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整句和散句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修辞效果,学习词组一方面有利于自觉运用整句和散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正确理解古汉语中词语的意义。
关键词:词组 意义 整句 散句
关于词组学习的理论意义,语法研究中的词组中心论者的认识可谓深刻:绝大多数的句子,是由词组充当的;各种句子成分,也往往是由词组构成的。词组的组合手段和组合关系,集中地反映了汉语各级语法单位的组合规律和特点。因此,了解词组,对于掌握汉语各级语法单位的组合很有帮助。但对于不搞语法研究的人来说,学习词组有什么实践意义呢?
我们认为,词组学习的实践意义主要在于对整句和散句的自觉运用;其次在于可帮助理解词语的意义。
一、整句和散句
整句就是包含相同的词或相同构造的一组句子。而构造相同,也就是构成句子的词组的结构关系一致。最常见的整句有:排比句、对偶句、反复句、递进句等,它们都由平行词语组成或包含平行词语。所谓平行词语,就是结构相同的词或词组,而且常常是词组。整句形式上整齐,语意上互相映衬,简洁有力。我们看这个句子:
(1)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郁达夫《故都的秋》)
这里,“明月”“秋潮”“凉雾”“残荷”是一组平行词,“廿四桥”“钱塘江”“普陀山”“荔枝湾”也是一组平行词,它们在结构上都是偏正式的。而“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是一组平行词组,它们也是偏正式的。构成平行词组的“色彩不浓”和“回味不永”则是主谓式的。
句群也可以形成整齐的格式:
(2)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老舍《济南的冬天》)
上例说“济南的冬天有些奇怪”的句群是由两个平行句构成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由结构相同的几个词组构成的。当然,一般的排比句,其分句便是一个结构相同的词组。
不是整句的一组句子就是散句。散句是语言的自然形态,锤炼得好,同样能生动活泼地表达出复杂、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口气亲切自然,感情有张有弛,有一种平实朴素的语言美。如:
(3)许多蔬果的营养价值,会随着季节的转换发生明显变化。例如,7月份购买的西红柿,每100克可食用部分的维生素C含量,是1月份的2倍;黄瓜在夏季的维生素C含量,同样也是冬季的2倍左右。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6月份时是隆冬时节的1.5倍。西红柿等蔬菜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也在夏季明显增加。(饮食品网http://www.tastenet.com.cn/health/show)
如果将此段用整句表达,就会是这样:
(4)西红柿夏季维生素C的含量是冬季的2倍,黄瓜夏季维生素C的含量是冬季的2倍,胡萝卜夏季的β胡萝卜素含量是冬季的1.5倍……。
这给人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了,改文不及原文自然朴实,而仅是单调的图表式的数字说明。
从以上例子也可以看出,整句和散句各有其适宜之处,各有其修辞效果。
二、整句的功能
整句由于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深刻的感受,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因此在诗歌、唱词、抒情散文等文体中应用较广[1](P297)。
(一)表达强烈的情感
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就大量运用整句来煽动情绪,鼓舞人心:
(5)有些人责问民权运动的积极分子说:“如何才能让你们满意?”只要黑人还受害于警察兽行之难以言述的恐怖,我们就绝不会满意;只要我们经过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的肉体,无法在公路边的汽车旅店和城市中的旅馆内得到休息,我们就绝不会满意;只要黑人的基本迁徙,只是从一个较小的黑人区搬到一个较大的黑人区,我们就绝不会满意;只要我们的孩子,因为“只限白人”的标志而被剥夺自我和伤及自尊,我们就绝不会满意;只要密西西比州的黑人还不能投票,而纽约州的黑人也认为没有甚么事情值得投票,我们就绝不会满意。不会,坚决不会!我们没有满意,并且直到“公正像水一样流淌,而正义行为如同滚滚洪流”之前,我们将绝不会满意。
通过“只要……就……”构筑成一组排比式整句,以其连贯的语势,阐述道理,抒发感受,情感表达得鲜明突出。
(二)形成诗歌的节奏
诗歌为了形成节奏,也可通过运用反复或结构相同的平行句子来强化感情,如2002年高考中的一篇作文《选择》(四川师大附中,毛敏)中的两段:
(6)如果我是一片云,
我会放弃高高在上,
我选择化作一滴滴小雨飘落人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郁郁葱葱的生命,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支河流,
