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有关“所以”的讨论,并且论证了所以虚化的标准及过程,最终得出“所以”最晚在魏晋时已经变成连词,由原来的表原因,变成了表结果。出现在判断句还是叙述句,是“所以”从所字结构到结果连词的语义标志;句尾没有也字,出现在主语之前,是它的形式标志。
【关键词】:所以;虚化;标准;过程
1.关于“所以”的一场大讨论
关于“所以”,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1957),曾经有杨伯峻和刘冠群的一次讨论。
1.1杨先生认为“所以”在先秦是一个固定词组,没有成为一个双音连词。
(1)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2)言神人洽始于任贤立政,以礼治,成以乐,所以太平。(《尚书·益稷孔安国伪传》)
1.2刘先生则认为在东周已经成为一个双音连词。
(1)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荀子·议兵篇》)
(2)名亦既有,天亦将知之,知之所以不殆。(《道德经·圣德》)(知之所以不殆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明白无误的因果叙述句,这是“所以”在先秦用作连词的铁证)
关于判断“所以”是否是连词的标准,杨伯峻先生认为,“所以”成为一个连词 ,是它不能出现在判断句中;刘冠群先生则认为确定“所以”是不是连词,关键是看它所连接的是不是前一分句的结果,可不可以用“故”来替换;王力先生有两个标准,一是它放在句首,二是句尾没有“也”字。它完全变为连词是“所以”后可以有主语出现。
2.王力先生对于“所以”虚化的看法
王力先生(1958)认为“所以”在中古以后才成为一个双音连词。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句子的仂语化》中说道,上古的“所以”,似乎可以解释为“因此”,例如: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庄子·齐物论》)似乎可以解释为“道因此就亏了”。但是这样的解释是错误的。第一,这样解释是错认仂语为句子形式;第二,这样解释有许多地方不通,例如: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庄子·齐物论》)(“道亏的原因,就是爱成的原因”)如果解释为“道因此亏,爱因此成”就不通了。
在上古汉语里,“所以”不但不是“因此”的意思,而且正相反,有时候它用来引起下文,例如:“所以谓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在现代汉语中,这种形式被承继下来(包括所以和之所以)“所以”之变为因果连词,是由于它有可能放在句首。例如:
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左传·隐公三年》)
既不能强,又不能弱,所以毙也。(《左传·僖公七年》)
“所以速祸也”等于说“此其所以速祸也”,这个“所以速祸”仍只是仂语。
到了中古时期,“所以”逐渐过渡到因果连词。过度的特征有两个,第一,它放在句首;第二,句末没有“也”字。例如,“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世说新语·言语》)
到了唐代,“所以”就完全变为连词“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马上就可以看到清流沙一带地方,所以你被派往到那里去。”在上古汉语里,“所以”是本来应该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的(至多只能插进否定副词或一般副词),现在既然被主语隔开,它就不再能具有原来的职能了。
3.所以的演变过程
3.1所以变为连词之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
3.1.1出现在宾语短语中:
(1)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庄子·天运》)
(2)吾乃今知所以亡(《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3.1.2出现在名词性中心语中:
魏王所以贵张子者,欲得韩地也。(《史记·张仪列传》)
3.1.3出现在判断句谓语短语中:
(1)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庄子·齐物论》)
(2)所养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养。此所以乱也。(《韩非子·显学》)
3.1.4出现在判断句的后一分句:
(1)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左传·隐公元年》)
判断句一般用“……者,……也”句式,“者”可以省略,“也”也可以用“矣”来替换。值得注意的是,判断句的这种形式标记并不明确,实际上判断这种“……者,……也”句式是不是判断句是从语义上确定的。正是由于形式标记不起决定作用,所以有时就容易出现混淆。这也是“所以”得以虚化的语义、语境条件。
3.2处于过渡阶段的句子
(1)既不能强,又不能弱,所以毙也。(《左传·僖公七年》)
(2)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荀子·非相》)
3.3所以变为了连词
3.3.1像下面这样的句子,从语义上分析,“所以”用来连接的是结果分句,“所以”可以看做连词:
(1)吾闻卫世子不肖,所以泣也。(韩诗外传二)(《西汉·前期》)
