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方式,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品质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追问 自主探究 有效
新课改提倡的“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自己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有效利用课堂追问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一、案例: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图形中的规律》
师:按这样的摆法,摆2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7个呢?10个呢?
现在就有一个难题考考大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统计表(附:所填写的表格)
师:观察所需小棒根数这一栏,在这组数中存在着一个秘密,我们要通过算式来揭开谜底。现在联系一下刚才的摆法,摆一个三角形需要的3根小棒,那么摆两个三角形需要的5根小棒用算式怎么表示?3个三角形需要的7根小棒怎样用算式表示?还有更简便地表示方法吗?
学生操作完成表格。
1、生1:3+2×1
师:有没有同学跟生1想法一致?(设计意图:进行统计,让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师: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生1:3表示先摆的一个三角形,2表示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就要多摆2根小棒,1表示增加了1个三角形。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师:那要摆10个呢?摆1000个呢?
师:如果要摆n个三角形呢,需要多少根小棒?
生1:3+2(n-1)
2、师(追问):有没有不同想法。
生2: 1+2×2
师:有没有同学跟生2想法一致?(进行统计)
师:1表示什么?2×2表示什么?
生2:1表示先摆一条边,2×2表示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就要多摆2根小棒,增加2个三角形就多摆了2×2个。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师:那要摆10个呢?摆1000个呢?
师:如果要摆n个三角形呢,需要多少根小棒?
生2:1+2n
3、师(再次追问):还有没有不同想法。
生3: 3×2-1
师:有没有同学跟生3想法一致?(进行统计)
师: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生3:3表示摆一个三角形需3根小棒,2表示摆2个三角形,1表示1个公共边。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师:那要摆10个呢?摆1000个呢?
师:如果要摆n个三角形呢,需要多少根小棒?
生3:3n-(n-1)
课后反思: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的操作,学生带着问题“摆一个三角形需要的3根小棒,那么摆两个三角形需要的5根小棒用算式怎么表示?3个三角形需要的7根小棒怎样用算式表示?还有更简便地表示方法吗?”在操作过程中,按照从三角形到正方形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步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
学生探究后,我通过两次追问“还有没有不同想法。”和“谁跟这位同学想法一致?(进行统计)”及时引导学生,用算式来表达所摆图形的个数与所用的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二、案例北师大第五年级上《点阵中的规律》。
学生在研究每个正方形点阵的点子总数:第n个点阵就表示为n×n之后。
1、师:对于同一个点阵来说,如果划分的方法不同,会不会呈现不同的规律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第五个正方形点阵图(附:下图)。
师: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生1:我发现都是用折线分开的。
生2:我发现从短的线开始,每条线内的点分别是1、3、5、7、9。
生3:这个正方形点阵的点数用算式表示就是:1+3+5+7+9=25。
师(追问):你们觉得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1:一个算式比一个算式多加一个数。
生2:它们的得数正好是刚才那一排点阵的点子数。
生3:都是连续的奇数在相加。
师:是从几开始的连续奇数呢?
生: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在相加。
2、师(追问):还有哪些不同的划分的方法?如何用算式表示?在小组内研究一下。
学生汇报:
生1:我们是用横线划分的,算式是:5+5+5+5+5+5 = 25。
生2:还可以用竖线划分,算式也是:5+5+5+5+5+5 = 25。
生3:这些都可以写成是5×5 = 25。
生4:我们的方法不一样。我们是用斜线划分的。
用算式表示就是1+2+3+4+5+4+3+2+1。
师:这种划分方法有新意!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算式里最大的数是5。
生2:这个算式是从1开始加到5再加回到1。
生3:这个算式的两边是对称的,5在中间。
师:照这样的规律类推,第六个正方形点阵的点数如何表示?第9个呢?第n个呢?
生1:第六个点阵的点数是1+2+3+4+5+6+5+4+3+2+1。
生2:第九个点阵的点数是1+2+3+4+5+6+7+8++9+8+7+6+5+4+3+2+1。
生3:第n个点阵的点数是:1+2+3+……+n+……+3+2+1。
课后反思:在这里让学生寻找正方形点阵的不同划分方法,把教材分散处理的关于正方形点阵的不同划分方法集中探究,便于学生思维的延续和拓展,不失时机地追问让学生不至于出现思维上的断层。培养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总结概括规律的能力。
以上兩节课都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达成这一目标就要借助图形,让学生实际操作,目的在于让孩子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具体形象表达——用数学语言描述——用数学模型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不断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化”水平。
品质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追问 自主探究 有效
新课改提倡的“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自己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有效利用课堂追问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一、案例: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图形中的规律》
师:按这样的摆法,摆2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7个呢?10个呢?
