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老人看不看孙子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ue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老家村里一个小伙儿娶回英国姑娘为妻的事,可以说是已经传遍了全世界。如今几年过去,这对夫妻已有一女俩儿,成了一个大家庭。鲜为人知的是孩子的外婆,一位风度翩翩的英国女士,曾经在她女儿的第二个孩子生产时,远渡重洋,从遥远而又繁华的大都市伦敦,来到女儿的婆家,一个远离都市与繁华的山东小村庄里伺候月子。
  虽然英国女人生孩子没有坐月子的习惯,但是,这位时髦、开朗、文明的英国老人,还是入乡随俗,在村里一直住到外孙满月才回伦敦。或许村里人并不知悉国外女人生孩子的情况,也并没有坐月子的传统习俗,他们甚至认为老人在月子里照看女儿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他们还是感觉这事挺新鲜。总有一些村里的妇人到家里探究,看看外国女人怎么坐月子,瞧瞧外国老人怎样伺候闺女和外孙。
  经过实地考察,村里人得出结论:外国人真是不太在意坐月子这事。


  尽管洋媳妇的中国婆婆千叮万嘱,月子里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还是挡不住任性的儿媳,该干什么就一如既往地干什么,毫不重视月子里的禁忌。大老远来伺候月子的丈母娘,也是毫无二致,与平常日子照看女儿和外孙一样。据说,唯有不同的是这个时候母亲更注重与女儿的言语沟通,让外婆对外孙的爱通过母亲的体温传递给幼小的生命,而不是以自己的行动取代女儿对孩子爱的传达。因为语言的不同,村里人得到的结论,也就仅仅局限在自己所能够看到的那些。至于其中的传统、习惯、生理等如此高深的问题,他们无法交流,肯定就得不到完整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村里人是达成共识的,外国人并不是一概地对孩子的事不管不问,要是这样,人家也就不会从伦敦来到村里。
  村里人还听说,老人来的时候带了折合人民币十万元的贺礼,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不用说是月子里用,就是孩子近几年的生活费也足够了。只是,中国人与外国人的行为方式存在差异,对孩子的疼与爱,各有自己的理解和行为。相比我们这里伺候月子的老人,这位洋外婆不见得干多少活,也没有忙得团团转,弄得自己腰酸腿疼的。她以不同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同样圆满完成了一个外婆的光荣任务。外孙出满月的那天,洋外婆告别了自己的女儿和可爱的外孙,带着永远不知疲倦的笑容离开了村庄。
  村里人对这位远道而来的洋外婆印象非常好,阳光、乐观、豁达,笑容始终挂在脸上,见了谁都打招呼问好。女儿婆家的条件不算好,自己却每天收拾得干净利索,还常常到村里的小商铺买东西。既与众不同,又十分贴地气,能够为村里人所接受。
  如今,这事虽已过去几年,村里人说起来还是交口称赞,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老人走在村里就是一位和蔼的邻家外婆,就是一个来伺候女儿坐月子的普通母亲。她走的时候,很多邻居都来送行,希望她以后再来看望外孙,在村子里多住些日子。
  洋媳妇生第三个孩子的时候,那位经常被村里人想起的洋外婆没有再来。听洋媳妇的家人说,洋外婆非常高兴,每个周末都会通过可视电话与女儿聊天,看到刚刚出生的小外孙,自己高兴地笑个不停。村里人说,其实,外国人跟我们一样喜欢孩子,愿意为孩子的成长贡献一位老人的应尽之力。
  这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让我想起一个一直困扰着我们的话题:外国老人带孙子(孙辈的统称)吗?如果带,怎么带,假如真就不带,又是如何做到的。
  现实的问题是中国的老人已经完全被拴在孙子身上,而且看孙子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孙子生在哪里,同一座城市,还是从农村到城市,还是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要撇家舍业,不辞辛苦,坚决完成带孙任务。但是,随着社会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国外一些不同传统、理念和方式渐近于我们,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关于看孩子这件事,很多老人从必须的、应该的、毫无怨言的,开始慢慢有了怨言。尤其当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之后,为子女看大一孩的老人,对于子女是否还要二孩,不言不语,始终不予表态。据说,这也是为什么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之后,二孩并未像想象的如雨后春笋般生产的主要原因。中国的这一代正可以生产的子女太依赖于父母,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看淡了对孩子的抚养、教育,甚至把孩子当成玩具,想玩的时候就拽过来,无比幸福、亲热地喜欢一番,烦了就一把推给老人。
  小区的广场里,年轻人上班后,几乎清一色看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的老人。老人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说着各自才能听懂的方言,小心翼翼地看护着孩子的孩子。细细观察或者稍加聊几句,就会发现这些整天享受着天伦之乐的老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尽都是快乐。各种生活的不习惯,包括语言、饮食、气候,以及看孩子要承担的重大责任,给老人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另外,很多老人在老家还有自己的一摊事,比如:老伴儿在家,家里还养着鸡、鸭,种着二亩三分地,心里牵挂着该施肥了,该除草了,心事重重。
  记得儿子小时候,母亲前来照看,只要一说哪天回老家,母亲一大早就起来把自己的东西拾掇好,紧等着接她的车。有次,侄女说她单位的车到省城办事,顺路把奶奶接回去。母亲听了,从头天晚上就收拾她的衣物,天不亮就起来,听到电话响,拿起自己的包裹就要下楼。这样的情景重复了几次,直到快要中午了,接她的车才来,母亲饭没吃完,一溜烟地下楼走了。
  看孩子亦然成为折磨老人的一档子苦差事,实在值得思考其中的诸多为什么。在国内还好,距离毕竟近些,方言再不同,还是有一些相同之处。那些不远万里飞到国外看孩子的老人,境遇那是难上加难。单说坐飞机吧,到美国至少13个小时,到澳大利亚需要11个小时,到欧陆各国少不了十多个小时。这么长的空中飞行时间,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那简直是受罪,这些老人值得孩子们尊敬。
  回到起始的话题,国外的老人到底看不看孩子的孩子呢?
