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英语阅读的新要求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在阅读技能方面对学生提出了颇高的要求,语言技能目标(八级),要求学生能识别不同的文体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
  如果说新课程标准回答了广大英语教师应该“教什么”的问题,那么教师所面临的就是“如何教”的问题。《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教师要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改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教师要优化教育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喜欢遵循以教师为主体的探究思维模式,向学生灌输教师的探究思维结果。笔者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听了无数的公开课,观摩课,只要是阅读课,课堂环节都是大同小异。不外乎是,一开始,教师会通过导入或直接介绍一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信息,然后让学生通过略读和跳读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或给文章分段给出段落大意,或进行True or False的判断,有时,教师还会在课堂上利用一些时间进行生词的讲解,以扫清阅读障碍,这个步骤在非公开课时还往往会无限扩大,成为阅读课的主体。且不论教师在课堂给学生的时间是如何的少,不经过事先的多次“排练”,学生根本不可能在课堂完成阅读任务。近观那些问题,无一不是教师“自以为是”的结果,为了不出差错的完成现在流行的阅读课的模式,教师根据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探究思路精心设计了一些或浅显或深邃的问题,煞有其事地给学生极短的时间去思考,然后学生给出令人惊叹不已的流利回答,而这些答案往往和教师在幻灯片上打出的参考答案相差无几。可是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自主性探究性的思考在哪里呢?
  马丁韦德尔在《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中阐述道:“Reading is a psycholinguistic process. Readers start with a set of linguistic symbols that have been chosen by writers to represent the thoughts that they wish to express. The reading process ends when the readers have interpreted as much of the writers’ intended meaning as is relevant to them. So the writers put their meanings into language and the readers reconvert the language into meanings.(阅读是一个心理语言学过程。读者一开始接触的是作者选择的一串语言符号,来代表作者要表达的思想。阅读结束时,读者理解了与自己有关的那一部分旨要传达的意义。所以说作者把意义变成语言,读者又把语言转换成意义。)”由此可见,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篇阅读材料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而传统的阅读课以教师的探究思路为课堂思路的方式并不能训练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这样的阅读课教学获取《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阅读技能。
  介绍背景知识,无非让学生获得一种文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这些知识不介绍,学生能独立获取吗?解读文章是必要的,但如果文章的思路显而易见,意义板块也不难分析,花相当多的时间分解意义段有必要吗?生词用法可以不讲吗?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步骤都是教师可以掌控的,在课堂上进行不会出差错的。可是,假如我们的学生对分析文章一无所知,按照上面的讲法全面分析,他们究竟能收获多少?假如我们的学生对分析文章已经知道得够多的了,分析了数十篇,还是按照上面的分析面面俱到,他们收获的又是什么?我们平常教学所列的要点是什么要点,文本要点还是人本要点?学生是能动的,是活生生的人,对知识和技能是有所选择的。选择的标准,其一是个人基础,其二是个人爱好。从个人基础上看,高中学生,多半学了七年英语,对简单的故事性文章的思路是一目了然的,用不着分解意义段;就个人爱好而言,取舍的范围更大了。因而,我们试图拿文本的单一模子无所不包地套牢学生的头脑,这是非常可笑的。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不少学生不这样讲就不习惯,相当部分学生到了高中自己不能独立分析一篇课文,不能独立获取文章中的信息,考试钟的阅读理解部分往往是失分最多的一项。这不能不叫人深思: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我们培养了学生什么?也不能不反思:我们九年一贯制地全讲全评、包教包学,是不是培养了我们所追求的全面而缜密的分析能力呢?为什么我们的英语课要让全面透彻分析堵死学生的思路呢?我们可不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探究性阅读,各自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各自领悟作者的思路?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需要教师创设一种情景,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迸发出思考的活力。
  
  二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以学生阅读生疑为引线,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阅读模式,具体地说就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英语教材为基本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建立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师生共同长进、发展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过程与方法。
  笔者在教牛津高中英语Module6 Unit4 Reading The UN- bring everyone closer together时,本着打破由于教师一言堂导致束缚学生手脚的传统做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以最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所以我改变了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的习惯做法,在上阅读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询,收集联合国以及相关的一些机构组织的资料。查询资料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做自觉的学习者的过程,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新课导入基本上也是由学生完成的,这一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急于阅读课文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在阅读过程中,我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和pair work时间,让学生整理归纳本课内容。学生开动脑筋,有的学生把课外5小节文章分成3个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Part One (Para.1-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UN
  Part Two (Para.3-4) Tang’s job as a UN Goodwill Ambassador
  Part Three (Para.5) The problems the UN helps solve
  还有的学生在不拘泥于习惯的段落划分,从内容上来介绍全文:
  (1)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United Nations
  (2)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ang’s job as a UN Goodwill Ambassador
  阅读之后的活动是Group work, 讨论与交流对课文进行综合深入的理解,在讨论、交流中运用语言,发展表达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交际意识,提升人文素养。可以围绕课文,鼓励学生自己找寻话题。也可进行在教师组织下的discussion, debate 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实践中,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培养,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充分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才能和智力的发展,这样,学生才有话讲,说出来的才是活生生的语言,而不是机械呆板的背诵。
  在这里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个探究式阅读活动过程中,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师在参与过程中要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在交流中,教师还要注意充分地倾听学生。这样学生才会真诚的投入探究中,才能体会到探究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或许学生的观点不成熟,但我们要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表现出足够的宽容与从容,或许发言中有语法错误,但我们要注意措词谨慎提醒,大错必究,有些口误可以忽略不计。总之,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真正起到了引导与点拨的作用,坚决摒弃教师的“表演意识”,让学生在摸爬滚打的阅读实践中体会阅读的乐趣,提升阅读的水平。
  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会引起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和角色的转换。多少年来,“三尺讲台”之上的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教育的主宰,于是常常不自觉地以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教育面对的学生,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完成。醒悟了这一过程,我们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其实是学生本身,所以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正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树立新的师生观。教师应该是学生合作者、建议者和指导者,要在此基础上形成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还要求教师要从意识上完成角色转变,教师要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航者。”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营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当然,在强调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沿着生动、活泼、有序的轨道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学科是一门交际性语言学科,它要求学生通过英语知识的学习,形成一种学习方法,具备一种能力,即把语言知识变为语言技能。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一堂成功的英语课,不仅仅是一堂教学任务得到切实落实的英语课,更应该是一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发挥想象,愉快合作的英语课。那么,怎么才能在一节课40分钟内,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通过实践我们看出: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新型教学模
期刊
1981年6月7日下午,以色列埃齐翁空军基地,6架F-15和8架F-16战斗机呼啸着凌空飞向东方.飞机超高空飞过沙特、约旦后,便在伊拉克境内做超低空飞行.18时30分,一枚枚火箭与导弹从
[摘要]“写”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技能中是最难提高的一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把“写”作为学生必备的语言技能之一,要求通过规范学生的写作习惯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能力。然而,影响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分析了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旨在培养并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言技能 写作能力 主要原因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期刊
目前我国企业具有多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能否依靠企业?不少人对依靠我国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持怀疑态度.相对国内其他城市,深圳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少,自身拥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综合实践作为一种参与性强、兴趣度高的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教学意义与价值.如果教师能在综合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创新能
期刊
[摘要]创新能力在现代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出探讨。  [关键词]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 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的创新能力要经历一定的发展过程,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中,虽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认可与尊重,但是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却遭到忽视,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式培养优良书写习惯的关键时期,将会使其终生受益.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