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方法—家访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l_roo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是每个人永远的港湾。推开家门,是父母慈爱的笑脸和准备开饭时的菜香扑鼻;学校,是求知学习的殿堂,校门里面,是教师慈爱的容颜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家庭和学校,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几乎涵盖了小学生每天的生活内容。家长和教师,两个有所差异的角色,共同承担起了教育的主要职责。作为教师和家长教育的共同对象——学生,他的成长期盼看得到教师和家长积极一致的教育合力。我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经验的一线班主任,特别是小学毕业班的班主任,我有自己的方法—家访。
  家访就是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的一种最佳方式。所谓沟通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思想,观点或者交换情报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三种要素:一是意见与信息的传递者。二是收受者。三是传递的内容。
  怎样才能与家长沟通思想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呢?那就是做好家访。怎样才能做好家访,怎样让家长,学生欢迎你家访呢?我认为:
  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挨家挨户的上门访问已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如电话家访,书信家访等,让家长感到与教师的沟通亲切,自然。
  二,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或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教师要发自内心的进行表扬,由衷的表示祝贺,并进行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感受到成就感,那么,他的学习会更加的努力,他的思想会更加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
  四,“问题学生”的确很多缺点,怎样做好这一部分学生的家访呢?我认为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区分对待。
  有一部分学生天资聪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家里受到家长的特别溺爱,在学校又因学生成绩优异而受到教师的特别青昧。这一切都会使他们养成骄傲、自负、任性的个性,在与同学相处时表现为遇事不肯帮助别人,学习上自私,不关心集体,不爱参加劳动,不喜欢听批评的话,经不住挫折的打击。像这样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理解别人、学会感激别人是当务之急。
  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所谓“调皮”学生的家访,教师更要谨慎行事,避免让家长感到“学生又犯了什么错?”从而对教师的到来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学生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学习有困难或不遵守学校纪律,但他们的身上总是存在一些闪光点,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不仅仅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纠正他们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品质,并细心地培育他们。
  在家访沟通中,教师传递的内容是对爱护教育对象的体现,是对希望他上进的关注,那就必须在教师的言行中的每一细节体现出我们对于他们人格的尊重,关心他们成长的每一细微之处。家访能使得教师和家长能在一个较为宽松的“家”的氛围中,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促膝交谈,彼此了解。
  学生心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校内的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校外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学生的成长亦会产生重大影响。老师是学生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最直接的负责人,要搞好本班工作,教育和引导好每一个学生,首要的前提工作是要了解学生。家访是了解学生校外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并结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才能对学生有一个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育和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家访还可促进学校与社会、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
  最后家访的成败,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老师对优生、后进生、特困生的家长等不能按个人偏好来看待,应一视同仁,均给予他们同样的关爱。家访时,要全面、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对优生,不能一好百好,忽略他们的缺点;对后进生,不应以偏盖全,说得一无是处,应看到他们的优点;对特困生,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家长在长期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对其个性、特长、优缺点较了解,有些家长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不泛真知灼见。对此,老师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虚心向他们学习,互相交流和提高。对个别学生家庭影响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做法,如粗暴、溺爱、放任自流等等,老师须以诚相待,希望他们能消除恶习,为其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总而言之,认真扎实地做好家访工作,是全面了解学生,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方法。为了祖国的未来,责无旁贷的我们有百倍的爱心,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投入到教学、家访等工作中去,以取得社会的支持、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爱戴,进而为搞好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育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他文献
【摘 要】 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很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务,就必须了解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在基础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农村教学带来了挑战,我从几个方面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转变;探索创新;学习兴趣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尽快地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教法
期刊
【摘 要】 小班化教学是目前教学理论中一个新概念的代表,本文基于目前现阶段小班化教学开展的现状,结合笔者自身初中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简单分析小班化教学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和优势,主要涵盖了高效的学习效率、个性的学习特色和合作的学习氛围这三大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小班化教学未来的发展一定非常具有前景。  【关键词】 小班化教学;高效;个性化;合作学习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增人口增长绝对数逐年下
期刊
【摘 要】 中国高中数学教育在今天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大课改的前提下,要做好高中的数学教育是历年来高中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在谈及中国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同时,也提及了几点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育的看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数学教育;策略  数学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学科,它的逻辑严密,理论简洁,许多人学数学都会觉得很枯燥,但发现了数学中奥妙的人,学起来就不会觉得乏味了。  一、 高中数学教育的概况  
期刊
【摘 要】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和情感。新颖有特色的导入方法能营造最佳的教学环境,发展思维,促进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初中数学导入教学方式方法  课堂导入的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条件,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同时也是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恰当的导入,有利于创设
期刊
【摘 要】 线性规划是近两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学习简单线性规划的有关知识其最终目的就是运用它们去解决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的最值(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而有关的题型种类较多,变化多样,应用线性规划的思想解题不能完全拘泥于课本中的z=ax+by的形式,下面就从规划思想出发探讨常见的简单线性规划求最值问题。  【关键词】 线性规划;函数;解题思路  一、 目标函数形如z=ax+by型:  例1 (20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初中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初中物理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初级阶段,对其进行强化便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初中物理教学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进一步对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对策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完善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问题  物理是一种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
期刊
【摘 要】 我国现下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主要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高中化学教学课堂的实效性。为了提高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达到预计效果,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制定教学计划,着重突出高中化学的教学难点和重点,课前教师备课工作一定要充分做好。同时教师还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师生关系,得以提高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应将课堂教学以围绕学生而
期刊
【摘 要】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过程、思维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文将是对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能力简单谈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美,去积极探索数学奥秘。  【关键词】 小学数学;兴趣;活力;思维;理性认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
期刊
【摘 要】 2011年被确定为“国际化学年”,其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由此看出化学学科与社会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爱化学,学化学,用化学”。本文是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学的导入、过程的实施、教学成果的巩固(作业)等环节进行课堂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并提出了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以期取得同行共鸣,并能进行共同探讨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