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培养目标的旅游管理教学模式的分析

来源 :度假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人才需求方面对高等旅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立足于社会实际,进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旅游管理教育模式改革重点研究的方向。教学模式的改变可以起到重塑人才培养目标的效果,这对改变我国高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目标;旅游管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2-0092-01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旅游产业迎来了繁荣发展时期,进而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也在进行反思,即如何改变传统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多应用型的人才。经过研究实践证明,基于应用型培养目标的旅游管理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种问题解决模式;项目研究模式;情景教学模式,这三种教学模式都是从应用型视角为出发点,以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求着手,其在学生走出校门、步入工作时会产生非常有效的帮助,其对于我国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旅游事业也会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1 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内涵:
  所谓“应用型人才”顾名思义就是指可以学以致用的人才,那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是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培养人才的方向及目标。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及检验所学知识适用范围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保持投身实践的热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以及应用、检验所学知识。因此,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投身旅游事业的热情;研究旅游问题的能力;提供旅游服务的技术。
  2 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问题解决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先从具体问题为着手点,教学过程显得具有目标性以及针对性,学生学习起来也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另外,问题解决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为“问题—理论—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这一教学模式的落脚点,问题解决之后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以导入下一个知识点……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选择的问题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还要具备理论的延伸性,否则达不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其次,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将其提升为一个学术问题的高度,引导学生尽量避免带有感性色彩而是通过理性、逻辑来解决问题。
  (2)项目研究模式。当学生拥有一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之后会发现现实中存在的旅游经济问题所涉及的方面都非常的复杂,自己所学的单条知识原理无法合理的予以解释……这就对学生的知识复合以及叠加使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身为旅游专业教学工作者应当采取项目研究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思路就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完成项目研究目标,而研究项目应当具备“多前提、多问题、多变量”的特点,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学术研究合作能力,又对检验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起到良好的效果。在项目研究教学模式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有:研究项目应当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难度”;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研究结果应当形成一定的学术成果;项目研究应当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3)情景教学模式。所谓“情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与项目研究类似,但是其在难度以及本质上有着一定的区别。情景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性”的显著特点,其需要学生通过亲身实地的参观、考察、实习等实践活动来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分组合作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学生在整个情景教学模式中应当充当“主导者”的角色,教师则更多地扮演“旁观者”,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方面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情景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得出的结论可能还不够成熟,甚至不够合理,教师应当予以必要的指导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前者上,正所谓“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方向,其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也符合我国旅游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文中提出的三种旅游管理教学模式只是编者的个人浅见,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方式的更新以及教学模式的探索需要广大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去研究、去发现。
  参考文献:
  [1] 刘海洋. 基于应用型培养目标的旅游管理教学模式探讨[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119-125.
  [2] 王慧, 卜晓梅. 基于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探讨——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为例[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7(12):116-119.
  【通聯编辑:张薇】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坚持“三农”优先发展战略的同时,不能仅依靠单一的农业生产来提高农民收入,面对乡村存在经济文化衰落、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的现状,亟需通过对乡村文化和地方特色等方面进行剖析,探索新型的乡村振兴方法,结合实地现状提高乡村旅游对当地文化价值的认知程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即是加快推进乡村经济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本文以门头沟马栏村为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与规
期刊
摘要:在“城市营销”时代,旅游城市要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必须走品牌化之路。通过加强都市旅游开发意识,着力打造旅游精品,认真思考重庆都市旅游形象的定位,提高重庆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质量。重庆已成为具有较高国际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但仍面临如何通过品牌化建设及推广来促进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解决区域内景区旅游形象不鲜明、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等问题。  关键词:城市旅游;品牌建设;重庆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获得5个维度、20个指标的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结果,利用IPA模型绘制了“满意度——重要性”的四象限图。研究发现三亚中廖村的景色布局和环境卫生收获了游客的好评,但整体满意度较低,原因在于三亚中廖村缺乏对于游客的管理与服务,游客的体验项目策划较少,导致游客游玩时间较短,满意度较差。中廖村应该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增加体验项目,打造由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乡
期刊
摘要:该文针对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康养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以攀枝花为例,将从全域旅游与康养旅游的相关概述入手,对全域旅游视角下攀枝花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及具体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推动康养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文章的分析得知,攀枝花具有丰富且独特的康养旅游发展优势,该文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攀枝花康养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全域旅游;康养旅游;环境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铁运分公司作为彬长后起之秀,一个新建的企业,除了面临着国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艰巨任务,本身还存在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人员整体思想理念创新不够的因素,更加需要用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公司发展,进一步推进2017年“强基础、保安全、抓管理、求创新”的发展思路,为在新常态下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 铁运;企业管理;五大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信息化时代,文化旅游景区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支柱之一,得到了旅游開发者的重视。在旅游景区的文化建设中,信息化建设是不可获缺。针对信息化的作用,笔者将当前景区的文化建设现状和建设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旅游景区;文化建设;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2-0076-01  信息化时代,旅游业也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期刊
摘要:文明礼仪教育在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当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形象气质,培育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学生进入旅游行业,优化旅游服务打下坚实基础。我国本身就是礼仪之邦,特别讲求文明礼仪教育,而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教育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需求更是非常迫切。对此,中职教师要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中之重,改革文明礼仪教育方法,为学生未来走向职业岗位打下根基。  关键词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农村社会面临衰败的境遇,为了振兴乡村,社区营造运动得到了发起并一直持续至今。这是在新时期条件下对乡村发展的一种探索,对于传统村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构建地方循环经济、民众参与社区规划、多方合作、打造与重塑地方特色、开展社区教育等措施打造出了自身乡村发展的特色,社区营造已经摸索出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社区营造模式,使许多衰败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旅游业成为全球经济体发展中势头最为强劲以及规模最大的第三产业之一,也成为中国经济飞快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虽说中国旅游业在突飞猛进中不断发展,但是旅游商品的消费仍旧是旅游六要素中较弱的一项,与不断发展的旅游业情况不相匹配,在旅游业中旅游商品仍未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常州旅游商品的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商品营销的策略,以期在实践中有助于旅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却異军突起,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另外受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网络+闲置资源”的概念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网络将自有的闲置资源进行最优分配,有偿地提供给有需要的人,是一种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从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式。该研究以丫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对于闲置空间的研究现状及国内外依托闲置场地短租模式的发展现状,并针对丫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