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从体育机制、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改革。任何一个环节滞后,都会影响整个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本文主要从普通高校体育机制改革、课程目标改革、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评价改革等五个方面分析、论述,提出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是指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从高校体育机制、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教学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各环节紧密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整个系统要突破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健康、实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互动与建构为特征的教学观,激励与发展性的评价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各环节间的关系,把握课程、教学、评价统合的发展趋势,以适应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一、普通高校体育机制改革
我国高校体育机制的三级管理是教育部、省、市行政部门、普通高校,形成层层管理、分权协调的垂直管理体制。随着高校体育课程的重大改革,必须要完善高校体育机制,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和高校自我协调的体育教育体制,把具体执行的权利交由学校,使学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充分发挥高校自主管理体育的作用。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属于国家级课程,性质是必修,具有强制性,是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这在新《纲要》中己明确规定。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由国家作相应的宏观调控,具体地区具体学校灵活处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与高校体育机制的改革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促进的。一般情况下,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发展出现新的趋势必然影响高校体育机制的改革。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改革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实施的起点,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据高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确定的,是指导高校进行课程编制的准则,也是指导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准则,其目标要求既要体现社会需要又要体现个体发展要求,还要符合体育学科特点。
高校体育是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专业人才,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掌握获得健康的体育能力和手段是高校体育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需要构建自身的目标体系来支撑,完成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强身健体作为体育教育的本质功能,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追求的目标,针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在促进学生运动能力提高的同时,还必须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并获得心理和情感上的满足,实现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健康促进,体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多功能”的目标特点。
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
结构决定功能是系统论揭示的规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结构要以满足体育课程功能实现为目的。课程目标的达成,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课程结构组织之上,而课程结构的形成又必须体现在课程计划的设计中,所以课程计划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根据课程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各种内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课程的相互结合,如何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即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比例等规定,为达成体育课程目标服务。从图2我们要实现的体育课程目标来看,体育课程结构的设置应涉及运动技能、身体健康、意识行为等目标。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都涉及到了各个运动技能项目的开设,为学生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同时,也会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提高。意识行为目标应函盖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等,这些在我们现有的课程设置中没有明显体现。怎样让学生的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等得到发展,将体质差、病弱残和正常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重视起来,是今后需要改善的地方。笔者认为,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置中,应加大课外体育锻炼的力度,组织各种形式的联赛,在比赛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运动参与等各方面能力。对于特殊体质和特殊能力的学生,应设置不同的课程,满足他们的学习、锻炼需求,克服“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
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1、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只有改变教师的观念,使之拓展知识和技能,与改革的要求相吻合,才能确保改革的成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中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所提高,但滞后于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的推进所需要的教师素质要求;二是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整个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即由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者”或“执行者”转向体育课程的“开发者”或“设计者”。为此,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必须为教师提供这些方面的发展机会,丰富教育的科学化、连续化、终身化和个性化的内涵。可以说,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已经成为制约体育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的瓶颈。
2、充分利用体育设施资源。体育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力保证,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近年来,绝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体育场地与体育教学器材等硬件设施,各所高校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综合训练馆,定期购置体育教学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以保证体育教学课的顺利进行。目前各高校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高校体育不仅仅是完成正常的体育教学课,尤其要注重课内外一体化,让学生在课外尽可能多地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场馆利用率;另外,还要加大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程度。提高场地利用率的同时,要注重对场馆、器材定期地保护与维修,明确安全责任,消除安全隐患,制订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为体育教学提供有保障的运动场所和设施资源。
3、体育教材改革。体育教材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是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而组织编订的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体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材是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材料,是连接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主要媒体。因此,体育教材在体育教学的环节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体育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形式不够新颖,内容简单重复,竞技内容教材化不够;二是理论编写不够全面。当今,学生吸取知识的资源渠道比较多,网络、电视等媒体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些媒体形式新颖,信息量大,又能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给他们,如果我们的体育教材再不进行改革,学生会越来越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在改革中,我们应本着给学生提供形式新颖、信息量更大的原则,满足学生的需求。
4、学生体育态度、行为的转变。教育部、国家体 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文件指出,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要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纳入到教育计划,并形成制度。
然而,对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调查发现:有近1/4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许多学生很少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且参加锻炼的时间和运动量也达不到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目前天津在高校学生中有一半以上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更保证不了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的要求。要想改变学生的这种体育态度和行为,各高校相关部门就要制定有效的方法,督促学生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真正把学生体育工作放到所有工作的第一位来抓。学生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精力充沛地从事学习和其他活动。
五、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高校体育课程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体现。学生既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评价必须确立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因此,在评价主体问题上,一定要把学生纳入评价体系,与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原则要克服、避免单一评价原则,做到: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等三个结合。课程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促使学生、教师正确运用评价的反馈激励作用。
