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解释对排除犯罪事由的证明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j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某一行为符合构成要件时,有时会由于存在违法或责任阻却而不构成犯罪,当阻却效果不明显的时候,可以用刑法解释来分析行为所欲该当的构成要件,透析出罪或入罪的必要性。
  【关键词】构成要件;阻却效果;刑法解释;必要性
  一、排除犯罪事由的情形(一)违法层面的阻却
  我们说一个行为该当了某一个构成要件时,则其行为已经和刑法发生表面的关联,但由于存在违法阻却或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该行为将不再被评价为犯罪。违法构成要件似乎是明朗的,但由于存在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构成要件在有些时候就会显得很模糊,尤其是在认定某些罪与非罪之间。当然,这也是刑法作为制定法与保障法所必然存在的,违法阻却层面的判断必然具有模糊性,而刑法违法构成要件的解释也就应运而生。对于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我们会試图用历史解释的方法,即主观解释,去探求立法者的愿意,但目前学界将历史解释称为主观解释,笔者认为是存在疑问的,因为作为解释者而言,主观是解释者的主观层面,立法者的主观方面还是需要解释者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重现或完善,至此,笔者其实也是赞同所谓的目的解释的合理性的,只是其只是解释原则,而非规则,非方法。刑法解释方法相对复杂,在此,笔者不做展开,以后会做一定的探究。(二)责任层面的阻却
  何为责任?责任就是构成要件个别类型化进行的非难,而非难可能性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犯罪的是否成立。这也体现了刑法的目的是教育,而非惩罚,挽救能够挽救的人。当行为人的年龄或精神存在不具有归责可能性时,或主观上不具有故意或过失的罪过时,或不具有期待可能性时,从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出发,责任阻却,行为不构成犯罪。奉行结果无价值论的学者们,主张故意与过失是责任层面的要素,例如,著名刑法学家,张明楷教授。故意的衡量看似很简单,但在极少数的案件中,为实现公平起见,其认定是需要缜密推论的。(三)超法规的违法阻却行为存在阻却可能指向的构成要件
  实践中,有些案件在是否构成犯罪层面是存在争议的,例如,安乐死行为。大多数学者主张其不构成犯罪是因为其存在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笔者将在下文中将该行为所欲指向的构成要件作刑法解释,证明其不存在也不应当存在构成要件该当的可能性,进而排除其犯罪成立的可能性。二、刑法对安乐死行为指向的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的解释与分析(一)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的文义解释
  刑法232条对故意杀人罪的罪状描述很简明,即“故意杀人的”。故意是主观层面的体现,即希望或放任。“杀人”是行为和结果,“人”是他人,有生命的自然人。故意的法律确信与事实认证的程度如何?杀这个行为的手段与方法,时间与地点对行为人客观见于主观的恶又是存在何种影响呢?下文对行为的进一步分析也必然以此文义解释为基础展开。(二)安乐死行为中的故意与杀人罪中的故意比较
  我们说,故意是希望或放纵的心理态度,希望或放任的是所欲达到的目的,尽管目的与动机并不影响定罪。安乐死行为中,行为人所希望的是患者解除痛苦,而其裁体也只能是患者的死亡。笔者将其定义为,故意背后的故意,即真实的故意。故意作为主观层面的要素,其本身就是抽象的,故意的真实探寻更是抽象与困难的,但刑法若力求精巧与公正,就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倘若行为人为解除患者的痛苦而以残忍手段致患者死亡的,无论如何,我们很难容忍这种行为,因为我们无法对行为人的主观善意产生确信,而这又是双重故意的支柱。为了正当目的而实施了构成要件该当的行为是否入罪,从各方面综合考量后,入罪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行为必须预见,认识到包含于构成要件之中的事实,而构成要件中的事实在某些情况下是十分容易认定的,这需要构成要件自身机能的完善。生命不可以承诺,体现了刑法对生命法益的完整保护,但对于特殊的患者而言,生命不一定永远是最高的法益。如偶然防卫中杀人的,刑法可能果断地放弃了对死者的法益保护。假如行为人在抢劫,其法益便不在受刑法的庇荫,此时有人杀死该行为人,不论主观的恶性,而不为刑法所涵摄。当然,偶然防卫是否成立犯罪仍是存在争议的,以为反对者认为其不存在防卫意识。但在结果无价值论者看来,犯罪的本质是法益侵犯,行为人排除了法益侵犯的结果或紧迫现实的危险,其行为结果是刑法所倡导的,故成立正当防卫,但从主客观相一致的角度出发,这是值得商榷,诚然,笔者认为这是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对立中产生的学说漏洞,在此,不做详细讨论。但对于安乐死行为中的患者,刑法的对法益绝对性与强制性保护,其人性化与正当性又在哪里呢?三、文章总结
  刑法作为实体法,无法完全兼顾程序上的问题,即对于文中涉及的安乐死行为,在严格程序下作为一个实体问题讨论是必然的,而严格程序的建立需要相关法律与制度的完善,这的确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笔者认为,为了寻求一个平衡,对于以安乐死行为作掩饰而故意杀人的,应当予以从重处罚,惟此,方能实现一种入罪与出罪机制的平衡,以更好地实现刑法的目的,发挥刑法的机能。而在这个过程中,刑法的解释就显得格外重要,善意地但严格的,合目的地解释必然是各种刑法解释规则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赵慧.刑法上的信赖原则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58.
