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有梁访谈录:十年磨一剑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q1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有梁,1942年生于成都。196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先后在成都七中、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院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出版专著有《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教育人才素质研究》《系统科学与教育》《大教育论》《教育模式》《教育建模》《物理教学论》《课堂模式论》《牛顿力学的横向研究》《世界杰出天文学家落下闳》《恩格斯与物理学》《杰出数学家秦九韶》《给教师的20把钥匙——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学方法》《小学之精神》等。出版诗集《教育诗:童心》《教育诗:创新》;主编“学科教学建模丛书”“中学学科英语丛书”。2009年3月,《中国教师》在北京专访了查有梁先生。
  
  学术研究:十年磨一剑
  
  张瑞芳:查老师,通过拜读您的著作,了解到您涉足的学术领域很广,除我们熟知的“教育系统论”和“教育建模”外,您在人才学、物理学、科学史等方面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您能谈谈您的学术研究吗?
  查有梁:良好的早期教育培养了我多方面的兴趣。我父亲虽然是四川的一个大商人,但对我的职业设计就两条:要么是医生,要么是老师。解放前,父亲还给我请了家庭教师。我受父亲的影响很深,他经常用《论语》中的话教育子女。
  从小我就对科学比较感兴趣,这主要归功于我的小学老师。我小学就读于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那是一所创办于1908年的老校。那个时候,小学老师就总让我们做一些科学试验,如大气压的测定、电学的试验等。我中学就读于成都石室中学,那所学校既有2150年的悠久历史,又有现代化的办学意识。我在石室中学进步很大。我永远感谢我的中学和小学老师。那个时候没有分文理科,我的文理科都学得很好,所以高考前三个月我还没有决定考理科还是文科。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我进入了西南师范大学的物理系。
  我在物理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在物理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觉得与我付出的努力不相匹配,成效不大。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师范类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中学物理教师,所以学生对前沿的物理知识接触不够。我很喜欢当老师,物理课教得很好,我写过一本《物理教学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在教育学方面的自学。
  一进大学,我就认为自己要当老师,需要学习教育方面的内容。所以我就按照教育史,把教育经典著作从头至尾都读了,孔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的著作都认认真真地读过。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了很多遍,做了十多万字的笔记。1980年,我从教育研究部门调到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从事研究。我将自己研究和学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成果应用于教学论研究,撰写了论文《教学辩证法》。《教育研究》将此文发表在《教育研究丛刊》1980年第一辑的首篇,此文被许多地方转载,给了当时还很年轻的我以极大的鼓舞。这奠定了我决心不离开教育研究领域的强烈信念。1984年我撰写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及其对教育科学的意义》在《教育研究》上分三期连载,我后来得知,正是因为这篇论文,我被推荐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基本理论组”的成员。这些为我进行教育研究奠定了基础,从这里我悟出用新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的教育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我首先研究的是系统科学与教育,花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期间发现了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建模,用建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从数学、物理研究中发现的。然后我又花了近十年时间研究教育建模。现在国内教育学界比较认可我的就是教育建模和教育系统论。后来有人来请我参与教师培训工作,我发现教育教学的经验对于教师培训来说更有实际效用,也更受教师的欢迎。我有过8年的中学教师的经历,在教科所也工作了8年,在教师培训中,我把“理论”和“模式”的内容融入到教学经验的介绍中,这也是我的《给教师的20把钥匙——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学方法》①写作的基础。
  这么多年的研究经历,我发现,要在“社会需要的、自己可能研究的、别人没有研究过的”三个方面的交集上来选研究项目。而且,搞研究应该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一个方面,不要分散到太多方面,同时还要在这一个方面坚持下去。我研究过人才学,经过统计发现,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出一流的成果,平均要花十年的时间。所以要超功利地、认认真真地去研究,感悟某个理论的一切东西,你的成果才是有深度的,才是有创新的、一流的,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贪多。
  
