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法国《Montagnes》杂志和高山集团发起设立了一项年度攀登评选活动,这就是文章的主角金冰镐奖。Guy Chaumreull和Jean--Claude Ma rmier希望通过设立奖项,每年对最突出的阿尔卑斯式攀登进行表彰和奖励。这项活动迅速为国际攀登人士所看重。入围攀登的选择以及评判标准严格遵循阿尔卑斯道德规范一攀登活动所展现出来的高度技术水平和热情的精神投入是最主要的选评标准一也为高山集团不遗余力推崇。
“金冰镐奖的历史就是一部争论不休的历史。尽管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攀登更接近前者,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奖项试图按照各自的标准评选出每年最优秀的攀登。这其中最权威的金冰镐奖亦不能免俗,所有争议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就登山这项本质上无法用量化标准去评判的运动而言,有可能从中选择出一个真正的胜利者来吗?”这是lan Parnell在《不可能的胜利者》一文中指出的观点。
1997年颁奖给首攀马卡鲁西壁路线的俄罗斯远征队就制造了争议话题——攀登付出两名队员牺牲的代价。《Montagnes》杂志现任编辑Philippe Descamps解释说:“当时高山集团总裁Peysson就主张导致死亡的探险不应该获奖。一次完美的攀登应该以所有成员安全回家收尾。”
争论在1999年又有了新内容,当年评委会最终选择法国攀登者LioneI Daudet和seb8stlen Foissac在Bu rkett NeedIe东南壁的攀登,而不是斯洛文尼亚登山家Tomaz Humar在道拉吉里峰南壁的Solo。金冰镐奖创始人MarmIer毫不客气地批评“从1998年开始,评委会的每次决定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法国队完成了一次有趣的攀登,在过去50年的《美国阿尔卑斯年鉴》(AAJ)中每年都可以找出2~3个与之同等级别的攀登记录。”
高山集团成员Mark Twight在为法国杂志《垂直》撰写的文章中表达了对金冰镐奖遴选标准的保留意见。“2000年度的提名都覆盖了陌生的攀登地形,但这种‘新’只是自然环境层面的,而六十小时不间断攀登捷克直上路线却是对人类攀登心理这一全新领域的探索。这不正是阿式攀登风格发展历程中取得最伟大突破的领域吗?”Twight的批评呼应了Peysson将攀登理念的重要性置于技术成就之上的主张。但它同时揭示了另一种偏见:直到2004年,六个提名中才第一次同时出现两支美国队伍,金冰镐奖很大程度上仍是欧洲人主导的奖项。
和颁奖典礼的争吵相比,提名时的这点小波折实在微不足道,最终的选择几乎不可避免地要把来自不同攀登阵营和国家的攀登者彻底分化。浏览历史上的17届金冰镐奖,除了2004年的俄罗斯贾奴北壁队是十人大队伍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是单人Solo或者两人。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金冰镐奖要么奖给完成高难路线的独行侠,或者是依靠强大意志和一定工具的队伍,前者以steveHouse为代表,后者以俄罗斯人为代表。评议的焦点落在Steve House在K7的solo——往返47小时,背包仅重四公斤,与俄罗斯贾奴北壁首登队之间——后者被比作由十人突击队发动的战争,他们正好代表了登山运动中完全对立的两个极端。
让金冰镐奖的名声狼籍不堪的还包括关于评委会的倾向性问题的争议。
2003~2004年金冰镐奖均被授予俄罗斯攀登者,分别是2003年努子东峰首登和2004年贾奴峰北壁首登。当时有人指责金冰镐奖评选委员会过多关注“大型远征队的传统攀登”,而忽略“纯粹的阿尔卑斯攀登”。
2005年度的评选提名公布就招至嘘声一片。根据高山集团总裁Leslie Fuscko的说法,挑选过程是由《Montagnes》杂志单方面完成,并没有按照惯例等待所有评审提交各自的提名名单。高山集团认为这将使金冰镐奖转变成由新闻界评选的奖项,很大程度上会为商业利益左右,因此决定结束合作。先前被指定担任金冰镐评委会主席的斯洛文尼亚登山家Andrej Stremfeij也选择退出。
2005年度被提名者Garibotti在给《Montagnes》杂志的信中表示:“我们对评奖没有兴趣,攀登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探险的本质。这是一个主观奖项。对于分别发生在喜马拉雅和巴塔哥尼亚的攀登你根本无法比较它们孰优孰劣。像金冰镐奖这种类型的奖项却试图量化出本质的多少,评判攀登的优劣。这样一个主观的评选能具有多少实际价值呢?我们又怎么可能对像优雅,想像力这样难以捉摸的概念作出评判呢?”
