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位大将中,张云逸属于“三高”:高龄,授衔时已63岁;高薪,是唯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高资历,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
也有人将张云逸评价为“福将”:戎马一生,但从未受过伤。
今年1月29日,在北京西四的一个普通四合院,记者见到了张云逸之子——张光东少将。张光东1946年生,曾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在儿子张光东眼里,父亲又是怎样的风云人物?
血战淮南:
新四军的“百战将军”
1937年10月,全面抗战打响后的第三个月,国共两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的张云逸,接到了中央的指示:邀请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
“考虑到新四军的军长必须是由国共两党都能接受的人来当,人选一直悬而未决。”张光东说,“父亲在北伐战争中曾与叶挺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便主动去找叶挺,邀其复出参加抗战。”
张云逸化装成阔商,到澳门找到了叶挺。
叶挺自从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到潮汕,在三河坝地区遇挫后,就离开部队,避居澳门,一住就是10年,但仍一直关注时局发展。张云逸向叶挺详细介绍了为抗日国共两党合作,中共中央实行战略转变的情况,并询问叶挺是否有意担任新四军军长。“叶挺同意父亲的建议,马上束装就道,奔赴上海,与周恩来同志会见,还去会见了蒋介石,从此结束了他 10年幽居的历史”。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挂牌,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
军部成立后,张云逸要到福建向红军游击队传达党中央关于南方游击区域保存革命战略支点及部队改编后坚持共产党领导等指示,又要与国民党福建当局谈判解决福建各地游击队改编北上集中的问题,还要在福州设立新四军办事处,并须亲率游击队到达皖南。为了组建新四军,张云逸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在1945年10月,新四军军部发表建军8年来的战绩公报显示,8年中,新四军在江淮河汉之间的8个战略地区抗击日军13个师团、伪军23万人,总计大小战斗近3万次,毙、伤、俘日伪军429636人。其中张云逸参与指挥了许多关键的战斗,被称为“百战将军”。
“我父亲主持新四军的那段时期,后来被评价为新四军发展最快,执行党中央决定最好的一段时期。”张光东说。
新四军时期,陈毅元帅和张云逸一直是搭档。他评价张云逸说:“云逸既是一个好主角,也是一个好配角。当主角时能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当配角时则主动配合,精诚合作。”
1941年,皖南事变后,张云逸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第2师军政委员会书记。在此期间,他大力号召和组织军队发展生产。虽然他职务高、年龄大,身体有多种疾病,但是拾石、开荒、捡粪,无不身先士卒,令淮南军区生产的粮菜不仅可以自足,还支援了其他根据地。
经济创新:
创办股份合作制卷烟厂
正是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期间,张云逸创办了抗日根据地的第一家股份合作制公司——山东青州卷烟厂的前身“新群烟草公司”。
在根据地,战士们常常因为没有烟抽,用树叶、麻叶来代替香烟,张云逸开会时也看到一些战士从地上捡烟蒂吸,大受触动。他与新四军二师供给部长胡弼亮商量说:“能否办个烟厂,以解决部队官兵抽烟问题?”
新四军四师供给部经调查后,提出入股当地“淮南群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一来解决资金短缺,二来也可以扶持这个在战争中几乎破产的企业。“群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由此改名为“新群烟草公司”,并于1943年3月投入正式生产。
“父亲先是派人把这家濒于破产的烟厂盘活,后又专门从上海找来专家,派人跟着学,再另外建立了一个烟厂,然后扩展生产,最后把两个厂合并,完全把它变成一个股份公司。”
张光东说,在这家烟草公司,生产出了当时名噪一时的“飞马”牌香烟。“当时在延安的毛主席也抽‘飞马’烟。”
“现在看来,父亲那时候还有点品牌意识。刚办烟厂的时候,很多人认为用原来烟厂的香烟牌子‘神龙’就可以。但是父亲认为我们要有自己的品牌。于是,牵头联系当时的《淮南日报》设计商标,最终香烟被命名为‘飞马牌’”。
“飞马”烟当时的产量大约是日产2000箱,每天工厂外边都停着马车,排着队等待装箱运货。
但由于敌占区封锁严密,根据地的产品难以出关。张云逸想了个“偷梁换柱”的办法:从上海精印了大批“大英牌”香烟空盒,然后装上飞马烟运出去。
于是“飞马”烟走出了根据地,在敌占区热销。敌占区的群众给这种烟起了一个暗语:“四爷的烟”。“四爷”指的正是新四军。新四军以此筹集了大量资金换药品、钢材等急需物品。
解放后,济南、徐州等地烟厂均生产过“飞马”牌香烟。至今,上海卷烟厂仍然出品“飞马”牌香烟。
