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圈理论”正确把握党校主体班教学管理工作

来源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借助“三圈理论”,深入讨论如何平衡与协调党校主体班在培训需求、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等环节中的内在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深刻认识党校主体班的内涵,把握党校主体班的培训规律。
  关 键 词:党校;主体班;三圈理论
  2000年,原农业部农垦管理干部学院举办了首期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2010年,原农业部在批复部党校(学院)主要职责时,将“承办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农业部党校班”专门列入文件,至今已成功举办36期。近20年的办班过程中,该班次作为农业农村部党校唯一被纳入中央党校序列的主体班次,得到全方位的教学保障,是部党校重点品牌班次。近年来,随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部党校严格落实文件精神有关要求,在办班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教学管理工作别开生面。
  一、党校主体班的演变
  建国后,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蓬勃发展。早期主要依赖于中央各部委、地方部门按专业系统建立,不少还开设了行业内党政干部大专班和中专班。因此,农业农村部党校早期的党校主体班,大致分为理论、能力、三农等三个版块,考核也相对简单。在培训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更多采纳党校主管部门的意见,培训内容安排的自主性较强,原中央国家机关分校对各家部委分校的管理相对宽松。
  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党校主体班的教学计划更加完备,作风要求更加严格。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农业农村部党校主体班创设了“五考”体系,即日常考勤、理论学习考试、能力提升考查、“三农”实践考核、毕业考评,对每名学员进行了全方位“体检”,班级教学管理逐步规范化。
  2015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这是各级党校教学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对教学内容和端正学风提出了明确要求。文件明确党校主体班要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在党校教学安排中不低于总课时的70%:强化党性教育,设置专门教育单元,确保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的20%。因此,自2016年以来,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下发的教学计划指导更详尽,对各分校的教学计划审查更严格。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2016年以来的党校主体班,结合教学管理工作实践,运用“三圈理论”对班级教学规律进行分析。
  二、“三圈理论”概述
  三圈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学者创立的关于领导者战略管理的一种分析工具,广泛运用于对公共政策的案例分析。该理论提出了“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三要素假设,可以用形象的三个圆圈以及圆圈重叠之后形成的区域来演绎理论,先要思考战略所处的区域,才能判断正确的措施处理问题。这一理论突出强调了领导决策与执行的相关性、价值判断的根本性与创新的重要性,丰富了现代领导科学的内容。借助“三圈理论”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且更趋于具体化和易操作。本文主要借助“三圈理论”,深入讨论如何平衡与协调存在于培训需求、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等环节中的内在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用“三圈理论”分析党校主体班各项教学管理工作
  党校主体班的教学管理工作涵盖了培训需求、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等多个方面。下面借用“三圈理论”逐一对各环节进行分析。
  (一)党校主体班的培训需求主要是组织需求。
  培训需求是由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学员需求三个需求面叠加而成,干部教育培训是对三个需求面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合结果。任何培训都难以完全回应这三方面的需求。由这三个需求面可以合成七个点的学习模式,见图1。而这七种学习模式又对应了七类培训班次。
  对于部党校(学院)而言,作为行业党校,主要班次大都是按照上级要求举办的,因此主要有以下四类班次,如图2所示:上方无重叠部分,代表中心组学习会,传达解读重要会议精神的班次;左边二重叠部分,代表结合学员思想的党性教育,理论学习的班次;右边二重叠部分,代表结合岗位任务的专业培训,提高本领的班次;正中三重叠部分,代表教育培训高度融合的品牌班、精品课。剩下的三个部分,学员无重叠部分代表自学,研究等;岗位无重叠部分代表岗位练兵;下方二重叠部分代表单位内训等。
  对于党校主体班,參训学员由组织选派,教学计划由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牵头制定。谁来学?学什么?都是规定动作。从图中可以看出党校主体班的位置,即左边二重叠部分。因此,党校主体班以回应组织需求为主,70%的学时内容都由组织统一安排,这是党校主体班的立足点。在教学计划中,优先满足组织需求,学员需求、岗位需求要为组织需求让步。
  (二)培训目的得以实现的前提是端正态度。
  党校主体班的培训目的主要是着力改变培训对象不够端正的态度、不够科学的思维和不够正确的行为。早期在党校主体班的教学单元中单独设立了能力提升版块,从图3可以看出,行为能力是可以通过端正态度、科学思维而逐渐改变的。换句话说,只有理论上的成熟,才有思想上的清醒;思想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政治上的坚定,才有行动上的自觉和创新。