  我的观察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到我们村里看孩子的洋外婆,那是爱的延续,但不会延续对女儿那样的抚养、教育,因为那是父母的责任。在巴黎侄子住的小区,我经常带着侄孙下楼玩耍,楼下也常有很多像我们小区里看孩子的人,他们在一起边看孩子边聊天。其中有老人,很少,多是保姆或年轻的父母。我还发现国外的孩子比我们的孩子更容易带,会走的孩子,在地上任其自由活动,没有行走能力的孩子,就躺在宝宝车上,吸一个安抚奶嘴。大人无需抱着孩子,也不需要追着满院飞跑的孩子喂饭,更不用跑马拉松般地跟着孩子到处乱跑,工作强度明显减小,心理压力也就陡然下降。   结论可能就是我们已经强烈意识到的,看孩子的孩子是具有浓烈中国特色的老人必备的工作,是老人在为伟大国家贡献了青春年华之后的又一次为心血的付出,是维护家庭和谐的必须,是老有所为,替孩子分担忧愁和负担的光荣任务,代代相传,血脉承袭。现在已经看到的问题是形成且传承几百上千年的生活习惯、传统,开始衍生出诸多从小循就的劣习,以及教育与抚养收支两条线严重分离、脱节,入不敷出的现象。
  我们的孩子,包括我们自己成长都曾滋润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雨露之下,老人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感恩、感激、回报。但是,老人看孩子的弊端不能再掩盖下去。所谓隔代亲,实际就是一个字:惯。
  为什么会这样?
  老人看孩子的第一要务是安全,不磕磕碰碰、病病殃殃,保证孩子不出事,健康成长。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年,老人们都像交一件产品那样,向子女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可以想象老人的压力有多大。结果就是孩子愿干啥就干啥,任着性子,毫无约束,一字抛开。
  我们的孩子经常在公共场合为了一点小事未得满足,便大耍其赖,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满地打滚。气急败坏的年轻父母,这个时候想起了教育,于是当场训骂,大打出手。这种场景在国外的公共地段是难觅踪影的,教育基础不行,形成的习惯,再改难了。古人有话:不成规矩,何以方圆。
  国外的家庭组成方式相对于我们的紧密抱团型,稍显松散,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自己应该做的事。我们更多的是靠亲情维系家庭的和谐幸福团结,他们的家庭之中渗透着更加明晰的契约精神。
  父母的责任是在未成年之前,把孩子的身体养育好,教育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足矣,剩下的漫长人生由孩子自己打理。国外的老人退休后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的,咱们的老人是根据孩子的需要规划老年生活。啃老族成为我们身边的普遍生活现象,活到老被啃到老,孩子则是只要老人在,啃老不商量,致使很多老人叫苦不迭,却束手无策。
  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有那么多关于贾母领着一帮孙男孙女玩耍嬉戏的描述,多少代同堂,其乐融融,赋诗唱词,对弈抚琴,看上去教育、成长、成材都不误。实际这是一起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失败案例,贾宝玉受害最重,为官严厉的父亲贾政不忍心儿子堕落,想教育一番却被贾母大加训斥。后来的宝玉多惨啊,前车之鉴,却挡不住后车追逐,原因何故。
  中国入托前的家庭带孩子方式,确实值得研究和改变。应该让年轻父母负担起抚育、教育孩子的职责,解放老人。应该使每一代人承担各自的应尽之职,老人颐养天年,孩子成长有序,正值盛年的年轻父母尽职尽责。
其他文献
不想上学  依依:今天不想去上学,一只脚都不想去,一个脚趾头都不想去,连一根汗毛都不想去,一个头皮屑都不想去。  陪奶奶看电视  奶奶正在看《精彩老朋友》(老年相亲节目)  依依(兴奋地):奶奶你也报名参加节目吧,我来给你加油!  奶奶:哈哈哈……那爷爷可也得一起去!  双眼皮单眼皮  依依:妈妈,你的眼皮是双眼皮,我的是单眼皮。  妈妈:单眼皮、双眼皮都是为了保护眼睛,都一样。  依依:那双眼皮
期刊
