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初探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办学、家园合作是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本着尊重、平等原则的家园沟通与合作,能够促进家园双方的教育优势互补、质量互促,有利于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互斥,形成家园协调一致、携手共育的局面。
  我们发现,如今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水平日益提高,参与幼儿园管理和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仅仅靠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微信群等形式开展家园沟通,并不能让家长充分了解、理解及信任园所,对家长育儿理念和方法的改善也作用有限,家园合作往往流于表面。针对现状,我们积极探索家园合作的新形式,经过三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在部分红黄蓝幼儿园中逐步开展的家长助教活动,是消除家园隔膜、推动家园深度沟通与合作的一种有效尝试和举措。
  家长助教活动的内涵及特点
  “家长助教”是指邀请那些时间方便、对园所工作和活动兴趣度高、愿意配合园所教育安排并拥有一定保教基本能力、承担助教任务的家长。“家长助教活动”指符合幼儿园助教条件的家长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约定时间深入园所、班级,支持、配合教师组织实施保育教育活动,及时反馈意见建议,增进家园互信互利,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目前,实验班的家长助教每周轮流参与1~2次班级半日活动。除了配合教师照顾幼儿生活、指导幼儿进行室内外游戏,他们还会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和个人专长等独立设计、实施一节集体教学活动。与一般的家园活动相比,家长助教活动在家长参与度方面具有频率高、历时长、涉面广、体验深的特点。当然,与此同时,幼儿园及班级管理的现状、优点、问题等,家长助教也能尽收眼底。因此,对年轻的园所来说,这样的透明、开放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整合利用资源的智慧和持续提升办园品质的信心。
  有效开展家长助教活动的策略
  在实验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初期,由于家长和教师对家长助教的角色、职责、作用认识不清晰,在行为上容易出现一些误区。例如,家长助教忽略“助教”的身份,不参与班级活动,变成监督者和旁观者,或者成为只服务自己孩子的陪读;主班教师忽略家长助教的“家长”身份,给家长分配太多工作导致家长反感,或让家长单独处理个别孩子的问题产生安全隐患等等。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家长助教活动、避免产生误区呢?
  首先,充分准备,达成共识。在活动前了解家长及教师对家长助教活动的的态度,制定规则,消除顾虑,初步达成共识是顺利开展家长助教活动的前提。实验园管理者通过大会宣讲、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到绝大多数家长和教职工对幼儿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表示支持,但也有相当部分家长担心,比如,自己不能保证参与活动的时间、家长进入园所干扰班级活动正常秩序、家长助教更适合全职主妇而上班族家长没机会等;部分教师则担心家长进班后不能遵守幼儿园规定,不能配合主班教师履职,助教时以“挑毛病”为主或引起幼儿情绪有波动等。因此,园方与有意向承担助教工作的家长代表、实验班教师代表商议后拟定了《家长助教聘任条件》《家长助教实验班班级管理注意事项》《家长助教岗位职责》《家长助教进班工作准则》等准则,并逐步完善了《家长助教培训考核制度》《家长助教实验班教师约谈制度》《家长助教工作计划总结制度》等规定,以学期为单位推进家长助教工作,调动更多家长、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加强学期初计划、培训;学期中交流反馈;学期末总结评价,对问题早预测、早发现、早解决,最大限度发挥家长助教的积极效应。
  其次,梳理流程,循序渐进。“宣解—聘任—培训—实践—反思—推广”是园所开展家长助教活动的六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执行时切忌盲目铺开、急于求成。宣解环节是对全体教职工及家长宣传助教活动的目的、意义,讲解活动的内涵、特点等,确保参与者明确方向、树立信心。聘任环节中,符合受聘条件(重视儿童教育、有良好文化修养和沟通表达能力、身体健康、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半日助教活动)的家长需要阅读并签字认可有关制度,然后园方启动聘任仪式,颁发聘书,让家长感受到助教荣誉,给自己的孩子也带来一份骄傲。受聘后,家长助教需参加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幼儿年龄和学习特点、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家长助教岗位职责和常规要求、幼儿园课程计划制定依据、幼儿常规培养基本方法等。实践环节在日常工作规范有序的班级展开,主班教师要随时与家长助教沟通,由易到难分配工作,发挥家长经验、特长优势,注意把握家长介入的界限。反思环节中,家长助教需及时将个人体验和建议通过班级微信群等方式,向本班家长及园方反馈。推广环节中,园方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并在学期末对家长助教及实验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回应问题解决情况,总结有益经验以便在新学期推广。
  第三,适度监管,把握方向。开展家长助教活动是要调动并促进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动性,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形成家园合力。但大多数家长不是专业的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发展及幼儿园教育特点还不甚了解。因此,园方对家长助教活动的管理既不能高度控制,也不能一味放纵,而要全程适度监管,做好计划和安排,用蕴含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课程活动引领家长发展,不能一味迁就、迎合家长的不合理需求,确保活动不偏离幼儿园教育目的,不超出幼儿园工作范围,有利于促进班级保教质量提升。此外,管理者要指导教师分析、利用家长资源优势,安排具体适宜的助教工作;与教师共同面对和解决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必要时进行现场干预指导,及时舒解教师心理压力,让教师轻松愉快工作,学会与家长合作完成工作。
  最后,借力发力,以点带面。家长和教师参与助教活动的熱情、经验、收获、意见、建议以及他们的现身说法是对活动最好的宣传和激励。以家长影响家长,以教师影响教师,以班级影响班级,以管理者、家长、教师、幼儿之间的交互影响互促互进,家长助教班级以点带面,能够提升家园沟通与合作的广度、深度、质量,促进园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互补、利用,推动园所可持续发展。
  家长助教活动对家园关系的影响
  家园之间的误解、矛盾往往是由于沟通渠道不畅通、信息交流不及时、相互了解不全面造成的。家长助教活动搭建了家园之间常态化、零距离、全方位的沟通与合作平台。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活动观摩、专题分享等途径,我们发现承担半日助教活动对家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对幼儿园工作规范、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特点、幼儿园教育理念和方法有了较全面的理解,增进了对园所的信任;二是见证孩子的成长变化,体验到幼儿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挑战性,对幼师职业心存敬意和感激;三是能够从幼儿发展、园所发展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利益得失,如建议丰富教具和玩具、活动前与教师充分沟通、鼓励更多爸爸参与助教、掌握更多吸引孩子参与活动的方法等;四是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孩子及自己孩子在家、在园的不同表现,能够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五是走进儿童世界,感受到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友爱善良,滋养了心灵,振奋了精神,品味了人生的美好。