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的目标体系应包含三方面内容:即运动指标、健康指标和行为指标。
1、运动指标。运动指标由运动知识目标和运动技能目标构成。运动知识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运动技能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1-2项自己较为喜爱的运动项目的锻炼方法,并在这方面形成一定的特长,为今后的自我锻炼打好基础。
2、健康指标。健康目标由身体素质目标、形态机能目标、健身知识目标构成。身体素质目标要求发展与学生增进健康关系密切的身体素质;形态机能目标要求学生的人体组成成分、身体匀称性方面达到或接近较理想的标准和要求;健身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健身的原理与方法以及与健身有关的保健、养护和卫生等知识。
3、行为指标。行为指标主要由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方面构成。运动参与是体育最为显著的特点,通过身体运动来完成和实现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基本要求。因此,课程的首要任务在培养学生对课程正确认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能自主经常地参与锻炼,并能鼓励和带动周围的人一起锻炼,这是实现运动参与目标的前提。心理健康指标在体育教育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情绪的调控能力和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两大方面。通过体育教育及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社会适应性指标的主要内容,体育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
六、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的对策
1、“搞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必要条件,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是教学思想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变化的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强调一个“活”字,让学生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增长智慧和创新能力。在课堂内,可以多些讨论式、座谈式、游戏式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使每个学生真正置身其中,在与教师交往、与同学交往中做到经验共享、学会合作和发现自我。具体实施起来我们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自然班,以兴趣、特长分班,以体质状况分班,以教师的特长分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扩大学生的自由度,形成一个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教学组织体系。
2、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正确引导和解决学生在运动锻炼中遇到的疑惑和困难,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教学方法,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力争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的目标。
3、以公共体育课为先导,将课外体育与公共体育课统一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体系。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理念、技术的过程,而课外体育则是实践的课堂。我们应该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观。最终将必修选项课、俱乐部训练课、俱乐部辅导课的课程模式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主要以“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为宗旨,并将其贯彻到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其中,三自主主要表现在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三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现场与网络互动;三自治包括课余体育锻炼自治、课余体育训练自治、课余体育竞赛自治;三开放包括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提高大学体育课程教育质量,完成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最终达到将课外体育与公共体育课统一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目标体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系,各高校应该加强师资力量和场馆设施的建设,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加强课外体育指导,建立自由活动与专人指导相结合的课外活动形式,满足学生的需求。
4、以竞争促学习,以激励促进步,注重教师个人能力建设。教师的个人能力高低是课程实施好坏的关键。加强教师能力建设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在学校中建立一种以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使风险与效益并存,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了教师的竞争上岗机制。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制度,教师不能一劳永逸地享受待遇,这对于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具有良好的效果。
5、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注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两方面的评价,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要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同时成绩评定尽量简洁量化,将学习结果评价与学习过程进步程度评价结合起来。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还可以利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体育课评价。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是指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从高校体育机制、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教学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各环节紧密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整个系统要突破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健康、实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互动与建构为特征的教学观,激励与发展性的评价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各环节间的关系,把握课程、教学、评价统合的发展趋势,以适应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一、普通高校体育机制改革
我国高校体育机制的三级管理是教育部、省、市行政部门、普通高校,形成层层管理、分权协调的垂直管理体制。随着高校体育课程的重大改革,必须要完善高校体育机制,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和高校自我协调的体育教育体制,把具体执行的权利交由学校,使学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充分发挥高校自主管理体育的作用。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属于国家级课程,性质是必修,具有强制性,是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这在新《纲要》中己明确规定。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由国家作相应的宏观调控,具体地区具体学校灵活处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与高校体育机制的改革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促进的。一般情况下,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发展出现新的趋势必然影响高校体育机制的改革。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改革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实施的起点,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据高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确定的,是指导高校进行课程编制的准则,也是指导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准则,其目标要求既要体现社会需要又要体现个体发展要求,还要符合体育学科特点。
高校体育是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专业人才,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掌握获得健康的体育能力和手段是高校体育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需要构建自身的目标体系来支撑,完成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强身健体作为体育教育的本质功能,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追求的目标,针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在促进学生运动能力提高的同时,还必须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并获得心理和情感上的满足,实现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健康促进,体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多功能”的目标特点。
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
结构决定功能是系统论揭示的规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结构要以满足体育课程功能实现为目的。课程目标的达成,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课程结构组织之上,而课程结构的形成又必须体现在课程计划的设计中,所以课程计划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根据课程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各种内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课程的相互结合,如何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即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比例等规定,为达成体育课程目标服务。从图2我们要实现的体育课程目标来看,体育课程结构的设置应涉及运动技能、身体健康、意识行为等目标。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都涉及到了各个运动技能项目的开设,为学生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同时,也会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提高。意识行为目标应函盖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等,这些在我们现有的课程设置中没有明显体现。怎样让学生的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等得到发展,将体质差、病弱残和正常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重视起来,是今后需要改善的地方。笔者认为,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置中,应加大课外体育锻炼的力度,组织各种形式的联赛,在比赛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运动参与等各方面能力。对于特殊体质和特殊能力的学生,应设置不同的课程,满足他们的学习、锻炼需求,克服“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
