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钱理群先生的反省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理群先生的《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一文读后,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为数不少的“地方院校”的安身立命。钱先生的文章正值北大百年庆典,这样热闹关头提起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滑坡、教育精神价值的失落,并回到起点上反省大学教育本身,这当然显得冷静非凡。对于真正谈得上“北大传统”的北京大学,这样略显古旧的追问(如“什么是大学?”)与庆典仪式上的堂皇之辞相比自然更具逼近真实的力度。但是,毋庸讳言,一大批地方院校谈不上拥有什么传统,因为传统毕竟不仅仅是“校训”。这样,摇摆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大学理念纠葛,总让人有某种空疏无力感。
  钱理群先生的反省表明了一种站立于讲桌前的坚定,带有理想主义的气息:渴望某种“思想家”教育与“实践家”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阅读之中感受到钱先生对“急功近利”的深深排斥。这种坚定的带有信仰式的热烈,也是一种让人感奋的敬业的师道精神。可是坐在讲桌下面的我们,除了孜孜不倦之外的困惑还有另一种切肤之痛:正当本世纪结束之前,我们必须面对“生活的挑战”,毕业时的食不知味、寝不安枕是每个人必修的“反思”。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为什么难以顺利地“进入社会”?除了我们个人的原因之外,大学并未像它所应具备的职能那样成为一股社会力量也许是更重要的因素。普遍地缺乏参与意识而未能在社会中施加影响、发挥有力作用,使得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疏离感发展为无力感。尤其对于地方院校而言,这种带有“普及性”的大学教育如不能提升地方素质、促进地方进步就真堪称“百无一用”。人格塑造与思想性的培养,让人想起儒家的“内圣外王”,总是缺失着行动、参与这关键的一环。什么时候才有大学与社会良好的合作机制?这也许是讲桌下面不少人更关心的问题。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纷纷见到讨论“北大传统”的文字,觉得总还缺少一点什么,深信这个多元时代里的大学教育并非北大一家的事。钱理群先生文中也提到“多样的教育模式”,只可惜点到为止,很希望能见到进一步的阐发与反省之后的解惑。
其他文献
《读书》一九九八年第三期刊登的何南林先生的《外语为何难学》一文道出了外语难学症结的所在,这就是“中国人学外语是把它奉为学问,外国人则仅仅将其作为工具”。所以托福考了六百分的人,在需要的场合却往往张不开嘴,被圈内人讥之为学的是哑巴英语。何先生进一步指出中国学生学的是语音语法知识,却远非语文技能。这也是一语中的。  不过,何先生引了著名英语语言专家亚历山大回答学生有关某两类从句的区别时,这位专家竟回答
期刊
二十世纪西方知识界对经历着社会革命的非西方国家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些遥远而陌生的、既在进行着激动人心的社会实验又充满异国情调的国度,对一些在自己社会中或是觉得单调乏味或是觉得压抑无望的文化人来说是一块可以任意驰骋其想象力的地方。从十月革命后到七十年代,他们如过江之鲫般游向苏联、中国、古巴、北越、阿尔巴尼亚以及莫桑比克或尼加拉瓜。有些人在奢望能有一次戏剧性地与这些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见面、从而为自己的
期刊
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前几周,历史系六四年入学的几个学生(“文革”当时的二年级朱耀庭、宋成有、赵朝洪)拿来他们年级同学所写的论文集,希望我给他们写一篇序文。翻阅之下,觉得他们虽然没有完成学业,三十年来,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无论是学问或事业方面,都各有成就,成绩斐然,可以说没有辜负北大对他们很短的两年培养。但当我发现其中有一个红卫兵的文章时,我对他们说:“这个红卫兵在运动当中对我的迫害和折磨,其态度之凶
期刊
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分期,大陆与海外学者似有相当大的分歧。大陆史学界主流依然坚持以一八四○年为近代中国的分野,但海外学者已打破这种以外在事件为基准,过分强调外来因素的历史划界方式,转而从中国社会内部的长期发展去寻求近代史的线索。例如,从近代化的角度考量明清以来的商业化和都市化进程,研究清代江南士绅的分化,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分析辛亥革命的爆发,等等。从这一角度出发,中国近代历史就不再是一个大断层,而
期刊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先在《新小说》上连载至四十五回。《新小说》停刊以后,由上海广智书局陆续出版单行本。所以大家都知道广智书局本是最重要的版本。《吴趼人全集》(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的编辑这样说明:“其后的各种版本,均依据此本翻印”。说得对。  但奇怪的是《吴趼人全集》所写着的出刊日期却不正确。书中说:“丁卷从第四十六回至五十五回,戊卷从第五十六回至六十五回,均同年十二月出版”
期刊
北京大学隆重地举办了百年庆典。这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大学”?  我们目前的高校,进一个老师,要经过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批准。要有政府人事部门的“特许证”。因此,中国的大学为了好办事,就专在大学区内设立一系列与政府机构一一对应的“同类机构”,大学俨然是一个“小政府”了。我不知道北大现在进一个教授是不是也要履行上述手续。倘是,那么比起蔡元培时代可就差远了。  因此,要问“大学是什么”这个问题,
期刊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光绪十六年庚寅条录陈宝箴《侨寓湘中六十初度避客人山咏怀》一诗,附注云:“录自师母(唐)手钞稿。右铭公(宝箴)诗仅见此一首,故录于此。”刘以焕《国学大师陈寅恪》也引此诗,说:“右铭所作诗,仅此一首存。”  实际上,一九八九年版的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卷十六《咸丰朝卷》就据狄葆贤《平等阁诗话》收《寓感》六首(其一即《事辑》所录)、据李肖聃《星庐笔记》收戊戌斥废后居南昌西山时所作七
期刊
邵燕样先生把自己在文革中的检讨交代、大批判、大字报汇集成书,可以说是当时流行文体的一份标本。这一类东西对经历过那年月的人都不陌生,但由作者自己汇集成书出版还是第一次看到。邵先生在序文中坦白承认:“在我,无论违心的或真诚的认罪,条件反射的或处心积虑的翻案,无论揭发别人以划清界线,还是以攻为守的振振有词,今天看来,都是阿时附势、灵魂扭曲的可耻记录。”“在我,这是可耻的十年。”因此他把书名定为“人生败笔
期刊
林贤治/王得后/钱理群/邵燕祥/王富仁/张梦阳/朱汉/朱正/谢泳     一九九八年三月,为林贤治《人间鲁迅》一书再版举行的研讨会上,与会者对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发表了不少看法,现节录发表,以飨读者。  林贤治:说坏话是鲁迅的传统,批判就是说坏话。读过这部书的人对书的批评性意见,我是非常愿意听的。另外,在座的很多是鲁迅研究专家,对若干年来鲁迅研究中的盲点,都可以说,希望大家敞开来谈。鲁迅这个名字,
期刊
什么是西方文明?至今大概仍有许多人相信,西方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迥然不同,是由古希腊罗马世界的内在逻辑独立发展演变而成的。甚至欧洲工业革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与常常被直接归结为古希腊罗马文明“固有本质”的衍化。八十年代以来,这种认为“西方”自古希腊罗马以来就自成一个文明传统的观点开始从根本上遭到质疑。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西方”文明实际上“起源”于非西方或“东方”文明。最近伦敦出版了魏斯特(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