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所以”的虚化过程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Man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有关“所以”的讨论,并且论证了所以虚化的标准及过程,最终得出“所以”最晚在魏晋时已经变成连词,由原来的表原因,变成了表结果。出现在判断句还是叙述句,是“所以”从所字结构到结果连词的语义标志;句尾没有也字,出现在主语之前,是它的形式标志。
  【关键词】:所以;虚化;标准;过程
  1.关于“所以”的一场大讨论
  关于“所以”,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1957),曾经有杨伯峻和刘冠群的一次讨论。
  1.1杨先生认为“所以”在先秦是一个固定词组,没有成为一个双音连词。
  (1)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2)言神人洽始于任贤立政,以礼治,成以乐,所以太平。(《尚书·益稷孔安国伪传》)
  1.2刘先生则认为在东周已经成为一个双音连词。
  (1)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荀子·议兵篇》)
  (2)名亦既有,天亦将知之,知之所以不殆。(《道德经·圣德》)(知之所以不殆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明白无误的因果叙述句,这是“所以”在先秦用作连词的铁证)
  关于判断“所以”是否是连词的标准,杨伯峻先生认为,“所以”成为一个连词 ,是它不能出现在判断句中;刘冠群先生则认为确定“所以”是不是连词,关键是看它所连接的是不是前一分句的结果,可不可以用“故”来替换;王力先生有两个标准,一是它放在句首,二是句尾没有“也”字。它完全变为连词是“所以”后可以有主语出现。
  2.王力先生对于“所以”虚化的看法
  王力先生(1958)认为“所以”在中古以后才成为一个双音连词。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句子的仂语化》中说道,上古的“所以”,似乎可以解释为“因此”,例如: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庄子·齐物论》)似乎可以解释为“道因此就亏了”。但是这样的解释是错误的。第一,这样解释是错认仂语为句子形式;第二,这样解释有许多地方不通,例如: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庄子·齐物论》)(“道亏的原因,就是爱成的原因”)如果解释为“道因此亏,爱因此成”就不通了。
  在上古汉语里,“所以”不但不是“因此”的意思,而且正相反,有时候它用来引起下文,例如:“所以谓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在现代汉语中,这种形式被承继下来(包括所以和之所以)“所以”之变为因果连词,是由于它有可能放在句首。例如:
  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左传·隐公三年》)
  既不能强,又不能弱,所以毙也。(《左传·僖公七年》)
  “所以速祸也”等于说“此其所以速祸也”,这个“所以速祸”仍只是仂语。
  到了中古时期,“所以”逐渐过渡到因果连词。过度的特征有两个,第一,它放在句首;第二,句末没有“也”字。例如,“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世说新语·言语》)
  到了唐代,“所以”就完全变为连词“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马上就可以看到清流沙一带地方,所以你被派往到那里去。”在上古汉语里,“所以”是本来应该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的(至多只能插进否定副词或一般副词),现在既然被主语隔开,它就不再能具有原来的职能了。
  3.所以的演变过程
  3.1所以变为连词之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
  3.1.1出现在宾语短语中:
  (1)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庄子·天运》)
  (2)吾乃今知所以亡(《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3.1.2出现在名词性中心语中:
  魏王所以贵张子者,欲得韩地也。(《史记·张仪列传》)
  3.1.3出现在判断句谓语短语中:
  (1)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庄子·齐物论》)
  (2)所养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养。此所以乱也。(《韩非子·显学》)
  3.1.4出现在判断句的后一分句:
  (1)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左传·隐公元年》)
  判断句一般用“……者,……也”句式,“者”可以省略,“也”也可以用“矣”来替换。值得注意的是,判断句的这种形式标记并不明确,实际上判断这种“……者,……也”句式是不是判断句是从语义上确定的。正是由于形式标记不起决定作用,所以有时就容易出现混淆。这也是“所以”得以虚化的语义、语境条件。
  3.2处于过渡阶段的句子
  (1)既不能强,又不能弱,所以毙也。(《左传·僖公七年》)
  (2)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荀子·非相》)
  3.3所以变为了连词
  3.3.1像下面这样的句子,从语义上分析,“所以”用来连接的是结果分句,“所以”可以看做连词:
  (1)吾闻卫世子不肖,所以泣也。(韩诗外传二)(《西汉·前期》)
  (2)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第(1)句是在论断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第(2)句則是在回答问话“奚亡之”,而不是在论断“亡”的原因。邻人用叙述追羊的过程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所以是叙述句。“所以”成了表示连结结果的分句的连词。这两句实际上是“同形异构”的。比较二例,可以看出,在表面形式丝毫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所以……”的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从充任判断句的谓语发展到由“所以”连结的结果分句。“所以”从非同一组合的成分凝固成为一个连词。“所以”从表示原因变成了表示结果。
  “所以”演变成连词以后,句尾的“也”逐渐消失了。《世说新语》9例,无一例外都没有“也”字, 《文心雕龙》共出现17例,其中11例在主语之前。“所以”作为连词找到了它的形式标记。“所以”最晚在魏晋时已经变成连词,由原来的表原因,变成了表结果。出现在判断句还是叙述句,是“所以”从所字结构到结果连词的语义标志;句尾没有“也”字,出现在主语之前,是它的形式标志。
  3.3.2“所以”成为连词以后,开始只能用在主语后边
  (1)当由圣德渊重,厚地所以不能载(《世说新语·言语》)
  (2)此碗英英,诚为清澈,所以为宝耳。(《世说新语·排调》)
  (3)春夏早放,秋冬晚出,春夏气暖,所以宜早;秋冬霜露,所以宜晚。(《齐民要术·养羊》)
  “所以”后动词的逻辑主语,出现在前面,而且有的距离还比较远,中间有其他成分间隔。形式上带有表示原因的“所以”的痕迹。
  3.3.3后来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
  (1)公孙之对……事切而情举,所以太常居下,而天子擢上也。(《文心雕龙·议对》)