  2016年以后,能力提升版块不再是党校主体班的必修课,被列为选修课范畴。在带办过程中,经常会收到学员对于培训安排的各种建议:比如,增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课程和自习时间,认为这是党校的精华所在,还有建议增加与时代结合紧密的理论课程、丰富能力提升课程、延长基层调研时间等等。这些都是因为对这三者之前的关系认识不够深刻,对什么是党校主体班认识不足,从而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党校主体班之所以将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增加到70%的比重,是因为端正态度是组织对学员参加培训最重要的期望,通过态度的转变,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培训目的。   从图4可以看出,学习态度直接决定了学习成果的高度。行为能力是可以通过端正态度、科学思维而改变的。之所以强调理论教育,可理解为科学思维,是因为只有理论上的成熟,才有思想上的清醒。强调党性教育,能够保持思想上的清醒,从而才有政治上的坚定,可理解为端正态度。科学的思维和端正的态度是行为能力提高的前提保障,这也是领导干部选人用人必须“以德为先”的又一例证。
  (三)培训内容核心成果是毕业论文。
  如图5所示,学员在教学、科研、实践等各项活动中,需要按照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各培训内容要求的学习作业。教学活动的作业,是完成各单元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研讨提纲;科研活动的任务,是完成“两个带来”的思考交流,开展学员讲坛汇报交流;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完成外出党性锻炼,撰写民情日记。教学科研重叠的部分,包含了教与学两者的互动,指理论单元测验、学习总结等。教学实践重叠的部分,包含了教与练两者的互动,对农业农村部领导干部而言,主要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农领域的实践运用。科研与实践重叠的部分,指通过外出党性锻炼等活动,提升党性教育的成效。
  正中三重叠部分是毕业论文。从内容维度上看,它与各项活动都有交集。无论是早期“两个带来”的交流思考,还是学员讲坛的选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为论文选题提供参考。理论学习是党校教学的首要特色,党校论文也区别于其他文章,要体现理论厚度,把理论学习成果反映到论文里。开展实践活动,深入基层调研,撰写民情日记,为论文写作提供一手素材。从时间维度看,毕业论文从入学早期组建小组,酝酿选题,再到中期辅导、实地调研,结业前完成答辩,基本上贯穿了党校主体班整个学习过程。
  党校论文有三个特色,即具备理论厚度、学习广度和思考深度。理论厚度,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于农业农村部系统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论述,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反映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的成果。学习广度,即倡导开展研讨式学习,体现集体学习的优势,鼓励学员组建论文课题小组,既可以是组内切磋,也可以是不同课题小组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思考深度,即充分发挥个体积极性,组内分工协作,挖掘个体专业特长,避免搭便车现象,将组员智慧集中反映到论文成果中。党校毕业论文是主体班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要从认识上避免偏差,避免单项冠军,见图6。党校毕业论文不是理论综述、学术报告、调研报告,而是党校教学、科研、实践三项活动的有机结合。
  (四)培训方法分布合理设计精准。
  党校主体班的培训方法在教学、科研、实践等各项活动中有着不同表现。如图7所示,教学中主要是组织面授课,包括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听大课,这是理论学习最重要也是最适合的培训方法。科研指学员自学、读书等。从图8可以看出,如果自习不扎实,会直接降低了教学预期达到的高度。教学计划列出了学习的书单和篇目,并给学员发放了教师讲义。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讲、课后温习消化课程所学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否则课堂听讲效果、课间师生互动、组内研讨、班级交流等都会打折扣,影响培训效果。实践指拓展活动、体验式教学等,是最受学员欢迎的培训方法,尤其适合于开展党性教育。
  教学科研重叠的部分,包含了光盘教学、网络课堂等,学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相比光盘课,面授课的参与性、互动性更好,但多媒体教学时间更灵活,可以有选择的重点学习。教学实践重叠的部分,既包含外出参观教学,也包括外地实践教学。无论是京内京外的外出教学,还是外地开展的党性锻炼和实践教学,都安排了丰富的现场教授内容,这种集合了“看、听、思、悟”的培训方法,能够给学员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科研实践重叠的部分,包含座谈交流、集体研讨、读学悟课程等。近年来,部党校大力倡导开展研讨式学习,针对主体班的各教学版块,开设了多门行动学习类课程,激发了学员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五)培训管理三位一体引导班级自我管理。
  培训管理三位一体是党校主体班的一大特色,如图9所示。培训部代表组织负责履行培训任务,班支委代表学员管理班级事务,三者相互协作,共同完成3个月的培训学习。由于班支委是由上级任命而不是班级推荐的,因此入学早期,培训部一方面要及时跟进班支委各项工作,指导班支委定期召开班支委会,推动班级学风建设;另一方面要发动全体学员对班支委的工作给予支持。班支委本身也是学员,既要代表学员履行班级自我管理的职责,也要以普通学员身份参与各项班级工作。
  不立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更好的落实《意见》要求,部党校专门制定了任职班《工作规范》。内容涵盖了教学计划、学员须知、任职班进程表、学员作业清单、教学手册、各类文稿模板、教学评估、学员党支部(班委会)组织制度和工作任务、小组长任务清单、学员值日生职责、班(支)委会、班会周计划、班主任工作清单、班主任周职责、日任务、班主任文稿库等十余项内容,被学员称赞为百宝书,是部党校班的重大创新举措。《工作规范》不仅服务于学员,也对党校内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培训部检查学员日常考勤,督促和收取学員各项作业,召集班级会议布置各阶段学习主题。班支委统筹全班各组包括值日、简报、学习园地等各项学习和宣传方面的值周任务和日常值日工作。学员在各小组的安排下,完成轮流值日和教学评估,参与班级各项文体活动。三者各司其责,实现了培训班的自我管理,如图10所示。
  综上,准确把握党校主体班教学管理工作规律,不仅是提高跟班组织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利器,同时对于深刻认识党校主体班的内涵,对于把握培训规律也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大数据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要出发,以大数据和乡村文化的耦合性为研究视角,通过提取大数据的4V维度和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维度,验证乡村文化是否符合大数据的4V特征。从信息协调、精准方向、瞄准对象三个层面,构建了数据共享、数据决策、供需匹配三大耦合机制,建立了基于耦合性分析的乡村文化大数据平台,以解决目前乡村文化发展同质化等问题。研究发现:乡村文化与大数据间存在高度耦合性,却由于数据之间
