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村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s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西连城县培田村,坐落在一个三面环山的狭长谷地上,30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是一个以客家人为主的村子。几百年乡土文化的丰厚沉积,重新唤醒了人们对中国农村重文兴教耕读文明的记忆。
  这个位于山下、傍于水畔的“客家庄园”,以其深沉朴素的文化内涵和传统建筑艺术的丰富多姿,把曾经被撕裂、掩盖和扭曲的历史,保留并重新展示在今人的面前。长长的街巷,巍峨的牌坊,几十幢明清时期留下来的深宅大院,二十几座祠堂和六家书院,记录、诉说着多少代培田人的生活、理想和追求。
  书院、草堂等文教建筑,在整个村子发展和建造中,被置于与宗祠同等重要的位置,成为乡村文化的载体,并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更新,几乎从未中断过。自明代中叶起,培田就以其文风丕盛为远近文人雅士所关注。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兵部尚书斐应章受命巡视闽浙,在一帮文人墨客的怂恿下来到培田村,走到村中由几间草舍组成的“草堂别墅”时,只听得朗朗的读书声。一老翁迎出拜见,陪同尚书同来的“草堂别墅”的创办者吴郭隆老人上前介绍:老先生姓谢名桃溪,进士出身,屈尊受聘而为西席。尚书盛赞两位老人重文兴教,欣然为“草堂”题联:距汀城廓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一时震动了汀连城乡。
  时隔大约250年之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冬,礼部侍郎、大文豪纪晓岚为探寻、征集民间藏书,感受乡土文化,坐着轿子,翻山越岭,也来到了培田。纪大人在村里的举人和秀才们的陪同下,逐一参观了村中自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以来创建的几所学堂和一个设于大宅中的藏书楼,并在南山书院住了两宿。有感于培田人近300年间祖祖辈辈以耕读为本的优良传统,纪晓岚挥笔写下“渤水蜚英”四字。
  到底是因为大名鼎鼎的斐应章和纪晓岚的光临,才使这个小村子名扬四海、百年流芳,还是因为这个小村子的文化景观和人文特色,吸引了大人物的关注?历史证明,答案正在于后一种情形。但是,历史人物留下的足迹和墨宝,也成为培田重文兴教、文风丕盛的历史见证。
  


  自明代开始,历代培田人先后兴建书院、私垫、学馆达18处之多,如十培山学堂、紫阳书院、宏江书院、白学堂、义屋学堂、伴山公馆、岩子前学堂、南山书院、清凉寨学堂等。它们的规模大小不一,存在的时间久暂有别,但它们传承了文化、道德,培养了不少人才。自明朝中叶至明末,培田吴氏有11人考取了科举功名,自清初至清末,又有59人考取科举功名。其间自明成化至清乾隆三十年的300年间,培田村就出了191名秀才,他们多数留在村中,投身于家族式的教育事业。为了追求功名,提高教育水平,历代先祖还从外地聘请名师来本村任教,因而也吸引附近村落的学子前来培田就读。
  培田村的书院建筑,一般没有宗祠、大宅、牌坊那么气派,那么考究,但它们却是乡村文化的载体和证物,见证了培田的光荣历史。多少先辈,把大量的钱财和不倦的心力投入到乡村文教事业,几百年来代代相承,使文化得到培育,文明之风得以弘扬。
  今天,来到这个已经有800多年历史的小村子,仍然可以见到历经沧桑保留至今的六家书院。
  
  石头土草堂
  
  吴郭隆及其次子所建。草堂坐西朝东,三开间三进,土坯墙草顶,依偎在一块五六米高的巨石边上。草堂前有水塘(泮池),大门正对村东的文笔峰。进士谢桃溪为石头土草堂书“草堂别墅”匾。至清代后期,南山书院取代了石头土草堂成为家族学堂,斐应章当时书写的对联就移到南山书院的大门上。
  