(2)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第(1)句是在论断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第(2)句則是在回答问话“奚亡之”,而不是在论断“亡”的原因。邻人用叙述追羊的过程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所以是叙述句。“所以”成了表示连结结果的分句的连词。这两句实际上是“同形异构”的。比较二例,可以看出,在表面形式丝毫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所以……”的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从充任判断句的谓语发展到由“所以”连结的结果分句。“所以”从非同一组合的成分凝固成为一个连词。“所以”从表示原因变成了表示结果。
“所以”演变成连词以后,句尾的“也”逐渐消失了。《世说新语》9例,无一例外都没有“也”字, 《文心雕龙》共出现17例,其中11例在主语之前。“所以”作为连词找到了它的形式标记。“所以”最晚在魏晋时已经变成连词,由原来的表原因,变成了表结果。出现在判断句还是叙述句,是“所以”从所字结构到结果连词的语义标志;句尾没有“也”字,出现在主语之前,是它的形式标志。
3.3.2“所以”成为连词以后,开始只能用在主语后边
(1)当由圣德渊重,厚地所以不能载(《世说新语·言语》)
(2)此碗英英,诚为清澈,所以为宝耳。(《世说新语·排调》)
(3)春夏早放,秋冬晚出,春夏气暖,所以宜早;秋冬霜露,所以宜晚。(《齐民要术·养羊》)
“所以”后动词的逻辑主语,出现在前面,而且有的距离还比较远,中间有其他成分间隔。形式上带有表示原因的“所以”的痕迹。
3.3.3后来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
(1)公孙之对……事切而情举,所以太常居下,而天子擢上也。(《文心雕龙·议对》)
(2)然本其为义,事生奖叹,所以古来篇体促而不广。(《文心雕龙·颂赞》)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受“是以”类推的结果。由于“所以”的位置可以出现在后一分句的主语前,运用更加自由了,所以具备了取代“是以”的资格。这样语言中出现了词汇的更替,但是这种更替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借助于句法环境,不断演变虚化而成的。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
[2]宋绍年:《“所以”再认识》,《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3]杨伯峻:《论“所以”的上古用法》、《答<再说 “所以”的上古用法>及其他》,《中国语文》,1957年第1期,第3期。
[4]杨伯峻:《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来鉴定中国古籍写作年代的一个实例——<列子>著述年代考》,《新建设》,1956年7月。
[5]王克仲:《自指与转指—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方言》1983年。
【关键词】:所以;虚化;标准;过程
1.关于“所以”的一场大讨论
关于“所以”,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1957),曾经有杨伯峻和刘冠群的一次讨论。
1.1杨先生认为“所以”在先秦是一个固定词组,没有成为一个双音连词。
(1)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2)言神人洽始于任贤立政,以礼治,成以乐,所以太平。(《尚书·益稷孔安国伪传》)
1.2刘先生则认为在东周已经成为一个双音连词。
(1)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荀子·议兵篇》)
(2)名亦既有,天亦将知之,知之所以不殆。(《道德经·圣德》)(知之所以不殆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明白无误的因果叙述句,这是“所以”在先秦用作连词的铁证)
关于判断“所以”是否是连词的标准,杨伯峻先生认为,“所以”成为一个连词 ,是它不能出现在判断句中;刘冠群先生则认为确定“所以”是不是连词,关键是看它所连接的是不是前一分句的结果,可不可以用“故”来替换;王力先生有两个标准,一是它放在句首,二是句尾没有“也”字。它完全变为连词是“所以”后可以有主语出现。
2.王力先生对于“所以”虚化的看法
王力先生(1958)认为“所以”在中古以后才成为一个双音连词。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句子的仂语化》中说道,上古的“所以”,似乎可以解释为“因此”,例如: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庄子·齐物论》)似乎可以解释为“道因此就亏了”。但是这样的解释是错误的。第一,这样解释是错认仂语为句子形式;第二,这样解释有许多地方不通,例如: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庄子·齐物论》)(“道亏的原因,就是爱成的原因”)如果解释为“道因此亏,爱因此成”就不通了。
在上古汉语里,“所以”不但不是“因此”的意思,而且正相反,有时候它用来引起下文,例如:“所以谓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在现代汉语中,这种形式被承继下来(包括所以和之所以)“所以”之变为因果连词,是由于它有可能放在句首。例如:
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左传·隐公三年》)
既不能强,又不能弱,所以毙也。(《左传·僖公七年》)
“所以速祸也”等于说“此其所以速祸也”,这个“所以速祸”仍只是仂语。
