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档案]
董健:男,中学高级教师,姜堰市第二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他为人朴实但不乏激情与时尚,,工作务实但不乏灵活与机智。他抢抓机遇,善于思考,讲究策略,勇于争先,竭力扒进学校自主、跨越式发展,创造了“第二中学”“普通生源,一流质量”的业绩。他主持“本真教育:高中素质教育的校本探索”等省、国家级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他是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省星级学校专家评委和泰州市名校长
[管理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
董 健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学校管理应当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学校的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教育事关学生成长和民族未来。因此,学校管理工作更应该坚持从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在管理过程中,决策者头脑要冷静、清醒,思路要清晰,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判断要准确,定位要正确,目标要可行,措施要恰当。如果违背客观实际、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循守旧,或主观臆断,或急功近利,都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要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就是要知道自己是什么,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怎样做。多年来我一直在第二中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作为“第二中学”,无论是生源素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还是社会关注、家长信赖、外部支持等方面,都与“县中”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二中学”生源的主体是中等生,优等生偏少;教师以中青年为主体,年龄结构、个体能力结构、学科结构等不尽合理。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从基础行为习惯(如不迟到、不早退)抓起,形成最基本的文明素养;教学上实行“低起点、小步走、勤反馈、及时补、滚动递进”的策略,“夯实基础抓过关,主攻中档抓方法,培养习惯抓规范”,提高学习能力,提升更多的中等生继续发展的能力。对教学的考核突出整体效益,引导广大教师关注全体学生。通过新老结对,通过必修、选修和研修等三大板块以及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通过创办青年教师学校等,确保青年教师站稳讲台。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善于主动把握客观事物的变化,及时做出科学的决策。在推进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既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又要积极进取,做到与时俱进;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使学校的发展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逐步转变职能,对学校的领导从微观转向宏观,给政策不给对策,给出路不给思路,给方向不给方法,“办学校”已经变成了学校特别是校长的行为。实施新课程和新高考方案后,学校自主选择的空间更大,教育赋予学校的责任也更大。学校不再是以往机械的执行文件或奉上级的命令进行改革,而是要唤醒自身的内在动力,激发校长和每一个教职工的创造智慧和激情。因此,校长(包括教师)要主动思考学校的使命、教育价值观、学校的定位、发展的目标,要抓住甚至要创造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机遇,以跨越式的发展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以优良的业绩来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并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一切从实际出发,还要有切合实际、符合规律的思路,战术上要主动、环节上要精细。我们在发展学校过程中,既明确重点工程(如队伍素质提高、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教学创新、学校品牌建设等),又确立推进策略(如目标管理、外部支持、校本发展、科研引领、文化自觉、抓住机遇、超越发展等),同时还细化了德育、教学、科研、管理等诸方面的目标和措施。通过校本培训、团队协作、专家引领、学科组整体推进等,实现优质教师效益最大化;通过科学选科、发挥精品学科优势、挖掘中等生的潜能、教学案一体化、作业校本化,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通过实行扁平化管理,强化年级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提高管理效益;我们还通过合理控制办学规模、挖掘现有教师和设施资源,以高效服务提高办学效益。
总而言之,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立足现实,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统一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学校利益和社会利益;就是要不安于现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抢抓机遇,科学决策,主动发展,加快发展,超越发展。
[管理案例]案例1
打造名师工程
董 健
