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科学明星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j_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1901年诺贝尔国际奖金颁发以来,仅有两人两次荣获该项殊荣,其中就有居里夫人。1903年,居里夫妇与科学家贝克勒尔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11年,居里夫人单独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金;后来,居里夫人又相继获得了其他形式的8种奖金;她一生获得的世界各国授予她的荣誉称号有107种,奖章有32种。本文将通过对于这位伟大女性对于科学态度的阐述,影射出科学家对于荣誉的态度,勉励广大的科学工作者。
  关键词:科学明星 诺贝尔奖 荣誉
  一、引言
  居里夫人在科学上所创造的杰出成就,使她誉满全球,成为现代科学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星。然而,“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刚正不阿的判断……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爱因斯坦语)——这一切,又显示了她同时是一位心灵美、品格高的,“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科学明星。
  二、将“自我”溶化于科学事业
  居里夫人把科学事业看得高于一切,把人类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因而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实验中达到了如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所说:“不只是忘我,简直是‘无我’了。”1896年,她在对铀和钍的一些化合物的化验中,发现了一种远比铀或钍的射线更加强烈的射线。这种特别强大的射线从何而来?只有一条可能的答案,即:化合物中一定还有一种至今尚未被发现的新的化学元素。于是,她决心寻找这种新元素。在居里的理化学校那所破旧的小木棚中,她承担起“男子的职责”,将沥青铀矿渣一铲一铲地往铁炉里面送,尽管毒烟呛得她既咳嗽又喘气,但她却像司炉工一样,不停地铲呀、铲呀——铲掉了好几吨重的沥青铀矿渣。同时,她一面烧火,一面用一根与她个子一样高的搅拌棍,不断地搅拌那些煮沸的黑色溶液。一连几小时不停地搅拌,奔波,倾倒,她精疲力竭了,但仍坚持着。提炼时,棚屋内无烟罩设备,她不得不忍受着铁屑、煤末和灰尘的袭击。为了不使实验中断,她经常在小铁炉上准备夫妇两人的饭菜。她一个人,可谓既“开工厂”,又“办食堂”;既是学者,又是工人和技师,还兼着搬动容器的“苦力”。
  居里夫人是这样一种人,“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走下去……”。(爱因斯坦语)数年的夺镭大战,虽然镭的射线使她的指尖发炎,手上脱皮并起泡出水,甚至由于“每到晚上,累得连站也站不住”,使她的体重减轻了7公斤,但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从这熊熊烈火中把新元素的秘密发掘出来,绝不停手罢休。她以顽强不屈的毅力,战胜了“实验科学史上罕见”的重重困难,终于把新元素的谜底揭开了,但不是一个而是两个:1898年7月,发现了其中的一个,她给它定名为“钋”,用以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1898年12月,又发现了第二个,她给它取名为“镭”。镭的放射力比铀大百分之一百五十万倍,因而它的特性被称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观。
