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乐趣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4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汲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前提,推荐适合的、学生喜欢的读物,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等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质疑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对文中多次出现的语句或人物动作、神态提出质疑;对耐人寻味的比喻句提出质疑;对文中极富表现力的字词提出质疑,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电教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手段,能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的、易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兴趣;质疑;电教;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之一,随着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深入,阅读的地位更显其重要。怎样更好的进行阅读教学,如何提高初中阅读教学的效率,也就成为我们探究的课题。对学生来说,阅读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汲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所以阅读教学既担负着上述重任,又还要学生喜欢阅读、轻松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兴趣——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前提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减轻疲劳感,才能把阅读当成是一种享受,才能感受阅读的乐趣,也才能事半功倍。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兴趣呢?
  1.1 推荐适合的、学生喜欢的读物。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物,这些读物便于学生读懂,读得有收获,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阅读的快乐,让学生能从博大精深的中外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扩大了知识视野、形成了良好的语感,最主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也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其乐无穷。
  1.2 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读一读、演一演,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所读改编成课本剧、童话剧等,并且要利用班队会进行课本剧、童话剧等的表演,创造一切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读一读、比一比,朗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也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所以要经常开展诗文朗诵会,比一比,谁朗读得最棒,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良好语感。开展读书汇报会,利用班队会等课余时间,不定期地举办读书汇报会,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书、最喜欢的人物、情节、最感动的片段、读书的感受体会收获等。
  1.3 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等,随着《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搬上荧屏,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高涨,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在班级中开展“看电视,读名著”的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自己观赏的感受和见解,并在阅读课上对其中的经典段落进行阅读赏析,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水平。让学生通过观赏感受名著的永恒魅力,从而感受阅读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以上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最大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质疑——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
  
  北宋哲学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明人陈献章又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质疑。
  2.1 对文中多次出现的语句或人物动作、神态提出质疑。一篇文章中有时会多次出现同一语句或人物的动作、神态,而出现的具体语境又往往不同,那么它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这显然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此情况高度重视,并善于提出疑问,而且要力求想深想透。如《孔乙己》一文中,作者极力描写了孔乙己的三次受嘲讽,两次的结尾都有一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对此,不妨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二次出现的语句对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何作用?通过思考,就会明白:同样的句子这样出现,就构成了回环反复,形成了诗一般的节奏,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人们把“乐趣”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充分表现了孔乙己所处环境的冷漠无情,取笑的人们的冷酷与麻木。
  2.2 对耐人寻味的比喻句提出质疑。比喻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修辞手法,往往会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具有一种非常神奇的作用。但有的比喻句,你看起来似懂非懂,总觉得还有什么深意没有体会出来。这时,就要穷根究底,直到弄清其含义为止。例如《海燕》中有这么一句话:“海燕像黑色的闪电。”这个比喻句显得别致新颖,但同时又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金色的闪电变成了黑色的?这个比喻句有何深层寓意?思考后明白:作为本体的海燕是黑色的,它在大海上快速而敏捷的飞翔,不就像是闪电吗?勇敢的海燕敢于在暴风雨要来临的时候这样快速的低飞,不正是勇敢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那种大无畏精神的象征吗?
