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畜牧业承农启工,产业链长,是连接种植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的重要枢纽,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区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受经济、信息、交通、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如何利用和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畜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工作实践,就博尔通故乡畜牧业现状,对山区畜牧业发展提出个人初浅看法,供讨论参考。
一、博尔通古乡畜牧业发展现状
(一)资源优势
博尔通古乡全乡草场面积1653000亩,2013年全乡牲畜最高饲养量达14.8万头(只),当前存栏数达8.2万头(只);牲畜商品率达到77%,母畜比例达65%。羊药浴点4个,小畜冷配点3个,兽医站工作人员7名,村级防疫员13名。全乡牲畜存栏数,牛:15771头,羊:63426只,猪:310头,家禽:4200只,骆驼:495峰,马:2734匹。通过实施牧民搬迁定居、牲畜品质改良等各项有力惠民措施的落实,畜牧业正在从传统的游牧方式向现代化规模养殖发展。
(二)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优势
南部山区发展现代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一是草场优势。南部山区天然草场面积大、质量优。二是环境优势。南部山区海拔高,人口少,种植业面积相对较少,工矿企业更少,空气、水质、草原绿色无污染,几乎处于天然原生态。按照县委“生态、绿色、无污染”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养殖、特色养殖具有很好的基础。
(三)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畜牧业
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畜牧业,在畜牧产业化工作上作出了重要决策,并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骨干支柱产业。为切实发挥畜牧业助农增收、富民惠民的作用,更是将畜牧业生产纳入了党委、政府的年终目标考核,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
二、博尔通古乡畜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畜牧发展投入不足
目前博尔通古乡的畜牧业发展主要靠农牧民的自身资金积累。现代畜牧业发展缺乏项目支持。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牧民资金积累少。发展现代畜牧业棚圈建设、良种引进、医疗防疫等各方面投入都不足。
(二)养殖密度大、品种差,饲养环境落后
目前我乡畜牧业发展仍处于传统生产阶段,农牧民从事养殖业单纯依靠扩大养殖数量,而在更新优良品种方面投入不多。一方面增加了草场载畜量,破坏了草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单凭增加饲养量经济效益不明显,更增加了农牧民的生产成本。
(三)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
基层防疫队伍不健全。目前沙湾县的牲畜防疫大多依靠村级防疫员,由于村级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专业学习,防疫技术相对较低。村级防疫员工资待遇及工作经费无保障,基层防疫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工作没有积极性,无法适应当前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
(四)畜牧业产业链条短,没有科技附加值,畜产品结构单一
目前南部山区畜牧业生产几乎没有延伸的产业链条。尽管畜产品品质优良,有口皆碑,但都是直接出售肉、奶等畜产品,很少一部分出售简单初加工的传统乳制品。畜产品出售没有技术含量,没有科技附加值,但大多数养殖农户仍然采取传统的饲养方式,管理粗放,技术落后,加上品种退化,农牧民依靠畜牧业致富的效果不明显。
三、关于加快博尔通古乡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畜牧工作的领导,增加对畜牧发展的资金投入
把畜牧工作与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联系起来。解决中、小型养殖场贷款难的问题,鼓励其扩大规模,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按照县委“生态、绿色、无污染”要求,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养殖、特色养殖。
(二)发挥地方优势,明确主导产业
根据我乡的地理条件和畜牧业发展方向,在落实“以牧为主”的方针上,畜牧业生产应在牛、羊产业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牧草资源,大力发展奶牛、肉牛,骆驼等牲畜,因地制宜,着力打造适合各地的特色优势产业。
(三)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环境
一方面调整养殖结构和养殖品种,降低相对养殖密度。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养殖场(户)改变养殖模式,转变发展思路。为了深入开展品种改良工作,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冷配工作,加大牛的品种改良力度。为把牲畜品种改良工作做好做细,冷配人员必须全面掌握了牛的冷配工作关键程序,县兽医站免费提供精液。
(四)建立健全防疫队伍,提高防疫人员素质,落实人员工资及工作经费
我乡村级防疫员包村为主,执行强制免疫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部漏畜,畜不漏针》。另一方面加强对防疫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实际操作和突发疫情处置能力,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强、业务水平高、处置能力强的基层防疫队伍。
(五)推广优良品种,不断提高品牌效益
品种由市场和消费者决定,而品牌是有效的联接方式。采取“科技进村入户”等措施,深入开展技术培训,使山区农户转变养殖观念,树立商品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寻找畜产品和市场的切入点,最终赢得市场。实现不仅为市场提供优质肉类,半生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缓解饲草压力,缩短饲养周期,节省饲养劳动力和饲养场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品牌效益。
(六)发挥好合作社的作用,保障产品销售
规模化生产对产业化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没有规模就难以占领市场,更不能产生较好的效益。通过扶持规模生产,集中资金、集中人力、集中技术,加快规模建设,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我乡已建成5个养殖合作社,有了一个专业性,产品进行深加工并进行包装销售。将本地的产品收购、加工、包装,形成一定的加工规模。所加工的产品由合作社进行统一销售,合作社可以对产品销售市场进行适当调控,保证大家的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带动当地部分闲散劳动力,带动农牧民创业致富。
