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渗透: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路径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e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需要每位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开展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文章以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两个案例入手,剖析了当前学科德育渗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科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德育;学科德育渗透;载体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6-0018-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一、审视当前学科德育渗透的现状
  《中学德育大纲》强调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德育大纲》的实施看作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让所有工作者都认识到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的任务。所有学校工作人员都应该成为德育工作者,所谓“教学教育化”,“教书并育人”。然而,当前仍有不少教师认为德育是学校的事,是政教处和班主任的事,与自己的学科教学无关,对于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的意识明显认识不足,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同时,也缺少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能力。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进一步提升的重要路径就在于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有机开展德育渗透的思考与研究。我们来剖析两个中学化学课堂的案例。
  案例一:“令人遗憾”的情境创设
  背景:在某次全市青年化学教师评优课上,高中组教师确定的课堂教学课题是《硫酸》,在参赛的七名选手中,有六名选手在教学中没有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还有一名教师针对浓硫酸所具有的腐蚀性这一特点,提到了曾经发生的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以下是这名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实录:
  师: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同学们都听说过曾经发生的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吧!
  生:听说过……
  师: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学生刘海洋为了试验“狗熊皮厚且嗅觉灵敏”这一观点,用浓硫酸泼北京动物园里的狗熊,最终对狗熊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生:窃窃私语,唏嘘不已。
  师:试想,连狗熊这么厚的皮都吃不消(学生笑),大家说浓硫酸的腐蚀性强不强呢?
  生:很强。
  ……
  思考: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曾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纷纷在思考,为什么被誉为“天之娇子”的清华学子会有如此行为?学校德育工作到底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如何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教育的使命和归宿倒底是什么?这一事件不仅让我们深刻反思教育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用道伦理的视野审视社会现状。这个案例对于学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德育素材,教师应该适时对学生开展尊重生命的思想教育。但这名教师在引用这一事件时,没有因势利导对学生开展尊重生命的教育,只是为了佐证说明浓硫酸的腐蚀性有多强,做为知识传授的一种方式,这实在是一种缺憾。我们还应该看到,参加决赛的教师都是全市优秀的学科教师,在他们当中竟然普遍缺少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识和能力,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学科德育渗透的严重缺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案例二:“润物无声”的教育艺术
  背景:在某次市骨干教师展示课上,一名化学名师上了一节题为《质量守恒定律》的展示课,下面是这节课的部分实录:
  (在一系列教学活动后,通过学生实验的开展,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结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师:同学们刚才所发现的这个规律在化学上被称为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进一步激发兴趣,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师:科学家也是沿着我们刚才所走过的研究路线发现并一次次的验证了这条定律。
  (点评:进一步肯定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师:其实早在1756年,多才多艺的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当时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但由于“物质不灭定律”缺乏丰富的实验根据,特别是当时俄罗斯的科学还很落后,西欧对沙俄的科学成果不重视,“物质不灭定律”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最终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可见,科学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须充满了艰辛和挫折,这就需要我们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和不怕失败的勇气。
  (点评:渗透化学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重温历史,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开拓创新的精神。)
  ……
  思考:教师在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形成之后,适时而恰当地渗透化学史知识,并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和特质就在于不断探索、不怕失败和挫折,这必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引起强烈的共鸣,留下深刻的印象。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学科教学设计的严谨,教师所展现的精湛课堂教学能力,而恰恰在于这位老师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的德育资源,把握学科德育渗透的时机,适时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进行到知识和德育水乳交融的境界,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德育渗透并非从外面把德育因素强加到知识中去,而是知识本身就蕴含着德育的养料,而且它是知识的精髓,有待技艺高超的技师把它炮制出来,让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德育的营养。这样的德育渗透表现得那样亲切自然,润物无声,这正是我们要深刻领会,反复体悟之处,惟如此,我们方能在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灵活的开展好德育渗透。
  二、把握开展学科德育渗透的关键
  学科教学中有效开展德育渗透需要学科教师提高认识,明确内涵,讲求方法,把握时机,这些都是学科德育渗透的关键所在。
  1. 提高学科德育渗透的认识   德育渗透工作与学科教学工作并不矛盾,两者可以有机结合,学科教学可以渗透德育内涵,德育渗透塑造健全人格更会促成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德育渗透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经常的途径,认识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使教师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简单的“授业解惑者”,更应该是一个“传道者”,教学与教育必须结合,而且能够结合,从而能够自觉地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更好地教书育人。
  2. 明确学科德育渗透的内涵