  家长助教活动对教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了与家长沟通、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二是从不同职业、经历、专长家长组织的活动中,丰富了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教学技巧;三是家长的信任、包容、认可让教师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加强了职业认同感及自我发展的愿望。
  可见,家长助教活动实现了家园的平等互动、携手共进;家长助教活动和谐亲师关系、家园关系,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其他文献
在我园“新课程”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观念陈旧,未真正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过于关注“教的结果”,忽视幼儿的已有经验;不能发现幼儿的真兴趣,聚焦真问题;对幼儿的回应不及时,不能给予准确积极的反馈和引领。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展了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系列活动,帮助教师发现“真问题”,实现“真发展”。“视频分析”回顾教育现场, 捕捉“真兴趣”,发现“真问题”。  为了充分了解教育活动中每个幼
宽心小站的朋友:  您好!  去年,我被调到一所新建幼儿园,升任园长,所有教职工都需要自己招聘。新建园百废待兴,众多的工作已经让我应接不暇,而最重要的人又跟不上工作节奏,或心思浮动,或背后打小报告,令我头痛不已!  如何让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价值观的新建园教师拧成一股绳?这些让我陷入深深的烦恼与思考!我该怎么办?  ——苦恼无比的蔚炜  亲爱的蔚炜,看到你的问题就像回到了六年前,当时我遇到和你
作为一名常年带小班的老师,孩子们的“入园适应”问题年年都会碰到,而每年我们也想了无数的办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不哭不闹,但效果甚微,教室里还是每天充斥着孩子的哭声、喊声和各种告状声。怎样才能既让孩子很快喜欢上幼儿园这个“新家”,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同时也能让老师相对轻松一些呢?  近些年,我园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的理念,对儿童的自主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我对自己过去“看待孩子的视角”进行了
在益智区材料投放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会疑惑,即便投放了半成品材料、低结构材料,为什么幼儿还是不感兴趣。实践中,我尝试进行放权,鼓励、引导幼儿自行投放、淘汰材料。  引导幼儿自行投放材料。投放前,可以给幼儿若干规则:1.是幼儿自己感兴趣的材料;2.是自己感觉有困难的,经过区域进一步探索,能够解决困难的;3.根据自己对益智区域的理解,判断区域中需要哪些形式的益智材料,進行投放。  鼓励幼儿自行淘汰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的重要讲话中,勉励全国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总书记提出的新希望、新标准如何在幼儿园一线得以实现,引发了我园党支部全体党员的认真思考。  在“守初心”主题教育学习中,思考“四有教师”标准  园所党支部在当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
我一生中最引以为荣的有两件事,一是1949年10月1日,我作为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当时,激动的心情终身难忘,回绕在脑中的想法就是:长大了要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我迈入幼儿教育门槛65年来,忠实地从事了一个职业——幼儿教育。在这65年中,我见证了新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两个辉煌时期。  第一个辉煌时代是20世纪50年代,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初期,我国幼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培养幼儿审美鉴赏力的教育活动。近年来,为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越来越重视美育对于幼儿终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但在落实《指南》的过程中老师们还有许多问题和困惑。针对这些问题和困惑,笔者带领来自北京市西城区不同园所的老师们进行了“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实践与探索”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做了很多尝试与调整,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与挑战。本文在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动作发展列为幼儿健康领域目标之一,此目标的确立将给幼儿体育活动带来深远的影响。实际上,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将健康领域的首要目标设定为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因为学前时期是幼儿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在童年早期至中期,即大约3~8岁期间,会形成多种基本动作技能,这些动作技能使儿童在动作反应中有更多的选择,为他们的动作表现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儿童早期动作的良好发
近两年来,为落实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越来越重视游戏对于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价值,但在落实《指南》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带领北京市西城区一些幼儿园进行了“创设开放性环境,支持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做了很多尝试与调整,也遇到了不少困惑与挑战。本文在与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合作研究、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将教师们的实践
建立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归属感是小班年龄段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既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社会适应的重要一步,也是幼儿园组织开展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  归属感既是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一种情感。当一名幼儿在一个班级中感受到充分的安全,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了解并维护集体的规则,承担起自己对于班级的责任,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替代的一员,以班级为荣并乐于为班级增光时,他就有了切切实实对所在班级的归属感。“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