2001年7月,我校有3名教师向学校递交了辞职或请调报告。对有着200多名教职工的学校来说,3名教师辞职、离校本是件平常之事,可这却引起了我的反思:教师何以要离开二中?人事制度改革后,人才流动是个必然趋势,大城市名校和物质待遇较好的民办学校有较强的吸引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我们过多的强调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没有很好地做到用待遇留人,没有很好地满足教师作为社会人的合理需求,这应该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很快,由3名教师的流动引发的冲击波使我们校领导形成了一个共识:教育之计,在于教师。学校应努力营造好有利于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发展的环境,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否则,在未来的竞争中将会失去人才优势,失去发展的主动权。由此,我校拉开了名师工程帷幕。
是年,二届八次教代会通过了《姜堰市第二中学2001-2005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131人才工程”,即在10年内培养10名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名气的专家型教师,30名在泰州市姜堰市有建树的学科带头人,100名在二中学科教学上有显著实绩的优秀教师,使优秀教师占到专任教师的50%以上。
制定目标后,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如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内容上以三大板块为主,即必修板块:包括师德、信息技术、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课程改革等;选修板块:包括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思考、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等;研修课程:包括读书自学、课题研究、案例分析、论文撰写和调查报告等。对骨干教师,学校根据其自身情况确定其发展目标,先后选派26名同志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选派12名同志参加国家级培训,6位同志参加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英语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英语培训和出境培训等,对薄弱学科的老师集体组织驻外校培训等。
评比“校内名师”是实施“131人才工程”的重要环节。2003年,《“131人才工程”校内名师评比细则》正式出台,“细则”规定,必须具备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职称,教龄10年以上,在本校工作满5年;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3年内有1次被评为校先进或受过校级以上的表彰;教学水平高,教学实绩好以及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科研能力等四条的教师方可申报。经过个人申报,学科组年级组初评,专家组(由泰州市内有影响的教师及泰州市、姜堰市教研室专家组成)校评审小组综合考核、评选、认定,首批25名校内名师新鲜出炉。
“重要的不在于给予‘校内名师’这个头衔,而在于让人们羡慕它,并自觉地追求它。”学校规定:校内名师每月学校发100元名师津贴,每学期有2000元名师目 标奖,刚评上时还有1000元名师奖。校内名师三年评一次,滚动推进,而要参加高一级的名师评选必须在校内名师的基础上产生。学校还规定对“131”人才工程当选对象实行“六优先”:即待遇优先、评优选模优先、提拔任用优先、职评晋级优先、安排住房优先和外出学习进修优先。
2006年8月,学校三届四次教代会通过了新的一轮名师评比细则,放宽了职称、校龄要求,加大了师德、论文、示范性的权重,名师津贴由原来的固定发放改为动态考评发放,首批25名名师必须重新参加评选认定,不搞终身制,更多的中青年教师参与了角逐。
名师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上水平、上台阶。一是稳定,从2003到2006年,除因家庭、婚姻原因外,没有一个教师调离我校,相反,每年还吸引3~5名外县市骨干教师、民办学校的优秀教师加盟我校;二是促进,促进了教师培训、考核的制度化、规范化,使教师不再满足于教书,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追求;三是提升,近5年来,我校产生了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特级教师2名、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名、泰州市名校长1名、泰州市名教师4名(名列泰州市各学校之首)、泰州市“31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0名,姜堰市、泰州市学科带头人20名,已经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名优教师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在各中心组、专家组发挥着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影响着其他教师的提升和发展,为创建名校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案例2 一体化校本教学
董 健
2002年,我校组织了一次“师徒同台献艺”活动,近30对师徒每对同上一堂课。活动的结果让我感到很意外,一是师徒之间能力、水平悬殊较大,有些徒弟没有真正向师傅学习,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等把握不准,甚至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二是师傅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同年级同学科之间课堂教学各敲各的鼓,教学效果也有较大的差距;三是不同学科组、备课组之间差距较大,有的集体研究不够,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等业务骨干对全组的辐射示范作用不明显,对学科教学的统整不到位,对课堂教学没有统一的要求。如何整合我们的优质资源,特别是让占全校教师总数近20%、工作不满3年的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要求成为我们领导班子的一个新课题。
这次活动中也不乏精彩和新秀。有几个学科组平时教研活动开展得较好,集体备课、“推磨”听课、集中评课等都很到位,师傅对徒弟的指导明显,新教师能从老教师那儿取到真经,全组的作业、练习等统一化程度高,照抄照搬的成分少,整体的教学效果也好。这一现象拓宽了我们的思路,何不在全校放大这些做法、推广这些成功的经验呢?
