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设计”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 =洛故A = Moon
  Q: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摄影的,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手机拍照的?
  A:摄影一直都很喜欢,总的来说时间不算长。真正自己玩要算是2008年初我买单反的时候;手机拍照则是买苹果iPhone以后。
  Q:您在什么情况下会用手机拍摄,什么情况下用相机拍摄?
  A:因为手机几乎是随身携带,所以任何时候都会用手机拍照,只要身边发现有趣的事物。 单反相机携带就相对麻烦得多,所以用单反拍照,基本上事先就有所准备的。
  Q:您是否会特别在意手机的成像质量?
  A:不在意,手机的优势不在于成像质量,没有必要和相机去比。另外,以现在手机的成像质量而言,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大部分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的成像质量也会更加优秀。
  Q:在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手机和相机拍摄的照片大约各占多少比例?
  A:我没有特意统计过,手机和相机的比例大概为3:1。
  Q:作为一个设计师,您的手机作品偏爱几何形状的构图,在您看来,几何形状的美主要体现在哪里?手机在表现这种美感方面是否有着独特的优势?
  A:作为设计师,平时会很关注视觉审美上的东西,几何形状的美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平面构成的美。另外,从镜头中提取出几何图形,也是一种抽象的美,有些表现主义的意思吧。手机在表现这种美感方面的优势依然是便捷,只要会观察,身边随处都是具有美感的事物,但我不可能时刻背着单反相机。


  Q:经常拍摄同样题材的作品会不会灵感枯竭,您尝试过按照特别的主题和目的进行拍照吗?
  A:只要保持观察和思考,灵感是不会枯竭的。有主题和目的的拍照当然有,但这种情况下我大多会做一些准备,会用单反拍摄。用手机的拍摄是相对而言很随意的。
  Q:下一步手机摄影最想要突破的是什么?
  A:没有想过。
  Q:你的作品中很少见到人物摄影,但手机摄影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随时记录生活,而生活的组成元素是人,为什么你的作品中有“人”的缺失?
  A:我不是职业摄影师,所以没有太多的机会有“模特”来给我拍,所以人物摄影占的比例比较少。我拍的人物,基本上是家人朋友,这些照片,我几乎不公开到网上。有合适的机会,我也会在一些特定场合来拍摄人物,比如车展。 其实,我对人物摄影的兴趣确实不大。
  Q:手机拍照的一大优势是便于分享,您怎么看待这种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是否有过一些难忘的经历?
  A:现在来说,分享基本上是指的移动互联网的社交App,比如微信朋友圈、知乎,或者Instagram等。对我来说,把照片分享到社交网络上,是希望看到的朋友能和我一样体会到摄影的乐趣。或者有时候纯粹就是记录生活,只不过是通过拍照的方式和朋友们交流。 特别难忘的经历一下也想不起来,但换个角度说,每一次分享都是很好的经历。
  Q:您怎么看待滤镜的使用?在真实和艺术之间的平衡该如何把握?
  A:滤镜,其实就是事先设置好的一种后期处理动作。这个问题,其实在手机拍照普及之前,相机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之间如何看待与拿捏,是一样的问题。如果严谨的定义为“摄影”的范畴,那么照片所反映的主题、寓意、意境等必须是通过镜头“拍”出来的,而后期处理(包括使用滤镜)只能是加强,但不能改变。换句话说,拍出来的东西才能称为“照片”,而通过后期营造出来的只能称为“图片”。 当然,艺术的多样性和融合性是值得被提倡的,这和我前面说的不矛盾。
  Q:您提到自己对设计和摄影的喜爱是受到了一位中国画长辈的影响,您的一些摄影作品中也有一些体现,您觉得相机是否有着手机无法取代的表现力?
  A:是的,我有一位叔叔是个小画家,我小时候经常去看他作画,或多或少是受到一些艺术方面的影响的。所以我从小就对“画”这种东西比较感兴趣,一直对视觉艺术有着特别的偏好。 相机有着手机无法取代的表现力,我认为主要指的是技术的角度。在艺术的角度上说,两者几乎没有区别。
  Q:您曾经对初学摄影者在购买器材方面的建议是用手机拍摄,手机摄影的简单操作似乎并不利于基本功练习,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所有的艺术形式,基础技术都不是难点,学习摄影,应该指的是对这门艺术的理解。 有些摄影爱好者,只看得到牛机、牛头,却忽视艺术修养的提升,最后变成专拍烂片的“器材党”,这是我很不欣赏也不提倡的。我觉得,对于初学摄影者,一个很重要的门槛,是学会如何从镜头中看到美。而这个门槛背后,一方面是对美的理解力,也就是个人的艺术修为;另一方面,就是需要通过镜头练习,学习通过镜头这种方式来观察身边的世界。 前面说了,现在手机拍摄的像质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那么手机便捷的优势,对于需要大量练习的初学者,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Q:您觉得手机摄影是否使当今的摄影有所改变?手机摄影会怎样对摄影行业产生影响?