“父亲不光创造飞马牌的前瞻眼光,还组织军工生产造炮的无缝钢管,为延安提供了不少支援。父亲领导下的新四军吸收了不少知识分子,军队中的医务卫生人员就有近万人。因此,新四军的建制在当时是比较全面的。”张光东说。
不仅如此,张云逸还较早提出了多种方式发展经济的思想。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海南省举办了张云逸生平展,其中展览了一封1961年张云逸写给自己老家文昌县县委书记的一封信,大意是:“现在鼓励多种粮食,不仅要(种粮),而且要种经济作物……生产队的归生产队,个人的归个人,这样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我们这是搞资本主义吗?不,这不是资本主义……这是我的看法,你们看,怎么样?”。
联桂抗战:
两次谈判实现桂系抗战
张云逸是同盟会的元老,在北伐时曾任第四军二十五师参谋长,与国民党军许多将领有旧。毛泽东曾说过:“共产党能对国民党将领说话的人不多,张云逸是其一。”
“父亲和和国民党的许多元老级的人都有交往。在孙中山大元帅府做参谋时,蒋介石在里面也是参谋。父亲比蒋介石小一些,国共谈判组建新四军的时候,就是父亲和蒋介石谈,都是同盟会的元老,资历摆在这,所以谈得比较顺利。”张光东说。
1937年5月,党中央派张云逸从延安到香港,在华南进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当时华南大部由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主政。这时候的李宗仁正面临着蒋介石的经济压迫,桂币大跌,军民皆怨。李宗仁、白崇禧苦无办法应付,寻求外援。李宗仁知道张云逸抵达香港后,就诚恳催促张云逸入桂。6月上旬,张云逸抵达桂林。
1937年6月12日,张云逸与李宗仁、白崇禧举行第一次会谈。张云逸在给延安的电报中透露,李、白“抗日情绪还高”、“抗日统一战线同意,并愿共同对外”、“李对蒋还不满。我以抗日前途为要相劝,彼表同情”。
在1937年6月16日,张云逸在电报中透露,与李宗仁进行了第二次谈话,李宗仁原则上已同意中共提出的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和团结抗战等主张,并同意由张云逸同桂方几个高级干部具体讨论如何巩固和平、实现民主和团结抗战的具体方案。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张云逸与李宗仁商谈,李通电支持抗战,并请他留桂林磋商抗日事宜。其后,张云逸经常来往于广东、广西、香港之间,督促李宗仁、白崇禧出兵抗日。最终,白崇禧赴南京见蒋介石,就任副总参谋长,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并派桂系两个集团军到上海投入抗战。
主政广西:
“懂经济的军事家”
1949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决定张云逸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并担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兼省政府主席。在主政广西期间,张云逸被舆论称为“懂经济的军事家”。
“广西属于最后解放的区域之一,经济比较落后,我父亲对广西的经济发展做了一些工作。”张光东说。
当时的广西穷徒四壁,工业基础差不多等于零,连最基本的蜡烛、钉子都不能生产。于是,初到广西的张云逸写信给陈毅和饶漱石,从上海把一批工业和企业搬迁到了广西,技术、设备、人员、管理整体“连根拔起”。
“父亲的思路是很快把工业基础打起来,不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的发展,他认为把企业整体搬迁过来后,配套的东西都会过来。于是,一大批上海人也这样在广西安家了。”张光东说,至今每年春节,总有一批广西人到上海过年。这些人就是曾经从上海举家搬迁到广西的,参与新中国广西建设的“广西上海人”。
对广西来说,张云逸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拿到出海口。
张光东说,“比较一下解放前的中国省区版图和现在的地图,很明显看到:解放前的广西一公里海岸线都没有,就是一个内陆省区。解放后,父亲向叶剑英元帅从广东要了一块海,也就是北部湾区域。”
当时的广西从广东省要来了从北海到东兴的地带,作为广西的海岸线。如今,作为和东盟合作的纽带,海岸线所在的北部湾经济圈。张云逸留给广西的这片海,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埋下了伏笔。
“父亲办的很多事情,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张光东说,现在,中国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的基础设施都已拆除或重修。但是在广西,张云逸主持修建的广西机场还在使用。“他当初说,修这个机场就要眼光远一点的,不仅要有,还要是国际大机场,要面向世界。”
(本文部分史实参考《张云逸军事文选》、《张云逸大将》等史料著作)
(下期将刊登《张治中:两战淞沪》 ,敬请关注)
也有人将张云逸评价为“福将”:戎马一生,但从未受过伤。
今年1月29日,在北京西四的一个普通四合院,记者见到了张云逸之子——张光东少将。张光东1946年生,曾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在儿子张光东眼里,父亲又是怎样的风云人物?