2006年2月10日,Steve House和vInce Anderson的得奖并没有什么意外,伟大的山峰加创新的路线。或许这可以看作是一个转变,又或者就如同2003年获奖者Jury KosheIenko所言:“关于金冰镐奖的倾向性问题无法回答,优胜者的选择取决于评选团的能力,而评选团的人员结构每年都在改变。”
2006年度依然争议不断,不少人为Denis urubko连续两年的高海拔阿式新路线未能获奖而鸣不平,斯洛文尼亚人Marko Prezeli在获奖后公开谴责金冰镐奖是在卖淫一并撰文批驳该奖为什么与真正的阿尔卑斯精神是不相容的。一时间,金冰镐奖陷入极度困境和窘迫。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评选自身的变革,2007年秋季,Philippe Descamps代表金冰镐奖评委会进行了一次国际范围内的调查,寻找改进方式和获得建设性意见这将导致对标准的根本变动,并且将废除老式学院派探险式攀登,评委会甚至于出台了一个新规则,宣布将在12月下旬在意大利举行颁奖典礼。
但是,所有这些努力收效甚微,来得太晚,以至于无法在2008年2月举行颁奖典礼。多位攀登评论家指出新规则显示大致正确的方向,它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虽然都说金冰镐奖是评选登山者的“代表”而不是胜利者,事实上每次都有一次攀登和一个团队从众多登山攀登和登山队中胜出,是主流媒体和公众需要一位“胜利者”才感觉有庆祝的气氛,金冰镐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评委会在暂停公告里说,金冰镐奖的组织者们致力于努力提高这项伟大奖项获得最广泛的国际支持。新规则加入了重要的修正条例,未来还会进一步完善。同时,一个亚洲范围的金冰镐奖和俄罗斯金冰镐奖已经宣布在2007年开始运作。韩国登山队在Garmush的攀登获得亚洲金冰镐奖,K2西壁的攀登获得俄罗斯金冰镐奖。美国的《攀登》杂志的金岩塞奖在北美地区延续着其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金冰镐奖的评选模式,是按照俄罗斯作家维克多·什科洛夫斯基写于1928年的一本小说里的情节——关于欺诈和商业获利的摔跤手的故事。摔跤手们每年只有一次见面机会,在汉堡进行一次公平的争斗,只有在汉堡参加比赛才是真正的冠军。这一过程设法从根本上消灭任何可能的商业或政治因素。这个方法的绰号叫做“汉堡比分”。
“金冰镐奖的历史就是一部争论不休的历史。尽管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攀登更接近前者,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奖项试图按照各自的标准评选出每年最优秀的攀登。这其中最权威的金冰镐奖亦不能免俗,所有争议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就登山这项本质上无法用量化标准去评判的运动而言,有可能从中选择出一个真正的胜利者来吗?”这是lan Parnell在《不可能的胜利者》一文中指出的观点。
1997年颁奖给首攀马卡鲁西壁路线的俄罗斯远征队就制造了争议话题——攀登付出两名队员牺牲的代价。《Montagnes》杂志现任编辑Philippe Descamps解释说:“当时高山集团总裁Peysson就主张导致死亡的探险不应该获奖。一次完美的攀登应该以所有成员安全回家收尾。”
争论在1999年又有了新内容,当年评委会最终选择法国攀登者LioneI Daudet和seb8stlen Foissac在Bu rkett NeedIe东南壁的攀登,而不是斯洛文尼亚登山家Tomaz Humar在道拉吉里峰南壁的Solo。金冰镐奖创始人MarmIer毫不客气地批评“从1998年开始,评委会的每次决定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法国队完成了一次有趣的攀登,在过去50年的《美国阿尔卑斯年鉴》(AAJ)中每年都可以找出2~3个与之同等级别的攀登记录。”
高山集团成员Mark Twight在为法国杂志《垂直》撰写的文章中表达了对金冰镐奖遴选标准的保留意见。“2000年度的提名都覆盖了陌生的攀登地形,但这种‘新’只是自然环境层面的,而六十小时不间断攀登捷克直上路线却是对人类攀登心理这一全新领域的探索。这不正是阿式攀登风格发展历程中取得最伟大突破的领域吗?”Twight的批评呼应了Peysson将攀登理念的重要性置于技术成就之上的主张。但它同时揭示了另一种偏见:直到2004年,六个提名中才第一次同时出现两支美国队伍,金冰镐奖很大程度上仍是欧洲人主导的奖项。
