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er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于北师大版选修2—1第三章第四節的第二小节。是学习完三种圆锥曲线几何性质之后的总结,总结的是三种圆锥曲线的几何条件,标准方程及性质,然后从中归纳它们的共同性质,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这三种曲线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二)学生状况分析。根据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并正确地画出它的图形,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目的,本节以类比迁移、坐标法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贯穿始终,使本节课形象,直观,可接受性强。因此学习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到真正提高能力,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直接抛给学生,从而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打 下基础;(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并能够解决简单问题;(2)能够熟练求曲线方程;2.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的过程,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学习;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自主思考的习惯与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是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的推导,难点是对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的探索和应用。由于我们刚学习了三种圆锥曲线有关问题,学生已经熟悉了图形——方程 ——性质的研究过程,学生已具有由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能力,本节课我以问题串的形式,提出了问题,然后将问题逐步引伸,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论证中交流,在交流中获得认识和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及简单运用;教学难点: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的探索研究。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法指导:以“探索发现—大胆猜想—深入探究—证明—形成结论—抽象概念”的探究方法为主导,认知层次层层深入,探究过程环环相扣。学生在动眼看、动耳听、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思中愉悦的学习知识。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都可以用平面去截圆锥得到,这是它们图形上的共同特征,因此称为圆锥曲线。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请同学们回忆以下知识:
  1.求曲线方程的步骤。2.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离心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索发现
  问题1:问题1:曲线上点M(x,y)到定点F(2,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 x=8的距离的比是常数1,这个曲线是什么曲线?你能求出它的方程吗?(学生完成,实物投影展示,画出图形,体会定点、定直线的几何意义)问题2:曲线上的点M(x,y)到定点F(2,0)距离和它到定直线x=8的距离的比是常数1/2 ,求曲线方程。学生求解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由此可见:椭圆也是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的曲线,这样就与抛物线有了共同的特征。
  (二)大胆猜想
  猜想:任意椭圆、抛物线、双曲线都可以看作到定点的距离与它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的点的集合。那么,曲线分别为椭圆、双曲线时,常数的取值范围分别是什么?学生的猜想结论:当常数0<<1 时,曲线为椭圆;当常数>1时,曲线为双曲线。
  (三)深入探究
  问题:能否用前面所学知识验证猜想结论呢?定点、定直线、常数有何意义?(接下来,我们结合前面学习的推导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部分步骤验证这一结论)。1.椭圆(略);2.双曲线(略)。
  (四)形成结论(略)
  (五)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我们可以发现,圆锥曲线也可以如下来定义)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l(l不过定点F)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当0<<1时,它是椭圆;当>1时,它是双曲线;当 时,它是抛物线.定点F是焦点,定直线l是与焦点相应的准线,常数是离心率。我们把它称为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曲线为椭圆、双曲线时,也称为椭圆、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前面学习的定义为第一定义。接下来让学生类比得出:椭圆、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时的准线方程。
  三、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一)例题讲解:(略)设d是点P到左准线的距离, 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得:得,又双曲线的两准线间的距离是,则点P到右准线的距离是:(学生先自主思考,求出方程后在组内交流,推举代表到讲台前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分析解题过程,其他小组可做补充。)
  (二)练习巩固
  1.方程(略)表示的曲线是( )A.椭圆 B.双曲线 C.线段 D.抛物线2.中心在原点,准线方程为,离心率为的椭圆方程是____________;3.椭圆(略)上一点P到一个焦点F(3,0)的距离等于3,则点P到直线x=10的距离为_________.
  三、回顾反思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运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我们是如何探究知识的?1.圆锥曲线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直线不过定点)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当0<<1时,它是椭圆;当>1时,它是双曲线;当=1时,它是抛物线;2.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直接法、定义法;3.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类比等.
  四、作业
  必做题:1.P87练习:2;2.已知椭圆(略)上一点P到右准线的距离为10,求点P到左准线的距离。
  选做题:已知点,设点F为椭圆(略)的右焦点,点M为椭圆上动点,求MA+2MF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点M的坐标。
其他文献
课程标准:了解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学习目标:1、了解改革前农村状况,分析农村改革的原因,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 2、了解改革前国有企业的状况,知道国企改革两步走的具体内容;3、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作用,认识开放的必要性;4、通过农村、城市改革和对外开放,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5、感受党中央大胆放权的
期刊
【内空摘要】“借形想象”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存在的物体或者图形去展开想象。这些物体和图形可以是:食物、玩具、文字、生活用品、身体部位、图形、自然界的物体。我们利用它们去进行组合、添画、拼贴、拓印,让一物多变或者多物联想。想象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表现,而多样的日常材料则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自由。借形想象作为一种新颖的美术教学活动,为幼儿的想象插上了梦幻的翅膀。  【关键词】日常材料 美术活动 借
期刊
一、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创造性思维的推进。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历史,也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随着相关文件的出台与学前教育专家的不懈努力,学前教育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越来越成为了学前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人们对幼儿绘画教育的认识与态度也随之发生了转变,逐渐重视起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传统单一的教育方
期刊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判断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3.通过对年、月、日的学习,教育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正确判断平年和闰年。  教学难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理解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答题纸,2010-2017
期刊
教材分析:《阿细跳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歌曲。它是由我国著名民乐指挥家和作曲家彭修文先生根据彝族传统的 舞蹈《阿细跳月》的音乐创编的同名民乐合奏曲。乐曲吸取了传统“跳月”的民族音调,描绘了月夜欢舞的炽热场面。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游戏等丰
期刊
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困难和危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怕它,将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脚下做起,就能各个击破战胜它的道理。文章通过一个故事生发出人生感悟,引出一个富有哲理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对一个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设计和规划。他们有理想,
期刊
教学目标: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色、看”;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教学重点:认识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色、看”。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揭
期刊
【摘 要】为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文物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博物馆作为文物的主要存放地,对文物的保护更是责无旁贷。本文针对博物馆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其对应的解决对策,以使文物管理更加规范化,从而使文物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关键词】文物 管理 保护 措施  博物馆文物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对于博物馆文物的
期刊
教材依据:《雨铃铛》是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0单元(雨)的第一首诗歌。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要引导儿童诵读诗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本课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以“读中理解,想象感悟”为着眼点设计教学过程,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同时,
期刊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体现快乐、主动、健康的主题。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安排本次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法、手段的要求力求创新,体现自创、自练、互学、互研的教学特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体育骨干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享受运动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投掷是人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是锻炼身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