血战淮南:
新四军的“百战将军”
1937年10月,全面抗战打响后的第三个月,国共两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的张云逸,接到了中央的指示:邀请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
“考虑到新四军的军长必须是由国共两党都能接受的人来当,人选一直悬而未决。”张光东说,“父亲在北伐战争中曾与叶挺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便主动去找叶挺,邀其复出参加抗战。”
张云逸化装成阔商,到澳门找到了叶挺。
叶挺自从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到潮汕,在三河坝地区遇挫后,就离开部队,避居澳门,一住就是10年,但仍一直关注时局发展。张云逸向叶挺详细介绍了为抗日国共两党合作,中共中央实行战略转变的情况,并询问叶挺是否有意担任新四军军长。“叶挺同意父亲的建议,马上束装就道,奔赴上海,与周恩来同志会见,还去会见了蒋介石,从此结束了他 10年幽居的历史”。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挂牌,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
军部成立后,张云逸要到福建向红军游击队传达党中央关于南方游击区域保存革命战略支点及部队改编后坚持共产党领导等指示,又要与国民党福建当局谈判解决福建各地游击队改编北上集中的问题,还要在福州设立新四军办事处,并须亲率游击队到达皖南。为了组建新四军,张云逸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在1945年10月,新四军军部发表建军8年来的战绩公报显示,8年中,新四军在江淮河汉之间的8个战略地区抗击日军13个师团、伪军23万人,总计大小战斗近3万次,毙、伤、俘日伪军429636人。其中张云逸参与指挥了许多关键的战斗,被称为“百战将军”。
“我父亲主持新四军的那段时期,后来被评价为新四军发展最快,执行党中央决定最好的一段时期。”张光东说。
新四军时期,陈毅元帅和张云逸一直是搭档。他评价张云逸说:“云逸既是一个好主角,也是一个好配角。当主角时能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当配角时则主动配合,精诚合作。”
1941年,皖南事变后,张云逸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第2师军政委员会书记。在此期间,他大力号召和组织军队发展生产。虽然他职务高、年龄大,身体有多种疾病,但是拾石、开荒、捡粪,无不身先士卒,令淮南军区生产的粮菜不仅可以自足,还支援了其他根据地。
经济创新:
创办股份合作制卷烟厂
正是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期间,张云逸创办了抗日根据地的第一家股份合作制公司——山东青州卷烟厂的前身“新群烟草公司”。
在根据地,战士们常常因为没有烟抽,用树叶、麻叶来代替香烟,张云逸开会时也看到一些战士从地上捡烟蒂吸,大受触动。他与新四军二师供给部长胡弼亮商量说:“能否办个烟厂,以解决部队官兵抽烟问题?”
新四军四师供给部经调查后,提出入股当地“淮南群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一来解决资金短缺,二来也可以扶持这个在战争中几乎破产的企业。“群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由此改名为“新群烟草公司”,并于1943年3月投入正式生产。
“父亲先是派人把这家濒于破产的烟厂盘活,后又专门从上海找来专家,派人跟着学,再另外建立了一个烟厂,然后扩展生产,最后把两个厂合并,完全把它变成一个股份公司。”
张光东说,在这家烟草公司,生产出了当时名噪一时的“飞马”牌香烟。“当时在延安的毛主席也抽‘飞马’烟。”
“现在看来,父亲那时候还有点品牌意识。刚办烟厂的时候,很多人认为用原来烟厂的香烟牌子‘神龙’就可以。但是父亲认为我们要有自己的品牌。于是,牵头联系当时的《淮南日报》设计商标,最终香烟被命名为‘飞马牌’”。
“飞马”烟当时的产量大约是日产2000箱,每天工厂外边都停着马车,排着队等待装箱运货。
但由于敌占区封锁严密,根据地的产品难以出关。张云逸想了个“偷梁换柱”的办法:从上海精印了大批“大英牌”香烟空盒,然后装上飞马烟运出去。
于是“飞马”烟走出了根据地,在敌占区热销。敌占区的群众给这种烟起了一个暗语:“四爷的烟”。“四爷”指的正是新四军。新四军以此筹集了大量资金换药品、钢材等急需物品。
解放后,济南、徐州等地烟厂均生产过“飞马”牌香烟。至今,上海卷烟厂仍然出品“飞马”牌香烟。
“父亲不光创造飞马牌的前瞻眼光,还组织军工生产造炮的无缝钢管,为延安提供了不少支援。父亲领导下的新四军吸收了不少知识分子,军队中的医务卫生人员就有近万人。因此,新四军的建制在当时是比较全面的。”张光东说。