  对当前我国教育热点问题的看法
  
  张瑞芳:研究教育自然要关注教育的现实问题,您怎样看待当前我国的教育呢?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查有梁:我之前有过对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的教育和“学校精神”的分析。我认为,小学应该是养成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习惯,运动习惯,这些都要从小养成。小学要有“游乐园的精神”,要给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小学的孩子掌握基本的读写算就可以了,不要有太大的学业压力。中学则应是公民教育,培养国家的合格公民,中学要有“博物馆的精神”。我国目前只有少数人能接受大学教育,所以对于中学生,要尽量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人生。而大学教育则应是创业教育,大学生毕业后要能自食其力。尽管现在强调大学要走出象牙塔,但我认为大学的精神还是“象牙塔精神”,要宁静而致远。在大学里,学生要认认真真地看一些书,一定要精读一些经典的原著。
  我非常喜欢我们那个时代的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国家的提法也是很好的,同样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我个人认为对于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决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来概括。当然,“应试教育”的弊端确实存在,但这个全世界都会有,美国也有,日本、韩国更严重。“应试教育”的问题确实需要解决,但这并非靠教育自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与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关系。“应试教育”的弊端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要渐进地去努力。
  现在大家对“应试教育”这个概念的认识是混乱的,有人认为升学率高就是“应试教育”,这是不对的。想考好的心态是好的,如果没有这种上进心,那岂止教育,各方面都会弊端百出。况且,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搞“应试教育”吗?我觉得不是。广大的农村学校,有多少是在搞“应试教育”?还有很多的城市学校,它们的升学率很高,但一样是“素质教育”,因为孩子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快乐的,孩子们在多方面得到发展。我认为一所学校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升学率很高,这不能被认为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只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方法层次上的小概念,而“素质教育”是教育哲学层次上的大概念,没有必要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作为平行的一对矛盾来研讨。
  “素质教育”最鲜明的特点是要求人们改变过去对教育目的之纯功利主义观,不要以“升官”“发财”“出名”“得利”等为教育目的,而要以不断提高和完善人的各种素质为目的,使教育真正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所以“素质教育”是建立在终身教育基础上的,而“应试教育”则是在很短的一个阶段内存在的。单纯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就大大降低了“素质教育”的理论意义。
  “素质”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所以素质教育必然是“有差异”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要有个性,对于学校来说,每个学校都要进行文化建设,办自己的特色教育。我研究过差不多一百多所中小学,他们的特色教育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我觉得,整体上来说,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是很不错的。好学校不少,好老师很多。
  但是,当前的教育中科学和人文是分开的,这是很大的一个弊端,我们一定要解决科学与人文割裂的问题。过早的文理分科——在高中阶段分文理科,是非常不合理的。实际上,大学一二年级都应当是通识教育。美国的大学要求文科的学生必须要选一门理科的课程,并且要读到大学二年级水平。我觉得中学阶段文理科不应该分开。当然要允许学生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与擅长的科目;要把中学的知识水平适当降低,不用太深,一定要广,这样大学的教育才容易适应,容易改革,容易发展。
  当前,我们国家很缺高级技工,我觉得课程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应该是要重视技术。我国的劳动力70%~80%都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的,但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当将“综合技术教育”(包括“信息技术”)列为正规课程、正式课程,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综合技术课程标准”和“综合技术通用教材”,真正体现出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这是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力保证。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不要搞“运动式”的“全面出击”。语文、数学,在这些基础学科领域,广大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要珍惜他们的经验,没有必要来一个“突变式”的、“运动式”的“大跃进”。欲速则不达。
  张瑞芳:对于新课改,您的一些看法很受关注,2007年的《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的影响很大。两年过去了,您现在怎样看新课程改革呢?
  查有梁:我提出新课程改革“软着陆”,是借用“航天学”的词汇,意思是课程改革要“放慢速度,调整方向,确保安全,确保成功”。新课改不应该搞成运动。我认为《纲要》(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同)的主体精神是正确的,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正确的。但是正确的方法是要让广大教师好好直接研读《纲要》,认真研读各自学科的《课程标准》,深入研读各自学科的教材,结合各地的教学实际进行课程改革;要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课程改革;要相信广大教师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要允许对《纲要》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渐进地、稳妥地进行课程改革。这是课程改革“软着陆”的基本保证。
  课程改革要“吸取经验,逐步完善”。中国从1905年开始的一百多年以来的课程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以来的课程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课程改革,包括2001年以来的课程改革,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课程改革是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是“吸取经验,逐步完善”。用系统科学的术语说,教育是一个“慢变量”,是“序参量”,任何教育改革都不能操之过急。
  诗意生活
  张瑞芳:查老师,我知道您一直在写诗,诗的内容很丰富,人生感悟、自然科学知识等,您把您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写了出来。您甚至还研究概括了从古到今的诗歌的八种模式。有诗的地方自然有诗意、有温情,这种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查有梁:我的最大特点是保持着童心,我的第一本诗集就是《教育诗:童心》。我认为诗歌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净化心灵。诗,用真善美充实人生,提升感情。二是,珍惜生命。诗,使你度过的时间、空间都很有意义。三是,纯洁语言。诗,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思想。四是,学会创新。诗,让你捕获灵感,发现诗眼,层出不穷,变化万端。我在进行科学研究、教育实践、人生探索中,一直伴随着诗的创作。
  我给女儿写过诗②:
  日记,日记,日记,
  必须天天都要记。
  记下一天最有意义的事,
  会给你带来美好的回忆。
  
