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预算控制是一种重要的企业管控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自控能力,进一步促进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经营管理目标。本文首先对全面预算控制进行了简要介绍,进一步论述了全面预算控制的方式及形式,最后对经营预算的控制從成本及费用预算控制、生产预算控制及销售预算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经营预算控制措施,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经营预算控制:全面预算控制:控制形势
一、引言
目前为止,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执行全面预算控制与经营预算控制的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之处,部分企业在设定预算目标时缺乏实际规划,致使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难以对预算计划进行合理把控:企业的预算控制过分关注财务指标,没能有效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以及部分企业的预算控制工作落实不到位,具体的控制措施不明确,进而导致预算控制工作的开展效果差强人意,并最终对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因此,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预算控制的管理力度。
二、全面预算控制概述
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控制工具之一,全面预算控制对于企业在考评经营效益、管控经营风险、协调各部门经营工作、健全企业内部管控体系以及完善企业长垣经营规划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相关企业管理部门于2008年明确提出了企业在控制活动中必须实行全面预算控制管理体系的要求,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正处于业务范围快速拓展、内部经营环境不断变化与外部市场环境持续更新的发展过程中,相较于计划经济时期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企业在面临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全面预算的控制力度,结合企业内部当下的管理水平、所处的行业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细化的控制。但是,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建立的不够完善,全面预算控制的执行力度较小,致使其功能效用不明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全面预算控制方式
(一)严格控制
企业全面预算的严格控制是完全按照预算在实际企业运营中的实现程度对相应责任人进行业绩考评的预算控制方式。严格控制的指导理念是“压力源自动力”,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要求其下一级别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完成预算指标,有效确保企业整体的运营工作顺利展开。企业在进行全面严格控制时,相应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实际运营绩效必须与企业的预算完全相符,预算指标是业务部门经理开展工作的强制性约束条件。根据企业的具体规定,每一个固定运营周期结束后,必须进行实际运行业绩与预算的比较分析,根据已知之间存在的差异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整、改进措施。在这样严格的预算控制下,对于管理者业绩的评判主要根据其能否在规定周期内达到预算指标进行的。
(二)松散控制
企业全面预算的松散控制对业务部门责任人的考核评比相对灵活,松散控制的指导理念为“权力下放”。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给予下一层次的执行人员较独立的工作空间,并以此来激发下层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工作潜力,进而推动其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本职工作。企业在进行全面松散控制时,企业的预算并不能成为对业务部门经理的强制性约束,只能作为管理人员实际业绩的参照标准。在这种控制方式下,企业全面预算中的数据作为业务部门实际工作能力的最优预测,在后续的运营过程中,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可对预算进行随时修改,并及时将修改后的预算上交至上一级管理人员。在预算的松散控制下,实际业绩与预算存在一定差异不代表业绩不好,除特殊情况外,对预算的修改也不会受到严格的控制。
四、全面预算控制形式
(一)内部控制
全面预算的内部控制主要通过两种手段发挥作用,分别是管理控制和自我控制。管理控制主要是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上层管理人员对下层管理人员预算执行情况的整体监督与考核评价。可以把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细化为两种类型:一是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控制,即对工作人员的组织行为和工作状态期望要求的具体表述:二是产出控制,即严格控制工作人员的业务结果,确保工作人员谨慎思考怎样完成任务指标。而自我控制指的则主要是特定业务部门及特定工作人员对自身权利与责任范围内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自我监督,根据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与预算指标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主观分析,并在上一级别管理人员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工作调整。除此之外,自我控制对预算执行中的实时监管、工作完成后的业绩考核以及相应奖惩措施的实施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外部控制
全面预算的外部控制形式是指企业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所受的企业外部环境影响。外部控制的主体是包括市场状况、社会环境、经济政策等宏观因素的社会控制。社会控制对企业战术的推行、企业战略的确定既可能产生正面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但由于外部控制的客观存在性,致使企业并不能对其进行回避,只能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控制其产生的消极作用。值得庆幸的是,企业运营的外部环境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对企业预算执行的影响相对有限,企业可以靠内部调整进行有效控制。
五、经营预算的控制
(一)成本及费用的预算控制
企业的成本预算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材料成本以及制造费用成本。因此,企业领导人在进行成本预算控制时应站在企业运营的制高点进行对产品成本的全局审视及总体监督,而并非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化控制。在根据目标效益推到运营成本或者以销定产的情况下进行成本预算控制时,则应该在对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材料成本以及制造费用成本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下对成本预算中各项目标要求的完成情况,制定完整、细化的各项目标成本管控措施。
企业的费用预算又可以具体细化为销售费用预算以及管理费用预算。销售费用包括产品的包装费用、运输费用、销售佣金等根据实际产品销售数量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浮动的变化销售费用以及销售管理部门人力资源费用、产品广告费用等非变动销售费用。对于销售费用的控制工作应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会为根本目的灵活展开。由于管理费用由复杂的子结构组成,对于不同的明细项目应采取不同的预算控制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运算控制。
