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伦斯·麦克唐纳
受“天生熊市主义者”的金融家父亲的影响,年幼即立志从事金融业。先后任职于美林、花旗美邦和摩根士丹利。1997年与友人携手创办证券资讯专业网站ConvertBond.com,并在网络泡沫高峰时成功将其高价出售。
2004年加盟雷曼兄弟,任职不良债务和可转换债券交易业务副总裁,是雷曼公司持续获利最多的交易员之一,2008年3月离职。
2009年出任盘古资本管理公司执行董事(Managing Director,Pangea Capital Management LP)。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第二天清晨,6点我已经站在纽约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当飞机滑入跑道,5秒、4秒、3秒、2秒、1秒……离开地面,那时我意识到整个生命将由此改变。机头对着东北方向飞行,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即使这样的高度仍能清晰地看到我工作过的那家伟大的投资银行,当‘雷曼兄弟’字样映入眼帘时,我意识到,我要为此而战。”
作为“华尔街前最赚钱的交易员”,劳伦斯语调低沉的描绘了他所经历的雷曼垮台的前前后后:“我所在的部门从房贷市场下跌中盈利,但我们每赚1块钱,另一个部门(地产投资部)就要损失8~9块钱。是有24999个人在赚钱,但就因为8个人亏钱,雷曼兄弟走到了今天。”坐在北京长安俱乐部的软椅上,他的神情好像回到了两年前离开纽约的那天。
2008年3月劳伦斯离开雷曼时,这家公司已经进入死亡螺旋,但外人尚未完全认识到这一点。他以《常识之败》作者的身份来到中国,讲述自己所经历的全球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土崩瓦解的过程和前CEO富尔德(Dick Fuld)是如何忽视所有警告的。
富尔德不止一次的对劳伦斯的观点做出回应,称那些关于他“从不走出办公室”、“雷曼大楼的31层是一个独立的王国”的描述不符合事实,但他却回避了书中描述的细节,而研究者和媒体显然对此更感兴趣。
如何进入“华尔街”
“他是个标准的华尔街人”,一位观察家这么形容劳伦斯。尽管有着英俊的相貌和六英尺三英寸高的壮硕身材,笑起来像大男孩一样,但劳伦斯身上的华尔街气息显然遮掩不住:他十分注重细节和个人形象,用词谨慎、热情但很少与人熟稔。只有在饭桌前,他才会小小八卦一下自己的家庭,爱打高尔夫的金融家老爸和前时装模特老妈……
劳伦斯更愿意让熟悉一些的人叫Larry,他在邮件中也用这个签名,这似乎也是从华尔街学到的——当你在开始销售股票、债券之前,你必须知道怎样接近人。
他取得证券经纪从业资格后,先后在美林和花旗美邦的区域性公司工作,从事的就是销售工作,就是把公司列在销售目录上的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卖给投资者。1997年,他和在沃顿商学院结识的一位朋友合伙创办了ConvertBond.com,提供“目前美国市场是全部890只可转换债券的条款、分析、新闻和价格”,这是一个现在看起来极平常的金融信息网站,但那时候,“整个世界都在以装甲师的速度朝互联网进军”,雅虎已经上市、大型公司都在加入互联网。凭借成功的媒体营销和激增的点击率,全美“一半以上的债券投资人”都在关注ConvertBond.com,1999年,劳伦斯他们把网站连同自己卖给了摩根斯坦利。
第一次创业成功让他33岁就成为百万富翁,重新回到了华尔街,还躲过了之后互联网股票泡沫的破灭。非但如此,作为“一个真正做空者的儿子”,他虽然未预料到大规模的互联网概念破灭,但还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卖空了思科的股票——由此劳伦斯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交易者。
离开摩根斯坦利加入雷曼之前,劳伦斯还打了一个“漂亮仗”,他发现了安然的表外负债,抛出了安然的可转换债券,使他的客户躲过了史上最恶劣的会计欺诈。