  居里夫人的晚年,由于过度积劳,加上放射性的危害,疾病严重缠身,她时而谈到自己的死:“我的余年显已无几。”她对于死是镇定的,心里放不下的只是研究工作,她不无痛苦地说:“我不知道,我是否能离开实验室过日子……在我去世之后,镭学研究的命运如何,使我不安。”于是,她比以往更加拼命地工作:清晨,起得很早,忙着跑到实验室去,在那里,完全进入了一个忘我的境地,什么疾病、死亡,一切都不在头脑里了,想的、做的,只是实验,直到晚餐后回家。
  1934年7月14日,这是科学史上一个悲哀的日子。这一天,一个最纯洁、最高尚的科学明星——居里夫人的心脏停止跳动了!她创造、发展了镭的这门科学,然而,医生们却宣布:夺取她生命的就是镭!她像战士一样,牺牲在自己的科学岗位上,牺牲在为人类幸福的斗争中。
  三、真正“伟大的科学精神”
  当发现并提取出镭这种极其贵重金属,巨额专利权摆在面前的时候,居里夫人毅然地决定:放弃专利,向全世界毫无保留地公开技术,让镭为全人类服务;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伟大的科学精神”。她说:“没有人应该由镭致富,镭是一种元素,它是属于全世界的。”即使后来居里夫人遇到经济上的困难,给她的研究工作和家庭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她也从不后悔。1921年,居里夫人应邀访问美国时,美国妇女主动捐赠给她价值达15万美元的一克镭,这正是她所急需的。她虽然是镭的发现者,但她买不起这样昂贵的金属。可是,在赠送仪式的前夜,居里夫人看到“赠送证书”上写着“赠给居里夫人”的字样时,她不高兴了。她当场声明:这个“赠送证书”必须修改一下,因为这镭应当是送给“实验室”的,不应当赠给她个人;若是赠给她个人,尽管也是供实验室使用,但在她死后,会成为她女儿的产业,而这是她绝对不能接受的。由于她的坚决要求,当晚找了证人,根据她的意见对“赠送证书”作了修改。
  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全部为人类的利益服务,这是居里夫人的一贯宗旨。自从人们公认镭在医疗上的作用以后,不少人都到处寻找有放射性的矿物。有好几国还计划开采,特别是美国和比利时。然而,如何获得镭,这个秘密只有居里夫人知道。于是,国内外那些对生产镭感兴趣的工程师们不断来信向她请教,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制镭过程在内。她认为:“物理学家总是将研究成果全部发表的,我们的发现不过偶然具有商业用途,我们不能从中取利。再说,镭将在治疗病人上大有用处……我觉得似乎不能借此求利。”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后,她把放射科学应用于救助工作中,并亲自组织和率领了一批X光小分队,巡回于前线和后方各医院,拯救那些受伤士兵。“这个面孔美丽而惨白的、救死扶伤的天使”——居里夫人不顾自己的疾病,不顾常年被镭灼伤的羸弱身体,冒着枪林弹雨,在大战中坚持救助工作达4年之久,救助的伤兵达一百万以上。
  四、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
  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这位为世人所崇敬的科学家,以她毕生虚怀若谷、淡泊荣誉的谦虚秉性而令后人久久不忘。   镭的发现和应用,使居里夫人一举成名:学者和名流向她热烈祝贺;记者和摄影师纷纷来访;毫不相识的人请她签名留念;国内外一百多个科学研究机构聘请她为名誉会员、名誉博士、名誉院士;宴请、贺电、勋章、演讲……荣誉的浪潮席卷而来。然而,居里夫人却一直逃避人们给她的荣誉,厌恶人们对她的恭维和颂扬,她视这一切为“灾难”,经常抱怨说:“我们的生活完全被敬仰和光荣毁坏了。”居里夫人遵奉的箴言是:“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她一生喜欢的是默默无闻地工作,不愿抛头露面,尽量躲避新闻记者。她每每感到,掌声和颂辞,会使她昏晕;众人望着她,会使她觉得羞怯;豪华的场面,会使她全身发冷,呼吸不自然。当有人称赞她的工作是“灿烂的工作”时,她甚至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死了”。1921年访美期间,当美国妇女界为了表示敬意而用盛典欢迎她时,她感到极不舒服,甚至于恐惧;她的咽喉发干,周身不适,双手感觉到“冰冷”!一位负责接待的夫人将为她赶制当时按规定只有教授才能穿的长袍,请她穿时,她觉得像针刺一样。她看到自己那双由于酸的侵蚀而伤痕累累的手,立即想出了一个逃避这种殊荣的理由,说:绸缎衣料对她的被镭灼伤过的手有刺激性。此外,仰慕者一批一批地前来向她表示敬意,其中一个狂热的人,因为太过兴奋,在同她握手时用力过猛而使她手指受伤。这使她在以后的旅行中,不得不把手缠上纱布,手臂悬吊在绷带中。
