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iji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当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使得初中历史的价值优势得到全面的体现。
  【关键词】历史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63-02
  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
  中华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民族财富,通过历史教材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里面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故事都包含着浓浓的人文教育元素。很多初中生之所以对历史没有什么学习兴趣,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历史都是比较严肃和刻板的,在实际生活中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用途,外加很多教师都是照本宣科,这样也就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没有什么学习兴趣。因此,历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对历史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
  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或者是视频的方式,完成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首先,教师需要把元谋人、山顶洞人以及北京人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基本的介绍,然后给学生播放一段古猿的视频图像,让他们去思考和探究古猿的头像体型和北京人的有什么具体的区别,它们每一天都是如何去生活的。当学生对这几个问题都发表完自己的看法以后,教师就可以带领他们对课本内容进行正式的学习,要让他们深刻意识到中国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发源地,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
  二、通过成语导入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趣味性
  成语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研究和使用慢慢锤炼而成的,可以说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一样的历史典故,所以教师需要在传统文化教学中融入一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教师在讲到《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这一课时可以给学生展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六个成语。比如有的学生看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两个成语就会想到分封制不断瓦解的政治制度变化,看到立木取信会想到商鞅变法,教师通过成语教學展开历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目的,还能够提高历史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成语游戏对历史知识加深印象,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故事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三、通过故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足智多谋的,这些人物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育人价值,所以历史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人物,从而获得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举个例子,教师在讲到《三国鼎立》教学内容时,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曹操望梅止渴的小故事。有一年夏天非常炎热,曹操正好在这段时间带着队伍去追捕张绣。但是因为天气确实过于炎热,部队士兵在山道上放慢了脚步,有几个士兵甚至还晕倒在路边,眼看就要贻误了战机。为了让眼下的几万人可以继续加快速度,曹操赶到队伍前说前面的不远处有一片梅林,那里的梅子非常好吃也有水,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快速度去往梅林那边。就这样,已经快累虚脱的士兵又来了动力,他们重新打起精神往山丘方向赶去。
  四、通过历史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
  历史本身就和人文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历史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比如教师在讲到秦始皇的内容时,首先会让学生了解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各国人民愿望的。并且在完成统一后秦王嬴政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如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等措施来巩固他的统治,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但是同时又要让学生掌握秦始皇的统治又是非常残暴:全国有三分之一的男子要为秦始皇去修宫殿、陵墓、长城和驰道;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除了沉重的徭役、赋税,秦朝的刑法也非常严酷,光是死刑就有十多种,并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牵连……教师让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去客观地看待人和事。最后,也要让学生把这种观点带到实际生活当中,在生活中面对一些问题和困难时不是选择极端的态度和做法,而是通过从正反两方面去看待人和事就可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解决。
  结束语:
  初中历史学科本身蕴含着比较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像礼、义、智、仁等各种道德价值观念都是我们祖先总结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所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需要把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都传递给学生,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使命以及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岑艺.浅谈初中历史课程中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实践[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6(12):157-159.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在旧版历史教材的基础上做了改良和创新,它增加了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编写,为初中历史老师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探索“中外历史比较法”在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中的运用,为初中历史的教学灌注新的活力。  【关键词】中外历史比较法 部编教材 初中历史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
期刊
【摘要】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利用,在以往继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学习方式也要跟随改变。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生活经验以及原有知识水平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将其内化为学习方法,学生在领会、感知以及记忆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同时将学法转化为教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变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一年级的学生感受力差,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都比较明显,认识事物的自觉性和敏感性不强,持久性很差。因此,老师讲课感到讲不出情绪,学生也表现出厌倦,不感兴趣。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  【关键
期刊
【摘要】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下去所依据的就是该国的传统文化,而在上下五千年中,中国形成许多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当代人要做的就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弘扬下去,可是随着各类文化冲击,我国的很多传统优秀文化被埋没。因此为了不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毁于一旦,应该提高国民意识,从小抓起,要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新生代而言,要想学习到这些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传统文化渗透
期刊
【摘要】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其中,唐宋时期的古诗词尤为引人入胜。文学名著对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承起着不可低估的纽带作用,尤其对于当代的中小学生,广泛阅读中国的古诗文既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和知识储备,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精华和文化底蕴,又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从而增长智慧、提升素养、陶冶性情。  【关键词】方法策略 古诗文 作品意境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求初中生掌握古诗词表达手法、作者通过诗词抒发的思想感情等基本内容,而通过教师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就成为难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 思想内容 诗词意象 表达手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63-01  语文学习无论哪一方面都是需要深厚的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网络意识不断增强,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贯穿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而教育行业也受到这股热潮的影响,将互联网技术手段的教学方式运用到课堂中,由此带来教育模式的转变和教育体系的变革。在新技术的影响下,教育也由原来的单一刻板的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本文将以小学语文为例,研究微课教学模式下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關键词】小学语
期刊
【摘要】明确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如何做到培养学生的四个核心素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的素养目标,不同的文本题材变换不同的教学风格,从而形成差异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 核心素养 教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30-02  语文到底学什么?“语文”就是指“语言和文字”,“语文”学的就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由古代时期发展到现代时期,我国在这个漫长的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而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发展历程,还蕴含着我国历史伟人的人文精神思想,这些精神思想与语文学科都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59-02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我国
期刊
【摘要】学校管理工作是小学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整个教学活动高效稳定地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激励机制是其中的一个管理方法,将其合理地运用到学校管理,对提高管理效果有很大帮助。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建立的作用和具体途径,希望本次研究对相关人士有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学校管理 激励机制 作用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