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上外侧入路治疗前循环小型及微小型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pan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眶上外侧入路治疗前循环小型及微小型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眶上外侧入路夹闭术的44例患者,共计47个前循环小型及微小型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4.89±12.15)岁,最常见的是前交通动脉瘤(44.68%),其次是大脑中动脉瘤(29.78%).手术持续时间(126.91±26.53)min,开颅时间(30.26±5.45)min,瘤颈夹闭完全闭塞率100%,术中动脉瘤破裂3个(6.38%),与手术相关的脑梗死1例(2.27%),无1例发生术后再出血,无死亡.出院前均复查CTA,无1例瘤颈残留.术后随访6~24个月,1例后交通段小型动脉瘤复发,43例(97.72%)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结论 眶上外侧入路治疗前循环小型及微小型动脉瘤安全有效,临床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目的 了解湖北省咸宁市小学生近视现状,分析影响视力的因素,为小学生的近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湖北省咸宁市4所小学小学生共7042人,每年一次进行近视眼患病率调查,共观察3年(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采用卡方检验与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O-VID-19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急剧升高,随着读书年限增加近视眼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也逐年增高,等效球镜度数(SE)逐年向负值方向增大.结论 湖北省咸宁市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逐年增加.近视与遗传和环境
目的 探究滋阴祛斑方与氨甲环酸片在黄褐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6例黄褐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53)采用氨甲环酸片,观察组(n=53)另给予滋阴祛斑方,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皮肤状态、黄褐斑严重度、生活质量、血清氧化物水平、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状态、黄褐斑严重度、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均<0.05);组间血清氧化物、激素水平优
目的 基于疫情常态化下建立手术室感染防控与监测体系,探讨该体系应用过程中的实践价值.方法 以《2019新型冠状病毒指南》(中译版)、《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等文件为指导,优化完善既往本院手术室感染防控与监测体系,总结2018-2020年手术室感染防控及监测工作,比较感染客观监测指标、感染客观防控指标.结果 2020年客观监测指标中院内感染发生率及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均低于2018年、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客观防控指标中手卫生样本、消毒灭菌物
外泌体是指具有杯状形态,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为30 ~ 150nm的细胞外囊泡(EVs),包含复杂RNA和蛋白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由干细胞、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存在于唾液、尿液等体液中.外泌体在医学各个研究方向深受关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具体介绍了外泌体miR-31的生物学功能,综述了近几年外泌体miR-31在医学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目的 探讨正念感恩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放疗期间焦虑、抑郁状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宫颈癌放疗术的12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正念感恩干预.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情绪状态、睡眠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情绪状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RFA)与泡沫硬化剂注射(F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成RFA组45例,51条患肢,采用RFA治疗,FS组45例,54条患肢,采用FS治疗.两组进行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结果 RFA组术后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4.51±1.45)分与FS组术后VCSS(5.13±1.9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1,P>0.05).R
学位
本文综述近几年铜氧化物、铜氧化物与贵金属、铜氧化物与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铜氧化物与其他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构建的非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并阐述了各类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性能,期望今后在电化学传感器检测葡萄糖方面实现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