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互动 扮靓山地特色城镇群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城乡互动型高质量发展路子
  ——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优化城镇布局,打造山地城市,培育绿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形成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山地特色城镇群
  9月底,仿佛是为了迎接中秋、国庆“双节”游客的到来,在连绵秋雨中,武隆区城乡道路两旁藏于枝头的桂花甜香扑鼻。同样恭候游客的,还有城乡的山水景致、古镇的民俗风情以及乡村农家乐的桑麻之趣。
  这些,都得益于近年来武隆积极推动城乡互动,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才有了这样一幅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山地特色城镇新图景。
  山水相融,山地城市富含美学意蕴
  武隆的山,是空间的骨架;武隆的水,是时间的血脉。
  漫步武隆城区街头,山水相依、城景交融,传统的带状城市布局在现代空间中进一步优化重组,诠释了山地城市独有的美学意蕴。
  江岸边,新建的景观休闲步道沿江向远方延伸。人们或散步慢跑,或驻足观赏,用各自的方式享受着这座小城特有的美好时光。
  来自四川的游客王晓娜手搭栏杆,请随行的朋友为她拍照留念,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来武隆了。“前几年坐车路过一次,但对武隆城区并没有什么印象。这次要不是漫步街头,差一点又要错过美景。”王晓娜说。
  武隆如何让游客不再“匆匆一瞥”,而愿意停车驻足的呢?
  “这与武隆打造体验式交通和慢行系统是分不开的。”武隆区发改委副主任陈宏介绍,近年来,武隆在完善交通网络布局,打破山地阻礙的同时,通过大力推进城乡公共休憩区、景区人行绿道和观景平台等建设,既提升了城区形象,又完善了城区功能布局。
  国庆期间,一家滨江酒店的前台被接踵而至的游客围得水泄不通。
  “酒店附近有超市吗?”一位来自广东的客人向前台工作人员问道。
  “有,超市、饭馆、医院、商场一应俱全。”工作人员回答。
  “原以为国庆期间客房会出现空余,但没想到大家来武隆旅游的热情只增不减,客房早已被订满。”酒店经理脸上笑开了花。
  近些年,武隆致力于整体提升和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能力,陆续建成城区游客集散中心、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设施,为星级酒店、民宿客栈、露营基地等提档升级,全面提升了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对此,家住武隆老城区,63岁的退休教师李春兰深有体会。
  与不少当地居民一样,李春兰每天清晨都习惯到建成不久的凤山公园锻炼身体。风景优美的凤山公园,是集田园休闲、森林峡谷等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公园,也是武隆建设“山水园林旅游新城”的重点工程。
  “政府不仅对我们的小区进行了修缮改造,老旧小区换了新颜,还修建了公园,让百姓在住得舒心的同时还能玩得开心。我们是这场变迁的见证者,更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李春兰脸上满是笑容。
  因地制宜,特色小镇演绎纤夫精神
  “脚蹬石头手扒沙哎,嘿呦嘿呦;背上纤绳把船拉呀,嘿呦嘿呦……”
  站在羊角古镇的主街上,听着高亢激昂的川江号子,目光所及是一栋栋干净整洁、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
  以乌江纤夫文化为主题修建的羊角古镇,背靠仙女山、面朝白马山,远眺可见浩荡乌江。虽然这里才正式开放一年多,但其悠久的历史值得回味。
  “羊角古镇原址位于千里乌江第一长滩——五里滩,那里乱石嶙峋、暗礁密布,古时上下货船在此卸货,是当时重要的水运码头,不仅商贾云集,也留下了乌江纤夫劳动的身影和川江号子。”羊角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高建新说。
  如今,乌江畔再也看不到纤夫拉船的身影,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因当地危岩滑坡整体避险而搬迁,但同时也将古老的乌江文化和吃苦耐劳的纤夫精神带到了新的羊角古镇。
  “自从搬到这里来,我们的生活大变了样。”说这话的,是古镇一家农家乐的老板杨小明。
  今年50岁的杨小明是土生土长的羊角古镇人,“那时的生活和现在实在没法比”。
  “那时候,我们住的是没有厕所的木质吊脚楼,卫生条件差,而且不安全。镇上基本都是土路,又陡又窄。我娶亲的时候是把媳妇背回去的,下山的时候两条腿直打颤!”杨小明的话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如今搬到这里,我们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而且便利的交通条件还给我们带来了远方的游客,我们也吃上了‘旅游饭’。旺季时,我这间农家乐月利润上万元没有问题。”杨小明继续说道。
  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武隆按“城区副中心、旅游古镇”定位,高品质建设搬迁新址。同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使羊角古镇成为仙女山、白马山两大景区连接点和城区发展的重要组团。
  在羊角古镇,以纤夫、船锚、乌江人家生活劳作场景等为模板的雕塑随处可见,不仅增强了古镇的辨识度,也为游客们亲身体验拉纤、吼号子等传统民俗文化,感受坚韧不拔和团结向上的纤夫精神提供了实景支持。
  “软硬”兼施,美丽乡村变化今非昔比
  自羊角古镇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可抵达坐落在乌江北岸的羊角街道艳山红村。
  正值傍晚,几位村民漫步在乡村道路上,沿途鲜花盛开,一盏盏路灯立于两侧。
  此时,艳山红村驻村第一书记游四海恰好经过,村民远远望见便热情招呼:“游书记,才忙完吗?吃饭了没?”于是,游四海便驻足与村民聊聊家长里短,问问村内大情小事。
  “艳山红村过去叫‘烂泥坝’,后因红艳艳的杜鹃花开得漫山遍野,才因此改名为‘艳山红村’。”游四海说,“但我刚来时,村里的景色可配不上这村名。”
  游四海至今记得第一次来到艳山红村时的场景:进村的山路蜿蜒崎岖,垃圾污秽随处可见,房屋破旧,院落杂乱,而且村内只有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常态;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田地荒废,产业空虚;村民人心涣散,党员组织观念薄弱。
  “这里不还是个‘烂泥坝’嘛!”游四海很苦恼。
  艳山红村要振兴,要先从思想上入手。
  转变村民观念、凝聚村民力量,是游四海来到艳山红村做的第一件事。他带着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村民学习文明礼仪,学习烹饪、种养殖等技术;普及与妇女儿童、农民工权益相关的法律知识……久而久之,村民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转变。