  南山书院
  
  建于清乾隆末年,同治年间已驰名遐迩,外村人也来此就读,一年的学费要四五担谷子。南山书院坐东南朝西北,由两群落并列组成。东头五开间,上下两层。西头较低,是一个四合院,也高两层。整个书院建筑顺山势高低组合,厅、房、楼、廊,精巧合用。门外有一半月形的泮池。东边一道山梁,林木丰茂,隔开了村中的喧闹之声,为书院留出了一片清静的环境。福州“鬼才”邱振芳、宁化名儒曾瑞春等曾任教于此(曾瑞春后进京会试,为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曾瑞春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撰《南山书院记》,盛赞此处“嘉木葱郁,胜概清幽,鹿洞鹅湖,殆不啻也”,把南山书院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相媲美。南山书院是培田八景之一,村人吴爱仁有《南院书声》七律赞曰:
  


  步上南山境僻幽,
  琅诵读韵悠悠。
  蕉窗雨冷偏逢夜,
  竹院风凉又报秋。
  金石一声天地震,
  简编万卷古今搜。
  朝晴早起人倾听,
  鸟语书声乐唱酬。
  据《培田吴氏宗谱》统计,南山书院自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创办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140年间,由南山书院而步入仕途的贡生、秀才、举人、武进士等共120多人,其中三品、四品、五品衔者9人。
  
  培田学堂
  
  1906年,南山书院改为新式学堂——培田小学堂,1928年开始新校舍的营建,至1940年建成。1950年称“ 吴坊中心小学”,1956年培田村从长汀县划入连城县,学校改称“连城县宣和乡培田小学”。1940年建成的校舍坐西朝东,面阔九开间,进深四开间,两层,楼上楼下四周为走马廊,设礼堂及教室。新校舍与原南山书院馆舍由一天桥连通,后者改为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和食堂,并新开了操场。1939年〜1940年,村中的士绅及校长议定,征地并筹建起新的校园校舍。
  
  武学堂
  
  明代的武科考试始于成化十四年(1478年),清代也每三年举行一次武科考试。崇文尚武,也是培田人的传统。村内曾设有“集勋厂”、“化成厂”、“惠迪居”等武术学校、学馆,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练武用的石锁和兵器,村外还留有跑马场和射箭靶场的遗迹。可以说,自明至清,武学传统已被融入培田人崇文重教的文教传统之中,而在外出从政的培田人中,当武官者比当文官的还多。
  
  锄经别墅
  
  位于培田村中街中部,建于清末,曾经多次修缮,现存的两院式建筑为三开间三进,大门额上题“锄经别墅”四字,门联为:半亩砚田余菽粟,数椽瓦屋课桑麻。这座别墅是一座启蒙学堂。解放后学堂停办,改为了住宅。
  
  容膝居
  
  


  在培田村,还有一座颇有特色的女校,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三间带两厢。大门额上书“容膝居”三字,对联为:庭来竹友心胞阔,门对松岗眼界宽。内院正对厅堂的照壁上特题“可谈风月”四字,妇女们在此尽可以促膝谈心,无所不言。
  听老人们说,这个学校的学员都是本村的女青年或年轻媳妇,教员则是村中受人尊敬的婆婆或年长的嫂子。这里不仅教识字,习女 红,同时还宣传家教家规、三从四德和传授妇女卫生常识等。当年附近村中一位姑娘在出嫁之时,听信了初婚之夜如何可怕的传言,将自己的下身用夏布紧紧缠裹,并随身带了一把剪刀。结果没几天,便被夫家休了。于是,培田村就有了建容膝居之举,在此“可谈风月”,向女青年传授生理常识,向将出嫁的姑娘宣扬新婚须知之类。如今,容膝居的建筑院落还保留下来,虽并不特别引人注目,但关于它的故事,却多年传颂不绝。旧时农村姑娘出嫁时,常有专职的“伴娘”,随姑娘住到夫家,有时一住数天,其任务之一是对新婚夫妇的新婚之夜进行现场指导。容膝居正是在事先承担了“伴娘”的任务。
  