加强集体备课。明确备课、上课、作业的设计、练习和辅导等常规的可操作的标准,从备课着手,狠抓教学“六认真”的落实。备课组对每个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课型、教学形式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挖掘教学资源,摒弃以往的教师为主体的传统做法和相互保守的陋习,使学科组、备课组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单位;我们要求每位教师的每一篇教案中,既要有自己的见解,又要能体现集体的智慧,不能单纯地搞组内分工,一人备课,集体共享。教师的成功经验、优秀教案、课型,在学科组、备课组活动中要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教学成果。
推行作业校本化。所有的练习、讲义、作业都由教师编写,坚持“选编、改编、自创相结合”的原则,不得使用未经选编、改编的现成资料,不准为学生订任何成套的辅导资料。教师出每次作业都像出学期考试试卷一样,每份作业教师都必须事先做一遍,不得出现错题、偏题、概念不清题、模棱两可的题目和答案,同时收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跟踪到作业中去,使得练习成为拓展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每一节课教案、每次练习的纸质文稿都交教务处存档,电子文档经各备课组资讯员整理、教研组长审核、把关后,上传到校园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本化资料库,实现了资源共享。
推行学案、教案一体化,放大名师效应。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分年级按类别采取了“统一教案、统一学案、统一练习、统一作业、统一评讲、统一补差”的“六统一”措施,成立了由备课组长、名师、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备课组,具体负责编写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计划、教案、学案、练习、作业等,从教案到课堂教学设计通盘考虑,确保优秀教师资源效应最大化。同组其他教师随堂跟踪听中心组成员的课,相应地承担资料搜集、整理、上传等任务。每周各备课组用半天时间集体备课,每一次集体备课都做到定计划、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详细研究教学内容,定教学设计、定作业设计。各学科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头上公开课、示范课,为新教师推出了一批典型的可模仿的示范课。学校还成立了由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学科专家组,及时指导、评估、考核各中心组一体化校本化教学工作。我们还出台了一系列教学质量考核措施,改革了奖金分配方案,加大了年级、学科整体效益的考核权重,加大了对中心备课组的奖惩力度,保证一体化校本教学落到了实处。
有人认为,搞一体化校本教学会扼杀教师的灵感,不利于产生风格独特的好教师,会模糊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因材施教等。我们认为,一体化校本教学培养了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少了学生因盲目订阅辅导用书带来的经济负担,取得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满足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升学要求和能力发展要求,利大于弊,我们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高考成绩的逐年大幅度攀升就是最好的明证。
案例3 为中等生搭建发展平台
董 健
在与许多知名校友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在刚进入我校读书时,成绩并不突出,智力也不超群,属于中等生,高中毕业也并不都考上名牌大学。在了解他们事业成功的秘诀时,大多数人认为:学校不放弃中等生、不歧视后进生、老师教学得法、教书育人等铸就了他们自信、坚韧、踏实、善思、进取的良好品质,这是学习和事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础。
我校生源特点是优等生偏少,中等生是生源的主体。尽管生源素质无法与一流学校相比,但人人都上大学、个个都上好的大学无疑成为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我们的期望。面对这样的实际,我们如果一味地抓拔尖、搞竞赛,势必忽视了对绝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等生的培养,结果肯定是尖子生不尖、不多,中等生得不到发展,后进生也得不到提高。况且,绝大部分考试成绩在中等水平、甚至在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并不是智力上有问题,而是在知识上、学习方法上以及学习习惯上存在着某些缺陷,通过有效的矫正、训练,帮他们树立不甘落后、不安于现状、敢于在竞争中取胜的信心,给予他们成功的激励,应该有较大程度的提 高。
基于以上的现实和认识,我们因中等生之才而施其教,把最关注点放在中等生身上,通过抓中等生的提高来促优等生的拔尖和后进生的进步,从而促进整体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培养良好品德。坚持开展“立志报国,磨炼成人,勤奋成才”的系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正确的荣辱观,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自强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操,把学生培养成朴实、正直、善良、向上、爱国、有作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树立自信心。信心源于对学校的信任、对老师的信任、对自身综合实力的正确认识。我们通过学生大会、家长会、毕业生优秀事迹介绍、身边同学成功学习的典型事迹介绍、名优教师介绍、学科带头人专题报告等形式,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教育的大好形势来鼓舞学生,用学校取得的优良业绩来激励学生,用教师的敬业精神、终身学习的意识来影。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在竞争中取胜的信心;政教处、年级管理委员会还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确保他们学习有动力、前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努力有结果;适当降低考试难度,让绝大部分中等生跳一跳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只要付出努力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中,我们从掌握好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入手,低起点、小坡度、慢节奏、勤反馈、及时补、滚动递进,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提高。