  穷山村想要振兴,既要强化思想观念等“软件”,“硬件”设施也不能落下。
  3年来,一组关于艳山红村的数据令人喜悦:新建村内道路36公里,危房改造56户,异地移民搬迁46户,新修花台13公里,新建生态公共厕所2座。
  “你们进村时公路两边的那100多盏路灯,共花费30多万元,全是村民自发捐的。”艳山红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小强指着远处的路灯,骄傲地说,“这是村理事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2018年,艳山红村形成了“村总理事会 分理事会 村民小组理事会”的三级自治体系,把村级大小事务交给村民自己处理。
  “村民有了主人翁意识,想要脱贫致富的劲头就更足了。”杨小强道出艳山红村村级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的奥秘。
  村容村貌是乡村的“颜面”。近年来,艳山红村还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全村上下齐心共建美丽乡村。在卫生评比制度的作用下,村民逐渐养成了“早上起来扫屋抹桌,农具杂物摆放整齐”的良好生活习惯。
  “回想起以前住的破房子、脏院子,跟现在真的没法比。”75岁的谢承华满意地看着自家院子。
  如今,艳山红村每家每户房前屋后种满花草,院坝宽敞整洁,木柴都被劈成等长的小段,倚着院墙一层层堆好,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远处,乌江碧水奔腾不息,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其他文献
1934年11月6日傍晚,寒风凛冽,红军长征途中。  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三位饥寒交迫、筋疲力尽的女红军在军队驻扎休整时,借宿于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  临走时,她们决定把仅有的一条被子送给徐解秀,但老人家说什么也不肯收。于是,一位红军女战士拿出剪刀,她们三个人不约而同对视了一下,毅然把一条被子剪成了兩半。  她们拉着徐解秀的手哽咽着说,大姐,这下你可别推了,这半条被子你就收下吧,等革命成功后,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概括了“九个坚持”的成功经验,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一位來自湖北省贫困家庭的父亲,面对身患白血病的女儿却越来越无能为力,高昂的手术费压得他无法喘息,但他不会放弃治疗女儿,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帮助。”  2017年4月12日晚,知名足球评论人董路在一个直播平台发布了这则消息,吸引了超过1300万网友的关注,仅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便筹集到30余万元的爱心捐款。  在这次直播募捐中,董路不断地实时公布收到的善款数目和捐款人,使得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这为今后的
在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收藏的珍贵文物中,有一只表面缠绕着麻绳的旧书箱。  1939年的一天,一个目光坚定,身穿学生服的年轻人拖着五只装满马列书籍的箱子从上海求学归来,这只旧书箱就是其中之一。  生死、进退、去留、荣辱,抉择关头,初心不改……  这个年轻人最终为了革命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一名伟大的红岩烈士,他的名字叫唐虚谷。书中找寻理想 行动彰显意志  “他是精通马列主义的乡巴佬。” 
3月7日,从巫溪县城出发,沿着蜿蜒山路一路向西,来到凤凰镇木龙村。  木龙村距巫溪新县城10公里,幅员面积3.8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有408户、1428人,但常年在家的不到200人。  群山環抱之中的木龙村,白墙红瓦的民居鳞次栉比依山而立,通村公路直通村民家门口,山上的柚子树密密匝匝,青葱成林,更有繁花点点,闪烁其间。  就在3年前,木龙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19.
上级部门到基层调研,是深入基层、转变作风、了解民情、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也是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增进感情的好机会,基层干部和老百姓都是非常欢迎的。  然而,调研也讲究方式方法,如果方式不对,甚至把调研搞成一种形式主义,不仅达不到调研的效果,反而给基层增加负担,引起基层的反感。  一  “唉,我都快成专职接待人员了。”前不久,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对笔者说,前段时间,几乎每隔几天都要接待上级部门来调研的领导
中共重庆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召开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陈敏尔讲话 唐良智作说明  全会听取和讨论陈敏尔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  11月26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必须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决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黔江大地上。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体制机制顺,则人才聚、事业兴。近年来,九龙坡区始终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求解思维,在创新机制、破除壁垒上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聚焦统得起管得好,真正让党管人才的原则落到实处。只有把党强有力的领导贯穿人才工作始终,才能把稳方向、找准定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曾是城口县沿河乡的真实写照。  沿河乡“身藏”秦巴腹地,崇山深涧、峭壁如屏,呈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形态格局。  曾经,外出务工几乎是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唯一途径。  2017年,沿河乡被识别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彼时,全乡县道仅有3公里,社组通达率仅为66%。  如今,还是同样的大山、同样的峭壁,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在驻乡工作队的助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