和颁奖典礼的争吵相比,提名时的这点小波折实在微不足道,最终的选择几乎不可避免地要把来自不同攀登阵营和国家的攀登者彻底分化。浏览历史上的17届金冰镐奖,除了2004年的俄罗斯贾奴北壁队是十人大队伍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是单人Solo或者两人。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金冰镐奖要么奖给完成高难路线的独行侠,或者是依靠强大意志和一定工具的队伍,前者以steveHouse为代表,后者以俄罗斯人为代表。评议的焦点落在Steve House在K7的solo——往返47小时,背包仅重四公斤,与俄罗斯贾奴北壁首登队之间——后者被比作由十人突击队发动的战争,他们正好代表了登山运动中完全对立的两个极端。
让金冰镐奖的名声狼籍不堪的还包括关于评委会的倾向性问题的争议。
2003~2004年金冰镐奖均被授予俄罗斯攀登者,分别是2003年努子东峰首登和2004年贾奴峰北壁首登。当时有人指责金冰镐奖评选委员会过多关注“大型远征队的传统攀登”,而忽略“纯粹的阿尔卑斯攀登”。
2005年度的评选提名公布就招至嘘声一片。根据高山集团总裁Leslie Fuscko的说法,挑选过程是由《Montagnes》杂志单方面完成,并没有按照惯例等待所有评审提交各自的提名名单。高山集团认为这将使金冰镐奖转变成由新闻界评选的奖项,很大程度上会为商业利益左右,因此决定结束合作。先前被指定担任金冰镐评委会主席的斯洛文尼亚登山家Andrej Stremfeij也选择退出。
2005年度被提名者Garibotti在给《Montagnes》杂志的信中表示:“我们对评奖没有兴趣,攀登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探险的本质。这是一个主观奖项。对于分别发生在喜马拉雅和巴塔哥尼亚的攀登你根本无法比较它们孰优孰劣。像金冰镐奖这种类型的奖项却试图量化出本质的多少,评判攀登的优劣。这样一个主观的评选能具有多少实际价值呢?我们又怎么可能对像优雅,想像力这样难以捉摸的概念作出评判呢?”
2006年2月10日,Steve House和vInce Anderson的得奖并没有什么意外,伟大的山峰加创新的路线。或许这可以看作是一个转变,又或者就如同2003年获奖者Jury KosheIenko所言:“关于金冰镐奖的倾向性问题无法回答,优胜者的选择取决于评选团的能力,而评选团的人员结构每年都在改变。”
2006年度依然争议不断,不少人为Denis urubko连续两年的高海拔阿式新路线未能获奖而鸣不平,斯洛文尼亚人Marko Prezeli在获奖后公开谴责金冰镐奖是在卖淫一并撰文批驳该奖为什么与真正的阿尔卑斯精神是不相容的。一时间,金冰镐奖陷入极度困境和窘迫。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评选自身的变革,2007年秋季,Philippe Descamps代表金冰镐奖评委会进行了一次国际范围内的调查,寻找改进方式和获得建设性意见这将导致对标准的根本变动,并且将废除老式学院派探险式攀登,评委会甚至于出台了一个新规则,宣布将在12月下旬在意大利举行颁奖典礼。
但是,所有这些努力收效甚微,来得太晚,以至于无法在2008年2月举行颁奖典礼。多位攀登评论家指出新规则显示大致正确的方向,它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虽然都说金冰镐奖是评选登山者的“代表”而不是胜利者,事实上每次都有一次攀登和一个团队从众多登山攀登和登山队中胜出,是主流媒体和公众需要一位“胜利者”才感觉有庆祝的气氛,金冰镐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评委会在暂停公告里说,金冰镐奖的组织者们致力于努力提高这项伟大奖项获得最广泛的国际支持。新规则加入了重要的修正条例,未来还会进一步完善。同时,一个亚洲范围的金冰镐奖和俄罗斯金冰镐奖已经宣布在2007年开始运作。韩国登山队在Garmush的攀登获得亚洲金冰镐奖,K2西壁的攀登获得俄罗斯金冰镐奖。美国的《攀登》杂志的金岩塞奖在北美地区延续着其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金冰镐奖的评选模式,是按照俄罗斯作家维克多·什科洛夫斯基写于1928年的一本小说里的情节——关于欺诈和商业获利的摔跤手的故事。摔跤手们每年只有一次见面机会,在汉堡进行一次公平的争斗,只有在汉堡参加比赛才是真正的冠军。这一过程设法从根本上消灭任何可能的商业或政治因素。这个方法的绰号叫做“汉堡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