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读”的艺术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m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上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深入文本,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朗读 艺术
  有些课文,我默读时虽然也能使眼睛湿润,但感受的程度远不能和朗读相比,朗读常常泪流满面。我看《卖火柴的小女孩》,远不及听的感受真切、受到的震撼大。正如徐世英先生所说——朗读如同赋给作品生命,朗读是融贯、显现。朗读既能意会生情,又能表意传情。
  朗读是一门艺术,指导朗读也是一门艺术,这是一篇大文章。
  一、在情境诵读中入情。以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入情入境,王老师课堂一开始,就用抑扬顿挫而有磁性的语言进行了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
  同学们,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王安石的内心生起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之情;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诗人张籍的内心则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当夜深人静、风雪交加的时候,诗人纳兰性德又将流露一种怎样的思乡之情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
  在这番导语过后,学生读出的《长相思》都别有一番风味。
  接下来王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其中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也有老师一层层递进式的引读,还有学生在音乐渲染下的一次次想象读;不仅读的形式多、量大,连读的要求也在不断加深,从最初的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最后读出“味道”与“感觉”。学生通过这一层层的读,读出了纳兰性德征程孤独、思念、期盼、伤感的画面,也读出了故园安宁祥和的情景,更读出了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
  二、读好人物对话。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品德、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外在反映或者说“物化”。离开朗读的中介,儿童往往很难理解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当然更谈不上让人物活起来。
  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要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所谓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朗读,把人物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要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例如指导学生读《珍贵的教科书》中指导员说的最后一句话:“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我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注意的同时加上思考,学生就读得低沉无力了。省略号却被忽略了。学生明白了这里的省略号是因为指导员身受重伤,说话上气不接下气时,再读,声音就既弱又断断续续了。我经常提醒学生读书要读标点符号,因为它们是无声的语言,也有表情达意的功能。
  要启发学生给人物对话加提示语,通过加提示语进一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教《狐假虎威》时,有一位小朋友在狐狸说的“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这段话前面加了“狐狸吹牛说”的提示语。应该说他理解得不错,但他没读出“吹牛”的语气。我说:“你这样读恐怕蒙不住老虎,如果蒙不住的话,你的命可就没了!”我这么一说,第二遍他读得就好多了。
  这种启发,说到底是要学生“进入角色”,即要透过全文,透过提示语和标点符号,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最重要的。
  1.读出“话外音”。有些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是“话里有话”。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见周晔读《水浒传》马马虎虎,“常常把这个人做的事,安在另一个人身上”,便说道:“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还有,一天吃晚饭时,鲁迅说道:“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都是话中有话,读这些句子,要先让学生理解话中之话是什么,懂了,再读。或者老师示范,让学生“看老师”读(读这样的话,表情特别重要),通过“看老师”读,去体会话中的意思。一旦理解了,才能读出话中话来。学生会在读中、在听中感受朗读的魅力,感受语言的表现力。
  2.读出人物的身份。有些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朗读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如《惊弓之鸟》的魏王和更羸,《西门豹》中的西门豹、巫婆和官绅,身份不同,说话的语气自然也就不一样。
  3.读出人物的年龄。《翠鸟》最后一段有这样几句话: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不容易呀!
  三年级的小朋友读老翁的话当然没有一个不童声稚气的。我说:“你这么读,我觉得你不是老渔翁,而是个不到10岁的小渔娃。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第二个学生读时,声音就立刻变粗了,速度也放慢了。于是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比一个“老”,一个比一个读得有意思。
  语文课堂上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深入文本,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指导朗读的根本,读好人物对话更能让课文中的人物活起来。实践告诉我们,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教学方法往往也随之就有了。其实,好的教学方法,也是读出来的。
其他文献
合作课堂是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反思与提升作为重要途径,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的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  依据这一理论,由现实教学出发,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进行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指出:“教师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
期刊
摘 要:海陆分布引起的等温线的弯曲及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来判断季节或海陆分布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内容之一,运用小技巧、简便方法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掌握起来通俗易懂,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等温线 海陆分布 季节 技巧  等温线弯曲变形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导致等温线弯曲变形的原因很多:首先,它受海陆分布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陆地热容量小,升温、降温快,海洋热容量大,升温、降温慢,因此,在同一
期刊
课堂教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数学课的教学活动,要从学科特征和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注重教学环节的创新。  一、创新课堂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法使
期刊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小学生年龄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精神易疲劳,对于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来说,提高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参与度,同时激发他们对事物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显得十分重要。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而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方
期刊
摘 要:《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读者多认为该诗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但诗人“浓得化不开的康桥情结”明确显示,康桥已然不仅是实实在在的一座纯美的小桥,更是作者一种精神情感的象征。本文旨在以“彩虹似的梦”和胡适对徐志摩人生观的评价,来浅析徐志摩的康桥情节,解读《再别康桥》一诗中情感的多重内涵。  关键词:徐志摩 《再别康桥》 多重情感内涵解读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营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达到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情境创设 认知思考 学习目标 生活联想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化学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
期刊
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讲解、提问、强化、调控、结束和反思七大部分,这些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其中提问的技能和调控的技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效运用。对此,笔者想谈点粗浅认识。  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服务于整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效应用提问技能?必须注重提问的两个环节:一是设计问题,即提问什么。设计阶段是提问的关键一环,问题的层次、数量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这样,才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感觉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特提出来与大家共同
期刊
多年来,一些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要么照本宣科、泛泛而谈、面面俱到,要么一味追求时髦、滥用多媒体图片资料,以致于喧宾夺主,或直接把语文课上成表演课,形式的东西太多。这两种做法都严重违背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宗旨,忽视了文本的精髓所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及其情感体验。如何才能做到“披文入情”,让学生在快乐自主的情感阅读中真正体悟课文精髓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尝试、改进,我寻
期刊
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基础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无味、缺乏兴趣,甚至有的学生提到数学就觉得可怕、难学。有些老师也感觉到数学难上,不管老师怎么讲、如何探究、怎么引导,学生还是觉得怕,对数学的学习缺少动力和兴趣。那原因出在何处呢?现在从我个人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提出几点,供各位同仁参考利用,提高新世纪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  一、作业表扬法  数学中的作业,每个老师上课都有布置,批改的方式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