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堂的博弈论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_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张维迎教授新书《博弈与社会》之前,心想着又是一本充满公式的繁冗著作。离开学校十年,早将高等数学还给了老师,因此也没有抱一丝能读懂它的希望。谁知事情往往跟想象的不一样,我居然被其中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问题所吸引,一读再读,理解上竟也没有很吃力。
  我的学习生涯于北大无缘,读完这本书才觉得这真是一件憾事。一般高校课堂上所讲的博弈论大多枯燥无味,而这本由张维迎教授的课堂讲义所改编的著作却远远超出了对博弈论的一般介绍,不仅生动而且深刻,给人一种博弈论走出了课堂的感觉。
  张维迎在开篇序言的第一句话是“贯穿于本书的主题是:人类如何才能更好地合作?” 关于“合作”这一命题,亚当·斯密早在《道德情操论》中就提出了“人何以合作”,及至经济学绵延了两个多世纪的今天,人们终究还没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不是不想解决,而是太过于复杂,它牵涉心理、制度、历史、文化等许多“秘境”,还没有人真正能够将它们整合起来。所有的分析工具,经济的、历史的、社会的、数学的、信息的……在这个研究对象前,总是有太多的局限性,而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总不可能对所有的领域问题都洞若观火,更何况影响人类合作的纷繁世界又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面对如此困难,张维迎并没有就此放弃,反而认为“幸运的是,人类具有吃一堑长一智的本领”,正是这种本领,让人类不断发明各种技术、制度、文化等工具来克服合作的障碍,比如,文字、货币、产权等就是为了跨越囚徒困境、实现合作而发明出来的。因此,“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囚徒困境、又不断走出囚徒困境的历史”。所以,作者愚公移山般地开始了对这一命题的研究,而博弈论就是他最称手的工具。
  我一直将博弈论视为经济分析的一种工具,仅此而已,而这本书却颠覆了我的这个认知。众所周知,博弈论经过多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学者们的演绎,已经具有近乎裹挟一切的解释力,但是却天生没有多少预测力。张维迎教授使用博弈论来探讨人类合作,却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理论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要“改进制度,让所有人在良好的制度中变成‘理性人’,促进人类的合作,从而推动人类的进步”。要让人们都变成“理性人”,就得让普罗大众都明白合作的原理和意义,如果使用莫测高深的公式、矩阵来解释显然是行不通的,你得把难的原理用简单的语言讲出来。由于文字工作的原因,这些年我也读过不少书,能做到这一点的学者太少太少了。张维迎教授无疑在这方面又做了很大的努力,让这本书走出了象牙塔,显得很“亲民”。它的可读性也许就是它能获得“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的原因之一吧。
  而成就这本书“亲民”形象的一大特点就是书中随处可见的举例。举例无疑是将意会言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大量的佐证材料远远超出了经济的范畴,除了囚徒困境、纳什均衡、信息不对称等经典案例,还有历史的(如古代婚姻制度、古代官员选拔机制)、政治的(如英国的民主化、腐败方程式)、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如严禁随地吐痰的规定、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众多案例。作者就好像编织了一张涵盖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和文化的“网”,而这张网的主线就是博弈论,网住的就是“人类合作”这一主题。
  在这些举例中,我特别感动的是读到有关北大改革的那段文字,我想这些原本应该只有在亲身参与过北大改革的张维迎的课堂上才能听到。当年的那场体制内改革给作者本人所带来的压力与非议,我想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吧,而作者却能在多年以后将其中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上、书本上,洗尽铅华之后埋头于学术,沉静背后所彰显的正是一种内敛而独立的学术品格。单从这一点,就让我对作者肃然起敬。
  当然,诚如之前所说,面对“人类合作”这一庞大命题,任何工具都有局限,博弈论也不例外,比如该书将很多道义问题转化为利益问题,希望博弈论的训练能够让读者更加明智、接近于“理性人”,从而能放眼长远,努力与他人合作并促进更广泛的社会合作,但是不能逃避的是影响人们合作的非理性因素是广泛存在的,这也注定在某些问题上博弈论解释力也是不够的,更遑论预测力或指导力。博弈论只是为我们促进人类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与工具,却不是一个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百宝囊。
  总而言之,基于一个经济学者的责任感,该书的作者并未取巧于研究一些热点问题,而是尝试着直击“人类合作”这一根本问题,用所擅长的博弈理论串起一张涵盖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和文化的“网”,试图从中发现“合作”的秘密,而且用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举例来试图向大众解释博弈论的原理。这种尝试成功与否就交由读者评说,可单是这种治学的态度,我觉得就是目前学术圈内所缺乏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有志之士必将上下而求索。一本书写八年,在这个什么都可以速成的年代,很稀罕。不值得一读吗?