劳伦斯说,从倾向上看,他并不是一个超级做空者,但他是看淡市场的人。如同那些知名的对冲基金经理一样,牛市带来的回报永远是有限的,熊市才是他们发挥能力的时机。
雷曼兄弟公司的四楼
劳伦斯进入雷曼是因为这家公司不良债务部的全球主管换成了他的高中同学,因此他有机会也有理由加入“真正的华尔街”。不良债券交易部在四楼,他的工作是发现市场上有问题的债券,然后做空以获利。
劳伦斯回忆,2006年雷曼风雨飘摇时,他问到一个实习生在做什么。那个还在大学三年级学习的学生说,他正在为公司进行衍生品交易;他又问了那个实习生的垫子有多大——垫子是华尔街称呼交易师手中可用于交易的钱数,劳伦斯原本以为数字不会很大。但实习生说了一个惊人的数字——1.5亿美元。
“在许多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里,这只是其中之一,”劳伦斯说,“那个孩子甚至都没有大学文凭”。
当然,那个实习生并不是唯一拿雷曼的钱冒险的人。劳伦斯自己就握有4.5亿美元的雷曼资金账户。不同的是,他赌对了。
回忆雷曼垮台的前后时,劳伦斯和他的朋友小说家帕特里克鲁宾逊(Patrick Robinson)一起,合作出版了《常识之败》,劳伦斯称鲁宾逊的加入,使得这本书让那些原本对金融一窍不通的人也能搞清楚华尔街在做什么了。《时代周刊》的书评人称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甚至有些幽默的书,但从一家倒闭公司的证券交易员的角度写作,能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
劳伦斯认为,雷曼垮台是因为自大和傲慢:过高买入,过低抛出,整个过程中举债经营比率过高,这些都是富尔德及其心腹乔格雷戈里(Joe Gregory)所作的决定导致的。
雷曼是唯一一家被任由破产的华尔街大公司,劳伦斯显然对此颇有微词,他甚至不忘重复那段他书中写过的内容:贝尔斯登出事后,在和财长保尔森的私人晚宴上,保尔森劝雷曼卖掉资产和公司,而不是一边进行风险投资一边从美联储的支持窗口中获得现金(拿纳税人的钱赌博),富尔德对此的反应是对保尔森说:“我在雷曼掌权的时间比你在高盛待的时间都长,别对我指手画脚,我知道怎么玩。”
劳伦斯描述傲慢的富尔德不但得罪了财神爷还对外宣称在私人晚宴上获得了财长的支持,“从那一刻起,雷曼失去了从保尔森那儿获得任何支持的可能了”,他说。
劳伦斯说4层的员工对雷曼出问题一点不奇怪——他把这个过程形容是泰坦尼克撞冰山,而且富尔德手里还没拿望远镜——他和团队交易的是濒临违约的债券,而早在2005年春季,雷曼高收益与杠杆化贷款全球负责人亚历克斯柯克(Alex Kirk)看着雷曼买入、分开、分割然后转售的大量住宅按揭就已经发出警告:“整个市场都腐烂了。”
然后不良债务交易员做空了主要住宅建筑商的股票——作为一家投资银行,一边做空将因房市崩溃受到打击的公司股票,一边推销继续吹大泡沫的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第四层的员工们做得没错,因为他们是在赚钱的,而华尔街的铁律就是“赚钱”。
当时雷曼的举债已高达自身资本净值的22倍;它将按揭贷款转化为证券的速度与积累按揭的速度一样快,不仅如此,它还又买下了两家按揭贷款公司。《时代周刊》对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以及法庭破产文件的分析上来看,雷曼兄弟在当年自营交易(proprietary trading)及主要交易(Principal transaction)上遭受的损失超过了320亿美元,几乎成为了自那时起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经济危机的导火索。雷曼在2006年年底时的市值才只有180亿美元,几乎是亏损资金的一半。虽然由房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才初现酸楚,但却也已经足够将雷曼扫地出门了。
