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

来源 :桂海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部署。为此,我们特开辟这个“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专栏,组织广西区委党校11位专家学者撰写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关问题,以期更好地帮助大家学习领会《决定》的深刻含义和精神实质。
  
  新的理论,新的实践
  副校长、教授 央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重要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深刻阐述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重点,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的部署。《决定》主题高远、目标明确、全面务实、重点突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必将成为中国现代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载入史册,必将化作极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首先,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因共产党开始了新的战略追求,开创了新的伟大实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华,古今中外的先哲们在探索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进程中,都对“和谐”思想有过精辟的论述和不懈的追求,主张在承认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和谐。但是,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把“和谐”作为一个党、国家和民族的统一行动纲领和共同奋斗目标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付之以实践。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率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并做出具体的部署,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集体非凡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执政能力,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又一次历史性的跨越,是党的战略任务和伟大实践的重大创新。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发展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文化教育、安全稳定及其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为此,十六届六中全会极具针对性地向全党突出强调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六个重点领域,即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这意味着党和国家战略重心的重大转变,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历史性飞跃,这一飞跃必将带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巨变。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和内涵的提出,是我党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新飞跃。阅读《决定》,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前所未有地揭示了社会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决定》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和谐利益,这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新发展。《决定》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次将“和谐”一词与富强、民丰、文明并列提出,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目标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决定》深刻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准确地把握了当前社会矛盾的症结和关键。《决定》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节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从战略的高度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落到了实处。《决定》还提出了九大任务、六项原则以及许多具体目标,为我们展现了现阶段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诸多理论创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些重大的理论创新,为意识形态领域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深入研究。
  “和谐”是个很高的目标,它的实现需要方方面面的条件。我们虽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而进行地艰辛探索和证反两个方面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丰硕成果和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以及我们有中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使我国拥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多种有利条件,社会实践的快速发展及其强烈呼唤也将促进这一伟大实践的步伐。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们正是顺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动,因而我们的事业注定会成功。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科社教研部主任、教授 刘小兵
  
  社会公平的关键是政治的公正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在所有的社会公正中,政治的公正是最重要、最关键、最具决定性的核心因素。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政治文明的最高价值选择。政治公正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文明的程度,政治公正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公正、公平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政治基础。政治公正所解决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组织一时的生存与发展,而是一种长期、可持续的整个国家、社会的生态资源。这就决定了它需要一系列“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K期性”的制度的有力支撑。这里的“制度”就是指社会和国家的权力结构、权力秩序、权力运行机制,即政治制度。政治公正需要制度的关照,需要制度化解决的途径。政治公正是社会的平衡器和安全阀。政治的公正是由掌握若各级公共权力的官员来实现,因此,官员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治的品质,官员的道德修养直接地影响着政治的公正。每一位官员都应树立崇高的政治精神、政治责任感、正义感及敬业精神,使自身成为公平与正义的象征。当官员丧失了政治的公平和正义时,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受损,并使政治的不公正与经济的不公平陷入恶性循环。
  