  一位哲人说:“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居里夫人一贯鄙弃虚荣,对于自己所作出的科学贡献,她从不愿意说是“我”如何。而在必须用第一人称的场合,她总是用复数的“我们”。按照她的意思,这“我们”二字,是指她和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她把自己的名利看得微乎其微,达到了“忘我”甚至“无我”的程度,但她把祖国的事业却看得比一切都高。1907年,居里夫人把她的价值一百万法郎的研究成果——一克镭,送给她的第二祖国——法国的一个研究治癌的实验室。她说:“只要能治好病,甚至只要能使病人减轻一些痛苦,那我们的工作就不能算是徒劳的了。”1914年10月,法国政府鉴于战时经济需要,决定向公民发行公债,并要求个人捐助金子。居里夫人立即响应号召,“把我所有的一点金子献出去,加上我那些金质奖章,……同时,仍留在斯德哥尔摩的第二次诺贝尔奖金,这是我们家财产的主要部分,我决定把它提出来,购买战时公债……”1918年,大战的结束和祖国——波兰的独立给居里夫人带来了双重喜悦。她在给哥哥的信中兴奋地写道:“在奴役中诞生,在禁锢中生存的我们,即将看到我们所憧憬的祖国复兴……”为了报效祖国,居里夫人心里酝酿着一个伟大的计划:在华沙创建一个镭学研究院,作为科学研究和癌症治疗中心。这个计划一经披露,立即受到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一个群众性的“建院募捐”活动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925年,居里夫人踏上返回祖国的路程,到华沙参加镭学研究院的奠基仪式;1932年,居里夫人再一次返回祖国,到华沙参加镭学研究院大楼落成的开幕典礼。望着研究院漂亮的大楼,她激动得热泪盈眶,思绪翩翩:多少年来,欠祖国的债终于偿还了。
  五、给予科学研究人员的启示
  科学研究一直是广大高校和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经常会出现一些关于科学研究功利化和浮夸化的报道,许多原本有着崇高科学研究理想的人也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人们一味地追求科研指标,或者简单地追求褒奖和荣誉。这和科学精神的始然越发越远。
  居里夫人一生的追求和最终整个人生的轨迹让我们终于可以安静下来审视自己。诚然,荣誉是对科研人员所取得成绩的肯定,但这仅仅是整个科研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更多地是要深入追求科研的本质,探究科学的核心,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科研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使我们的科学信仰愈发坚定。
  参考文献
  [1] 赵秀娥.试论居里夫人的科学道德.学理论[J].2011(2):125-126.
  [2] 吕增建,陈小敏.玛丽·居里夫人的高贵品格和人格魅力[J].科技信息,2009(27):16.
  [3] 麦群忠.何泽慧:“中国居里夫人”的传奇故事[J].文史春秋,2012(1):42-45.
  [4] 杨虚杰.居里夫人:为科学也为教育[J].博览群书,2011(3):17-20.
  [5] 杨建邺.居里夫人传[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4.
