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蒜皮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uan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屋里,阳光透过宽大的落地玻璃,落在客厅里的茶几上。茶几上有一台手提电脑,电脑处于休眠状态,屏保不时地在黑色的底色里变换着图案,有时单调,有时复杂。电脑旁有一个笔记本,雪白的纸上,一个大括号旁,潦草地记着几行字,最后一行开头只写了一个字,一支碳素笔歪在空白处,好像有很多话要说,却哽咽在那里。
  妻子手里拿着一块抹布,擦擦桌子,阳光下,竟有细碎的灰尘在空中乱舞,狂魔一般。
  木质茶几的一个犄角旮旯处,竟然掉了一小块漆,妻子心里一惊,手里抹布抖了一下,疑惑地想,这是什么时候掉的?
  妻子的脸五官精致,有点苍白,她的身材修长,穿着紧身连衣裙,她是可口可乐体形,只是手指有些粗大。
  墙上的挂钟“当当当”地响了两下,妻子抬头盯着挂钟,手里的抹布不自觉地搅了几下,拧成一个疙瘩。
  门锁转了几下,推门进来一个矮个子,长脸,浓眉,厚嘴唇,眉头微微锁了一下,略显疲惫。
  放下拉杆箱,妻子的目光落在他的脸上说,回来啦!
  丈夫点点头,换上拖鞋,径直进入卧室,打开衣柜。
  妻子紧跟几步问道,你要找什么?
  丈夫眉头紧锁,并不搭话,只是在柜子里翻动一会儿,找出一件长袖衫,把头套进去。
  妻子默默站在一旁,丈夫从她身边走過,并不看她,人走过去了,一句话才硬邦邦地掷过来,南方温度高,北方冷!
  妻子下意识地看一眼窗外,阳光正烈。她又摸摸自己裸露在外面的两条胳膊,竟然起了鸡皮疙瘩。
  转身,她进了儿子的卧室,儿子不在,在学校里,但儿子的体温还在,在书桌的那一摞书里,在那把方方正正的椅子上。正要走出来,就听到厨房里乒乓地响起了碗碟声。
  噼里啪啦,柜门开得很响。窸窸窣窣地,像是塑料袋子在卷起。
  她紧走几步,心里震震的。
  丈夫铁青着脸,把几小袋子杂粮胡乱地搅在一起,“咣当”一下,打开防盗门,“噗”的一声,东西落地。她的心跳了又跳。
  我不是告诉你了吗?夏天杂粮不要生虫子。
  她挤出笑来,我知道夏天爱生虫子,所以,每样买的不多,就几块钱,秤小米时,老板多了一下,我想多一点就算了,别麻烦人家再出去了。吃够小米了,好长时间没打开看了,没想到生虫子了。
  轰隆轰隆,冰箱打开了,一层一层看过去,从保温到冷冻,冰冷又甩过来,我出差十天,冰箱里的东西一点没少?
  我每天经过夜市,一直买新鲜的吃。
  妻子还没搭话,丈夫气呼呼地走了,防盗门粗暴地响了一下。
  妻子的目光盯在蔬菜柜子上,一卷细长的小葱,斜斜地靠在一角。
  防盗门又响了,丈夫拉着脸,走进厨房,手里握着一卷又粗又长的大葱,放进蔬菜柜里。那卷细长的小葱忽然变得局促不安,弱不禁风。
  “哗啦”一下,柜门又一次打开,下水管怎么了?
  坏了,我自己又换了新的。
  冰箱里的东西十天没动,浪费电且不说,这电钱能省出多少新鲜的蔬菜?这笔账你算不出来吗?从一件小事,以小见大,足以推断出你对生活的态度有问题,恶习难改。五年前,你做饭烧坏一个电磁炉,三年前,你熬的阿胶糕,吃了一半,放在窗上,最后长了绿毛。250块钱就这么打了水漂。丈夫越说越气。对这些恶习如数家珍,喋喋不休。
  她盯着他,脸色渐渐红了,又苍白起来。
  那一年,她有点气虚,买了阿胶块,自己熬成糕,加上了核桃,熬出来的阿胶糕硬硬的,透着光泽。吃了一段时间,鼻子出血了,她想,一定是吃阿胶吃多了。就停吃了,没想到干硬的阿胶糕竟然会长绿毛?
  “哗啦”一下,柜门又打开了,我不是临走告诉你,不要收藏空瓶子、空罐子吗?怎么这里还有一对古怪的杯子?
  那是女同事离职给我的礼物。空瓶子是想装调味品之类的。
  防盗门又打开了。“咣当”两声脆响,瓷器碎裂的声音。
  妻子夺门而出。
  阳光萎靡不振的,却依然晃着人的眼。
  打车,出租车司机问,去哪儿?
  去观海寺。周末观海寺要向市民施腊八粥,那里需要义工。
  哦,那可是一个荒凉的地方。打车都打不着。给您我的名片。
  哦,谢谢!她说。
  司机从后视镜里打量着她,依您的条件,应该有私家车吧!现在几乎家家都有私家车了。
  没有!
  哦?
  我丈夫去考驾驶证,科一过了,科二掉了两次,怎么也不想学了,他说,会丢半条命在那里。
  哦,学车是不容易,可主要是自己有车方便。真放弃了?
  是啊!
  你是一个大度的妻子,考驾驶证得三千多元,不多,但也不少,就这么打水漂了?
  也谈不上好不好的,只是理解!