利用校本化资料将各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系统地呈现给学生,并在教学、练习、检查中反复体现、强化,注重训练学生独立解答基本题、简单题的能力,抓作业点评、错题重做、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我们要求教师示范解题,重视体现学科思想和解题方法,暴露完整的审题、解题过程,举三反一巩固基础,举一反三训练能力。在作业和练习中,我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做到审题时“眼看、嘴读、手画、脑思”,答题时书写规范,表达准确,必要的步骤一个不少,避免学生在审题、运算、表述上出现低级错误。
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心理素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耐挫能力和理性的心态,能够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学会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共享、与他人和谐相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等,提高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敏锐力,并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形成以创新为目标取向的人生观,把创新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并把创新目标转化为内在需要,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乐于接受新事物,及时更换新观念,善于发现新现象,勇于探求新问题;提高文化素养,长期开展校风、学风建设和青春文化建设,定期开展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辩论会、运动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张扬学生丰富多彩的青春个性。
重视中等生并不意味着忽视优等生和后进生。就整个年级来讲,我们实行分层教学、分科教学、分类指导,拔尖既拔尖子生,也拔其他学生的尖子学科,补差既补后进生,也补尖子生、中等生中的差学科;就全校而言,我们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和发展搭建了宽广的舞台,对每个学生负责。我想,正是由于我们重视了包括中等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的提高,我们才会有2002—2006年高考每年净增100多个本科、50个以上重点本科的大丰收,才会赢得领导和老百姓的“普通生源,一流质量”、“平凡苗,优秀花”的高度赞誉。
[专家点评]董健的精神意蕴
杨九俊
董健的精神状态和他的朴实无华一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所在的姜堰市第二中学以“普通生源”创造了“一流质量”,作为校长,董健把成绩归因于“一切从实际出发”。极朴实的思想,人人都懂的道理,似乎很难与“管理哲学”这样复杂的符号挂上钩。但这就是董健,在他的意识中,一所受老百姓欢迎的有内涵的学校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董健做教育,是立足现实做理想的教育,所以姜堰二中才能不断实现超越;董健做教育,是回归人自身做本真的教育,所以姜堰二中才能不断提升品质。做理想的教育,做本真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教育的生存方式,也是作为教育者的道德境界。非但如此,在做的背后,我们看到作为教育者的务实、进取、自信、坚韧和灵动,这构成了董健的精神状态,并成为姜堰二中的文化基因。
董健是务实的,他对二中与县中的差距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他从学生基础行为习惯抓起,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名师工程分层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学校发展在战略上获得了主动;董健是进取的,他有奋勇当先的意识,有争做第一的豪情,通过科学规划引领学校主动发展,借助宏伟目标唤醒教育智慧和潜能,使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董健是自信的,他坚信办学效益来自科学的管理,教育的理想来自理想的教育,所以他通过团队打造实现优质教育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教学环节的精细化和学科的均衡发展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董健是坚韧的,他执著于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以战略的眼光审视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战术上寻求对问题的主动解决,所以他能够通过目标管理实现教育的不断创新,通过重点工程推进策略形成学校的品牌;董健是灵动的,他认识到学校发展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所以他通过学校愿景激活广大教师的智慧,借助与科研机构合作扩展学校的专业资源,进而铺就了姜堰二中自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校长即学校。董健的精神已经成为姜堰市第二中学整体道德价值的核心,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推动力,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表征。二中的“校内名师”评选有着鲜明的教育伦理意义,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重要的不在于获得“校内名师”的头衔,而在于享受一种受尊重的愉悦,在于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以“校内名师”为载体所形成的校内道德生态,融入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之中,成为一种巨大的人文力量。“校内名师”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也生成群体价值,在各学科中心组、专家组发挥着示范辐射作用,引领着学校教育道德使命的实现。二中的一体化校本教学是极富创意的本真教育行为,基于学校实际形成具有校本意义的专业生活方式,是教育有效性的追求,也是教育适切性的选择。作业的校本化、学案教案一体化等策略构成了二中本土化教育知识谱系,无疑是二中教育实践智慧的深层内涵。着眼中等生发展搭建教育平台,体现了二中人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也是他们对学校文化的个性化诠释。重视中等生的背后是关注每一孩子的发展与成才,是借助分层教育实现对学生个体的人文关照。正是这种基于理性的教育追求,使二中的办学有了更高远的立意,彰显出鲜明的教育文化内涵。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教育需要重构教育精神,中国教师生存与发展呼唤精神的回归。在这种背景上,董健的精神状态无疑给我们展现了一道绚丽的风景,并赋予我们无限的属于教育的想象。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朱从卫
