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补阅读课上的空白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75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子有言——“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下攻城”,当兵临城下之时,勿急于以胜者的姿态架梯拔城,给对方一点思考的余地,再施以仁者之心,智者之谋,往往可以达到“兵不顿而利可全”的效果。
  教学也同样如此,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适当地留下一点空白,让他们有自由呼吸的空气。但这种空白在阅读课中往往会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黑洞。在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变化。面对教育方向、教育政策的改变,我们有必要审视一下我们闻读课的不足。
  
  一、阅读目的的盲目性
  
  现在大部分老师上阅读课,不进行书目的规定与选择。只让学生自己去读。读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学生不知道,就连老师自己也不知道上这节课他的目的是什么。所以许多老师是在无课可上的情况下,随机去上阅读课,这样的课对老师来说既轻松,又方便。
  
  二、阅读内容的无类性
  
  阅读内容的无类性,在高中教学中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教材中阅读篇耳的无类,二是课外阅读时作品的无类。多数教师固定在以前各种文体都用一个教学模式的阶段,没有体现文体意识,就无法探得文体的独特魅力。课外自由阅读多数老师的处理方式更是不管不顾,让学生自己操作采取放之任之的教学方式。
  
  三、阅读方法的单一性
  
  许多教师都认为自己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没有创新。阅读课堂只有一种,那就是放羊式,即每次给学生两节课,摘抄两页笔记,而老师在这样的课堂上就不起任何的作用了。
  当语文界的同仁们看到阅读课是如此上的,也许对社会上流传的“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说法也就不会再怀疑了。所以教师应努力改进观念,创新方法,以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的问题已进入教学的日程。那么高中语文教师应如何开展阅读教学呢?
  
  一、目的明确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但盲目地阅读只能是消磨了时间,浪费了精力。阅读从目的上可分为文体式阅读。例如,精选阅读书目、篇章……把阅读内容按文体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也可以分为:名著、杂志……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了解了文体知识,对于每一节阅读课,他们也会知道阅读任务、目的。还可分为课内课外结合式阅读。课还可以紧随课本的进程,按照课文讲解的进度,按排阅读的内容,制定出阅读的目标。
  
  二、形式多样化
  阅读的目的的多样性,自然要求阅读形式的多样化。阅读课要走出以往单一的形式,要跟社会发展、生活紧密相联系。网络现在对学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老师、学校。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语言来丰富我们的阅读课。例如,让学生课后上网,整理时尚的网络语言,因为这种语词以一种轻松活泼的语态给人耳耳一新之感。
  还可以寓教于乐,采取做游戏的方式。例如接故事。方式是,把学生分成小组。由一个人起头,说一句话——今天天气真热,第二个人接下去说第二句——我很想洗个凉水澡,第=三个人接下去说第三句——来到水库边看到一个人,这样一直接要接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性格不同就会接出不同的故事,故事的发展就会接出许多意料之外的结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者,而是作为主体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展开了平等地对话,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同时积极讨论和表达。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个身心地参与,去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
  
  三、读写结合,自主学习
  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意思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求自得,自己钻研所得的东西才牢固,才能活学活用。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用纵向读写方式、横向读写方式,还可以采用对比、类比读写方法,还可以采用片断背诵、感想撰写、交流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展示、互相激励、互相启发,并将思考和感悟落实在写作上。例如,在讲《史记》时,我们可以在讲完一个单元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人物形象描写。学生这样写郅都:你犹如那即将凋谢的花朵,在最后一刻也要绽放动人的资态;你犹如落日余晖中的一抹光彩,在最后一刻也要照亮昏暗的天空。几次调转,多少辛酸,多少苦楚,你一一咽下……这样写张骞:那是多少年的漫漫征程,千里征途汉节不失,岁月变迁,乡音不改。你带着大汉皇威浩荡西进,黄沙漫漫,迷住西行人远去的乡泪,却匝隔不了历史的烟尘穿越烽烟落定史册。……学生在享受阅读的喜悦中,逐渐变阅读兴趣为阅读习惯,变阅读习惯为阅读品质,读写结合,积淀飞跃。
  教学是一个师生相长的工作,这就要求老师在工作中要且行且思,不能只顾低头于活,不会抬头看出路。教育是随时代的发展而随时注入新的理念的,有如瞬息之间,有物皆变。教师就应及时掌控这千变万化的教育工作,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学。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创新。走出一条精彩的语文教育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湖北省孝感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作文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的名句,原只是用来说明“读书穷理”的重要性。今天有人说可理解为人读书后心灵纯美,胸怀博大;有人说可理解为作者的创造力来自于对现实营养的汲取;还有人说可理解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来自于不断吸收新知……  大家都读过许许多多的名句,也记得许许多多的名
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死气沉沉的课堂不多见了,那些充满“对话”的热闹的课堂渐渐多了起来。那么,这种“对话”性语文教学是否使课堂真正有所生成呢?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又当如何去处理呢?  一.对话型教学与课堂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新课程改革理论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交往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与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同时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阵地,是推行教学创新的关键所在。学生能否进行创新学习,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应正确把握教材的知识价值与素质培养价值,立足课堂,把握教育创新“三要素”,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落实课堂常规,养成创新习惯    托尔斯泰说:“好的习惯能促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促使人成为囚徒。”良好创新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进行创新学
无意间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个世纪初,有一位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闲就练琴。可是就连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支,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少年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
语文,说为言语,写为文字,其音掷地有声,其形方正质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是语文的风貌,洋洋洒洒,矫龙飘云是语文的骨格。作为最见精神的学科,语文以其独有的人文精神、审美精神、研究精神深深吸引着每一个语文学习者。  一.文化关怀中的人性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简而言之不过人之常情,事之常理。语文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属性。语文教师的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息的
众所周知,“山寨”一词在汉语词汇中古已有之,《古代汉语词典》中对其的解释是“在山中构筑工事驻守的营寨”,比如《宋史·岳飞传》:“张浚曰:‘飞措画甚大,令已至伊洛,则太行一代山寨必有应者。’”《水浒传》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伙强人,扎下个山寨。”在中国封建社会,常有一些不满官府管辖的社会底层人士,拉帮结派、占山为王、安营扎寨,以此为据点建立相应的官位等级制度,与朝廷抗衡。“山寨”一词也由此带上了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犹如一条绵延不息的大河,承载着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追求与探索,渗透着中国人的情感,体现了中国的艺术与审美趣味。诗歌也一度内化为人们基本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日常交际方式。《尚书》说“诗言志,歌永言”,上古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形态决定了诗歌在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左传》中的赋诗已经成为重要的外交方式,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读诗以启人心智,作诗以展现才华,注诗以
场景一:某班级正在举行“走进家乡”的语文活动,讲台L,四位学生正进行小品表演(学生甲扮演县旅游局局长,学生乙扮演局长助手,学生丙扮演投资商,学生了丁扮演投资商助手),旅游局局长向投资商介绍家乡的旅游资源及发展前景,助手配合局长的讲解,展示精彩的图片,投资商及助手不断点头赞叹……讲台下,一个个学生凝神静气,兴味盎然,课堂洋溢着浓郁的学习氛围。  场景二:某班级老师正站在讲台上讲解文言文,逐字逐句,一
高考科学类作品阅读中常常有如下一些题目:“本文认为××,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不能说明×x的一项是”,“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的是”。这些题所考查的语言思维的实质相同,就是判断论据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分析时有三种常见的实用方法,即“三看”。    一、看是否有证明力    材料能否证明观点,主要是看材料与观点是否有本质上的联系,材料与观点是否相统一,由材料能否推论出观点,材料是否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