劳伦斯把这一切都归为富尔德根本不听任何进言。他说在就职雷曼期间,他从未见过富尔德巡视交易大厅。2008年6月高管们在股本全球主管巴特麦克戴德(Bart McDade)的领导下——雷曼12名顶级高管进行的秘密晚餐,一周后上演了十分精彩的一幕——麦克戴德大步走进富尔德的办公室,告诉他乔格雷戈里得滚蛋,要么富尔德自己走人。然后富尔德大喊:“你们在我背后捣鬼!”于是格雷戈里离职,同时离职的还有颇受争议的首席财务官。
但此时已经来不及了。美国政府决定不救助雷曼,原因是举债经营比率过高,而且持有巨额的各类金融衍生品。
他说了一个颇具黑色幽默故事,雷曼的董事会有一个成员是总统布什的表弟,他是雷曼的“杀手锏”,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之后,提交破产申请保护的前夜,董事会开会决定动用最后的“武器”,让“表弟”给白宫打电话。劳伦斯绘声绘色的描述:电话拨通后,传来接线员的声音:
“您好,这里是总统办公室。”
“我是乔治 • 沃克,我要和总统先生通话。”
“请您稍等……”
几十秒过去了,就如同几十年那么漫长——劳伦斯形象的描述,就在董事会成员觉得永远也等不到总统的电话时,接线员的声音再次传来,“爵士,现在总统不能接听您的电话”。
劳伦斯说,那一刻起,董事会知道什么也挽救不了雷曼了。
华尔街的金权游戏
劳伦斯在书中假设了七种可能,猜想当初要是做了不同的决定,雷曼就可能得救:
要是富尔德当初听取了别人关于该行房地产投资即将蒙受损失的警告就好了;
要是富尔德在私人晚宴上没让保尔森看不顺眼就好了;
要是反对富尔德和格雷戈里的秘密行动早几个月发生就好了;
要是总统能接那通电话就好了;
……
认为雷曼本可以避免破产的人,远不止劳伦斯一个。美联储前副主席艾伦 • 布林德(Alan Blinder)将放任雷曼倒闭的决定称为“一个巨大的错误”,就像劳伦斯说的那样,董事会试图劝说政府理解,他们“不知道自己放出的是怎样的怪兽”。但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救了雷曼也于事无补:
在一个平行空间里,富尔德或许会竭尽全力出售雷曼。他至少有三家潜在买主:韩国产业银行(KDB)、美国银行和巴克莱银行。但在现实空间,富尔德一直高估了自己的能量,将自己资产负债表上的房地产价值高估了250亿至300亿美元。
另一个平行空间,美国财长和美联储主席或许会资助某家机构收购雷曼(就像JP摩根在收购贝尔斯登时获得300亿美元贷款一样)。但在现实空间,短短6个月,雷曼就损失了67亿美元。其债务超过了6000亿美元,资产价值严重缩水。
在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平行空间,保尔森和伯南克可能已经将雷曼全盘收归国有——他们已经于9月7日将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国有化,也在雷曼申请破产保护的第二天,将美国国际集团(AIG)收归国有。
但在现实空间,保尔森已决心不再做“纾困先生”。从某方面来说,保尔森采取了正确的做法——尽管是无意识的。通过向美国人——尤其是国会议员们——展示,第四大投行倒闭,结果会怎样,他发掘出了此前一直缺乏的一样东西:为美国金融体系彻底纾困的政治意愿。
如劳伦斯所说,雷曼倒了,议员们才能看到“怪兽”如此可怕,于是他们纷纷在准备好的“金融机构国有化”文件上签字。这也是后来被评论机构诟病的真正的悲剧——雷曼倒闭后,华尔街幸存机构的相对规模反而更大,政治地位也更为稳固。只要大型银行确信自己可以指望政府纾困,它们就多多少少可以无视降低杠杆率和实行更理智薪酬制度的呼吁。
今年44岁的劳伦斯曾是全美冷冻业销售冠军、雷曼获利最多的债券交易员之一,他从父亲那继承来的“熊市思维”帮助他在危险发生前离开那儿,在华尔街学到的知识让他善于把握各种机会。2009年,他加入盘古资本管理公司,除了继续熟悉的债券交易外,他现在还是一个演说家,他认为美国及全球的演讲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演讲业已成为极有潜力的市场,这看似与金融无关,但确实是“华尔街”风格。
劳伦斯在发来x电子邮件中还附带了他的演讲报价,想亲耳听听华尔街的腥风血雨吗?
