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必要性的思考

来源 :管理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re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制约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本文对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必要性的重点、比重、形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 国家支持 必要性
  
  我国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长期不足,不能满足建设需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瓶颈”。1998年以来,国家增发大量国债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国债资金K占年度间中央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的70%以上。但只靠发行国债筹集资金不是长久之计,一旦停发国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又会大幅度下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平稳。实际上,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使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继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以来,2006年又接近4万亿元达到39343.62亿元,2007年更是史无前例地突破5万亿元。这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财力条件。
  
  一、进一步明确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
  
  我国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在重心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财政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比重偏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包括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既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又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心主要偏向大江大河治理、大型水利建设等,加之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多,底子薄、基础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河流缺乏必要的调蓄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大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还不健全,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数据显示,2000-2006年各年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增长速度均低于1%,截至2006年底,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仅为44‰在有效灌溉面积中,节水灌溉面积又仅占到41%;已建成的8亿多亩灌溉面积,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全国农田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3亿亩以上,灌区中等干旱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因旱减产粮食数百亿公斤。
  财政对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比重偏低,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财政用于带有广泛社会性的大型水利建设(如大江大河治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出比重偏高。“九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大型水利建设资金达1100多亿元,约占我国“九五”期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量的70%左右,而且大部分大型水利建设资金又被应急投入到了防洪、抗旱、灌溉等救急性工程项目上。同时,林业生态建设投入资金所占比重也较高,2000年所占比重达到18.2%。大型水利、林业的特点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其受益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农业,而在统计数据时,这部分投入都是计入对农业的投人中的。因此,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真正直接得到的财政支持,以及在建设中农民真正直接得到的切身实惠被放大了。
  
  二、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
  
  我国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不高,与建国以来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取向有关。建国以来,中央财政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主要被集中投入到大江大河治理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中,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则主要划归地方政府负责。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财力被大大削弱,地方财政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明显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疲态。而在地方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入中,县乡两级基层政府又是农业基建的“主力军”。财力不足,加之财权事权不对等,基层财政在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早已是不堪重负。特别是在取消农牧业税和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基层政府的财政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地方的财政基本沦为“吃饭财政”甚至“要饭财政”,根本无力承担支持本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2003年起中央取消农村“以工代赈”的“两工”制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同时面临资金和劳动力两方面不足的问题,建设极难得到落实。
  