  培田村一位八十多岁的妇女罗兰芬老人,1936年嫁到培田,在容膝居学堂学了两年多。她回忆说“每天下午学两个小时,学写字,学算术,学记账,还唱戏文娱乐”。她说她在此认识了几百个汉字,能看能写简单的信件,觉得生活充实了许多。
  一个村子兴办自己的学馆学堂,必须有经济实力的支持,必须有一批有责任心的人士的管理,而且代代相传,既须“恒产”,也须“恒心”。培田先祖为此专门留下一部分公尝田产,其收益的一部分就作为兴教之需,为设“经蒙田”、“秀才田”等。培田村的“经蒙田”,每年可收租谷3600斤,“秀才田”每年可收租谷9300斤。当年,这些租谷即为读书人提供了学费辅助。村中的“公田册”规定:“每年收谷多寡,按照人数均分,期以立秋为准。秋前入泮者本年收起,秋后入泮者次年收起。”
  对培田村来说,文兴而经济盛。满山林木有助于经济的发展,木材、造纸(如著名的连城宣纸和长汀玉扣纸)、茶子油、桐油、生漆的经营,苎麻布、染料、笋干、香菇、草药、茶叶等山场资源的开发和赢利,也都为村中的文教事业提供了支持。
  培田又专设义田学田,用以资助科举的赴试者及优胜者。在废科举以前,按“公田册”规定:“乡试每贴闱费银三两五钱正;会试每贴闱费银五十元正;拔优副贡每贴银七十元正”,等等。清末,培田吴氏专门在省城福州设立“试馆”,为到省城应试的考生提供寓所及其他资助。在县城或汀州、泉州等府城中,培田吴氏也专设有会馆,帮助赴试学子解决困难。
  清末废科举立新学之后,义田学田仍按照旧制,为入学者提供资助:“赴汀城高等小学堂肄业者,每年贴学费四元;中学堂肄业者,每年贴学费一十元;赴省城高等学校(注:高中或专科学校)肄业者,每年贴学费二十元;赴京城大学堂肄业者,每年贴学费八十元。”培田村村口,有一座两层楼阁——文武庙。文武庙原为方形夯土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为两层木结构建筑,上层供奉“文圣”孔子,底层供奉“武圣”关帝。建筑至今仍亭亭玉立,完好如初。墙壁上记载着培田村历代精英的名字,除明清时期的举人、秀才外,还有近年入学的青年人,包括研究生、大学生和中专生。重文兴教的传统,就在一代一代培田人的坚守下,源远流长。
  除书院建筑,培田村中还保留着相当完好的几处大型宅院——“九厅十八井”。这类宅院实际上并不止九个厅,十八个天井,取一九如九,二九十八,只求其吉祥如意。其中一处大型宅院,村民称之为“大屋”,建于清康熙年间,有十一厅,三十二天井,位于村头,气势非凡,是当年接待过官员和客人的地方,故也称“官厅”。这座官厅大屋,也曾办过私塾,其后楼顶层则是一个大藏书阁,曾藏书万册,有不少外文书。遗憾的是土改时毁了一部分,至“文化大革命”前尚存书两万多册,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付之一炬。据说当年纪晓岚见到这大屋的气势和藏书阁的丰富藏书时,高兴得连声叫好。
  