对话劳伦斯
你第一次来北京,印象如何?
北京很漂亮、干净。我非常喜欢这里的文化和这里的人,我觉得这里的人要比纽约的人和善很多。北京也是最干净的城市之一,我在纽约时走在第四大道上,觉得这真是一个肮脏的城市。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复兴的时代,你们无需复制其他国家的模式就可以很伟大。
你提到了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是怎样判断的?
事情是否合理。雷曼是属于整个金融危机的中心,我有机会与一些雷曼里非常核心的人一起工作,在2007年危机爆发时我和其他的一些分析师见到了非常怪异的一些现象,比如抵押贷款的债务人不能及时偿还第一笔债务——在早期就无法偿还债务,但放出的贷款却越来越多。不符合常理。
有人觉得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严重,你怎么看?
发生在美国的事是很特殊的,很多没有资产、没有收入没有还款能力的人从银行得到贷款,甚至首付都不用;然后雷曼这样的公司类似的贷款还打包做成证券化产品卖给银行,银行再次打包出售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由原来面对面的贷款变成了这样。
但在中国,你们有首付的要求,可能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但买房人必须要自己选择好的时机。1994到2006年,美国的房贷平均每年递涨5%,所有人都认为房价不会跌,结果第二年就跌了。当然,美国的房子现在很便宜。
受“天生熊市主义者”的金融家父亲的影响,年幼即立志从事金融业。先后任职于美林、花旗美邦和摩根士丹利。1997年与友人携手创办证券资讯专业网站ConvertBond.com,并在网络泡沫高峰时成功将其高价出售。
2004年加盟雷曼兄弟,任职不良债务和可转换债券交易业务副总裁,是雷曼公司持续获利最多的交易员之一,2008年3月离职。
2009年出任盘古资本管理公司执行董事(Managing Director,Pangea Capital Management LP)。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第二天清晨,6点我已经站在纽约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当飞机滑入跑道,5秒、4秒、3秒、2秒、1秒……离开地面,那时我意识到整个生命将由此改变。机头对着东北方向飞行,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即使这样的高度仍能清晰地看到我工作过的那家伟大的投资银行,当‘雷曼兄弟’字样映入眼帘时,我意识到,我要为此而战。”
作为“华尔街前最赚钱的交易员”,劳伦斯语调低沉的描绘了他所经历的雷曼垮台的前前后后:“我所在的部门从房贷市场下跌中盈利,但我们每赚1块钱,另一个部门(地产投资部)就要损失8~9块钱。是有24999个人在赚钱,但就因为8个人亏钱,雷曼兄弟走到了今天。”坐在北京长安俱乐部的软椅上,他的神情好像回到了两年前离开纽约的那天。
2008年3月劳伦斯离开雷曼时,这家公司已经进入死亡螺旋,但外人尚未完全认识到这一点。他以《常识之败》作者的身份来到中国,讲述自己所经历的全球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土崩瓦解的过程和前CEO富尔德(Dick Fuld)是如何忽视所有警告的。
富尔德不止一次的对劳伦斯的观点做出回应,称那些关于他“从不走出办公室”、“雷曼大楼的31层是一个独立的王国”的描述不符合事实,但他却回避了书中描述的细节,而研究者和媒体显然对此更感兴趣。
如何进入“华尔街”