  三,进一步丰富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形式
  
  针对基层政府财力紧张、无力承担农业基建任务的实际情况,中央从2007g起开始逐步试点推行农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一事一议”从发起的初衷上看,一方面为了缓解基层财政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了激发广大农民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从目前的实际效果上看,“一事一议”确实在诸如民主公开、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试图通过村民自治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来解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地方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实际执行中是很难做到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资金问题。农民收入水平很低,如果缺乏财政的有力支持、得不到政府的配套资金,就算自主筹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一事一议”筹资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很差。农民不是不想通过自身力量筹资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日益加剧的贫困状况让其有心无力。尤其严重的是,越是迫切需要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贫困程度往往越高,“一事一议”的筹资难度越大,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其建设的滞后又反过来加重了该地区农业的落后、农民的贫困,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是劳动力问题。在如今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留守家中的一般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不具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动力条件,“一事一议”的筹劳制度因而难以得到落实。鉴于我国当前的农村劳动力结构,比较可行的方案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入专业建筑施工队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农民的贫困程度,决定了通过“一事一议”自发出资找建筑施工队的办法不可行。
  另外还存在组织的问题。一是集中村民难。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一到农闲,农村的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或者经商,务工地点比较分散。同时,有不少村民对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参与热情,认为村内事情是村干部的事,召开村民大会议事的难度较大,村民到会率难以保证。二是意见统一难。一些农业基础设施,有的农户直接受益或全部受益,有的农户间接受益或部分受益,前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积极性较高,后者则较低,很难形成统一的意见。三是执行落实难。在实施“一事一议”过程中,即使提案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大部分人表决通过了,但没有通过的一部分人在筹资过程中往往会拒交款项,而只要一户不交,就会引发其他农户相继拒交“一事一议”款,执行难度很大。
  纵上所述,从建国以来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谁是建设主体”的问题上,中央把建设主体下移到地方,省、市级地方政府又继续将其下移到基层,基层因为无力承担又进一步下移给农民,农民作为我国最贫困的人群,就算推行“一事一议”的民主制度,显然也无力作为建设主体承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
  因此归根结底,我国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重偏低的问题,最终还是反映出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城乡“差别待遇”问题。在城市,政府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使得本来收入水平就高于农民的城市居民享受了良好的公共财政服务,但是在农村,本该由政府提供的以及本该由政府与农民共同提供的农业基础设施却都主要由农民承担建设任务。长期以来,在国家“重城轻乡”政策背景和“挖农补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影响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受到极大制约。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业高度重视,但是“给予农民国民待遇”的理念在现实中仍未真正兑现。在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财力向中央高度集中,而城乡差距又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下,中央政府理应更多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打破基础设施建设中城乡“差别待遇”的不合理现状,在基础设施特别是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真正做到向农业倾斜。
其他文献
一 、引 言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几乎连续保持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上升和调节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呼声高涨,2005年7月,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 改 革 。截 止 到 2 0 0 8 年 1 2月,人 民 币 的 升 值 幅 度 达 到 了 2 1 . 1 0 % 。但 是,我国的贸易顺差不降反增,与传统结论和当初预期形成了巨大反差
电影的节奏感是电影的重要的艺术元素之一,它表现为连续而又有间歇的运动,也是音乐作为时间艺术的主要因素,由于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的复合体节奏在电影中既表现在时间的流程中’也
【摘要】:工作压力需求控制模型。工作需求与工作控制的相关性是该理论模型的主要理论之一,然而近三十年来大量的实证研究却得到了大相径庭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结论。本文在系统的研究了近十年来(1999年~2008年)对二者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的32篇文章之后,首先分别依据研究过程中关于研究客体心理健康结果变量和研究结果是否支持二者相关性将其分类列表,既而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实证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根据差别
随着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公共行政的哲学之维,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共行政的哲学之维,亦即行政哲学,是公共行政的认识论基础、方法论前提和根本观点的逻辑体系。正确科学
【正】近期,亚洲正丁醇行情大幅上扬,价格急速飙升。目前远东地区正丁醇到岸价在1629-1631美元/吨;东南亚地区正丁醇到岸在1614-1616美元/吨。欧洲市场正丁醇交投平稳,价格横
【正】据报道,山西三维集团与美国瀚森公司合资建设的VV-10项目日前在太原举行签字仪式。标志着三维集团2.5万吨/年叔碳酸乙烯酯合作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
【摘要】:在终极境域中,老子、庄子以“无”为出发点从负面对“道”做否定性的说明以认识“道”,“无”的智慧同时也融入到了生活世界而展现出了道家哲学的一种非凡睿智。无独有偶,海德格尔在对“存在”的研究中,也对“有”“无”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显现出与道家哲学思想的一些美学共通性。  【关键词】:老子;庄子; 海德格尔;美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E佥并最终都表现在财务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预防的,这就要求企业在全面认识和把握风险的
统计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国家了解国民经济产业分类,经济总量,各地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渠道。乡镇统计是统计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统计机构成为承担所辖区域经济社会统计调查的载体,其信息、咨询、监督职能在建立服务型政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提供的统计数据更是乡镇党政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乡镇统计工作是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统计网络,是保障统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提高统计数据
【摘要】:纵观1992至2009年,东南亚海域打击海盗合作机制由双边与多边,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及航道安全利益相关国交替组合而成。加强各国沟通联系交流,共同提升对海盗的打击能力及强度是各类合作机制建立的初衷,然而国际社会长期缺乏一个成熟的稳定的合作机制来协调备方行动,这个潜在的不成熟不稳定的现状极有可能导致合作中的相互猜忌防范和后期各国利益争端,降低打击海盗的综合效果,因而本文旨在分析形成各国打击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