关键词:经营预算控制:全面预算控制:控制形势
一、引言
目前为止,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执行全面预算控制与经营预算控制的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之处,部分企业在设定预算目标时缺乏实际规划,致使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难以对预算计划进行合理把控:企业的预算控制过分关注财务指标,没能有效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以及部分企业的预算控制工作落实不到位,具体的控制措施不明确,进而导致预算控制工作的开展效果差强人意,并最终对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因此,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预算控制的管理力度。
二、全面预算控制概述
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控制工具之一,全面预算控制对于企业在考评经营效益、管控经营风险、协调各部门经营工作、健全企业内部管控体系以及完善企业长垣经营规划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相关企业管理部门于2008年明确提出了企业在控制活动中必须实行全面预算控制管理体系的要求,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正处于业务范围快速拓展、内部经营环境不断变化与外部市场环境持续更新的发展过程中,相较于计划经济时期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企业在面临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全面预算的控制力度,结合企业内部当下的管理水平、所处的行业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细化的控制。但是,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建立的不够完善,全面预算控制的执行力度较小,致使其功能效用不明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全面预算控制方式
(一)严格控制
企业全面预算的严格控制是完全按照预算在实际企业运营中的实现程度对相应责任人进行业绩考评的预算控制方式。严格控制的指导理念是“压力源自动力”,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要求其下一级别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完成预算指标,有效确保企业整体的运营工作顺利展开。企业在进行全面严格控制时,相应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实际运营绩效必须与企业的预算完全相符,预算指标是业务部门经理开展工作的强制性约束条件。根据企业的具体规定,每一个固定运营周期结束后,必须进行实际运行业绩与预算的比较分析,根据已知之间存在的差异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整、改进措施。在这样严格的预算控制下,对于管理者业绩的评判主要根据其能否在规定周期内达到预算指标进行的。
(二)松散控制
企业全面预算的松散控制对业务部门责任人的考核评比相对灵活,松散控制的指导理念为“权力下放”。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给予下一层次的执行人员较独立的工作空间,并以此来激发下层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工作潜力,进而推动其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本职工作。企业在进行全面松散控制时,企业的预算并不能成为对业务部门经理的强制性约束,只能作为管理人员实际业绩的参照标准。在这种控制方式下,企业全面预算中的数据作为业务部门实际工作能力的最优预测,在后续的运营过程中,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可对预算进行随时修改,并及时将修改后的预算上交至上一级管理人员。在预算的松散控制下,实际业绩与预算存在一定差异不代表业绩不好,除特殊情况外,对预算的修改也不会受到严格的控制。
四、全面预算控制形式
(一)内部控制
全面预算的内部控制主要通过两种手段发挥作用,分别是管理控制和自我控制。管理控制主要是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上层管理人员对下层管理人员预算执行情况的整体监督与考核评价。可以把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细化为两种类型:一是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控制,即对工作人员的组织行为和工作状态期望要求的具体表述:二是产出控制,即严格控制工作人员的业务结果,确保工作人员谨慎思考怎样完成任务指标。而自我控制指的则主要是特定业务部门及特定工作人员对自身权利与责任范围内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自我监督,根据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与预算指标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主观分析,并在上一级别管理人员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工作调整。除此之外,自我控制对预算执行中的实时监管、工作完成后的业绩考核以及相应奖惩措施的实施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外部控制
全面预算的外部控制形式是指企业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所受的企业外部环境影响。外部控制的主体是包括市场状况、社会环境、经济政策等宏观因素的社会控制。社会控制对企业战术的推行、企业战略的确定既可能产生正面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但由于外部控制的客观存在性,致使企业并不能对其进行回避,只能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控制其产生的消极作用。值得庆幸的是,企业运营的外部环境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对企业预算执行的影响相对有限,企业可以靠内部调整进行有效控制。
五、经营预算的控制
(一)成本及费用的预算控制
企业的成本预算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材料成本以及制造费用成本。因此,企业领导人在进行成本预算控制时应站在企业运营的制高点进行对产品成本的全局审视及总体监督,而并非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化控制。在根据目标效益推到运营成本或者以销定产的情况下进行成本预算控制时,则应该在对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材料成本以及制造费用成本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下对成本预算中各项目标要求的完成情况,制定完整、细化的各项目标成本管控措施。
企业的费用预算又可以具体细化为销售费用预算以及管理费用预算。销售费用包括产品的包装费用、运输费用、销售佣金等根据实际产品销售数量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浮动的变化销售费用以及销售管理部门人力资源费用、产品广告费用等非变动销售费用。对于销售费用的控制工作应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会为根本目的灵活展开。由于管理费用由复杂的子结构组成,对于不同的明细项目应采取不同的预算控制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运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