不仅如此,张云逸还较早提出了多种方式发展经济的思想。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海南省举办了张云逸生平展,其中展览了一封1961年张云逸写给自己老家文昌县县委书记的一封信,大意是:“现在鼓励多种粮食,不仅要(种粮),而且要种经济作物……生产队的归生产队,个人的归个人,这样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我们这是搞资本主义吗?不,这不是资本主义……这是我的看法,你们看,怎么样?”。
联桂抗战:
两次谈判实现桂系抗战
张云逸是同盟会的元老,在北伐时曾任第四军二十五师参谋长,与国民党军许多将领有旧。毛泽东曾说过:“共产党能对国民党将领说话的人不多,张云逸是其一。”
“父亲和和国民党的许多元老级的人都有交往。在孙中山大元帅府做参谋时,蒋介石在里面也是参谋。父亲比蒋介石小一些,国共谈判组建新四军的时候,就是父亲和蒋介石谈,都是同盟会的元老,资历摆在这,所以谈得比较顺利。”张光东说。
1937年5月,党中央派张云逸从延安到香港,在华南进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当时华南大部由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主政。这时候的李宗仁正面临着蒋介石的经济压迫,桂币大跌,军民皆怨。李宗仁、白崇禧苦无办法应付,寻求外援。李宗仁知道张云逸抵达香港后,就诚恳催促张云逸入桂。6月上旬,张云逸抵达桂林。
1937年6月12日,张云逸与李宗仁、白崇禧举行第一次会谈。张云逸在给延安的电报中透露,李、白“抗日情绪还高”、“抗日统一战线同意,并愿共同对外”、“李对蒋还不满。我以抗日前途为要相劝,彼表同情”。
在1937年6月16日,张云逸在电报中透露,与李宗仁进行了第二次谈话,李宗仁原则上已同意中共提出的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和团结抗战等主张,并同意由张云逸同桂方几个高级干部具体讨论如何巩固和平、实现民主和团结抗战的具体方案。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张云逸与李宗仁商谈,李通电支持抗战,并请他留桂林磋商抗日事宜。其后,张云逸经常来往于广东、广西、香港之间,督促李宗仁、白崇禧出兵抗日。最终,白崇禧赴南京见蒋介石,就任副总参谋长,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并派桂系两个集团军到上海投入抗战。
主政广西:
“懂经济的军事家”
1949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决定张云逸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并担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兼省政府主席。在主政广西期间,张云逸被舆论称为“懂经济的军事家”。
“广西属于最后解放的区域之一,经济比较落后,我父亲对广西的经济发展做了一些工作。”张光东说。
当时的广西穷徒四壁,工业基础差不多等于零,连最基本的蜡烛、钉子都不能生产。于是,初到广西的张云逸写信给陈毅和饶漱石,从上海把一批工业和企业搬迁到了广西,技术、设备、人员、管理整体“连根拔起”。
“父亲的思路是很快把工业基础打起来,不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的发展,他认为把企业整体搬迁过来后,配套的东西都会过来。于是,一大批上海人也这样在广西安家了。”张光东说,至今每年春节,总有一批广西人到上海过年。这些人就是曾经从上海举家搬迁到广西的,参与新中国广西建设的“广西上海人”。
对广西来说,张云逸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拿到出海口。
张光东说,“比较一下解放前的中国省区版图和现在的地图,很明显看到:解放前的广西一公里海岸线都没有,就是一个内陆省区。解放后,父亲向叶剑英元帅从广东要了一块海,也就是北部湾区域。”
当时的广西从广东省要来了从北海到东兴的地带,作为广西的海岸线。如今,作为和东盟合作的纽带,海岸线所在的北部湾经济圈。张云逸留给广西的这片海,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埋下了伏笔。
“父亲办的很多事情,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张光东说,现在,中国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的基础设施都已拆除或重修。但是在广西,张云逸主持修建的广西机场还在使用。“他当初说,修这个机场就要眼光远一点的,不仅要有,还要是国际大机场,要面向世界。”
(本文部分史实参考《张云逸军事文选》、《张云逸大将》等史料著作)
(下期将刊登《张治中:两战淞沪》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