  (2)然本其为义,事生奖叹,所以古来篇体促而不广。(《文心雕龙·颂赞》)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受“是以”类推的结果。由于“所以”的位置可以出现在后一分句的主语前,运用更加自由了,所以具备了取代“是以”的资格。这样语言中出现了词汇的更替,但是这种更替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借助于句法环境,不断演变虚化而成的。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
  [2]宋绍年:《“所以”再认识》,《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3]杨伯峻:《论“所以”的上古用法》、《答<再说 “所以”的上古用法>及其他》,《中国语文》,1957年第1期,第3期。
  [4]杨伯峻:《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来鉴定中国古籍写作年代的一个实例——<列子>著述年代考》,《新建设》,1956年7月。
  [5]王克仲:《自指与转指—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方言》1983年。
其他文献
【摘要】:《文选》中收入《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两篇,皆爲作者应诏而作,两篇序都就三月三日曲水诗会进行了描绘,作爲上层贵族文学,两篇诗序中用典之处颇多,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曲水诗会的盛大风貌。  【关键词】:文选;三月三日;曲水诗;文人诗会  《文选》第四十六卷?序下收入《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一首》和《王元长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一首》,这两首序皆爲三月三日曲水集会作的序,带有宫廷应制的性质,本文结合
期刊
【摘要】:《论语·八佾》篇中涉及的“素以为绚”和“绘事后素”,后世有多种见解。实质上,它们均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中和之美。从文质角度探讨,“素以为绚”“绘事后素”隐含的仍是文质彬彬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素以为绚;绘事后素;孔子;文质观  “素以为绚”“绘事后素”出自《论语·八佾》篇,但后世关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本文旨在通过对前人观点的梳理和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在孔子文
期刊
【摘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理论,论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劳动异化。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张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女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弃异化,肯定女性的社会价值、实现女性的彻底解放不仅是社会公平、男女平等的体现,更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异化;劳动;女性解放  一、 异化劳动理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期刊
【摘要】:周作人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关系的研究,从现代文学“抒情小说”的概念、周作人与“抒情小说”的渊源,周作人与现代抒情代表作家的关系三个角度,梳理周作人对中国现代小说“抒情”一脉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周作人;抒情小说  一、“抒情小说”的提出  对于中国文学“抒情小说”的表述,有几种不同的提法:比如周作人“抒情诗的小说”(《<晚间的来客>·译后记》),刘大白“抒情小说”(《我和郑振铎君的“
期刊
【摘要】:电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艺术的传播,很多电影的美术色彩是电影的一种沉默的语言,电影美术色彩的描写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电影的深层含义,电影的色彩渲染更多能表达主人公的情绪或者时代背景。现如今的电影美术色彩已经成为电影创作的重要艺术元素,被现在很多电影作品所应用,《老男孩》就是一部色彩描写非常丰富的电影。本文分析阐述电影《老男孩》美术色彩特点,阐述其指导意义。  【关键词】:《老男孩》;美术色彩
期刊
【摘要】:欧美电影文化中的一些美学现象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暴力一词本来是一种贬义词,可是在电影中凭借着导演高超的指导水平和演员的特定表演, “暴力”和“美学”两者完美结合起来组成“暴力美学”这就似乎就产生了极具美感的化学反应。由此以来众多的文化领域内的作品中就开始广泛的使用“暴力美学”。《无耻混蛋》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导演著名的暴力美学大师昆汀·塔伦蒂诺的代表作,因此在研究欧美电影文化中的暴力美学就
期刊
【摘要】:国际环境风起云涌,跌倒起伏,在享受当代和平稳定生活中的每一个“我”,都应有居安思危情节,都应做一名爱国者。目前在我国周边还存在着许许多多明枪暗箭,有受境外组织策划、蛊惑的恐怖主义威胁这一暗箭,也有蓄意制造领土争端的明枪。笔者想从一个普通百姓角度阐述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如何爱国。  【关键词】:爱国;理性;法律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著名主张。所谓“师夷”主要是
期刊
【摘要】:《寒夜》是巴金先生的长篇小说,在这部人物关系十分简单的作品中我想要讨论的人物是汪文宣。主要是从他大量的心理描写和梦境来分析,然后根据福柯的精神疾病与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来发现他的失语症(孤独症),躁狂症和抑郁症病症。最后据此探讨汪文宣的复杂性格和生活状态。  【关键词】:汪文宣;心理描写;梦境;精神疾病;性格;生存状态  关于《寒夜》,巴金先生本人说过:“我看到每个人的缺点,我了解他们争吵的
期刊
【摘要】:迈耶·夏皮罗认为蒙德里安绘画中的几何单元的某些关系是从他先前的再现性艺术中转移过来的。在他的立体派经验和带有开放栅格的抽象风格之间还存在一个抽象阶段,这一阶段通过“单元”完成了作品对自然界的指涉到非指涉的过程。最终,从巴黎到纽约,城市风景,爵士乐,流行舞,立体派,新印象主义对他的巅峰作品《百老汇爵士乐》形成了内在线索。  【关键词】:几何单元;不对称;分割;开放  蒙德里安的抽象画在他的
期刊
【摘要】:八十年代在美国留学的龙应台,深受当时女性主义运动风潮的影响,使她拥有了自立自强,男女平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当时的台湾还处于男权主义社会,性别歧视现象还是十分严重。于是回台后的她便创作了一系列关注女性问题的文章,以《美丽的权力》,《不像女人》,《小姐什么》等为代表,后结集成《美丽的权力》。在当时封闭守旧的台湾,为争取妇女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平等;女权;启蒙  一、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