  2.3 对文中极富表现力的字词提出质疑。文章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经过作者的精心锤炼、组织,或清新雅致,或生动形象,或言简意赅,或准确鲜明,可谓恰到好处。4.在意犹未尽处提出质疑。很多文章中往往有许多地方写的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空间。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善于对其提出疑问,并挖掘其深层含义,体察其“弦外之音”,领会其言外之意。
  只要善于在教学中质疑求解,就能掌握阅读教学的门径,就能提高阅读的教学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阅读、鉴赏的水平和审美的能力。
  
  三、电教——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手段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仅凭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长期以来,由于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则可以给学生以清晰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1 利用录音,激发兴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始动力。传统教学方法学生感到不满足,甚至厌倦。电教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读”来感知课文了解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一篇课文在讲解之前,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教师交待学习的目标才会有所依托。整体感知的另一个意义是对课文的感情基调和字词的整体把握。在 阅读教学中,学生若能与作者在清感上产生共鸣,学习注意力就格外集中。同样,字词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其含义就难以把握。就一篇课文而言,感知能力是通过听和读发展起来的。一个感知能力强的人,在听读语言文字的同时,不需经过思考过程,凭着感知就能迅速领悟其中丰富的内蕴和情味。
  传统教法中的“读”,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篇篇课文皆如此,长年累月无变化,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对教材中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及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如果采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课文朗读录音,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我们知道,播音员的语音平稳和谐,娓娓动听,主持人的语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令人赏心悦耳。然而,每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教师既有播音员的声音又有主持人的语气,而在教学中运用录音媒体便能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或很少听到过的专家、名人的朗读录音怀有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会更加集中。用录音作示范和在因条件限制难于表现的伴奏、演唱等的情况下采用录音,可以使学生正确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声调,使学生认识改进自己的发声练习,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应有的意境。录音手段的运用,也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进行启发,指导教学。比如,教学《荷塘月色》时,先让学生听教学录音进行感知,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领悟朱自清先生在黑暗势力的重压下,仍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但由于其世界观的局限,既不愿和世俗同流合污,又不能投身于革命斗争中,只能苦闷、彷徨,想解脱感情的重压而又不可能的复杂情感,就会对学习该文的语言特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利用影像,突破难点,培养分析思维能力。感知只是认识的开始,理解才是目的。理解是在感知基础上的认识和深化。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记述和介绍事物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性状、特征等的课文,它们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些课文反映的客观事物连教师自身也未见过,仅凭教材、教参的文字介绍和简单的图示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若善于巧借电教媒体来解决,则为理解课文、学习语言文字表达知识铺平了道路。
  阅读教学中,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怎样突出和突破,是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实践证明,电教媒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它能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的、易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电教手段、课外阅读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课内外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阅读的快乐,再创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其他文献
绝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少年对声、光的刺激相对来说显得较为敏感,也容易产生兴趣,所以青少年学生参与电子制作初期所使用的电路历来注重声光效果。这种效果在面包板、实验箱、万能板上进行电路搭建或制作不难达到,我在此不想赘述。其实,电路的声光效果用仿真软件一样能实现,在Multi-sim中就有各种发光元器件,如灯泡、各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等,我想特别提一下虚拟扬声器。  如图所示是用555时基电路构成的“双音门
期刊
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反思的地方。  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期刊
摘要:在新世纪教学中,实施人性化教育已成为众多教育专家探讨的热点和追求的目标。人性化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即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进行的教育。在现有教育体制下的中学美术教学中,体现人性化教育的具体环节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学环境的创设三方面。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人性化教育理念,就应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环境的创设上体现人性化。同时,在中学美术教学
期刊
在化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就必须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放弃一个后进生,对一个教师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家长来说,却意味着失去了全部希望。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    一、转变传统观念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虽然一些学生在某方面缺乏天赋,但另一方面却极具潜能。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
期刊
无论是传统销售商还是网上销售商,产品定价均是一种挑战。定价策略是一项艰难的决策,它需要在产品成本、消费者感知价值和企业利润之间寻求平衡。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消费者购买习惯的转变,很多企业逐步认识到网上产品销售的重要性,但往往忽视了网络定价策略,直接将传统渠道的价格机制搬到网络上。由于网络购物者同传统购物者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的购买决策不仅仅考虑价格,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网上销售企业应制定详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国家、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基本建设的基本要求,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锻炼的教育手段。  教学生如何树立“五爱”公德,弘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目前我们社会和教育事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培养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很重要一个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即鼓励学生,激发兴趣,开张扬个性,点拨技巧引导阅读等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鼓励;个性;创新;点拨;阅读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作文创造性教学的目标在于引发学生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调引导学生学习能动性,提倡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强化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交给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的方法,提高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融入生活化,生活渗透数学化,在数学教学中体验生活数学,
期刊
摘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对于数学课的兴趣,寻求最佳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培养其学习技能,根据学生实际和知识内容不断更新设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小学数学课生动活泼,富有生机。把学生真正当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