我会放弃奔流到海,
我选择化为甘泉流入麦田。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听听农民喜悦的笑声,
那,就是我的答案。
诗行用了一些相同的词语和句式:“如果我是……,我会放弃……,我会选择……,你要问我为什么,那,就是我的答案。”作品以此形成了鲜明的节奏和旋律,从不同的侧面表达出自己的选择,选择的对象尽管不同,但其目的是相同的。
(三)加强论点的力量
议论文中的小标题排列起来最好也在形式上是整句。有一篇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它的三个大论点及第一个大论点下面的小论点排列起来是这样的:
(7)着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技巧训练
培养阅读习惯
致力提高作文认识水平
紧密联系学生社会生活
这几个句子虽然结构匀称,但失于呆板(最好在大论点的第六个音节和第七个音节之间加个虚词“的”)。而第一个大论点所分出的两个小论点,其结构也不一致,前者是偏正结构,而后者是动宾结构,与整体也不协调。最好将“阅读技巧训练”改为“训练阅读技巧”,使其都成为动宾结构。
另外,议论文段首的主题句(安排在段首的论点)最好在结构上也一致,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在提到党十三年来的积累的经验时,所用的主题句如下:
(8)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些句子尽管长短不完全一致,但都是动宾结构加“状+动宾”结构,在形式上是整齐的,这样的排列在政论文中有助于加强说服力。
(四)营造沉闷的气氛
整句用多了,就容易失于呆板、机械、单调。但利用这一点,可以表达沉闷的情绪。鲁迅在《故乡》中为了表现同闰土见面后与激动相反的枯燥,就用了一组列举式的整句:
(9)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这里,几个句子虽说长短不一,但结构相同,都是“时间词语+体词+动词性词语”结构,类似流水帐的语句表达了两个儿时的伙伴成年后相见的沉闷,而不是相见前期盼的欣喜。
三、散句的效果
散句的结构是灵活多样的,它所表达的内容虽不像整句那样集中,但因散而不乱,丰富多彩,故能避免单调、呆板,收到生动、自然的效果[2](P297)。散句体现语言的变化之美,所以在本可以用整句的地方,人们往往有意识地采用散句。如:
(10)去年春天,京派大师曾经大大地奚落了一顿海派小丑,海派小丑也曾经小小的回敬了几手。(鲁迅《京派和海派》)
这段话本可以用“去年春天,京派大师曾经大大的奚落了一顿海派小丑,海派小丑也曾经小小的回敬了几下京派大师。”这样对偶式的整句,但是作者却有意识地安排了散句。因为作者懂得整句和散句的辩证法,深知一味追求整句的弊病。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两个对比句:
(11)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12)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北国的秋来得爽快利落,其相应的句子也简短而整齐;江南的秋来得拖泥带水,同夏的界限也不分明,其相应的句子也略长一些。作者叙述两种秋的到来避免了相同的说法。如把江南的秋说成“江南的秋,来得慢,来得润,来得淡”,就显得平淡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避免整句的方法是不采用相同的表达句式,少运用相同字面的词语。另外,避免“整”的一种方式就是不使用相同的表述方式。而学生写记叙文最易犯此类毛病。如写游记,学生常常采用的表达方式是:甲地……,乙地……;写景物会用春天……,夏天……。也就是“处所词语+谓词性词语”结构,或者采用“时间词语+谓词性词语”的结构构成段落。学生不能很好地移步换景,不能自然地过渡段落,就在于不会换用散句。以《故都的秋》来说,如果作者依次写秋色、秋声、秋味来表现秋之清、静、悲凉,仅采用“整”的叙述方式,势必会带来语言的呆板不流畅。
又如朱自清的《春》在写到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时,每一段的首句句式都各不相同。
(1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有时,避免整句,还另有目的,如协韵:
(14)通红的太阳照满天,今朝咱们多喜欢,报了仇,伸了冤,抬起了头见青天,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万年的磐石把身翻。(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
“报了仇,伸了冤”为对偶句,如果把“万年的磐石把身翻”说成“万年的磐石翻了身”,虽然同“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结构对称,可以组成对偶句,但整个句子却会缺少变化。引文中的句子结构使句子于整齐中有变化,并照顾到了“翻”与“天”押韵。
四、整散的错综
有的作家更注重整中有散,散中见整。如:
(15)她是个没烟瘾的吸烟者,文章写不出来时,吸支烟,朋友坐在一起喝咖啡闲聊时,吸支烟,明月夜,独坐后院,感到造物的奇妙及自身的渺小与微不足道,感慨之余,吸支烟。(於梨华《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16)夏,是春洒下汗水之后的跋涉,是萧瑟秋风之前的温馨和热烈,是严冬肃杀之前的人们挽留的一种心境。(《夏之韵》)
上两例是垛字句,垛字句既是整句,又是散句。前例各部分都是状语成分加“吸支烟”,这是其整齐处;但“吸支烟”前,状语一个比一个长:“文章写不出来时”“朋友坐在一起喝咖啡闲聊时”“明月夜,独坐后院,感到造物的奇妙及自身的渺小与微不足道,感慨之余”,这又是散句了。后例是排比句,因此属于整句,然而,“是”的宾语却是一个比一个长:“春洒下汗水之后的跋涉”“萧瑟秋风之前的温馨和热烈”“严冬肃杀之前的人们挽留的一种心境”,句子因此又有了“散”的流畅自然。
(17)美兰是一条鱼。美兰是一只雪白的天鹅。美兰是朵云。美兰是一把老虎钳子。(王蒙《蝴蝶》)
这里,作者故意把两组整句错开,形成整句和整句的交错形式。
(18)我们含泪伫立橘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万千思绪,随山移,随水转。(毛岸青,邵华《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
此例中,前三组整句中,第一组与第三组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如果连用会显得生硬,作者在中间插入第二组“四四”句式,文章就显得自然流畅多了。
一般地说,仅使用整齐的对偶句式会使文章显得枯燥,可以用散行句来增加它的生动性;仅使用散行句又会使句式显得不整齐,可以用对偶句来突显其庄重,或增添文采。
五、平行词语与词语理解
词组学习的实践意义,还有助于理解词语的意义。
整句,主要是对偶句,从古至今都有。处于相同结构的相应位置上的词,其词性往往相同,词义也常常相近或相反,或是表示同类范畴的概念。解释古籍的训诂学家,便利用汉语的这一特点,正确理解古文献中的词义,或者指明古人理解中的讹误。
《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杨倞注:“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将“柱”解释为柱子,拘泥于字形,迂曲难通。王念孙在《读书杂志·十·荀子第一》中引用王引之的意见,认为“柱”与“束”相对为文,“柱”不是屋柱之“柱”,当与“祝”通,有断的意思[3]。《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天祝予。”《谷梁传·哀公十三年》:“祝发文身。”“祝”都是断的意思。“强自取柱”意思是物强则自取折断,即所谓“太刚则折”之义,《大戴礼》作“强自取折”是其证。古籍中也有“柱”与“祝”通用的例子。《山海经·南山经》“招摇之山有草焉,其名曰祝馀。”“祝馀”或作“柱荼”。[4](P259)“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李白《捣衣篇》)“边”与“处”对举,参照其它文献,蒋绍愚先生释“边”为“处”。[5](P1)训诂学家运用这种方法得出了许多令人信服的结论,当然,“如果缺乏语法概念,运用这种方法有时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但可以用蒋绍愚先生提出的“易位变换”来补充它。[6](P182)一般人不涉及训诂,但知道这一点对于准确理解词义是很有帮助的。比方说一些成语里的语素如何解释,就可利用“对文”的方法。如“求全责备”中的“求全”一般不会理解错,但“责备”就可能理解错误,误以为是指责的意思。其实,根据“对文”的表达方式,“责”就是“求”,“备”就是“全”。
下列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义基本相同:
寡廉鲜耻 道听途说 崇山峻岭 依官仗势 循规蹈矩
闲情逸致 息事宁人 舞文弄法 文过饰非 因陋就简
提纲挈领 卖官鬻爵 嘉言懿行
下列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同义:
功成名遂 不屈不挠 无偏无党 天罗地网 左辅右弼
左顾右盼 追亡逐北 振聋发聩 云谲波诡 探颐索隐
时乖命蹇
这些相同意义的两个字,一般都有一个是常用字,知道了常用字的意义,又知道成语中同义配用的格式,就自然会了解另一个字的意义。这里所说的同义配用格式,即为平行结构,也就是说,对于前后两部分构造相同的成语,其前后两部分的意思也大致相同。
参考文献:
[1][2]刘焕辉.言语交际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6]蒋绍愚.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郝文华 湖北丹江口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442700)
关键词:词组 意义 整句 散句
关于词组学习的理论意义,语法研究中的词组中心论者的认识可谓深刻:绝大多数的句子,是由词组充当的;各种句子成分,也往往是由词组构成的。词组的组合手段和组合关系,集中地反映了汉语各级语法单位的组合规律和特点。因此,了解词组,对于掌握汉语各级语法单位的组合很有帮助。但对于不搞语法研究的人来说,学习词组有什么实践意义呢?
