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这种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而我们内心在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是这种动机,我们将之称为激励,只要能使人的内心充满这种动机,就可以将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个没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能力可以发挥80-90%。”
而激励教育就是将这种激发人争取成功的动力巧妙地融合到教育过程中的方法,这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的运用也并不鲜见,无论是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进行合理有力的鼓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的主体必然是课堂教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同时,能够运用激励教育的机制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短暂的教学过程中作了初步地尝试,现将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方法简单地归纳和分析如下:
一、在激励中学会倾听
我们并没有理由用只有四堵墙壁一块黑板的教室禁锢学生,并没有谁规定教室就是教学的唯一场所,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聆听自然的声音,呼吸自由的空气,让他们了解上语文课并不一定需要正襟危坐,而是可以以一种更为自然的方式融入到更为自然的语文中去,古往今来绝大多数的优美文章都不是在枯燥的教室里完成的,而是作者与大自然的一场对话的结果。比如在清晨的第一节课将课堂设在更接近于自然的操场之上,国旗之下,全班同学围坐在一起,中间放上一块小黑板,先全体闭上眼睛深呼吸,感受早晨的味道,然后一边听着鸟语,嗅着花香,一边上课。而此时此刻,激励教育也在悄悄地开始产生着作用,因为大多数学生都会感到更加地轻松自在,却没有因此而分散注意力,反而更加地集中,这种学习的动力并非来自某个老师的话语,也不是物质的奖励,而是那种与自然更加接近之后的喜悦,人本身就来自于大自然,当我们回到人类最原始的故乡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本能的满足,这种满足感能够激起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学好语文充满信心,而我们最为需要的就是这种信心。
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就更加容易学会倾听别人的声音,以一种更加平和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的意见,学会包容、学会妥协。
二、在激励中学会观察
看包括观看和观察,观看是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看是学习的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激励教育的方法之一,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是正处于模仿成人行为的关键阶段,虽然他们也会有所取舍,然而却很难以辨别好坏,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将世界上最为优秀的人或者事尽数展现在他们面前。笔者曾经给初中学生们放了一段奥巴马总统选举胜出后的演讲视屏,虽然他们无法弄懂其中纷繁复杂的政治背景和艰难生涩的政治术语,但是奥巴马作为一名成功演讲家的个人魅力和无比风范却令这群中国的学生印象深刻,连续使用的“yes,we can!”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奥巴马式的自信在同学之间无形地飘荡着,说话时昂首挺胸,再加上充满力量的手部动作,都源自于那位远隔重洋的新任美国总统。
笔者只是设计了在课堂上播放一段演讲录像的一堂课,但是却收获了学生的自信和观察模仿的能力,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在激励中学会表达
表达是一门语言、动作、神态等诸多方面共同结合的高深艺术,但是这里的表达并非仅指说话,而是一种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包括“说”以及“做”,并且拥有这种能力的前提就是需要——自信。
许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言的时候其实答案是正确的,但是声音非常地轻,原因很简单,缺乏自信,而通过表演却可以帮助其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重拾信心,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然后收获一片暴风骤雨般的掌声,这是每个期望成功的人梦寐以求的,但是同样,每个人心中也会有一道心理的屏障,阻止我们去“表演”,去展示自己,故而语文课堂上必须激励学生突破这道心理障碍,坚信自己是最棒的。
突破心理障碍,获得自信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要求學生每日起床默念十遍
“我可以、我能够、我必须、我相信”
李阳疯狂英语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在语言教学中对于语言的运用表达的方式做出了革命性地变革,找回了学习英语的真谛,就是使用英语,而且还是自己使用,所以不必在乎别人的想法,可以尽情地吼出来。同样作为学习汉语的语文课,我们也应当首先回归到其最初的功能上,同样也是运用,所以,英语可以吼出来,汉语同样也可以吼。
四、在激励中学会人文性
语文课毕竟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有它追求人文性的一面,所谓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这也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主要特点。
这些我们也能通过激励的教育将之完美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去,笔者曾经让学生看着两张图片写一篇文章,一张图片是一个瘦弱的三轮车夫在风雨中艰难地载着一位乘客,另一张则是衣冠楚楚的青年精英手持香槟聚会,我的目的并非宣扬金钱至上,而是要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贫穷是一种疾病,如果不是由于懒惰,就是由于无知,最坏的莫过于两者皆俱。”学生门在文章中并没有狭隘地同情三轮车夫,而是通过联系过去、展望未来的方式分析了贫穷者之所以贫穷的原因以及今后的出路,在活跃思维方式的同时也进行了关于勤勉的教育。