  A:了解摄影史就知道,摄影最早并不是一项民用技术,是科技的发展让摄影转变成了民用技术。而手机摄影的出现,让器材和技术的门槛变得更低,就让摄影越发走进了日常生活。 和手机的发展一样,就拍照功能来说,也可以把手机称为相机,相机也变得越来越容易操作和智能化,很多其他以往的专业器材也是。摄影在技术上将会变得越来越简单,但同时可以看到的是很多新的摄影技术也在不断产生。 摄影行业也在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变得更广泛,并且变得更加细分化。
  Q:你心目中最理想的拍照手机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对现有设备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A:把年代往前推一推,专业相机的像质恐怕都比不上今天的手机。前面说了很多次了,科技在不断进步,手机拍照的功能越来越好这是肯定的事情。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最理想的器材,一定要说哪些要素,参考相机的那些标准就好了。我目前用的是iPhone,弱光下的表现比较糟糕,有时候在弱光下有一些很漂亮的场景,但是拍出来全是噪点,就没办法了。不过不仅是iPhone,目前的手机几乎没有在弱光下可以表现出色的,这是手机感光元件的局限性所致。有些品牌号称弱光表现优秀,也就是内置了降噪滤镜,同时期的真正的手机像质表现,品牌之间差别很小。
  Q:还有哪些想对同样爱好手机摄影的人说的话?
  A:喜欢,就好好玩吧。

其他文献
海明威在《雪山盟》中写到:“在非洲那高高的雪山顶上,当地土人发现一只死去了的黑豹。那黑豹明知雪山上没有食物可寻,为什么还要爬上去呢?”  在摄影界久负盛名的前辈简庆福老先生像极了那只黑豹,那雪山就该是摄影。  生于香港的简老,今年93岁。18岁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时,对摄影发生兴趣。1951年,年仅30岁即获得美国摄影家协会颁授基石级会员荣衔,并获新加坡国际沙龙奖,这是他在国际摄影比赛首次获奖。
期刊
“杉本博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尊重的摄影家之一。他的重要摄影题材都是对艺术、历史、科学与宗教的诠释。他将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文化主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2001年的哈苏摄影奖在颁给杉本博司时,曾如此评价。杉本博司的摄影,无疑是属于那种能引起观者对世界投入思考的艺术,刹那与永恒、有限与无限、无与有,正与负,……这些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均以具象的视觉化呈现于他的黑白影像中。他的同胞、日本设计大师后藤繁雄称
期刊
摄影要能响应真实,反应政治议题,首先要能增加读者的认识与思考,而不只是看到。好比2013年底轰动的台湾纪录片《看见台湾》2,让人看到了环境破坏的结果,却无法理解原因。而纪实摄影一定程度是《看见台湾》式的,它的话语能力有限,虽然未必不行。然而要说见证事件就能产生对事件的理解,我很怀疑。《看见台湾》从高空俯视的拍摄手法虽然前所未有,土地的残缺与破烂让我们乍看下会很震撼,但那个话语的效果如何作用在我们身
期刊
Q =陈奇军A =崔新华  Q:老城改造这个选题,您从何时开始关注的?  A:2010年,我当时在上海工作,有一个拍摄石库门的项目。从那时起,我开始拍摄老城改造这个主题。  Q:您都拍摄了哪些老城?  A:主要就是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我觉得中小城市的老城改造不如北京和上海更加典型,所以我拍得不多。  Q:您拍摄老城改造的出发点是什么?  A:北京和上海现在属于国际化的大都市,人
期刊
在李志国的镜头下,有许多鸟儿和昆虫。它们不再渺小,而且往往集结成群,亦不再孤单。艺术家用了一种独特的方法,使这些弱小的生命看起来强大了一点点。  他用自行设计研制的20×24英寸超大片幅相机进行超微距拍摄。在操作上,牵涉到镜头的涵盖、曝光补偿、景深控制、焦点的精准、镜头最佳解像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而且每幅作品都要进行多次曝光,少则3-5次,多则20-30次。我无法想象艺术家是如何跨过这一道道门槛的,
期刊
Q =陈奇军A =崔新华  Q:拆迁这个选题您拍了多久了?  A:作为专题的拍摄,我是从2010年12月拍《南环新村》开始的,到现在还在拍,没有间断。除了老新村,我今年还拍了些旧工厂、老村落,当然都是正在或准备拆迁的。以后还会拍下去,不过方式上会有所改变。  Q:为何对这个题材感兴趣?您觉得您的“拆迁”系列是记录为主,还是更偏向艺术创作?  A:我完全可以说,这是作为职业摄影记者具有的敏感,对记录
期刊
Q =陈奇军A =解海龙  Q:您长期关注我国的“希望工程”建设,这项工程目前进展如何?  A: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与20多年前相比,我国的“希望工程”进步很大。但是近些年 “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这种苗头很不正常,我觉得整个社会特别是孩子家长都要有长远思想,不可因为急功近利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另外,偏远地区的教育环境依然比较艰苦,我们还需要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期刊
Q =陈奇军A =梁勇  Q:这个主题是如何引起了您的兴趣?  A:首先是我的家曾经面临拆迁,我就想用相机把自己从小生活过的地方记录下来,因为它即将消失。后来我越来越觉得,拆迁不仅是我个人情感问题,这反映了中国人的典型情绪。  Q:中国人的典型情绪如何理解?  A:中国式拆迁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旧城改造,中国的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其中尤其以拆迁最具典型性,这种事情折射了一个国家的基本国
期刊
T: 首先请您向中国的读者介绍一下您自己的经历。  L:我16岁的时候就明确我以后要做摄影。我的第一个爱人也是摄影师,他在他父母的浴室里面建了一个暗房,因此我一开始做了很多暗房里面与负像正像相关的工作。看着世界从显影盆里面一点一点显现出来,这真的非常令我着迷。现在的这一代人对摄影则是完全不同的经历了。所有的东西都是马上就有,马上就可以在显示屏上观看。那时候摄影的过程总是要很长的时间,到一个地方去拍
期刊
对已经结束的9月5日至7日的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的绝大多数报道中,用得最多的词无疑是“人气爆棚”。作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规模的以艺术摄影交易为主题的专业博览会,在展会开幕前一周,就有人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开玩笑说:“下周,中国摄影圈分两种人:一种是在上海的,一种是不在上海的。”无疑,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摄影人的一次聚会,画廊主、藏家,摄影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摄影媒体人汇集于上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