  无论是官厅大屋,还是祖宗祠堂,这些乡村建筑本身就是乡土文化的组成部分。存在于建筑中的木雕、石雕、彩塑和彩画,往往有对文化、对人文的直接表达和描绘。如建筑的门窗格扇上、柱础上常浅刻有琴棋书画以及博古图案,表现出村民对文化和高洁志行的最为朴素的崇尚与追求。这种直接表达和描绘经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在乡土文化的塑造、形成中,同样起着积极持久的作用。
  至于建筑物上的牌匾和对联,更是明白地、通俗地、无时无刻地教育着村民:
  门外有山堪架笔,
  庭中无处不堆书。
  ——继述堂对联
  水如环带山如笔,
  家有藏书陇有田。
  ——大夫第对联
  积德涧身如积玉,
  遗书教子胜遗金。
  ——馥轩公祠对联
  非关避暑才修竹,
  岂为藏书始建楼。
  ——修竹楼对联
  文章垂千载,圣教衍万年。
  ——文武庙内对联
  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官厅”中厅对联
  著书不向时流说,
  得句难为欲者知。
  ——敦朴堂对联
  培田村重文兴教之风,经过一代接一代有心人的经营和承传,造就了一个文化之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个小小村落中曾经拥有过的文教功能和文化内涵,已经有所变更甚至可能被淘汰,有的成为陈迹,有的成为废墟。但是,它们仍在起作用。留下一份记忆,留下一份传统,留下一份情怀,对于今天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仍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影视的产业化发展为研究对象,讨论拍摄制作中涉及的场地、布景、设备、人才等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着重强调如何通过引入“影视人力资源库”这一概念来发掘和管理人才。最终表明,通过影视拍摄各个环节的市场化开发为云南影视拍摄奠定基础,使之形成便利,吸引外来剧组到云南拍片,由此从根本上带动云南民族影视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云南;影视产业;拍摄制作;人力;资源;整合  云南作为
期刊
【摘 要】中外美术史比较教学模式与比较学紧密相连。本文针对比较教学方法在中外美术史课程中的实施,从概念的界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程序的设计、支持系统的构建等几个方面的论述,以将中外美术史比较教学的实践加以完善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  【关键词】比教学;美术史;模式  中外美术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学的思想早已渗透其中。中外美术史比较教学模式与比较学紧密相连。在教学论中,教学模式是一个术
期刊
【摘 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美术教育都是日常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美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些小学美术课教学上的阶段性及分类教学,还有一些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阶段性;课堂教学;临摹;创造力  一、我国美术教育的研究  (1)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人类所有的活动当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而从属于艺术的美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在当今的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的美育是一个重点,舞蹈教育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也得到了重视,舞蹈教育成为了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课程。本文研究了舞蹈教育在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影响,分为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两大部分,其中精神素质还包括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心理健康。  【关键词】舞蹈教育;身体素质;精神素质  舞蹈产生于文字之前,是人们最初用于表达自己的方式,人类将情
期刊
【摘 要】社交网络近年在我国高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和社交渠道,其BBS式的参与方式让更多的人开始通过社交网络表达自我。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快文化现象让意见的表达趋向于更加简单,因此,国外Facebook最开始在页面中添加了一个大拇指的图标,用于用户简单表达意见,由此催生了如今社交网站基本必备的“赞”功能。而随着“赞”这一按钮在越来越多的社交网站的出现,“点赞”也就成了越来越普遍的行为,近月来
期刊
【摘 要】微课,是在新兴媒体应用于教学而产生的全新应用形式,有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针对大学语文的教授,微课是传统课堂重要的、有效的补充和拓展,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这是由大学语文自身的人文性、知识性、工具性的特点决定的。  【关键词】微课;大学语文传统课堂;补充和拓展  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应关注任何有利于教学效果提升的教学形式改革,微课正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威力冲击着现今的教学传统,不得不引起我
期刊
莱茵河——记录了德意志的国家历史和承载着日耳曼民族精神的德国境内最长的河流,一直被德国人称为父亲河(Vaterrhein)——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莱茵瓦尔德(Rheinwaldhorn)冰川,流经瑞士、卢森堡、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最后从荷兰的鹿特丹汇入大西洋的北海,全长1320公里(德国境内长865公里),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公里。  莱茵河从源头至入海口被分为了高莱茵、上莱茵、中莱茵和下莱茵
期刊
2007年5月24日至28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其主要目的是针对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的故宫明清皇家陵寝、天坛、颐和园等三个遗产地的维修保护做法,研究探讨既符合国际标准又适合中国文物建筑特点的木结构文物保护维修理念与原则。  近几年来,随着北京“人文奥运”文物保护工
期刊
【摘 要】视唱练耳是高校艺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理论和技能技巧训练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在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难以适用社会的发展,本文先简单分析高校视唱练耳的重要性,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高校视唱练耳的多元与综合教学,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视唱练耳;多元化;综合化  视唱练耳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起步较晚,随着时代的进步,我
期刊
开平赤坎小镇,宁静而古朴,以其骑楼建筑和华侨文化而闻名遐迩。赤坎镇及其辖内村落总面积61.4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共7.2万人。小镇形成于清顺治年间,距今约有350年的历史,然而,赤坎的兴旺繁荣却缘于近代华侨经济的崛起。  赤坎镇的发展源于关氏和司徒氏两大家族,他们同居一岛的南北两边,关族居上埠,司徒氏居下埠,两族曾为了土地而争斗了几个世纪,后来却因为华侨思想的影响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