无论是倾听、观察、还是表达,或者是人文性的养成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过程和目标,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激励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来完美进行的。目的就是通过激励的形式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以激发,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共同提升。
而激励教育就是将这种激发人争取成功的动力巧妙地融合到教育过程中的方法,这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的运用也并不鲜见,无论是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进行合理有力的鼓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的主体必然是课堂教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同时,能够运用激励教育的机制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短暂的教学过程中作了初步地尝试,现将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方法简单地归纳和分析如下:
一、在激励中学会倾听
我们并没有理由用只有四堵墙壁一块黑板的教室禁锢学生,并没有谁规定教室就是教学的唯一场所,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聆听自然的声音,呼吸自由的空气,让他们了解上语文课并不一定需要正襟危坐,而是可以以一种更为自然的方式融入到更为自然的语文中去,古往今来绝大多数的优美文章都不是在枯燥的教室里完成的,而是作者与大自然的一场对话的结果。比如在清晨的第一节课将课堂设在更接近于自然的操场之上,国旗之下,全班同学围坐在一起,中间放上一块小黑板,先全体闭上眼睛深呼吸,感受早晨的味道,然后一边听着鸟语,嗅着花香,一边上课。而此时此刻,激励教育也在悄悄地开始产生着作用,因为大多数学生都会感到更加地轻松自在,却没有因此而分散注意力,反而更加地集中,这种学习的动力并非来自某个老师的话语,也不是物质的奖励,而是那种与自然更加接近之后的喜悦,人本身就来自于大自然,当我们回到人类最原始的故乡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本能的满足,这种满足感能够激起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学好语文充满信心,而我们最为需要的就是这种信心。
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就更加容易学会倾听别人的声音,以一种更加平和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的意见,学会包容、学会妥协。
二、在激励中学会观察
看包括观看和观察,观看是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看是学习的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激励教育的方法之一,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是正处于模仿成人行为的关键阶段,虽然他们也会有所取舍,然而却很难以辨别好坏,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将世界上最为优秀的人或者事尽数展现在他们面前。笔者曾经给初中学生们放了一段奥巴马总统选举胜出后的演讲视屏,虽然他们无法弄懂其中纷繁复杂的政治背景和艰难生涩的政治术语,但是奥巴马作为一名成功演讲家的个人魅力和无比风范却令这群中国的学生印象深刻,连续使用的“yes,we can!”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奥巴马式的自信在同学之间无形地飘荡着,说话时昂首挺胸,再加上充满力量的手部动作,都源自于那位远隔重洋的新任美国总统。
笔者只是设计了在课堂上播放一段演讲录像的一堂课,但是却收获了学生的自信和观察模仿的能力,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在激励中学会表达
表达是一门语言、动作、神态等诸多方面共同结合的高深艺术,但是这里的表达并非仅指说话,而是一种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包括“说”以及“做”,并且拥有这种能力的前提就是需要——自信。
许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言的时候其实答案是正确的,但是声音非常地轻,原因很简单,缺乏自信,而通过表演却可以帮助其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重拾信心,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然后收获一片暴风骤雨般的掌声,这是每个期望成功的人梦寐以求的,但是同样,每个人心中也会有一道心理的屏障,阻止我们去“表演”,去展示自己,故而语文课堂上必须激励学生突破这道心理障碍,坚信自己是最棒的。
突破心理障碍,获得自信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要求學生每日起床默念十遍
“我可以、我能够、我必须、我相信”
李阳疯狂英语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在语言教学中对于语言的运用表达的方式做出了革命性地变革,找回了学习英语的真谛,就是使用英语,而且还是自己使用,所以不必在乎别人的想法,可以尽情地吼出来。同样作为学习汉语的语文课,我们也应当首先回归到其最初的功能上,同样也是运用,所以,英语可以吼出来,汉语同样也可以吼。
四、在激励中学会人文性
语文课毕竟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有它追求人文性的一面,所谓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这也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主要特点。
这些我们也能通过激励的教育将之完美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去,笔者曾经让学生看着两张图片写一篇文章,一张图片是一个瘦弱的三轮车夫在风雨中艰难地载着一位乘客,另一张则是衣冠楚楚的青年精英手持香槟聚会,我的目的并非宣扬金钱至上,而是要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贫穷是一种疾病,如果不是由于懒惰,就是由于无知,最坏的莫过于两者皆俱。”学生门在文章中并没有狭隘地同情三轮车夫,而是通过联系过去、展望未来的方式分析了贫穷者之所以贫穷的原因以及今后的出路,在活跃思维方式的同时也进行了关于勤勉的教育。
无论是倾听、观察、还是表达,或者是人文性的养成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过程和目标,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激励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来完美进行的。目的就是通过激励的形式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以激发,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