其他文献
“军事题材永远有读者!”此语出自军旅作家张正隆,它既道出了战争实乃文学世界从不衰歇的永恒题材,也彰显了当代军旅作家在战争文学领域纵马驰骋、开疆拓土的豪迈与自信,尽管他们并不讳言这一严峻事实——军旅文学已被时下相当多的文学史家“放逐”边缘。在重写文学史和重估文学价值的学术浪潮中,某些颇为流行的当代文学史论著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军旅文学的创作成绩,已然成为“战争缺席的文学史”。正是在此背景下,舒晋瑜适时推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是国粹,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这种习惯和传统是炎黄子孙的血脉,无所替换。中国人含蓄、稳健、精
拙作《浦著〈施耐庵传〉指瑕》《为浦著〈施耐庵传〉正本清源》在《博览群书》2014年第8期、《水浒争鸣》第15辑(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版)先后刊发后,浦玉生在其主编的《水浒争鸣》第16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撰《在为〈施耐庵传〉正本清源的幌子下》予以回应,读后令人失望,以至于对中国当下的文学和学术生态颇为悲观。近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顿
不止一个人问过我,到底是怎样的情怀,让我近二十年来专注于梳理军旅文学。因为多数的记者甚至军队的作家不可能集中时间去采访这么多作家。  我有一种英雄情结。我的父亲是军人,我对军旅作家懷着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在这本书里,我只是表达一个普通记者、一个军人的女儿对军人的崇敬之心。  70后的同代人可能有共同的记忆,中学的时候疯狂地迷恋过军装,拍毕业照的时候,同学们互赠照片,很少不穿军装不戴军帽的。这种隐秘的
三百多年前,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兹(Leibnitz)在其《人类理解新论》(New Essays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中曾写下这样一句话:“我确信语言是人类心智的最佳折射。”千百年来,对于语言的本质,语言与思维、自然、社会的关系,以及语言的历史研究都曾吸引了诸多学者孜孜不倦的探求。张勇先教授的《英语发展史》就是这一领域的又一力作。该书以历时研究的方法讲述了
2003年我有幸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孙玉文老师门下读博士。2006年底博士论文通过答辩。现在回顾起来,三年多的时间,孙老师不仅传我绝活,而且注重性格的磨炼和长远学术规划的绸缪,是学术道路的领路人。  当时汉语上古音领域正在进行十分激烈的争论,涉及复声母、汉藏比较、上古音研究的材料、方法等重大问题。照我的个性,遇到矛盾纷争宁愿绕道走;但是孙老师鼓励我要敢于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学术论争,在论辩中学习和
近一二十年以来,“实现中国语言学与国际语言学接轨”的口号日益响亮。但怎样接轨,却少有讨论。然而,国际语言学流派太多了,跟谁接?怎么接?即使像有人说的,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是当今主流,可是,乔氏语法理论有四次大变化,而分五期,咱们一一接去?即使其最后的“最简方案”,能否接轨?再说,乔氏的“语言”不同于索绪尔的“语言”,他的理论是在把语言假设为人脑一种机能的前提下做出的,其大前提是否成立?  众所周知
··1··  人类的文明历史之所以有进步,应该是和人类有一定的反思精神有关,而从个体的人来看,所有大思想家的成长和完成也和个人反思精神及能力的水平程度有关。在改革开放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学界产生了一大批反思和新生者,王元化先生就是其中非常突出和值得注意的一位。不久前,王元化80年代的一位研究生,90年代旅美的学者吴琦幸,用多年时间将导师和他的谈话记录整理出来,在王先生逝世五年后终于
浏览诗海,只要稍一留意,你就会发现,仅唐诗三百首,即有相当多的诗题是以景物直接命之的。大自然之风景层出不穷,小说、诗歌等无论怎么写是写不败写不尽的。仅以三百首中之领衔诗人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慢慢展开来谈,甚至谈现代,谈中外之诗,风景诗何其壮观浩瀚。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苏轼称道“诗中有画”之绝佳典范之秀。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山石,晶莹剔透,清
网络文学标举“读者主权”,具有明确的读者分群意识,特别是男性女性两大人群的阅读需求得到了充分关照,形成了男性读物与女性读物——“男书”与“女书”的分野。  在小说类型中,“硬质小说”如玄幻、修真、武侠、军事、历史小说,更招惹男性读者的热情,软性读物如言情、宫斗、青春、校园等等小说类型,则以女性读者为主要对象。但其实大多数小说类型中,男女读者都有各自的天地。比如女性作者与读者,也有自己的玄幻、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