董健:男,中学高级教师,姜堰市第二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他为人朴实但不乏激情与时尚,,工作务实但不乏灵活与机智。他抢抓机遇,善于思考,讲究策略,勇于争先,竭力扒进学校自主、跨越式发展,创造了“第二中学”“普通生源,一流质量”的业绩。他主持“本真教育:高中素质教育的校本探索”等省、国家级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他是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省星级学校专家评委和泰州市名校长
[管理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
董 健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学校管理应当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学校的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教育事关学生成长和民族未来。因此,学校管理工作更应该坚持从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在管理过程中,决策者头脑要冷静、清醒,思路要清晰,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判断要准确,定位要正确,目标要可行,措施要恰当。如果违背客观实际、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循守旧,或主观臆断,或急功近利,都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要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就是要知道自己是什么,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怎样做。多年来我一直在第二中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作为“第二中学”,无论是生源素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还是社会关注、家长信赖、外部支持等方面,都与“县中”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二中学”生源的主体是中等生,优等生偏少;教师以中青年为主体,年龄结构、个体能力结构、学科结构等不尽合理。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从基础行为习惯(如不迟到、不早退)抓起,形成最基本的文明素养;教学上实行“低起点、小步走、勤反馈、及时补、滚动递进”的策略,“夯实基础抓过关,主攻中档抓方法,培养习惯抓规范”,提高学习能力,提升更多的中等生继续发展的能力。对教学的考核突出整体效益,引导广大教师关注全体学生。通过新老结对,通过必修、选修和研修等三大板块以及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通过创办青年教师学校等,确保青年教师站稳讲台。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善于主动把握客观事物的变化,及时做出科学的决策。在推进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既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又要积极进取,做到与时俱进;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使学校的发展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逐步转变职能,对学校的领导从微观转向宏观,给政策不给对策,给出路不给思路,给方向不给方法,“办学校”已经变成了学校特别是校长的行为。实施新课程和新高考方案后,学校自主选择的空间更大,教育赋予学校的责任也更大。学校不再是以往机械的执行文件或奉上级的命令进行改革,而是要唤醒自身的内在动力,激发校长和每一个教职工的创造智慧和激情。因此,校长(包括教师)要主动思考学校的使命、教育价值观、学校的定位、发展的目标,要抓住甚至要创造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机遇,以跨越式的发展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以优良的业绩来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并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一切从实际出发,还要有切合实际、符合规律的思路,战术上要主动、环节上要精细。我们在发展学校过程中,既明确重点工程(如队伍素质提高、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教学创新、学校品牌建设等),又确立推进策略(如目标管理、外部支持、校本发展、科研引领、文化自觉、抓住机遇、超越发展等),同时还细化了德育、教学、科研、管理等诸方面的目标和措施。通过校本培训、团队协作、专家引领、学科组整体推进等,实现优质教师效益最大化;通过科学选科、发挥精品学科优势、挖掘中等生的潜能、教学案一体化、作业校本化,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通过实行扁平化管理,强化年级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提高管理效益;我们还通过合理控制办学规模、挖掘现有教师和设施资源,以高效服务提高办学效益。
总而言之,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立足现实,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统一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学校利益和社会利益;就是要不安于现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抢抓机遇,科学决策,主动发展,加快发展,超越发展。
[管理案例]案例1
打造名师工程
董 健
