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教育与数学教学同行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uti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被列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在当今的小学教育中,教育更偏重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科学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做到学科教学和科学教育的和谐统一,本文根据日常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实用策略。
  一、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科技思想教育
  1.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每册均有相应的数学知识的发现历史和历程及著名的数学家。如在三角形章节中,就介绍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在学习圆周长时,介绍了“圆周率”发现及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祖冲之等;另外,像欧几里得等世界著名数学家、鸡兔同笼等我国古代著名趣题,教材中均有介绍。以数学教材为载体,有机地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史,了解古今中外在数学领域作出贡献的名人,对学生进行学好数学、学好科学的思想教育。
  2.假借数学教学的素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某校六年级(1)班共有42人,假日组织去某公园游览,售票窗口这样写着“门票每人5元,50人以上8折优惠。”怎样买票合适、经济?学生通过研讨解题,可使他们亲身感受数学的价值并感受到科学统筹安排思想。
  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与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1.根据数学结论,再现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思想与方法。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公式”时,可先让学生试求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学生将圆柱体容器里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再分别量出长宽高,计算体积。这时,教师可顺水推舟,将圆柱体容器里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这一问题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探究欲望,经过思考,学生将其捏成长方体,体积就求出来了。当学生思维活跃,为解决问题而高兴时,教师可问假若是根水泥柱子,你能想办法计算吗?经过讨论学生深刻感受到必须有一个计算圆柱体体积的统一公式,这个公式可以从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关系中寻找,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学生的探索中诞生了。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个形成过程是创新意识的前提,也是形成科学概念、认识科学规律的基础。
  2.挖掘数学知识教学中的科技教育点,在教学训练中因势利导,体验数学思想与方法。在求简单平均数应用题教学中,在目标定位上除了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基本解题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实际材料的学习,体会到客观世界存在众多的自由度和随机现象,求平均数则是从随机现象中找出统计规律的一种常用方法;教学“移多补少、对应、估算”等思想方法,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增强数学意识,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要把握“四有”原则
  1.有意教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在学习圆周率时,应使小学生明确:对古代人民来说,圆周率的计算是一件复杂繁重的工作,圆周率的理论研究和计算就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数学水平及科技的进步。在这方面,我国古代数学家有过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刘徽利用割圆术,求得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来证实他的圆周率3.1416。祖冲之在刘徽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了一步,得到圆周率为355/113,称为密率。让小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科学)史料,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实其课外知识,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有机渗透,激发科学的探究精神。将科技教育有机渗透于数学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如教学《圆的周长》,由学生猜测圆的周长可能与直径有关,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量出自己身边的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计算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然后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得到圆周率。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3.有度把握,强化科学思维方法。小学科学技术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学科教学,而数学学科则是开展科学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教育,但切忌牵强附会,盲目堆砌。可以在教学的内容上适度地强化科学思维方法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 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出示:我国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5%,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0%。让学生读读,说说,既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也让学生意识到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耕地面积极其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土地资源,节约粮食。
  4.有序推进,拓展科学创新精神。渗透科技思想是对学生的科技教育,要从小学阶段一年级至六年级有一个整体构想,哪一年级教育要渗透什么科技内容,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每位数学教师都要心中有“数”、目中有“人”、手中有“纲”、授之有“法”,不能杂乱无章、随心所欲,这是就整体而言。当然就“个体”即某一位学生而言,也许不同于整体。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行之有序地因材施教,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放松要求。譬如,低年级小学生可适当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促使其萌发科技意识“幼芽”;中高年级则可增添科学调查、实地视察、实际操作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切实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浅近的、入门的科学知识,是学生创新火花的点火石。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探讨了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认识,着重论述了合作教学模式在实验班中的实践,阐述了实施合作教学模式后的实验班与对比班的教学效果的对比,同时概括了合作教学模式的成效。  关键词:职高数学 合作教学模式 实践  教育部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现代课堂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当然也不例外。所
期刊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与实际生活联系极其紧密的学科,它最能体现出学生的素质,也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此,物理这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初中物理教学对物理教师自身素质有何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更好地体现出教育原则,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呢?下面谈谈本人对这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素质教育对教师自身的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是“人类灵
期刊
摘 要:陶行知大力提倡生活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和教学走向生活。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走向“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回归生活”是对素质教育要求的理性回归,推动了整个学科“生活化”教学潮流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教育 新课程改革 价值取向 回归生活  《标准》提出:“在内容的
期刊
音乐是艺术,也是科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传授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追求。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在音乐教学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大部分农村音乐教师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只注重音乐技能、技巧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出发点。但在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往往是七年级“一呼百应”齐刷刷全举手,而到九年级几乎“寥寥无几”,到高中更是“无人问津”。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很是被动的,基本上是“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作业照方抓药甚至是陷入题海中。这样的结果是:教师是辛勤的“搬运工”,把知识从教材机
期刊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能阅读”的语文素养,基于这个目的,个人觉得,传统的教师先备好教案,然后在课上按照自己备好的教案一步步引领学生进行阅读,这样的教学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与其让学生不知道目标地跟着老师走,不如在教学伊始就把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步骤告诉学生,让学生对教师的“教案”有清晰的了解,形成自己的“学案”。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程序有了解后,这样他就能带着清楚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需求量及需求标准也相应提高。对于中专院校来讲,机械专业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专业,是为满足社会的发展及企业的需求而创建的。在进行机械专业教学期间,教师应多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进行人才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使其更好的适应岗位,为以后发展夯实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中专院校机械专业应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存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以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探究的力度,精心创设活动与探究的情境,以及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内容的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
期刊
摘 要: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问题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探究数学这门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因遇到了问题且需要解决而引起的。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有兴趣,才有解决问题的愿
期刊
摘 要:没有想象力的世界是可怕的,人没有想象也就不会进步,没有想象何谈创新。幼儿也一样,要让他们多加想象,大胆想象,多方质疑。只有通过想象才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探索、有利于创新。因此,我们就应全面激发、启迪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和呵护他们的想象力。我们幼儿教师更要精心营造让幼儿想象的氛围,精心设计方案,全面展开实施,培养他们异想天开的想象力,教师更应动手制作奇巧有趣的教具与玩具,利用讲故事、唱儿歌、画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