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当年,从公司辞职去留学的时候,我经常被人这样问;回国进入高校教书以后,又经常有学生和家长来问同样的问题。我却一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是啊,为什么要出去留学呢?学专业、长见识、好玩、方便找工作、方便移民,这些答案看上去都很充分,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似乎都不能形容出国留学对我的帮助和影响。  直到今天,在跟同事的一次聊天中,我似乎找到了最直接、最简单的答案。 
期刊
我是属于“不露脚趾星人”——特别不喜欢露出脚趾头。  即使在很热的夏天,也喜欢穿个薄棉袜,然后再穿双包住脚趾头的鞋子。对于如今特别流行的光脚穿帆布鞋的做法,我是完全不能忍受。  看到大街上的老老小小还不到夏天就急着光脚穿球鞋、凉鞋出门,很想找双舒服的棉袜子请他们穿上。这感觉就像看到苗条的小姑娘在不暖和的天气里穿露脐装,我就很想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给她裹在腰里一样,非常非常有冲动。  已经连续两天了,
期刊
每个人都有他的“台前”与“幕后”  以前在花店买花,看到店员轻车熟路就把娇艳的鲜花打捆、包装,觉得“与花共舞”的日子多么美妙。  当自己上了花艺课,累得手腕酸疼、手指皲裂也难打出一个满意的花束时,才知道“台前”与“幕后”,“欣赏”与“懂得”的区别。  朋友说,你儿女双全,老人安康能帮助带娃,有自己的工作,还经常呵护自己的小兴趣,感觉你把生活经营得挺从容。哈哈,我只能说这的确是自己的生活,但绝非全部
期刊
有回开车去某公园,在一条单向小路上,迎面气势汹汹来了辆SUV。道路逼仄,交汇太难。我摇下车窗,示意对方倒车,毕竟他属逆向行驶。SUV车窗后,是个戴着金链子,一脸横肉的哥们儿。  横肉男开口就非善类:凭什么我倒回去啊?你车小你丫怎么不倒?  我吃软不吃硬,倔脾气就上来了:这车道是单向的,你逆行了,怎么不是你倒?你懂不懂规矩?  横肉男心知理亏,嗓门反倒更响:你想死是不是?嘴巴干净点!你倒还是不倒?(
期刊
最近CC开始有意识地把玩具或是书抢过去,然后板起一脸横肉、扬着下巴颏对我说,“给我,我是弟弟!”  我纠正她:“你是姐姐,不是弟弟,你是女生。”但纠正几次后依然没有效果,结合她那一脸的横肉,我不得不开始反思。  晚上,CC走到弟弟身边,自言自语说:“你来当姐姐,我来当弟弟,好不好?”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孩子是在寻找“特权”。我们并未格外偏向过哪一个,任何人抱弟弟的时候,CC也没有表现出嫉妒,而且她满
期刊
有个视频引起了家长们的热议。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宝宝,坐在床上拿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妈妈一把手机拿走,他就开始蹬腿哭闹,一把手机还给他,他就喜笑颜开。  那表情转换如此之快、如此之夸张,“奥斯卡”真心欠他一座小金人。  大家议论的焦点是:这么点的孩子都在迷恋手机了?不过,大家说完之后都要会心一笑:谁家孩子不玩啊!这年头,手机就是孩子的玩具。  前幾期,本刊曾经做过“都在玩手机,还不如引导孩子怎么玩”
期刊
带孩子去外面玩,但凡遇到其他孩子,友善的家长通常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食品。居住在德国多年,我和孩子都已经习惯,所有人首先会征求家长的意见:我可以给你的孩子吃吗?以及延伸开来的:我可以对你的孩子……吗?比如给看一本书、抱一下、亲一下……  假期,带孩子回国探亲,我发现几乎从没有人问过我,甚至每当我明确拒绝时,竟然从来就没能拒绝掉。  昨天,领着孩子去公园玩,一位孩子奶奶喂自己3岁的
期刊
小麦田小学毕业了。收拾房间,才发现,小麦田已经读了那么多书。说起小麦田的读书史,那要从一岁多开始读绘本开始,到如今也有快十年的历史了。  这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和小麦田一起研究出了一套在阅读中玩的小游戏,这套小游戏让小麦田的读书过程变得丰富有趣,有声有色。  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些创意小游戏吧!  游戏一:我就是主角  读完了一本书之后,问问孩子,喜欢不喜欢故事的主角?如果孩子说喜欢,那么,来吧,这次就
期刊
有了手机,事半功倍  自从生了俩娃,时间就被无缝隙全部占用。白天上班,下班看娃,每天都计划着等娃睡了之后,干点自己的活,但每次都累得没等娃睡着,自己先呼呼睡过去了。  这样忙碌的生活,手机成了我利用率最大的家用电器。孩他爸整天叨叨我:你能不能放下你的手机,看会孩子,别让孩子总是跟着你玩手机。起初,我并不想解释,埋怨多了,我的脾气爆发了,我大吼道:“我不是在玩手机!”  我开始给孩他爸罗列我的手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