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发展,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无法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引导,再加上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导致这类儿童德育状况堪忧,以致农村留守儿童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并不少见。基于此,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现状出发,从家庭层面、学校层面、农村社区层面,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初中生;德育现状;德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阶段,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加上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不在身边,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导致其道德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都受到阻碍。关键时期,儿童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现实却是农村父母教育与引导没能到位,农村学校德育重视不足,农村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德育环境,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失学、辍学现象突出,违纪、违法行为屡屡出现,甚至有的误入歧途,严重影响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至关重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现状
(一)学校德育重视不足
学校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尤其在农村,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在身边,无法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便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但农村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德育问题重视不足,重智育轻德育,从事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力量不足,用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教学资源也极其匮乏,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难以提高。
(二)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家庭是孩子除学校之外的第二个教育场所,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道德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了接受学校教育之外,更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对儿童的生活习性和处事态度影响较大,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与孩子见面的时间不多,只能进行隔代教育,但农村隔代长辈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在孩子面前无法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因此可以说,家庭德育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形成。
(三)社会德育弱化
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影响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走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社会环境能感染孩子、教育孩子,潜移默化养成良好品德。反之,糟糕恶劣的社会环境则容易误导心智不成熟没有判断力的孩童,造成儿童品德、心理方面的缺陷,滋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农村社区是他们接触社会的主要场所,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们价值观发生变化,注重追求高层次物质生活,把挣钱放在首位,使得农村社区弥漫着浓浓的功利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严重影响留守儿童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对策
(一)完善学校德育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主要阵地,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重视对留守儿童道德的教育,发挥学校德育的重要作用,切实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成绩至上的传统,提高对学生德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德育水平,将学生的德育情况纳入评价考核系统。其次,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定期或不定期与家长交流、探讨,家校合心共同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强化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基础的成长环境,是一切教育的开端。在儿童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上,除学校外,家庭也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基于此,留守儿童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漠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不管不顾,其后果肯定是得不偿失的。留守儿童父母盡量多回家探望,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经常与孩子联系沟通,增加与孩子交流感情的机会。除此之外,还要引导隔代长辈对孩子继续正面教育,切忌对孩子过分溺爱,尽量避免了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耽误了留守儿童的道德发展。
(三)净化农村社区不良风气
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社区文化环境对其价值观、道德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保证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需要政府牵头多方携手净化其所属农村社区的不良风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有爱、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德育是教育的核心,改变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现状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农村学校要着力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构建德育长效机制,齐抓共管,使留守儿童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家庭方面也要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采取各种形式弥补家庭德育的缺失。农村社区也要为留守儿童德育提供良好的氛围,净化社区各种不良风气,切实保证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向文.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122-123.
[2]蔡智权.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6(09):79-80.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初中生;德育现状;德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阶段,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加上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不在身边,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导致其道德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都受到阻碍。关键时期,儿童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现实却是农村父母教育与引导没能到位,农村学校德育重视不足,农村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德育环境,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失学、辍学现象突出,违纪、违法行为屡屡出现,甚至有的误入歧途,严重影响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至关重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现状
(一)学校德育重视不足
学校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尤其在农村,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在身边,无法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便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但农村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德育问题重视不足,重智育轻德育,从事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力量不足,用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教学资源也极其匮乏,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难以提高。
(二)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家庭是孩子除学校之外的第二个教育场所,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道德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了接受学校教育之外,更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对儿童的生活习性和处事态度影响较大,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与孩子见面的时间不多,只能进行隔代教育,但农村隔代长辈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在孩子面前无法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因此可以说,家庭德育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形成。
(三)社会德育弱化
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影响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走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社会环境能感染孩子、教育孩子,潜移默化养成良好品德。反之,糟糕恶劣的社会环境则容易误导心智不成熟没有判断力的孩童,造成儿童品德、心理方面的缺陷,滋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农村社区是他们接触社会的主要场所,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们价值观发生变化,注重追求高层次物质生活,把挣钱放在首位,使得农村社区弥漫着浓浓的功利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严重影响留守儿童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对策
(一)完善学校德育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主要阵地,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重视对留守儿童道德的教育,发挥学校德育的重要作用,切实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成绩至上的传统,提高对学生德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德育水平,将学生的德育情况纳入评价考核系统。其次,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定期或不定期与家长交流、探讨,家校合心共同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强化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基础的成长环境,是一切教育的开端。在儿童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上,除学校外,家庭也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基于此,留守儿童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漠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不管不顾,其后果肯定是得不偿失的。留守儿童父母盡量多回家探望,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经常与孩子联系沟通,增加与孩子交流感情的机会。除此之外,还要引导隔代长辈对孩子继续正面教育,切忌对孩子过分溺爱,尽量避免了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耽误了留守儿童的道德发展。
(三)净化农村社区不良风气
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社区文化环境对其价值观、道德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保证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需要政府牵头多方携手净化其所属农村社区的不良风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有爱、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德育是教育的核心,改变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现状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农村学校要着力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构建德育长效机制,齐抓共管,使留守儿童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家庭方面也要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采取各种形式弥补家庭德育的缺失。农村社区也要为留守儿童德育提供良好的氛围,净化社区各种不良风气,切实保证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向文.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122-123.
[2]蔡智权.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6(0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