其他文献
“恭喜啊,王主任,高升了啊,哪天请客啊?”办公室里的老李满脸堆着笑,极力控制着自己说话的语调。  一下由老王变成王主任,王斌心里一时还真没完全接受。周围的同事说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细声细气,像是嗓子被手指捏住了一般。  “看大家什么时候有时间,东方饭店怎么样,大家一定要给面子啊。”王斌笑着说。   “必须到场,王主任请客怎么能不去?”众人附和道。  其实王斌这个主任头衔,来的让他自己也措手不及
期刊
相裕亭,中国作协会员。著有长篇盐河系列小说三部。其中,《盐河人家》获连云港市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看座》获“中骏杯”《小说选刊》双年奖、第16届中国微型小说一等奖,入围“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风吹乡间路》获“花果山”文学奖;《忙年》获“冰心图书”奖;连续六届获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偷盐》入选2005年中国小说排行榜。结集出版了《盐河旧事》20余部作品集。  民国的时候,盐区这地方,主要活
期刊
清霖寺坐落山阴,常年云雾缭绕,霪雨霏霏,没有灵寺那种肃然缥缈的仙气,反而有一种江南的烟雨缠绵。云游僧歧路见禅行至此处时,直叹此寺坐落在红尘与西方的分界,是修行妙法的绝好之处,于是在此寺面壁苦修去来之奥,但求以禅定摒除俗念。如此修行七年,禅房墙壁洞开,继而自歧路见禅身上蜕下一整张薄皮。歧路见禅蜕下此皮后肤色雪白,竟再不沾染一丝尘垢。  这张佛皮呈浅金色,虽然薄却坚韧无比,蛮力拉扯不破,几日后兀自充盈
期刊
赁药老人家住汴京秀水胡同深处,去他家,得走上大半天,拐几个小弯,过了倪彦及朝奉府前的两个汉白玉狮子,才有望看见他家门楣下挂着的那盏大红灯笼,很不好找。但赁药老人的人却很好认,因为他长了一口的大黄牙。这口大黄牙是赁药老人的标识。  在秀水胡同,没有第二个人长着这样一口大黄牙的。赁药老人的满口黄牙,看上去明显是长期吃一种东西染成的,黄得很整齐,没有参差的感觉。有人据此揣测,赁药老人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汴梁
期刊
韩国作家赵南柱的《老橡树的歌》,取自其小说集《她的名字是》。“她”是什么?女性。赵南柱倾听(也是采访)了60多位女性,从9岁至69岁,她将那些“声音”转化为小说,计26篇。  2017年,赵南柱以长篇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荣获“年度作家奖”。作为韩国近十年最畅销的小说,该书销量突破100万册,相当于每50个韩国人拥有一本。而且它被定为“社会学报告式”的作品,还引出2017年韩国劳动社会研究所发布
期刊
我们刚刚见面时,外面就下起了雨,雨水淅淅沥沥,把大半个城市都置于灰色的水雾之中,道路上偶尔有几辆色彩不一的汽车驶过,在雨中,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  我觉得这样干坐着有些尴尬,拿起水杯装模作样喝了一口,然后问道:“你找我来,就是为了说这件事情?”  赵大胆不置可否,说:“找你叙叙旧。”  我眯起眼睛,很清楚他为什么要选在这个地方,这家茶馆不怎么大,对面就是江北学院。我们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熟悉那里夏
期刊
小明坐在门口,爷爷从他跟前走出去,小明问:“爷爷你去哪里?”  爷爷说:“去镇上买东西。”  说完,爷爷走了。  小明也起身了,但他没跟着爷爷,他往巷子里去。巷子里坐着好多老人,他们问:“小明,你去哪里?”  小明说:“去找亚子。”  老人说:“亚子好像出去了。”  小明就有些失望,但还是走到了亚子家门口,然后喊:“亚子——亚子——”  没人回答他。  亚子不在,小明只好往回走,有知了在树上叫,小
期刊
父亲的大剑越发凌厉。“鬼见邪”的鬼剑越发凌乱。  简无意紧摁着兴奋的心。十年里,多少无辜百姓惨死于“鬼见邪”。为救百姓,多少江湖豪杰败死于鬼剑。为破鬼剑,父亲孤身入荒漠,锻剑,研剑,习剑,吃了多少苦。  父亲的破綻比无数次演练的还要完美。“鬼见邪”果然大喜,鬼剑刺来,大剑迎上——两剑相碰,只要眨眼工夫,大剑就会擦着鬼剑精准地扎进“鬼见邪”的咽喉。  “咔!”两剑相碰。  “噗!”剑入喉管。  “咚
期刊
村后的小学是1990年建成的,校园四周是农田,有三条路通往附近的村庄,学校正好位于丁字路口。校园内的操场没有硬化,两个篮球架上攀爬着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丝瓜秧,丝瓜秧向篮板攀爬,它的卷须缠绕着篮筐,茎叶间开着两朵黄花,一条长长的嫩丝瓜从篮圈上垂下来,丝瓜顶上的黄花尚未枯萎,篮球场上少有人来,丝瓜可以尽情生长,完全可以由苗条的少女发育成丰腴的少妇,再到色衰的老妪。  学校师生不住校,放学后校园里只有护
期刊
这一天深夜,江苏海门县城北一爿丝铺出了劫案。有不知何方而来的独行大盗在一夜之间偷去了五百多两银子的货款,报案的上衙门里禀控之时天还没亮,听问的是刑房书吏的一个学生亲戚——那书吏亏空了漕银,被臬司大人查了出来。臬司大人发落得还算轻:把亏空的银钱照数缴还,如此人还可以复职,只不过得暂时押在县衙的地牢里——由于是替手听控,问得特别仔细。  丝铺掌柜的原本是个精明人,凡事小心仔细,把案发当下诸般细节供了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