到了中古时期,“所以”逐渐过渡到因果连词。过度的特征有两个,第一,它放在句首;第二,句末没有“也”字。例如,“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世说新语·言语》)
到了唐代,“所以”就完全变为连词“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马上就可以看到清流沙一带地方,所以你被派往到那里去。”在上古汉语里,“所以”是本来应该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的(至多只能插进否定副词或一般副词),现在既然被主语隔开,它就不再能具有原来的职能了。
3.所以的演变过程
3.1所以变为连词之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
3.1.1出现在宾语短语中:
(1)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庄子·天运》)
(2)吾乃今知所以亡(《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3.1.2出现在名词性中心语中:
魏王所以贵张子者,欲得韩地也。(《史记·张仪列传》)
3.1.3出现在判断句谓语短语中:
(1)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庄子·齐物论》)
(2)所养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养。此所以乱也。(《韩非子·显学》)
3.1.4出现在判断句的后一分句:
(1)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左传·隐公元年》)
判断句一般用“……者,……也”句式,“者”可以省略,“也”也可以用“矣”来替换。值得注意的是,判断句的这种形式标记并不明确,实际上判断这种“……者,……也”句式是不是判断句是从语义上确定的。正是由于形式标记不起决定作用,所以有时就容易出现混淆。这也是“所以”得以虚化的语义、语境条件。
3.2处于过渡阶段的句子
(1)既不能强,又不能弱,所以毙也。(《左传·僖公七年》)
(2)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荀子·非相》)
3.3所以变为了连词
3.3.1像下面这样的句子,从语义上分析,“所以”用来连接的是结果分句,“所以”可以看做连词:
(1)吾闻卫世子不肖,所以泣也。(韩诗外传二)(《西汉·前期》)
(2)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第(1)句是在论断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第(2)句則是在回答问话“奚亡之”,而不是在论断“亡”的原因。邻人用叙述追羊的过程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所以是叙述句。“所以”成了表示连结结果的分句的连词。这两句实际上是“同形异构”的。比较二例,可以看出,在表面形式丝毫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所以……”的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从充任判断句的谓语发展到由“所以”连结的结果分句。“所以”从非同一组合的成分凝固成为一个连词。“所以”从表示原因变成了表示结果。
“所以”演变成连词以后,句尾的“也”逐渐消失了。《世说新语》9例,无一例外都没有“也”字, 《文心雕龙》共出现17例,其中11例在主语之前。“所以”作为连词找到了它的形式标记。“所以”最晚在魏晋时已经变成连词,由原来的表原因,变成了表结果。出现在判断句还是叙述句,是“所以”从所字结构到结果连词的语义标志;句尾没有“也”字,出现在主语之前,是它的形式标志。
3.3.2“所以”成为连词以后,开始只能用在主语后边
(1)当由圣德渊重,厚地所以不能载(《世说新语·言语》)
(2)此碗英英,诚为清澈,所以为宝耳。(《世说新语·排调》)
(3)春夏早放,秋冬晚出,春夏气暖,所以宜早;秋冬霜露,所以宜晚。(《齐民要术·养羊》)
“所以”后动词的逻辑主语,出现在前面,而且有的距离还比较远,中间有其他成分间隔。形式上带有表示原因的“所以”的痕迹。
3.3.3后来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
(1)公孙之对……事切而情举,所以太常居下,而天子擢上也。(《文心雕龙·议对》)
(2)然本其为义,事生奖叹,所以古来篇体促而不广。(《文心雕龙·颂赞》)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受“是以”类推的结果。由于“所以”的位置可以出现在后一分句的主语前,运用更加自由了,所以具备了取代“是以”的资格。这样语言中出现了词汇的更替,但是这种更替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借助于句法环境,不断演变虚化而成的。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
[2]宋绍年:《“所以”再认识》,《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3]杨伯峻:《论“所以”的上古用法》、《答<再说 “所以”的上古用法>及其他》,《中国语文》,1957年第1期,第3期。
[4]杨伯峻:《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来鉴定中国古籍写作年代的一个实例——<列子>著述年代考》,《新建设》,1956年7月。
[5]王克仲:《自指与转指—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方言》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