  学科德育渗透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利用、整合课程德育资源,没有德育因素的知识,就不是真知识,知识中蕴含着深厚丰富的德育因素,这要靠任课教师的挖掘和融会贯通,并把它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取得教学和教育的效果。例如:初中化学第八章第二节油脂部分的教学,由于许多知识都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可以恰当于当前的厉行节约、光盘行动等德育素材有机结合起来。
  3. 学科德育渗透的方法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的主要路径:一是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二是渗透在实验教学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实验是认识的源泉,是直观教学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进取、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主人翁的作风。如盐类的水解,从演示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盐溶液的酸碱性实验入手,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再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等知识,以醋酸钠为例进行分析、推理、综合,导出盐类水解的实质。这一过程中渗透了中和反应和盐类水解的对立统一观点。学生实验时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传统教育。三是渗透在课外活动中。如建立化学趣味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素质教育,培养动手能力,开展社会调查,培养爱国爱家乡的意识。
  4. 把握学科德育渗透的时机
  德育渗透应当把握住恰当的时机,贴切、自然、恰到好处;深入、透彻,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如讲解浓度、温度、压强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时,渗透了外因和内因之间的辩证关系。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碱金属原子结构的差异,渗透了事物普遍联系观点的教育。讲解硫酸的工业制法时,结合原料的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教育。
  教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在学科教学中主动渗透德育工作,挖掘学科知识中所隐含的丰富的德育素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脱离了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是空洞的德育,德育工作只有与学科教学有机的渗透,才能体现时时有德育、处处能育人的德育观,才能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境脉”视域下基于HPs教学模式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以“科学史”为脉,以“活动链”为境,采用材料阅读、实验设计等形式将科学史融入科学探究,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境脉;科学史;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11-0038-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
摘要:化学建模教学可以培養学生建立解决各类问题的思路方法,用方法指导实践,通过实践积累经验。素养的落实需要以知识为载体,以“氮循环”为主题开展氮氧化物知识的深度学习,设计并实施了“认识氮循环”“实现氮循环”以及“修复氮循环”三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构建“价一类”二维图实现氮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运用“价一类”二维图解决氮氧化物过量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提升了学生模型认知能力,也增强了环保意识
摘要:以“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这节课的教学为例,分享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结构化知识、真实情境、学习任务、过程性评价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经历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解决的完整学习过程,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将知识学习与社会、环境、科技等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感知知识学习的意义,提升学习的动力,从而能够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核心素
摘要:简述了运用定量观教学设计模型进行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基于教学设计模型建立促进学生定量观建构的课堂评价核心要素;提出了依据核心要素建立促进定量观建构的课堂评价;分析了促进学生定量观建构的课堂评价操作过程,总括了促进学生定量观建构的课堂评价主要特点及关键;并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为例加以阐述。  关键词:课堂评价;定量观;认识发展;教学设计模型  文章编号:1008-0546(
摘要: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探究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为例,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科学探究教学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优质课;科学探究;说播课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10-0078-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10.021  笔者参加了2018年11月26-28日在池州
摘要:实验是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是化学教师成长的得力助手,只要教师能利用好实验的每个环节,不断地改进创新及时总结,定能使自己在专业的成长道路上茁壮成长。文章从实验前的精心准备,实验过程中的改进创新,实验后的总结等角度阐述了对教师的成长所起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成长;实验;准备;改进创新;总结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8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
摘要:高中化学学习中树立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内涵解读认识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追求和塑造是不可分割、逐渐递进的,与学习过程的体验密切相关。高中化学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应重视其重要价值和意义,践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施高度融合,加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体验指导和价值认同。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
摘要:情境、知识和习题是化学复习课的三个基本要素,而情境、知识与习题三要素间的互动,是化学复习课灵动性的生动体现,是有效化学复习课的架构。  关键词:化学复习课;灵动;情境;知识;习题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1-001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1.05  复习课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
Jerry woke up on Monday. He took a box that he was keeping under his bed. When he came down stairs, his parents asked him what was in it. “Something really fun,” he said, but nothing more.  星期一,杰瑞醒來后,
摘要:以“铁肥”为研究对象,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以“项目式学习”为依托,通过设计实验方案,使用生活化“小”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求证,构建铁的价类二维模型,并去解决真实的化学问题,以期培育学生的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变化观念、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创新设计;控制转化;实验微型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4-0046-05  中图分类号:G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