  政治公正的关键则是政治的民主
  
  政治公正要从一种理念倡导变为生动的社会现实,官员是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因此,从政治公正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公正的政治,必然要从官员的主体因素为核心来加以思考并进 行制度卜的设计与调整。社会的不公正,许多时候不是一个技术瓶颈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道德问题。但要根本解决社会的不公正问题,却必须从制度和机制人手。政治不公有其制度性根源,要改变政治不公的现状,唯有通过公正的立法、建立能体现政治公正三的法律和制度,才能建立制度性公正。政治公正的核心问题,是对政治权力的合理配置、规范运作和有效制约。政治权力的运作(包括权力的分流、权利的分配、决策的制定、制度的设计、人力物力的配置、实施手段和目标的确定等方面)向更为利学和更为合理的形式发展。政治公正的核心应当是公开性、公正性,政治公正主要体现为行政的程序性、规范性。要实现社会的公正、政治的公正,就必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张家寿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给现阶段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州论上的指导。构建和谐社会足科学发展观在现阶段要实现的目标。和谐社会不是…个永恒目标,它是在我国小康社会即将要完成的基础上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和谐社会把实现社会层面上的和谐作为其主要内容。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两者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发展观离不升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在于发展。离开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经济上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升级,用市场的方法解决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群众基础。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完善市场信用机制和公平体制,依法治国,实现社会民丰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调整和完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协调群众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构建和谐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文史教研部教授 陈学璞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决定》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谐文化的地位作用、根本理念和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作了充分的深刻的阐述。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思想为内涵特质、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进步文化。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经济社会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结果。
  和谐文化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开放性、渗透性、民族性的特征。一是时代性,不同时代的和谐文化体现不同的时代精神,实现和谐的理念、原则、方法、步骤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色。二是继承性,和谐文化源远流K、传承文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儒道释等都蕴含着和谐精神的内核,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义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都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旅的成长历程。三是开放性,和谐文化是世界各国多种文明交流融汇的成果。心是渗透性,和谐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形态,而是渗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所有文化范畴之中、与一切门类的文化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五是民族性,和谐文化具有民族的和地域的多样性,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映衬、相互学习、相互交融,呈现了世界和谐文化的多姿多彩。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文化和谐是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没有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就会失了正确方向、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和谐社会是产生和谐文化的物质基础,和谐文化来自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朱革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整套价值观念系统。所谓“核心”价值体系,有三层本质属性:一是主导性,它是我国和谐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起根本支配作用的价值观念系统。二是认同性,它是我国和谐社会具有广泛社会认同、达成普遍社会共识的价值观念系统。三是指导性,它对我国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突出表现在它具有四个基本功能:一是导向功能,亦称目标引导功能,即通过构建与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使全社会有基本明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引领全体公民努力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二是吸引功能,即通过构建与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提升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发社会活力,同心同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中整合功能,即通过构建与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整合社会价值理念及利益取向,最大限度地化解利益冲突及社会矛盾。四是评判功能,即通过构建与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达成社会共识的价值评估标准,引领社会价值取向及其社会行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要着力完成四项任务:一是明确范畴及内容,构建范畴基础。必须确立和谐社会 核心价值体系的池畴系统。“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范畴,必须以是否促进社会和谐为轴心来构筑社会的价值取向体系。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还应当包括二十八字的基本范畴,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二是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打造思维基础。要树立求真务实、求同存异、求发展、求协调的思维方式,打造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思维基础。三是知荣明耻,巩固道德基础。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制度基础。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陶建平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科学普及等方面。近年我国政府在这些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让人民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共享了发展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仍是突出的,公共服务的广度、力度和高度都不够:一、就广度而言,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不够广,相当多的人没能广泛地享受公共服务,甚至根本没能进入“服务区”,服务的公平性也就因之大打折扣。二、就力度而言,好些地方的公共服务因缺乏明确的制度分工、问责和财政支撑而软化,缺乏应有的力度和可持续性。对公共服务的监管也较为乏力。三、就高度而言,各方面公共服务的整体质量、水平有待提高,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和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真正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就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也都不可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就不可能达成。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完善民丰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覆盖面广、水平适度、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在保证最低生活保障、初级卫生保健、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保护贫弱者为重点,逐步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扭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共享成果的空间。
  各级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丰体,要担负起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扩大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尽快完成从管制型无限政府到责任型、法治型、服务型有限政府的第二次职能转变,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此,必须扭转单纯追求GDP而忽视公共服务的“政绩观”,把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中,建立以公共服务业绩为导向的干部人事制度;进一步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把主要精力、财力集中到发展社会事业和扩大公共产品供给上来,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科技基础研究、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民生、公共产品领域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 贺先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基本问题认识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执政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路径选择。