现在就有一个难题考考大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统计表(附:所填写的表格)
师:观察所需小棒根数这一栏,在这组数中存在着一个秘密,我们要通过算式来揭开谜底。现在联系一下刚才的摆法,摆一个三角形需要的3根小棒,那么摆两个三角形需要的5根小棒用算式怎么表示?3个三角形需要的7根小棒怎样用算式表示?还有更简便地表示方法吗?
学生操作完成表格。
1、生1:3+2×1
师:有没有同学跟生1想法一致?(设计意图:进行统计,让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师: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生1:3表示先摆的一个三角形,2表示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就要多摆2根小棒,1表示增加了1个三角形。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师:那要摆10个呢?摆1000个呢?
师:如果要摆n个三角形呢,需要多少根小棒?
生1:3+2(n-1)
2、师(追问):有没有不同想法。
生2: 1+2×2
师:有没有同学跟生2想法一致?(进行统计)
师:1表示什么?2×2表示什么?
生2:1表示先摆一条边,2×2表示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就要多摆2根小棒,增加2个三角形就多摆了2×2个。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师:那要摆10个呢?摆1000个呢?
师:如果要摆n个三角形呢,需要多少根小棒?
生2:1+2n
3、师(再次追问):还有没有不同想法。
生3: 3×2-1
师:有没有同学跟生3想法一致?(进行统计)
师: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生3:3表示摆一个三角形需3根小棒,2表示摆2个三角形,1表示1个公共边。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师:那要摆10个呢?摆1000个呢?
师:如果要摆n个三角形呢,需要多少根小棒?
生3:3n-(n-1)
课后反思: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的操作,学生带着问题“摆一个三角形需要的3根小棒,那么摆两个三角形需要的5根小棒用算式怎么表示?3个三角形需要的7根小棒怎样用算式表示?还有更简便地表示方法吗?”在操作过程中,按照从三角形到正方形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步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
学生探究后,我通过两次追问“还有没有不同想法。”和“谁跟这位同学想法一致?(进行统计)”及时引导学生,用算式来表达所摆图形的个数与所用的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二、案例北师大第五年级上《点阵中的规律》。
学生在研究每个正方形点阵的点子总数:第n个点阵就表示为n×n之后。
1、师:对于同一个点阵来说,如果划分的方法不同,会不会呈现不同的规律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第五个正方形点阵图(附:下图)。
师: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生1:我发现都是用折线分开的。
生2:我发现从短的线开始,每条线内的点分别是1、3、5、7、9。
生3:这个正方形点阵的点数用算式表示就是:1+3+5+7+9=25。
师(追问):你们觉得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1:一个算式比一个算式多加一个数。
生2:它们的得数正好是刚才那一排点阵的点子数。
生3:都是连续的奇数在相加。
师:是从几开始的连续奇数呢?
生: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在相加。
2、师(追问):还有哪些不同的划分的方法?如何用算式表示?在小组内研究一下。
学生汇报:
生1:我们是用横线划分的,算式是:5+5+5+5+5+5 = 25。
生2:还可以用竖线划分,算式也是:5+5+5+5+5+5 = 25。
生3:这些都可以写成是5×5 = 25。
生4:我们的方法不一样。我们是用斜线划分的。
用算式表示就是1+2+3+4+5+4+3+2+1。
师:这种划分方法有新意!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算式里最大的数是5。
生2:这个算式是从1开始加到5再加回到1。
生3:这个算式的两边是对称的,5在中间。
师:照这样的规律类推,第六个正方形点阵的点数如何表示?第9个呢?第n个呢?
生1:第六个点阵的点数是1+2+3+4+5+6+5+4+3+2+1。
生2:第九个点阵的点数是1+2+3+4+5+6+7+8++9+8+7+6+5+4+3+2+1。
生3:第n个点阵的点数是:1+2+3+……+n+……+3+2+1。
课后反思:在这里让学生寻找正方形点阵的不同划分方法,把教材分散处理的关于正方形点阵的不同划分方法集中探究,便于学生思维的延续和拓展,不失时机地追问让学生不至于出现思维上的断层。培养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总结概括规律的能力。
以上兩节课都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达成这一目标就要借助图形,让学生实际操作,目的在于让孩子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具体形象表达——用数学语言描述——用数学模型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不断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