我们认为,词组学习的实践意义主要在于对整句和散句的自觉运用;其次在于可帮助理解词语的意义。
一、整句和散句
整句就是包含相同的词或相同构造的一组句子。而构造相同,也就是构成句子的词组的结构关系一致。最常见的整句有:排比句、对偶句、反复句、递进句等,它们都由平行词语组成或包含平行词语。所谓平行词语,就是结构相同的词或词组,而且常常是词组。整句形式上整齐,语意上互相映衬,简洁有力。我们看这个句子:
(1)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郁达夫《故都的秋》)
这里,“明月”“秋潮”“凉雾”“残荷”是一组平行词,“廿四桥”“钱塘江”“普陀山”“荔枝湾”也是一组平行词,它们在结构上都是偏正式的。而“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是一组平行词组,它们也是偏正式的。构成平行词组的“色彩不浓”和“回味不永”则是主谓式的。
句群也可以形成整齐的格式:
(2)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老舍《济南的冬天》)
上例说“济南的冬天有些奇怪”的句群是由两个平行句构成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由结构相同的几个词组构成的。当然,一般的排比句,其分句便是一个结构相同的词组。
不是整句的一组句子就是散句。散句是语言的自然形态,锤炼得好,同样能生动活泼地表达出复杂、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口气亲切自然,感情有张有弛,有一种平实朴素的语言美。如:
(3)许多蔬果的营养价值,会随着季节的转换发生明显变化。例如,7月份购买的西红柿,每100克可食用部分的维生素C含量,是1月份的2倍;黄瓜在夏季的维生素C含量,同样也是冬季的2倍左右。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6月份时是隆冬时节的1.5倍。西红柿等蔬菜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也在夏季明显增加。(饮食品网http://www.tastenet.com.cn/health/show)
如果将此段用整句表达,就会是这样:
(4)西红柿夏季维生素C的含量是冬季的2倍,黄瓜夏季维生素C的含量是冬季的2倍,胡萝卜夏季的β胡萝卜素含量是冬季的1.5倍……。
这给人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了,改文不及原文自然朴实,而仅是单调的图表式的数字说明。
从以上例子也可以看出,整句和散句各有其适宜之处,各有其修辞效果。
二、整句的功能
整句由于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深刻的感受,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因此在诗歌、唱词、抒情散文等文体中应用较广[1](P297)。
(一)表达强烈的情感
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就大量运用整句来煽动情绪,鼓舞人心:
(5)有些人责问民权运动的积极分子说:“如何才能让你们满意?”只要黑人还受害于警察兽行之难以言述的恐怖,我们就绝不会满意;只要我们经过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的肉体,无法在公路边的汽车旅店和城市中的旅馆内得到休息,我们就绝不会满意;只要黑人的基本迁徙,只是从一个较小的黑人区搬到一个较大的黑人区,我们就绝不会满意;只要我们的孩子,因为“只限白人”的标志而被剥夺自我和伤及自尊,我们就绝不会满意;只要密西西比州的黑人还不能投票,而纽约州的黑人也认为没有甚么事情值得投票,我们就绝不会满意。不会,坚决不会!我们没有满意,并且直到“公正像水一样流淌,而正义行为如同滚滚洪流”之前,我们将绝不会满意。
通过“只要……就……”构筑成一组排比式整句,以其连贯的语势,阐述道理,抒发感受,情感表达得鲜明突出。
(二)形成诗歌的节奏
诗歌为了形成节奏,也可通过运用反复或结构相同的平行句子来强化感情,如2002年高考中的一篇作文《选择》(四川师大附中,毛敏)中的两段:
(6)如果我是一片云,
我会放弃高高在上,
我选择化作一滴滴小雨飘落人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郁郁葱葱的生命,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支河流,
我会放弃奔流到海,
我选择化为甘泉流入麦田。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听听农民喜悦的笑声,
那,就是我的答案。
诗行用了一些相同的词语和句式:“如果我是……,我会放弃……,我会选择……,你要问我为什么,那,就是我的答案。”作品以此形成了鲜明的节奏和旋律,从不同的侧面表达出自己的选择,选择的对象尽管不同,但其目的是相同的。