  [6] (法)艾芙·居里,著,贾文浩,贾文渊,贾令仪,译.居里夫人传[M].北京: 燕山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态批评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来研究文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视角出发,探讨文学的思想文化蕴含,探究造成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本文通过探讨生态批评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旨在帮助人类从思想上摒弃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共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批评 生态整体主义 思想根源 人类中心主义  19世纪美国
期刊
摘 要:在严肃文学领域,近两年的“90后”作家陆续发力,他们贡献出了非常多且文本意义极其丰富的短篇小说,通过对年轻作家的小说文本进行详尽的分析,希冀以一种更为清晰的角度来面对在成长中蜕变的“90后”作家。  关键词:90后 小说 文本 严肃文学  最近两年,一批崭新的面孔开始在文坛逐渐清晰起来,这个群体受到愈来愈多的瞩目,在严肃文学领域(单以小说为例),李唐、王苏辛(普鲁士蓝)、苏笑嫣、林为攀、国
期刊
摘 要:《坟》、《朝花夕拾》是鲁迅重要的两个散文集。其中充斥着深沉、复杂的时间意象,也构成了解读鲁迅创作实践的重要视角,本文将侧重分析《坟》、《朝花夕拾》中时间意象与死亡意象的纠结与嬗变,对文本中关于死亡的时间意味加以分析。  关键词:时间 《坟》 《朝花夕拾》 死亡意象  鲁迅的文字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具有对称意味的时间意象,而时时将自己置身于这两端之内,如“传统”和“现代”,“故”与“新”“新”与
期刊
摘 要: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系之下,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存在失衡现象。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阿Q正传”为研究对象,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运作”四步骤的最后一个步骤“补偿策略”为理论基础,运用个案研究法分析并归纳译本中所用到的补偿策略。在面对原语与目标语的语言风格、文化背景等不同观念,译者在翻译中运用斯坦纳的补偿策略使译文恢复平衡。  关键词:阐释理论 补偿策略 平衡
期刊
摘 要:《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是唐传奇的优秀代表作品,本文从文学人类学的维度关照唐传奇的文学治疗功能,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而需要宣泄,通过臆想找到幸福,最后回归现实,正视现实,对自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文学对自我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唐传奇 文学治疗 《枕中记》 《南柯太守传》  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是唐传奇的优秀代表作品。想要了解文学作品的治疗功能,那么了解作者的生
期刊
摘 要:相较于哲学论著,《培根论说文集》更是一部表现培根治世思想及人生态度的作品。从艺术角度剖析该书,不难发现培根作为一个博学的用喻高手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思想家特有的风趣;从思想维度分析,培根在书中表达的观点虽有其伟大之处却也明显带有自身思想的局限性。文章试从文学性、现实性、培根的折中思想等方面简评这部作品,以冀为培根研究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培根 论说文集  相较于哲学论著,《培根论说文集》
期刊
摘 要:借用“文革”题材来讽喻民众文化心理的作品基本上奠定了王小波的创作风格,作者的“文革书写”展现了生活于“文革”时代下人们的悲惨境遇与意识形态,揭示了专制极权控制人心、剥夺人思考权利的“愚民”政策。此外,文革历史的荒谬性与作家选取了漫画式夸张幽默的叙述语调之间可以说暗含了一种审美上的契合。 “文革书写”作为一种“寓言”式的存在,已经超越了具体历史条件而成为作家反思、拷问整个人类劣性文化的工具。
期刊
摘 要:本文借用米勒的重复理论(重复是既相互对立又互相缠绕成一体),对西游记中“黑熊精”形象的“重复原型”进行了一个考察,发现其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熊王阎婆梵在形象和行为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另外,围绕着黑熊精的人物关系,笔者认为黑熊精其实是三位主人公的形象对体,也是串联小说中“三教”次主题的一个轴心。  关键词:西游记 黑熊精 阎婆梵 三教关系 对体  一、异域主题的“重复”:黑熊精形象来
期刊
摘 要:两晋时期的士人,在人生趣味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体悟。而东晋陶渊明对生命的体悟主要表现在他的读书与创作过程中。他禀执淡泊人生的欣趣来进行读书活动,常以入神为主,在典籍中求得精神的“会意”。所会之意,主要表现在他与古之高士如隐者、贫士、悲剧英雄等人物之间的千古交流,进而表达在自己的诗文创作中,获得一种“欣然忘食”的审美愉悦。而他的作品,而在艺术甚至人生的高度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关键词:陶渊
期刊
摘 要:《洛丽塔》和《黑王子》都采用回忆性的元小说模式,叙述者均通过讲述一个自传性的故事为自己的犯罪行为辩解,并运用相似嵌套结构表明小说的虚构本质,他们都将艺术作为一种道德慰藉的形式,通过写作进行忏悔和自我救赎。通过对两部小说的艺术构思、人物塑造、主题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之处,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意蕴。  关键词:《洛丽塔》 《黑王子》 慰藉 比较 异同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