期刊
近几年来,宁波市农业农村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正确处理好农业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农业农村生态功能,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大力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履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宁波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统筹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从本世纪
期刊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的新课题,是做好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之一,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保障和核心内容,对乡村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乡风文明建设内在地包涵着文明的乡风、良好的家风、淳朴的民风。新时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升农民的思想觉悟;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落实,垃圾分类的概念已经得到了政府、企业、公民等各层面的普遍认同,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构建出一套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通过分析国外现行有效的垃圾分类机制,探讨其成功的经验,高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讲话,期以总结出一条切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助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
期刊
摘 要:大学生与农民工返乡创业风起云涌,由于社会场域变更、社会身份转变,两类群体将面临系列角色变化。文章首先揭示了大学生与农民工返乡创业角色变化的必然性,然后根据大学生与农民工本身的差异,剖析他们的角色认同与归化,最后就两大群体的角色转化提供有针对性建议。比较两大群体返乡创业的角色认同及转化,为指导两大群体在乡村创业定位及其发展提供角色化思考新角度。  关 键 词:大学生与农民工;返乡创业;角色
期刊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四川省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突出“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首先,基于四川省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认为污水排放整治、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和安全饮用水等工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其次,深刻分析后认为:资金缺口大、项目推进方法及参与主体单一、自由裁量導致项目不平衡推进等制约了人居环境整治的效果。最后,拟从整合政策资金、促进项目推进方法及参与主体多元化、严格落实监督机制助
期刊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干部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但这些素质要求的内涵、评价标准及其特殊性等问题都需要有人来回答。在调研和梳理国内外农业农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发现:“三农”干部的“一懂两爱”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和若干四级指标。其中,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个人素质。“懂农业”包括懂现代农业和懂农业
期刊
摘 要: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量持续增长,业务领域持续拓宽。但关于农民合作社究竟应该是包括小农户在内的大集体,还是以农村中“能人”为主体的少数派,越来越成为各地区在发展农民合作社过程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对于农民合作社发展来说,它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制度基础?究竟在何种制度环境架构中才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
期刊
摘 要: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已成为中国基于国情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新尝试。本文以四川省M市A区政府购买服务为案例,探究了欠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三阶段双元主体模式,并从双元主体的供需匹配、精准帮扶与全方位测评对其进行了深度理论阐释,剖析了模式在双元联动、专业素养、评估有效性存在的困境,最后,提出应通过政策引导、反向社会嵌入、整合多方资源等措施,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家庭多方深度联动的养老
期刊
摘 要: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时代的三农工作中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当前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大致情况;第二,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建设路径思索。  关 键 词:农村思想道德文化;乡村振兴;建设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到十九大报告当中乡村振兴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