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1、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只有改变教师的观念,使之拓展知识和技能,与改革的要求相吻合,才能确保改革的成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中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所提高,但滞后于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的推进所需要的教师素质要求;二是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整个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即由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者”或“执行者”转向体育课程的“开发者”或“设计者”。为此,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必须为教师提供这些方面的发展机会,丰富教育的科学化、连续化、终身化和个性化的内涵。可以说,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已经成为制约体育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的瓶颈。
2、充分利用体育设施资源。体育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力保证,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近年来,绝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体育场地与体育教学器材等硬件设施,各所高校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综合训练馆,定期购置体育教学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以保证体育教学课的顺利进行。目前各高校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高校体育不仅仅是完成正常的体育教学课,尤其要注重课内外一体化,让学生在课外尽可能多地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场馆利用率;另外,还要加大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程度。提高场地利用率的同时,要注重对场馆、器材定期地保护与维修,明确安全责任,消除安全隐患,制订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为体育教学提供有保障的运动场所和设施资源。
3、体育教材改革。体育教材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是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而组织编订的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体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材是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材料,是连接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主要媒体。因此,体育教材在体育教学的环节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体育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形式不够新颖,内容简单重复,竞技内容教材化不够;二是理论编写不够全面。当今,学生吸取知识的资源渠道比较多,网络、电视等媒体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些媒体形式新颖,信息量大,又能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给他们,如果我们的体育教材再不进行改革,学生会越来越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在改革中,我们应本着给学生提供形式新颖、信息量更大的原则,满足学生的需求。
4、学生体育态度、行为的转变。教育部、国家体 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文件指出,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要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纳入到教育计划,并形成制度。
然而,对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调查发现:有近1/4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许多学生很少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且参加锻炼的时间和运动量也达不到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目前天津在高校学生中有一半以上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更保证不了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的要求。要想改变学生的这种体育态度和行为,各高校相关部门就要制定有效的方法,督促学生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真正把学生体育工作放到所有工作的第一位来抓。学生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精力充沛地从事学习和其他活动。
五、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高校体育课程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体现。学生既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评价必须确立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因此,在评价主体问题上,一定要把学生纳入评价体系,与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原则要克服、避免单一评价原则,做到: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等三个结合。课程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促使学生、教师正确运用评价的反馈激励作用。
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的目标体系应包含三方面内容:即运动指标、健康指标和行为指标。
1、运动指标。运动指标由运动知识目标和运动技能目标构成。运动知识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运动技能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1-2项自己较为喜爱的运动项目的锻炼方法,并在这方面形成一定的特长,为今后的自我锻炼打好基础。
2、健康指标。健康目标由身体素质目标、形态机能目标、健身知识目标构成。身体素质目标要求发展与学生增进健康关系密切的身体素质;形态机能目标要求学生的人体组成成分、身体匀称性方面达到或接近较理想的标准和要求;健身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健身的原理与方法以及与健身有关的保健、养护和卫生等知识。
3、行为指标。行为指标主要由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方面构成。运动参与是体育最为显著的特点,通过身体运动来完成和实现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基本要求。因此,课程的首要任务在培养学生对课程正确认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能自主经常地参与锻炼,并能鼓励和带动周围的人一起锻炼,这是实现运动参与目标的前提。心理健康指标在体育教育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情绪的调控能力和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两大方面。通过体育教育及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社会适应性指标的主要内容,体育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
六、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的对策
1、“搞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必要条件,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是教学思想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变化的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强调一个“活”字,让学生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增长智慧和创新能力。在课堂内,可以多些讨论式、座谈式、游戏式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使每个学生真正置身其中,在与教师交往、与同学交往中做到经验共享、学会合作和发现自我。具体实施起来我们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自然班,以兴趣、特长分班,以体质状况分班,以教师的特长分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扩大学生的自由度,形成一个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教学组织体系。
2、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正确引导和解决学生在运动锻炼中遇到的疑惑和困难,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教学方法,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力争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的目标。
3、以公共体育课为先导,将课外体育与公共体育课统一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体系。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理念、技术的过程,而课外体育则是实践的课堂。我们应该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观。最终将必修选项课、俱乐部训练课、俱乐部辅导课的课程模式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主要以“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为宗旨,并将其贯彻到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其中,三自主主要表现在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三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现场与网络互动;三自治包括课余体育锻炼自治、课余体育训练自治、课余体育竞赛自治;三开放包括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提高大学体育课程教育质量,完成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最终达到将课外体育与公共体育课统一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目标体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系,各高校应该加强师资力量和场馆设施的建设,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加强课外体育指导,建立自由活动与专人指导相结合的课外活动形式,满足学生的需求。
4、以竞争促学习,以激励促进步,注重教师个人能力建设。教师的个人能力高低是课程实施好坏的关键。加强教师能力建设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在学校中建立一种以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使风险与效益并存,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了教师的竞争上岗机制。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制度,教师不能一劳永逸地享受待遇,这对于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具有良好的效果。
5、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注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两方面的评价,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要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同时成绩评定尽量简洁量化,将学习结果评价与学习过程进步程度评价结合起来。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还可以利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体育课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