2001年7月,我校有3名教师向学校递交了辞职或请调报告。对有着200多名教职工的学校来说,3名教师辞职、离校本是件平常之事,可这却引起了我的反思:教师何以要离开二中?人事制度改革后,人才流动是个必然趋势,大城市名校和物质待遇较好的民办学校有较强的吸引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我们过多的强调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没有很好地做到用待遇留人,没有很好地满足教师作为社会人的合理需求,这应该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很快,由3名教师的流动引发的冲击波使我们校领导形成了一个共识:教育之计,在于教师。学校应努力营造好有利于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发展的环境,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否则,在未来的竞争中将会失去人才优势,失去发展的主动权。由此,我校拉开了名师工程帷幕。
是年,二届八次教代会通过了《姜堰市第二中学2001-2005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131人才工程”,即在10年内培养10名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名气的专家型教师,30名在泰州市姜堰市有建树的学科带头人,100名在二中学科教学上有显著实绩的优秀教师,使优秀教师占到专任教师的50%以上。
制定目标后,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如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内容上以三大板块为主,即必修板块:包括师德、信息技术、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课程改革等;选修板块:包括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思考、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等;研修课程:包括读书自学、课题研究、案例分析、论文撰写和调查报告等。对骨干教师,学校根据其自身情况确定其发展目标,先后选派26名同志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选派12名同志参加国家级培训,6位同志参加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英语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英语培训和出境培训等,对薄弱学科的老师集体组织驻外校培训等。
评比“校内名师”是实施“131人才工程”的重要环节。2003年,《“131人才工程”校内名师评比细则》正式出台,“细则”规定,必须具备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职称,教龄10年以上,在本校工作满5年;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3年内有1次被评为校先进或受过校级以上的表彰;教学水平高,教学实绩好以及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科研能力等四条的教师方可申报。经过个人申报,学科组年级组初评,专家组(由泰州市内有影响的教师及泰州市、姜堰市教研室专家组成)校评审小组综合考核、评选、认定,首批25名校内名师新鲜出炉。
“重要的不在于给予‘校内名师’这个头衔,而在于让人们羡慕它,并自觉地追求它。”学校规定:校内名师每月学校发100元名师津贴,每学期有2000元名师目 标奖,刚评上时还有1000元名师奖。校内名师三年评一次,滚动推进,而要参加高一级的名师评选必须在校内名师的基础上产生。学校还规定对“131”人才工程当选对象实行“六优先”:即待遇优先、评优选模优先、提拔任用优先、职评晋级优先、安排住房优先和外出学习进修优先。
2006年8月,学校三届四次教代会通过了新的一轮名师评比细则,放宽了职称、校龄要求,加大了师德、论文、示范性的权重,名师津贴由原来的固定发放改为动态考评发放,首批25名名师必须重新参加评选认定,不搞终身制,更多的中青年教师参与了角逐。
名师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上水平、上台阶。一是稳定,从2003到2006年,除因家庭、婚姻原因外,没有一个教师调离我校,相反,每年还吸引3~5名外县市骨干教师、民办学校的优秀教师加盟我校;二是促进,促进了教师培训、考核的制度化、规范化,使教师不再满足于教书,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追求;三是提升,近5年来,我校产生了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特级教师2名、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名、泰州市名校长1名、泰州市名教师4名(名列泰州市各学校之首)、泰州市“31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0名,姜堰市、泰州市学科带头人20名,已经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名优教师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在各中心组、专家组发挥着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影响着其他教师的提升和发展,为创建名校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案例2 一体化校本教学
董 健
2002年,我校组织了一次“师徒同台献艺”活动,近30对师徒每对同上一堂课。活动的结果让我感到很意外,一是师徒之间能力、水平悬殊较大,有些徒弟没有真正向师傅学习,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等把握不准,甚至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二是师傅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同年级同学科之间课堂教学各敲各的鼓,教学效果也有较大的差距;三是不同学科组、备课组之间差距较大,有的集体研究不够,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等业务骨干对全组的辐射示范作用不明显,对学科教学的统整不到位,对课堂教学没有统一的要求。如何整合我们的优质资源,特别是让占全校教师总数近20%、工作不满3年的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要求成为我们领导班子的一个新课题。
这次活动中也不乏精彩和新秀。有几个学科组平时教研活动开展得较好,集体备课、“推磨”听课、集中评课等都很到位,师傅对徒弟的指导明显,新教师能从老教师那儿取到真经,全组的作业、练习等统一化程度高,照抄照搬的成分少,整体的教学效果也好。这一现象拓宽了我们的思路,何不在全校放大这些做法、推广这些成功的经验呢?