  日记变成月记、年记,
  那就没有什么意义。
  今天的事,今天作小结,
  “等明天”就浪费了时机。
  ……
  以此来鼓励她写日记。
  我写过《祖冲之求圆周率》③,是讲祖冲之的“缀术求π”,纯知识的,用诗的形式简洁地表达了出来。我更多的是写一些人生的感悟。我认为科学、教育、艺术是息息相通的,我将科学、教育、哲学与诗歌融合,进行了创新的尝试。
  写诗是一种生活态度,我特别喜欢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我很满足自己现在的生活,我仍然在不停地写诗。我现在所在的工作单位环境非常好,没有太多的压力,所以我能够静下心来做研究,这也许是一些单位所不能给的。
  张瑞芳: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后记:采访结束后的当晚,我就收到了查先生的e-mail。查先生在信中说,“办好《中国教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做好一件事,是很快乐的”。这让我倍受鼓舞,更感动于查先生的细致。查先生顺寄2009年新的诗作,现选登其中一首,让我们一起追寻人的“诗意栖居”。
  
   诗歌的殿堂
  
  我飞翔在诗歌的殿堂
  内心跳动着清晨的阳光
  血液里放映进行曲旋律
  爱情之舞曲异样嘹亮
  
  蓝色天空中自由漂流
  蜿蜒河流里随波翱翔
  密密森林在沙沙歌唱
  我如痴如醉的美梦幻想
  
  驾着极地的雪橇航行
  深海里从潜望镜中观赏
  同狼群一起马拉松奔跑
  一直奔向了十五的月亮
  
  如同孙悟空的几个跟斗
  还是没有飞出诗歌的殿堂
  2009.2.28
  写于北京
  
  注释:
  ①查有梁著《给教师的20把钥匙——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学方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②编者注:此诗写于1976年。
  ③参见查有梁著《教育诗:创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责任编辑:朱珊)
其他文献
本文将展示教研员开展行动研究的全过程,力求为行动研究的组织者或教研员自身开展行动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O2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它的发生与流行不但对群众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均具有较大影响,故其防制工作始终受到各级政府和卫
所谓计划免疫标准管理,就是指在日常计免实践和计免管理活动中,通过制定阶段性、长期性计免工作实施标准,引导和控制计免管理目标、行为标向、技术规程、计免质量、设备效用
本文论述了加深了对行动研究的认识、强化了“行动”团队意识、拓宽了研究领域,学习了基于行动的研究以及促进了自我反思,养成了自觉行动的习惯。
本文论述了全面分析朝阳区骨干校长成长与行动研究分项目的项目背景,准确把握工作定位、精心组建项目团队,不断深化项目管理、有序推动项目进程以及项目历程的特点和收获。
本文论述了以“行动研究”方法争取教育资源,并且跟进以“家庭关系工作坊”拉开“劳动影响”,企图松动教师对家庭的理解是个漫长的历程。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与行动研究”项目的评估结果,并进一步分析了行动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本文论述了西南地区各个县促成了一批女教师提拔到了领导岗位、县级人事局加深了对女性领导提拔问题的认识以及影响并提升了一批女性干部和女性教师的参政意识。
本文论述了培训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比较薄弱、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自主发展权利有限以及营造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和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营造适合教师行
本文论述了行动研究架起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理解的桥梁、是教师积累经验成为专家的利器、是最适合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取向以及可以培育学习研究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