(七)发挥龙头牵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引进有实力、有经验、有技术的畜牧企业到山区投资,拉动山区畜牧业发展。鼓励企业与养殖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发展订单式畜牧业。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方式将生产、加工、销售联合起来,打破和破解牧工商、生产与流通脱节的问题,使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形成城乡资源优势互补。
(作者单位:沙湾县博尔通古乡政府)
一、博尔通古乡畜牧业发展现状
(一)资源优势
博尔通古乡全乡草场面积1653000亩,2013年全乡牲畜最高饲养量达14.8万头(只),当前存栏数达8.2万头(只);牲畜商品率达到77%,母畜比例达65%。羊药浴点4个,小畜冷配点3个,兽医站工作人员7名,村级防疫员13名。全乡牲畜存栏数,牛:15771头,羊:63426只,猪:310头,家禽:4200只,骆驼:495峰,马:2734匹。通过实施牧民搬迁定居、牲畜品质改良等各项有力惠民措施的落实,畜牧业正在从传统的游牧方式向现代化规模养殖发展。
(二)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优势
南部山区发展现代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一是草场优势。南部山区天然草场面积大、质量优。二是环境优势。南部山区海拔高,人口少,种植业面积相对较少,工矿企业更少,空气、水质、草原绿色无污染,几乎处于天然原生态。按照县委“生态、绿色、无污染”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养殖、特色养殖具有很好的基础。
(三)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畜牧业
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畜牧业,在畜牧产业化工作上作出了重要决策,并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骨干支柱产业。为切实发挥畜牧业助农增收、富民惠民的作用,更是将畜牧业生产纳入了党委、政府的年终目标考核,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
二、博尔通古乡畜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畜牧发展投入不足
目前博尔通古乡的畜牧业发展主要靠农牧民的自身资金积累。现代畜牧业发展缺乏项目支持。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牧民资金积累少。发展现代畜牧业棚圈建设、良种引进、医疗防疫等各方面投入都不足。
(二)养殖密度大、品种差,饲养环境落后
目前我乡畜牧业发展仍处于传统生产阶段,农牧民从事养殖业单纯依靠扩大养殖数量,而在更新优良品种方面投入不多。一方面增加了草场载畜量,破坏了草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单凭增加饲养量经济效益不明显,更增加了农牧民的生产成本。
(三)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
基层防疫队伍不健全。目前沙湾县的牲畜防疫大多依靠村级防疫员,由于村级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专业学习,防疫技术相对较低。村级防疫员工资待遇及工作经费无保障,基层防疫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工作没有积极性,无法适应当前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
(四)畜牧业产业链条短,没有科技附加值,畜产品结构单一
目前南部山区畜牧业生产几乎没有延伸的产业链条。尽管畜产品品质优良,有口皆碑,但都是直接出售肉、奶等畜产品,很少一部分出售简单初加工的传统乳制品。畜产品出售没有技术含量,没有科技附加值,但大多数养殖农户仍然采取传统的饲养方式,管理粗放,技术落后,加上品种退化,农牧民依靠畜牧业致富的效果不明显。
三、关于加快博尔通古乡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畜牧工作的领导,增加对畜牧发展的资金投入
把畜牧工作与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联系起来。解决中、小型养殖场贷款难的问题,鼓励其扩大规模,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按照县委“生态、绿色、无污染”要求,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养殖、特色养殖。
(二)发挥地方优势,明确主导产业
根据我乡的地理条件和畜牧业发展方向,在落实“以牧为主”的方针上,畜牧业生产应在牛、羊产业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牧草资源,大力发展奶牛、肉牛,骆驼等牲畜,因地制宜,着力打造适合各地的特色优势产业。
(三)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环境
一方面调整养殖结构和养殖品种,降低相对养殖密度。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养殖场(户)改变养殖模式,转变发展思路。为了深入开展品种改良工作,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冷配工作,加大牛的品种改良力度。为把牲畜品种改良工作做好做细,冷配人员必须全面掌握了牛的冷配工作关键程序,县兽医站免费提供精液。
(四)建立健全防疫队伍,提高防疫人员素质,落实人员工资及工作经费
我乡村级防疫员包村为主,执行强制免疫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部漏畜,畜不漏针》。另一方面加强对防疫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实际操作和突发疫情处置能力,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强、业务水平高、处置能力强的基层防疫队伍。
(五)推广优良品种,不断提高品牌效益
品种由市场和消费者决定,而品牌是有效的联接方式。采取“科技进村入户”等措施,深入开展技术培训,使山区农户转变养殖观念,树立商品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寻找畜产品和市场的切入点,最终赢得市场。实现不仅为市场提供优质肉类,半生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缓解饲草压力,缩短饲养周期,节省饲养劳动力和饲养场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品牌效益。
(六)发挥好合作社的作用,保障产品销售
规模化生产对产业化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没有规模就难以占领市场,更不能产生较好的效益。通过扶持规模生产,集中资金、集中人力、集中技术,加快规模建设,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我乡已建成5个养殖合作社,有了一个专业性,产品进行深加工并进行包装销售。将本地的产品收购、加工、包装,形成一定的加工规模。所加工的产品由合作社进行统一销售,合作社可以对产品销售市场进行适当调控,保证大家的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带动当地部分闲散劳动力,带动农牧民创业致富。
(七)发挥龙头牵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引进有实力、有经验、有技术的畜牧企业到山区投资,拉动山区畜牧业发展。鼓励企业与养殖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发展订单式畜牧业。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方式将生产、加工、销售联合起来,打破和破解牧工商、生产与流通脱节的问题,使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形成城乡资源优势互补。
(作者单位:沙湾县博尔通古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