(三)加强论点的力量
议论文中的小标题排列起来最好也在形式上是整句。有一篇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它的三个大论点及第一个大论点下面的小论点排列起来是这样的:
(7)着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技巧训练
培养阅读习惯
致力提高作文认识水平
紧密联系学生社会生活
这几个句子虽然结构匀称,但失于呆板(最好在大论点的第六个音节和第七个音节之间加个虚词“的”)。而第一个大论点所分出的两个小论点,其结构也不一致,前者是偏正结构,而后者是动宾结构,与整体也不协调。最好将“阅读技巧训练”改为“训练阅读技巧”,使其都成为动宾结构。
另外,议论文段首的主题句(安排在段首的论点)最好在结构上也一致,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在提到党十三年来的积累的经验时,所用的主题句如下:
(8)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些句子尽管长短不完全一致,但都是动宾结构加“状+动宾”结构,在形式上是整齐的,这样的排列在政论文中有助于加强说服力。
(四)营造沉闷的气氛
整句用多了,就容易失于呆板、机械、单调。但利用这一点,可以表达沉闷的情绪。鲁迅在《故乡》中为了表现同闰土见面后与激动相反的枯燥,就用了一组列举式的整句:
(9)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这里,几个句子虽说长短不一,但结构相同,都是“时间词语+体词+动词性词语”结构,类似流水帐的语句表达了两个儿时的伙伴成年后相见的沉闷,而不是相见前期盼的欣喜。
三、散句的效果
散句的结构是灵活多样的,它所表达的内容虽不像整句那样集中,但因散而不乱,丰富多彩,故能避免单调、呆板,收到生动、自然的效果[2](P297)。散句体现语言的变化之美,所以在本可以用整句的地方,人们往往有意识地采用散句。如:
(10)去年春天,京派大师曾经大大地奚落了一顿海派小丑,海派小丑也曾经小小的回敬了几手。(鲁迅《京派和海派》)
这段话本可以用“去年春天,京派大师曾经大大的奚落了一顿海派小丑,海派小丑也曾经小小的回敬了几下京派大师。”这样对偶式的整句,但是作者却有意识地安排了散句。因为作者懂得整句和散句的辩证法,深知一味追求整句的弊病。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两个对比句:
(11)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12)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北国的秋来得爽快利落,其相应的句子也简短而整齐;江南的秋来得拖泥带水,同夏的界限也不分明,其相应的句子也略长一些。作者叙述两种秋的到来避免了相同的说法。如把江南的秋说成“江南的秋,来得慢,来得润,来得淡”,就显得平淡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避免整句的方法是不采用相同的表达句式,少运用相同字面的词语。另外,避免“整”的一种方式就是不使用相同的表述方式。而学生写记叙文最易犯此类毛病。如写游记,学生常常采用的表达方式是:甲地……,乙地……;写景物会用春天……,夏天……。也就是“处所词语+谓词性词语”结构,或者采用“时间词语+谓词性词语”的结构构成段落。学生不能很好地移步换景,不能自然地过渡段落,就在于不会换用散句。以《故都的秋》来说,如果作者依次写秋色、秋声、秋味来表现秋之清、静、悲凉,仅采用“整”的叙述方式,势必会带来语言的呆板不流畅。
又如朱自清的《春》在写到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时,每一段的首句句式都各不相同。
(1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有时,避免整句,还另有目的,如协韵:
(14)通红的太阳照满天,今朝咱们多喜欢,报了仇,伸了冤,抬起了头见青天,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万年的磐石把身翻。(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
“报了仇,伸了冤”为对偶句,如果把“万年的磐石把身翻”说成“万年的磐石翻了身”,虽然同“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结构对称,可以组成对偶句,但整个句子却会缺少变化。引文中的句子结构使句子于整齐中有变化,并照顾到了“翻”与“天”押韵。
四、整散的错综
有的作家更注重整中有散,散中见整。如:
(15)她是个没烟瘾的吸烟者,文章写不出来时,吸支烟,朋友坐在一起喝咖啡闲聊时,吸支烟,明月夜,独坐后院,感到造物的奇妙及自身的渺小与微不足道,感慨之余,吸支烟。(於梨华《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16)夏,是春洒下汗水之后的跋涉,是萧瑟秋风之前的温馨和热烈,是严冬肃杀之前的人们挽留的一种心境。(《夏之韵》)
上两例是垛字句,垛字句既是整句,又是散句。前例各部分都是状语成分加“吸支烟”,这是其整齐处;但“吸支烟”前,状语一个比一个长:“文章写不出来时”“朋友坐在一起喝咖啡闲聊时”“明月夜,独坐后院,感到造物的奇妙及自身的渺小与微不足道,感慨之余”,这又是散句了。后例是排比句,因此属于整句,然而,“是”的宾语却是一个比一个长:“春洒下汗水之后的跋涉”“萧瑟秋风之前的温馨和热烈”“严冬肃杀之前的人们挽留的一种心境”,句子因此又有了“散”的流畅自然。
(17)美兰是一条鱼。美兰是一只雪白的天鹅。美兰是朵云。美兰是一把老虎钳子。(王蒙《蝴蝶》)
这里,作者故意把两组整句错开,形成整句和整句的交错形式。
(18)我们含泪伫立橘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万千思绪,随山移,随水转。(毛岸青,邵华《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
此例中,前三组整句中,第一组与第三组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如果连用会显得生硬,作者在中间插入第二组“四四”句式,文章就显得自然流畅多了。
一般地说,仅使用整齐的对偶句式会使文章显得枯燥,可以用散行句来增加它的生动性;仅使用散行句又会使句式显得不整齐,可以用对偶句来突显其庄重,或增添文采。
五、平行词语与词语理解
词组学习的实践意义,还有助于理解词语的意义。
整句,主要是对偶句,从古至今都有。处于相同结构的相应位置上的词,其词性往往相同,词义也常常相近或相反,或是表示同类范畴的概念。解释古籍的训诂学家,便利用汉语的这一特点,正确理解古文献中的词义,或者指明古人理解中的讹误。
《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杨倞注:“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将“柱”解释为柱子,拘泥于字形,迂曲难通。王念孙在《读书杂志·十·荀子第一》中引用王引之的意见,认为“柱”与“束”相对为文,“柱”不是屋柱之“柱”,当与“祝”通,有断的意思[3]。《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天祝予。”《谷梁传·哀公十三年》:“祝发文身。”“祝”都是断的意思。“强自取柱”意思是物强则自取折断,即所谓“太刚则折”之义,《大戴礼》作“强自取折”是其证。古籍中也有“柱”与“祝”通用的例子。《山海经·南山经》“招摇之山有草焉,其名曰祝馀。”“祝馀”或作“柱荼”。[4](P259)“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李白《捣衣篇》)“边”与“处”对举,参照其它文献,蒋绍愚先生释“边”为“处”。[5](P1)训诂学家运用这种方法得出了许多令人信服的结论,当然,“如果缺乏语法概念,运用这种方法有时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但可以用蒋绍愚先生提出的“易位变换”来补充它。[6](P182)一般人不涉及训诂,但知道这一点对于准确理解词义是很有帮助的。比方说一些成语里的语素如何解释,就可利用“对文”的方法。如“求全责备”中的“求全”一般不会理解错,但“责备”就可能理解错误,误以为是指责的意思。其实,根据“对文”的表达方式,“责”就是“求”,“备”就是“全”。
下列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义基本相同:
寡廉鲜耻 道听途说 崇山峻岭 依官仗势 循规蹈矩
闲情逸致 息事宁人 舞文弄法 文过饰非 因陋就简
提纲挈领 卖官鬻爵 嘉言懿行
下列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同义:
功成名遂 不屈不挠 无偏无党 天罗地网 左辅右弼
左顾右盼 追亡逐北 振聋发聩 云谲波诡 探颐索隐
时乖命蹇
这些相同意义的两个字,一般都有一个是常用字,知道了常用字的意义,又知道成语中同义配用的格式,就自然会了解另一个字的意义。这里所说的同义配用格式,即为平行结构,也就是说,对于前后两部分构造相同的成语,其前后两部分的意思也大致相同。
参考文献:
[1][2]刘焕辉.言语交际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6]蒋绍愚.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郝文华 湖北丹江口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4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