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变化

来源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_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的变化.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各10只.采用线栓法闭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2h诱导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再灌后6h、24h、3d及7d后处死各组大鼠.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计算大鼠脑梗死体积比.蛋白质印迹法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右侧脑组织HMGB1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各组大鼠左、右侧脑组织HMGB1 mRNA水平.结果 蛋白质印迹法、ELISA法检测结果均显示,大鼠右侧脑组织HMGB1蛋白水平在脑缺血再灌注后6 h、24 h、3 d及7 d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左侧脑组织HMGB1蛋白水平也呈逐渐降低趋势.缺血再灌注后6 h大鼠右侧脑组织HMGB1蛋白水平高于左侧脑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大鼠右侧脑组织HMGB1 mRNA水平在脑缺血再灌注后6 h、24 h、3 d及7 d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左侧脑组织HMGB1 mRNA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缺血再灌注后6 h和24 h大鼠右侧脑组织HMGB1 mRNA水平均较左侧脑组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MGB1表达水平在脑缺血再灌注后6h至7d呈降低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中文版连续性记录与评估工具(CARE)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269例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评估,采用中文版CARE、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老年人抑郁量表(GD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巴氏指数(BI)、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和欧洲健康五维量表(EQ-5D)进行数据收集,其中30例老年人于1周后复测中文版CARE,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信度及效度评
目的探讨低T3综合征(LT3S)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于2020年5月,选择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37例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SACM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采血化验甲状腺功能。随访60 d,根据患者预后分为DEACMP组(45例)和非DEACMP组(92例)。收集并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用多自变量Cox回
目的 探讨前循环串联病变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3例急性前循环串联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分组,MRS评分0~2分组为预后良好组,3~6分组为预后不良组.对于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Albert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ASPECTS)和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吸烟、心房颤动、静脉溶栓、颈动脉置入支架、取栓次数、血管再通情况、症
目的探讨花青素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6家医院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两组的基础用药为美金刚,试验组为花青素复合物制剂,对照组为安慰剂。入组前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CS-ADL)及哈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与颈内动脉狭窄关系密切.目前针对颈动脉狭窄的诊疗方法主要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二者在防治脑卒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CEA和CAS对脑卒中的防治作用的优劣,临床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CEA与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对脑卒中的防治作用进行综述.
运动康复是心血管系统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具有简单易操作,无创,依从性好,结果客观可靠,能有效测定运动强度和心功能变化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心脏康复领域指导运动处方制定、评价临床疗效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患者女性,76岁,主诉因头痛半年,视力下降4个月入院.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瞳孔直径2.5 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自如,颜面部感觉对称,左眼仅有光感,右眼视物模糊,颜面部感觉对称,双侧肢体自主活动,肌力、肌张力均正常.2020年4月20日外院头颅CT检查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颅咽管瘤可能,图1a).入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市人民医院后完善磁共振平扫+增强以及脑血管等检查项目,诊断考虑鞍区颅咽管瘤,瘤体大小约1.7 cm × 1.3 cm × 1.1 cm (图1b、1c),合并基底动脉顶端
期刊
目的 应用脑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技术(ASL-MRI),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血流变化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病房的AD患者13例为AD组,1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受试者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受试对象采用ASL-MRI进行皮质脑血流定量测量,采用神经心理学量表进行认知功能综合评价.采用t检验比较2组受试者不同脑区脑血流的差异,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脑区脑血流值对AD的诊断效能,并应用Pearso
急性脑卒中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第1位的疾病,同时给家庭及社会增加了极大的经济负担[1-3].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中,颅内大血管闭塞导致重型缺血性脑卒中高达33%~50%[4],在亚洲人群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仍是其最常见原因[5-7].据统计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on,BAO)约占所有AIS的2%~3%[8],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相比,BAO患者起病即表现为严重的临床症状且预后极差[9-11
期刊
脑出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丘脑出血为最严重的幕上脑出血类型,致死致残率极高.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引起梗阻性脑积水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尚存争议.但近年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肯定了内镜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的潜在优势,其血肿清除率可达90%以上.结合近年神经内镜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相关研究发现,神经内镜微侵袭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是安全有效的.根据出血类型和血肿的大小优化手术入路,可以提高血肿清除率和减少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