“他是个标准的华尔街人”,一位观察家这么形容劳伦斯。尽管有着英俊的相貌和六英尺三英寸高的壮硕身材,笑起来像大男孩一样,但劳伦斯身上的华尔街气息显然遮掩不住:他十分注重细节和个人形象,用词谨慎、热情但很少与人熟稔。只有在饭桌前,他才会小小八卦一下自己的家庭,爱打高尔夫的金融家老爸和前时装模特老妈……
劳伦斯更愿意让熟悉一些的人叫Larry,他在邮件中也用这个签名,这似乎也是从华尔街学到的——当你在开始销售股票、债券之前,你必须知道怎样接近人。
他取得证券经纪从业资格后,先后在美林和花旗美邦的区域性公司工作,从事的就是销售工作,就是把公司列在销售目录上的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卖给投资者。1997年,他和在沃顿商学院结识的一位朋友合伙创办了ConvertBond.com,提供“目前美国市场是全部890只可转换债券的条款、分析、新闻和价格”,这是一个现在看起来极平常的金融信息网站,但那时候,“整个世界都在以装甲师的速度朝互联网进军”,雅虎已经上市、大型公司都在加入互联网。凭借成功的媒体营销和激增的点击率,全美“一半以上的债券投资人”都在关注ConvertBond.com,1999年,劳伦斯他们把网站连同自己卖给了摩根斯坦利。
第一次创业成功让他33岁就成为百万富翁,重新回到了华尔街,还躲过了之后互联网股票泡沫的破灭。非但如此,作为“一个真正做空者的儿子”,他虽然未预料到大规模的互联网概念破灭,但还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卖空了思科的股票——由此劳伦斯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交易者。
离开摩根斯坦利加入雷曼之前,劳伦斯还打了一个“漂亮仗”,他发现了安然的表外负债,抛出了安然的可转换债券,使他的客户躲过了史上最恶劣的会计欺诈。
劳伦斯说,从倾向上看,他并不是一个超级做空者,但他是看淡市场的人。如同那些知名的对冲基金经理一样,牛市带来的回报永远是有限的,熊市才是他们发挥能力的时机。
雷曼兄弟公司的四楼
劳伦斯进入雷曼是因为这家公司不良债务部的全球主管换成了他的高中同学,因此他有机会也有理由加入“真正的华尔街”。不良债券交易部在四楼,他的工作是发现市场上有问题的债券,然后做空以获利。
劳伦斯回忆,2006年雷曼风雨飘摇时,他问到一个实习生在做什么。那个还在大学三年级学习的学生说,他正在为公司进行衍生品交易;他又问了那个实习生的垫子有多大——垫子是华尔街称呼交易师手中可用于交易的钱数,劳伦斯原本以为数字不会很大。但实习生说了一个惊人的数字——1.5亿美元。
“在许多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里,这只是其中之一,”劳伦斯说,“那个孩子甚至都没有大学文凭”。
当然,那个实习生并不是唯一拿雷曼的钱冒险的人。劳伦斯自己就握有4.5亿美元的雷曼资金账户。不同的是,他赌对了。
回忆雷曼垮台的前后时,劳伦斯和他的朋友小说家帕特里克鲁宾逊(Patrick Robinson)一起,合作出版了《常识之败》,劳伦斯称鲁宾逊的加入,使得这本书让那些原本对金融一窍不通的人也能搞清楚华尔街在做什么了。《时代周刊》的书评人称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甚至有些幽默的书,但从一家倒闭公司的证券交易员的角度写作,能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
劳伦斯认为,雷曼垮台是因为自大和傲慢:过高买入,过低抛出,整个过程中举债经营比率过高,这些都是富尔德及其心腹乔格雷戈里(Joe Gregory)所作的决定导致的。
雷曼是唯一一家被任由破产的华尔街大公司,劳伦斯显然对此颇有微词,他甚至不忘重复那段他书中写过的内容:贝尔斯登出事后,在和财长保尔森的私人晚宴上,保尔森劝雷曼卖掉资产和公司,而不是一边进行风险投资一边从美联储的支持窗口中获得现金(拿纳税人的钱赌博),富尔德对此的反应是对保尔森说:“我在雷曼掌权的时间比你在高盛待的时间都长,别对我指手画脚,我知道怎么玩。”