加强集体备课。明确备课、上课、作业的设计、练习和辅导等常规的可操作的标准,从备课着手,狠抓教学“六认真”的落实。备课组对每个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课型、教学形式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挖掘教学资源,摒弃以往的教师为主体的传统做法和相互保守的陋习,使学科组、备课组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单位;我们要求每位教师的每一篇教案中,既要有自己的见解,又要能体现集体的智慧,不能单纯地搞组内分工,一人备课,集体共享。教师的成功经验、优秀教案、课型,在学科组、备课组活动中要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教学成果。
推行作业校本化。所有的练习、讲义、作业都由教师编写,坚持“选编、改编、自创相结合”的原则,不得使用未经选编、改编的现成资料,不准为学生订任何成套的辅导资料。教师出每次作业都像出学期考试试卷一样,每份作业教师都必须事先做一遍,不得出现错题、偏题、概念不清题、模棱两可的题目和答案,同时收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跟踪到作业中去,使得练习成为拓展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每一节课教案、每次练习的纸质文稿都交教务处存档,电子文档经各备课组资讯员整理、教研组长审核、把关后,上传到校园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本化资料库,实现了资源共享。
推行学案、教案一体化,放大名师效应。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分年级按类别采取了“统一教案、统一学案、统一练习、统一作业、统一评讲、统一补差”的“六统一”措施,成立了由备课组长、名师、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备课组,具体负责编写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计划、教案、学案、练习、作业等,从教案到课堂教学设计通盘考虑,确保优秀教师资源效应最大化。同组其他教师随堂跟踪听中心组成员的课,相应地承担资料搜集、整理、上传等任务。每周各备课组用半天时间集体备课,每一次集体备课都做到定计划、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详细研究教学内容,定教学设计、定作业设计。各学科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头上公开课、示范课,为新教师推出了一批典型的可模仿的示范课。学校还成立了由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学科专家组,及时指导、评估、考核各中心组一体化校本化教学工作。我们还出台了一系列教学质量考核措施,改革了奖金分配方案,加大了年级、学科整体效益的考核权重,加大了对中心备课组的奖惩力度,保证一体化校本教学落到了实处。
有人认为,搞一体化校本教学会扼杀教师的灵感,不利于产生风格独特的好教师,会模糊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因材施教等。我们认为,一体化校本教学培养了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少了学生因盲目订阅辅导用书带来的经济负担,取得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满足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升学要求和能力发展要求,利大于弊,我们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高考成绩的逐年大幅度攀升就是最好的明证。
案例3 为中等生搭建发展平台
董 健
在与许多知名校友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在刚进入我校读书时,成绩并不突出,智力也不超群,属于中等生,高中毕业也并不都考上名牌大学。在了解他们事业成功的秘诀时,大多数人认为:学校不放弃中等生、不歧视后进生、老师教学得法、教书育人等铸就了他们自信、坚韧、踏实、善思、进取的良好品质,这是学习和事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础。
我校生源特点是优等生偏少,中等生是生源的主体。尽管生源素质无法与一流学校相比,但人人都上大学、个个都上好的大学无疑成为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我们的期望。面对这样的实际,我们如果一味地抓拔尖、搞竞赛,势必忽视了对绝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等生的培养,结果肯定是尖子生不尖、不多,中等生得不到发展,后进生也得不到提高。况且,绝大部分考试成绩在中等水平、甚至在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并不是智力上有问题,而是在知识上、学习方法上以及学习习惯上存在着某些缺陷,通过有效的矫正、训练,帮他们树立不甘落后、不安于现状、敢于在竞争中取胜的信心,给予他们成功的激励,应该有较大程度的提 高。
基于以上的现实和认识,我们因中等生之才而施其教,把最关注点放在中等生身上,通过抓中等生的提高来促优等生的拔尖和后进生的进步,从而促进整体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培养良好品德。坚持开展“立志报国,磨炼成人,勤奋成才”的系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正确的荣辱观,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自强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操,把学生培养成朴实、正直、善良、向上、爱国、有作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树立自信心。信心源于对学校的信任、对老师的信任、对自身综合实力的正确认识。我们通过学生大会、家长会、毕业生优秀事迹介绍、身边同学成功学习的典型事迹介绍、名优教师介绍、学科带头人专题报告等形式,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教育的大好形势来鼓舞学生,用学校取得的优良业绩来激励学生,用教师的敬业精神、终身学习的意识来影。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在竞争中取胜的信心;政教处、年级管理委员会还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确保他们学习有动力、前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努力有结果;适当降低考试难度,让绝大部分中等生跳一跳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只要付出努力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中,我们从掌握好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入手,低起点、小坡度、慢节奏、勤反馈、及时补、滚动递进,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提高。利用校本化资料将各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系统地呈现给学生,并在教学、练习、检查中反复体现、强化,注重训练学生独立解答基本题、简单题的能力,抓作业点评、错题重做、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我们要求教师示范解题,重视体现学科思想和解题方法,暴露完整的审题、解题过程,举三反一巩固基础,举一反三训练能力。在作业和练习中,我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做到审题时“眼看、嘴读、手画、脑思”,答题时书写规范,表达准确,必要的步骤一个不少,避免学生在审题、运算、表述上出现低级错误。