  [2][日]山口厚.刑法总论[M].2版.付立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8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高职教育也在随之发生变化。近几年,高职法律专业无论是在培养目标就业走向及专业建设等诸方面均受到了严峻考验,文章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法律 职校 双师型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201-01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
《通志·艺文略》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性史志目录 ,其思想的精华和核心是“会通”的观点 ,与会通思想紧密联系的是他的“类例”原则。《艺文略》在著录内容上和分类体系上的两大
摘 要 无论在普通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合同法中,签署合同的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则有权要求其赔偿违约导致的相应损失。赔偿损失作为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手段,在国际贸易中非常常见。《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后简称CISG)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项常用法律,对于损害赔偿的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然而此项规定的模糊性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损害赔偿之范围难以确定。本文旨在通过分析CISG第74条对于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
摘 要 贵重商品零售环节侵财犯罪案件多发,亟需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贵重商品零售环节侵财犯罪多发的原因主要在于:营业员疏于观察、防范,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安全防范体系不够严密,难以形成有效预防;付款安全管理漏洞颇多,犯罪预防留有死角。建议切实强化员工岗位安全培训,切实严密安全防范体系管理,切实完善付款安全管理。  关键词 贵重商品 零售环节 侵财犯罪  作者简介:章建新,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侦监
【摘要】劳资关系关系着一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正确处理劳资矛盾有益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劳资矛盾预警中的调查权出发,结合行政法内容,通过对调查权的研究,为发现劳资矛盾提供预警机制并及时解决劳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劳资矛盾;预警机制;调查权  本文以劳资矛盾预警中的调查权为内容展开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代表,为解决重大劳资矛盾提供一些见解。调查权在劳资矛盾预警中的内涵调查权来源于行政
课堂管理是教学活动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在学校教学中,课堂管理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进行以及学生人格的完善.人本主义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其核心是充分发挥人的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广泛,建设数量增加。电力行业施工中都比较重视安全问题,因此电力工程管理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时效性,在质量标准上也能满足施工要求。目前我国电力水平逐步提升,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却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电力相关的人员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探索,并改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及时解决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电力建设施工管理人员提供一定
摘 要 高校单一刚性化、设置不合理、形式主义的薪酬考评机制不利于激励高校人力资源改革向纵深的方向发展,本文就高校未来可能实施柔性管理,采用柔性薪酬,进行理论性的探讨。  关键词 薪酬考评 高校 人力资源  作者简介:林筠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修班学员,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机务工程学院素质导师。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2-111
山西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借鉴国内外工研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山西工研院的定位与功能,据此设计了山西工研院的组织模式及管理运作模式。希望为山西的转型跨越发
摘 要 良好的地方财税法制体系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国民财富的分配以及社会机制的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我国的财税法制已构成基本的体系,但在实践的运行中也并未能尽善尽美。本文从我国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然后从改变税权关系、完善财税法律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地方财税制度 分税制 财政转移支付  作者简介:李文标,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庞大鹏,汶上县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