劳伦斯描述傲慢的富尔德不但得罪了财神爷还对外宣称在私人晚宴上获得了财长的支持,“从那一刻起,雷曼失去了从保尔森那儿获得任何支持的可能了”,他说。
劳伦斯说4层的员工对雷曼出问题一点不奇怪——他把这个过程形容是泰坦尼克撞冰山,而且富尔德手里还没拿望远镜——他和团队交易的是濒临违约的债券,而早在2005年春季,雷曼高收益与杠杆化贷款全球负责人亚历克斯柯克(Alex Kirk)看着雷曼买入、分开、分割然后转售的大量住宅按揭就已经发出警告:“整个市场都腐烂了。”
然后不良债务交易员做空了主要住宅建筑商的股票——作为一家投资银行,一边做空将因房市崩溃受到打击的公司股票,一边推销继续吹大泡沫的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第四层的员工们做得没错,因为他们是在赚钱的,而华尔街的铁律就是“赚钱”。
当时雷曼的举债已高达自身资本净值的22倍;它将按揭贷款转化为证券的速度与积累按揭的速度一样快,不仅如此,它还又买下了两家按揭贷款公司。《时代周刊》对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以及法庭破产文件的分析上来看,雷曼兄弟在当年自营交易(proprietary trading)及主要交易(Principal transaction)上遭受的损失超过了320亿美元,几乎成为了自那时起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经济危机的导火索。雷曼在2006年年底时的市值才只有180亿美元,几乎是亏损资金的一半。虽然由房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才初现酸楚,但却也已经足够将雷曼扫地出门了。
劳伦斯把这一切都归为富尔德根本不听任何进言。他说在就职雷曼期间,他从未见过富尔德巡视交易大厅。2008年6月高管们在股本全球主管巴特麦克戴德(Bart McDade)的领导下——雷曼12名顶级高管进行的秘密晚餐,一周后上演了十分精彩的一幕——麦克戴德大步走进富尔德的办公室,告诉他乔格雷戈里得滚蛋,要么富尔德自己走人。然后富尔德大喊:“你们在我背后捣鬼!”于是格雷戈里离职,同时离职的还有颇受争议的首席财务官。
但此时已经来不及了。美国政府决定不救助雷曼,原因是举债经营比率过高,而且持有巨额的各类金融衍生品。
他说了一个颇具黑色幽默故事,雷曼的董事会有一个成员是总统布什的表弟,他是雷曼的“杀手锏”,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之后,提交破产申请保护的前夜,董事会开会决定动用最后的“武器”,让“表弟”给白宫打电话。劳伦斯绘声绘色的描述:电话拨通后,传来接线员的声音:
“您好,这里是总统办公室。”
“我是乔治 • 沃克,我要和总统先生通话。”
“请您稍等……”
几十秒过去了,就如同几十年那么漫长——劳伦斯形象的描述,就在董事会成员觉得永远也等不到总统的电话时,接线员的声音再次传来,“爵士,现在总统不能接听您的电话”。
劳伦斯说,那一刻起,董事会知道什么也挽救不了雷曼了。
华尔街的金权游戏
劳伦斯在书中假设了七种可能,猜想当初要是做了不同的决定,雷曼就可能得救:
要是富尔德当初听取了别人关于该行房地产投资即将蒙受损失的警告就好了;
要是富尔德在私人晚宴上没让保尔森看不顺眼就好了;
要是反对富尔德和格雷戈里的秘密行动早几个月发生就好了;
要是总统能接那通电话就好了;
……
认为雷曼本可以避免破产的人,远不止劳伦斯一个。美联储前副主席艾伦 • 布林德(Alan Blinder)将放任雷曼倒闭的决定称为“一个巨大的错误”,就像劳伦斯说的那样,董事会试图劝说政府理解,他们“不知道自己放出的是怎样的怪兽”。但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救了雷曼也于事无补:
在一个平行空间里,富尔德或许会竭尽全力出售雷曼。他至少有三家潜在买主:韩国产业银行(KDB)、美国银行和巴克莱银行。但在现实空间,富尔德一直高估了自己的能量,将自己资产负债表上的房地产价值高估了250亿至300亿美元。
另一个平行空间,美国财长和美联储主席或许会资助某家机构收购雷曼(就像JP摩根在收购贝尔斯登时获得300亿美元贷款一样)。但在现实空间,短短6个月,雷曼就损失了67亿美元。其债务超过了6000亿美元,资产价值严重缩水。
在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平行空间,保尔森和伯南克可能已经将雷曼全盘收归国有——他们已经于9月7日将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国有化,也在雷曼申请破产保护的第二天,将美国国际集团(AIG)收归国有。
但在现实空间,保尔森已决心不再做“纾困先生”。从某方面来说,保尔森采取了正确的做法——尽管是无意识的。通过向美国人——尤其是国会议员们——展示,第四大投行倒闭,结果会怎样,他发掘出了此前一直缺乏的一样东西:为美国金融体系彻底纾困的政治意愿。
如劳伦斯所说,雷曼倒了,议员们才能看到“怪兽”如此可怕,于是他们纷纷在准备好的“金融机构国有化”文件上签字。这也是后来被评论机构诟病的真正的悲剧——雷曼倒闭后,华尔街幸存机构的相对规模反而更大,政治地位也更为稳固。只要大型银行确信自己可以指望政府纾困,它们就多多少少可以无视降低杠杆率和实行更理智薪酬制度的呼吁。
今年44岁的劳伦斯曾是全美冷冻业销售冠军、雷曼获利最多的债券交易员之一,他从父亲那继承来的“熊市思维”帮助他在危险发生前离开那儿,在华尔街学到的知识让他善于把握各种机会。2009年,他加入盘古资本管理公司,除了继续熟悉的债券交易外,他现在还是一个演说家,他认为美国及全球的演讲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演讲业已成为极有潜力的市场,这看似与金融无关,但确实是“华尔街”风格。
劳伦斯在发来x电子邮件中还附带了他的演讲报价,想亲耳听听华尔街的腥风血雨吗?
对话劳伦斯
你第一次来北京,印象如何?
北京很漂亮、干净。我非常喜欢这里的文化和这里的人,我觉得这里的人要比纽约的人和善很多。北京也是最干净的城市之一,我在纽约时走在第四大道上,觉得这真是一个肮脏的城市。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复兴的时代,你们无需复制其他国家的模式就可以很伟大。
你提到了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是怎样判断的?
事情是否合理。雷曼是属于整个金融危机的中心,我有机会与一些雷曼里非常核心的人一起工作,在2007年危机爆发时我和其他的一些分析师见到了非常怪异的一些现象,比如抵押贷款的债务人不能及时偿还第一笔债务——在早期就无法偿还债务,但放出的贷款却越来越多。不符合常理。
有人觉得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严重,你怎么看?
发生在美国的事是很特殊的,很多没有资产、没有收入没有还款能力的人从银行得到贷款,甚至首付都不用;然后雷曼这样的公司类似的贷款还打包做成证券化产品卖给银行,银行再次打包出售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由原来面对面的贷款变成了这样。
但在中国,你们有首付的要求,可能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但买房人必须要自己选择好的时机。1994到2006年,美国的房贷平均每年递涨5%,所有人都认为房价不会跌,结果第二年就跌了。当然,美国的房子现在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