  第一,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党内要和谐。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实现和保持党自身的团结和谐,才能团结带领人民为完成党所肩负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而奋斗;我们党是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先进性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来体现,也通过党的形象和表率作用来体现,只有实现和保持党的团结和谐,才能对社会和谐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体现党的先进性。因此,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先进性决定的。
  第二,增进党内和谐,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组织原则和制度,也是增强我们党的团结和活力的根本保证。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把发扬民主作为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于党的工作的各个方面。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推进党务公开,积极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所有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提高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党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的巩固和统一。
  第三,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是实现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党内的团结和谐,首先取决于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只有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和谐,才能带动整个干部队仇的团结和谐,营造相互信任、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一个地方的领导班子是否团结,干部队伍是否和谐,对当地的民心和社会风气影响极大。群众看干部,干部看班子。要通过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推进党内和谐,并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
  法学教研部副教授 卢尚纯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论述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时,再次强调扩大公民的有序的政治参与,这说明党对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在进一步深化,党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决心在进一步加强。
  所谓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是指一般公民以合法的形式,通过制度化的渠道,参与政治生活和影响政治决策的过程。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体现。广泛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执政党民主执政的核心任务,就是推进公民政治参与适度发展。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政治文明归根到底是关于权力的来源与行使问题。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形成的标志。政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应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与“人民行使一切权力”的高度统一。而衡量政治文明的标尺就是民主的具体制度的完善程度,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迈向最高程度政治文明的唯一途径。我国宪法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要着力在以下两个方面下
其他文献
摘要:领导者形象的塑造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领导者形象关乎自己,关乎事业。因此,正确认识领导者形象及其时代特征,研究当前群众关注的领导者形象内容,遵循塑造领导者形象的原则和要求,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关键词:形象;领导者形象;特征;原则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3-0060-03    领导者形象的塑造问题,关乎自己,关乎
期刊
摘要: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是经济资源、生态资源和公共资源的不合理流动与不合理分配。促进资源配置方式更高层次的发展,实现全社会效率的提高,不仅要在整个社会发展层面上.而且还要不断从理论与政策、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上建立完整的创新体系。  关键词:资源配置;创新体系;发展战略;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3-0
期刊
摘要:20世纪70年代之后,壮族末伦文化呈现出了明显衰落的迹象,其传承者势单力薄,受众形单影只。文章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有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与冲击;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制约与束缚;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错误定位;对原始宗教问题的片面认识和对文化保护的“静态”做法等五个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末伦文化;衰落;原因  中图分类号:C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3
期刊
摘要:社会发展的“生存论转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本体论基础;“类生存原则”、“个体性生存原则”以及“共生性生存原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建构原则;这一建构原则在实质上就是生态和谐化与和谐生态化的逻辑互动。  关键词:生态和谐化;和谐生态化;和谐社会;生存论建构原则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03-0012-04    生存
期刊
摘要:文章基于托达罗模型,分析在最低工资标准上涨预期和最低工资地区级差约束下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和再转移行为,并从产业、城市化和人力资本投资等角度提出政策主张。以实现我国劳动力资源有序转移和有效配置。  关键词:托达罗模型;最低工资标准周期上涨预期;最低工资地区级差;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1-0043-03    改革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然而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章试以迪尔凯姆关于“集体意识”及其在两类不同质的社会中的表现的论述为理论依据来探讨中国农村的社会问题。显然,“集体意识”的缺失是中国农村大量社会问题凸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培育与建构中国农村新型的“集体意识”对解决中国农村的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转型;集体意
期刊
摘要:流动党员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其数量还在不断增长。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1-0030-0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期刊
摘要:依据对市民社会的全新理解,葛兰西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解释了革命在俄国成功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遭到失败的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代表了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一股最富有创新性的潮流。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并大力培养属于无产阶级的“有机知识分子”。  关键词:葛兰西;市民社会;文化领导权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针对人民内部矛盾的不同表现,具体阐述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种方法,对于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我国社会当前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必须运用经济、教育、法律等方面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B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1-0074-04
期刊
提要:一国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比较分析东亚与拉美发展过程中各自的传统文化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和阻碍作用,对处在关键发展时期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传统文化;经济发展;促进;阻碍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3-0087-03    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3000美元。国际经验显示,一个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