuppe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