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报道中的国家利益

来源 :中国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w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亦步亦趋于欧美传媒,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味“炒作”热点,还是坚持深层次思考?关系国计民生的硬新闻与百姓喜闻乐见的软报道的结合点在哪里?从上世纪50年代起,能源报道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点,并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特征,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历程。在改革开放日趋深入的今天,能源报道的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本刊特组织专题“能源报道剖析与对策”,希望对您有所启示,也欢迎您继续参与讨论。 Is there any combination of hard news about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eople’s soft news coverage? From the 1950s onward, energy reports It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e media and has manifest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From one aspect, it shows the course of transition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nvironment covered by energy reporting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the competition is fiercer. The magazine special feature “analysis of energy coverage and Countermeasures”, I hope for your inspiration, you are welcome to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其他文献
21年前,我上幼儿园。那时正赶上人口高峰期,学前教育还不普及,一个县区只有一两所幼儿园。当时,我们班有50个孩子,却只有一名老师。语文、算术、音乐、美术、舞蹈,全由她一个人教。吃饭、做操、上厕所、睡觉,也全由她一个人照料。她的工作量是不言而喻的。直到去年,我循着儿时模糊的记忆,找到了老师的家,才知道她叫王淑兰,今年已经69岁。谈笑间,她脸上依然挂着让我温暖的笑容。  18年前,我上小学。有这样一个
设计被认为是人类创造力发挥的最好途径,它产生于人类发现和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秩序的需要,是人类基于生活需要而对事物在观念和实际上加以组织和改造的过程,这表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讲完了元曲《天净沙· 秋》后,我想让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进行归类,就说:“古人特别喜欢借景抒情,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景色各异,在他们笔下都是那样的美不胜收、别具风情。今天的家庭作业是……”  还没等我说完,有的学生坐不住了,大声嚷嚷:“今天的作业肯定是让我们找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有的说:“老师都没有说完,你怎么知道?”一名调皮的学生得意地回答:“我就是知道,我是老师肚子里的蛔虫!”一讲到蛔虫,教室里起
传媒及其运作所形成的舆论力量,已经成为影响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运行的关键力量或关键因素。与舆论力量、舆论影响伴生,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让舆论产生所希望产生的
提起革命的螺丝钉就想起雷锋,提起党的好干部就想起焦裕禄,提起为人民服务就想起延安时期烧炭的张思德,提起国际主义精神就想起白求恩。为什么那个时代的典型我们记忆犹新?为
正面报道一向是主流媒体的强项所在,但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正面报道不好做,很多记者心中有贴近的想法,但落下笔来又“正襟危坐”,如何让正面报道为读者喜闻乐见,破解正
相当多的读者对“套路化”的正面报道方式难以产生新鲜感,怎么去唤醒读者对“新”的感觉?“陌生化”可说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关于“陌生化”手法,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和发展关键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
当代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远超过西方公众对中国的了解。西方公众对中国的误解甚多。2004年9月,西班牙埃切尔发生“焚烧中国鞋”事件。西方只知道,在这个拥有“欧洲鞋都”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