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心理素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耐挫能力和理性的心态,能够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学会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共享、与他人和谐相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等,提高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敏锐力,并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形成以创新为目标取向的人生观,把创新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并把创新目标转化为内在需要,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乐于接受新事物,及时更换新观念,善于发现新现象,勇于探求新问题;提高文化素养,长期开展校风、学风建设和青春文化建设,定期开展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辩论会、运动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张扬学生丰富多彩的青春个性。
重视中等生并不意味着忽视优等生和后进生。就整个年级来讲,我们实行分层教学、分科教学、分类指导,拔尖既拔尖子生,也拔其他学生的尖子学科,补差既补后进生,也补尖子生、中等生中的差学科;就全校而言,我们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和发展搭建了宽广的舞台,对每个学生负责。我想,正是由于我们重视了包括中等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的提高,我们才会有2002—2006年高考每年净增100多个本科、50个以上重点本科的大丰收,才会赢得领导和老百姓的“普通生源,一流质量”、“平凡苗,优秀花”的高度赞誉。
[专家点评]董健的精神意蕴
杨九俊
董健的精神状态和他的朴实无华一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所在的姜堰市第二中学以“普通生源”创造了“一流质量”,作为校长,董健把成绩归因于“一切从实际出发”。极朴实的思想,人人都懂的道理,似乎很难与“管理哲学”这样复杂的符号挂上钩。但这就是董健,在他的意识中,一所受老百姓欢迎的有内涵的学校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董健做教育,是立足现实做理想的教育,所以姜堰二中才能不断实现超越;董健做教育,是回归人自身做本真的教育,所以姜堰二中才能不断提升品质。做理想的教育,做本真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教育的生存方式,也是作为教育者的道德境界。非但如此,在做的背后,我们看到作为教育者的务实、进取、自信、坚韧和灵动,这构成了董健的精神状态,并成为姜堰二中的文化基因。
董健是务实的,他对二中与县中的差距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他从学生基础行为习惯抓起,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名师工程分层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学校发展在战略上获得了主动;董健是进取的,他有奋勇当先的意识,有争做第一的豪情,通过科学规划引领学校主动发展,借助宏伟目标唤醒教育智慧和潜能,使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董健是自信的,他坚信办学效益来自科学的管理,教育的理想来自理想的教育,所以他通过团队打造实现优质教育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教学环节的精细化和学科的均衡发展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董健是坚韧的,他执著于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以战略的眼光审视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战术上寻求对问题的主动解决,所以他能够通过目标管理实现教育的不断创新,通过重点工程推进策略形成学校的品牌;董健是灵动的,他认识到学校发展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所以他通过学校愿景激活广大教师的智慧,借助与科研机构合作扩展学校的专业资源,进而铺就了姜堰二中自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校长即学校。董健的精神已经成为姜堰市第二中学整体道德价值的核心,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推动力,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表征。二中的“校内名师”评选有着鲜明的教育伦理意义,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重要的不在于获得“校内名师”的头衔,而在于享受一种受尊重的愉悦,在于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以“校内名师”为载体所形成的校内道德生态,融入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之中,成为一种巨大的人文力量。“校内名师”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也生成群体价值,在各学科中心组、专家组发挥着示范辐射作用,引领着学校教育道德使命的实现。二中的一体化校本教学是极富创意的本真教育行为,基于学校实际形成具有校本意义的专业生活方式,是教育有效性的追求,也是教育适切性的选择。作业的校本化、学案教案一体化等策略构成了二中本土化教育知识谱系,无疑是二中教育实践智慧的深层内涵。着眼中等生发展搭建教育平台,体现了二中人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也是他们对学校文化的个性化诠释。重视中等生的背后是关注每一孩子的发展与成才,是借助分层教育实现对学生个体的人文关照。正是这种基于理性的教育追求,使二中的办学有了更高远的立意,彰显出鲜明的教育文化内涵。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教育需要重构教育精神,中国教师生存与发展呼唤精神的回归。在这种背景上,董健的精神状态无疑给我们展现了一道绚丽的风景,并赋予我们无限的属于教育的想象。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朱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