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教师执教《东方之珠》时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请你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个景点。孩子们非常活跃,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可是未等三个景点介绍完,教师看到临近下课了,便匆忙叫停,组织学生总结课文写法。另一位教师执教《变色龙》一课,要求学生学习课文中“抓住特征写小动物”的写法,描写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正当学生“写”的兴趣很浓时,教师因为“时间关系”,忙不迭地让学生欣赏准备好的范文。
一、让学生真实有效地自学质疑
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才会有收获。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新课标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没有问题进课堂,头脑一片空白,课堂上他只能硬“装”一点,效果不会好。现代课程论之父拉夫尔·泰勒认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自学质疑”很关键。“自学质疑”要做到主动先学,有主见地质疑,一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朗读课文一至两遍,注意准确流利,做读书符号标记;二是查阅工具书,弄懂文中生词;三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梗概;四是识记文中精彩的内容和词句;五是提出值得揣摩和需要讨论的问题等等。
二、让学生充满自信地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是交流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共享学习成果的教学环节。所以,交流展示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体现自主性。它分为小组内交流与班级交流。无论是小组交流还是班级交流,都要践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小组交流,分组人数最好是四人一组,使所有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时刻准备参与班级交流。班级交流可以放手给学生搭建更广阔的舞台,给他们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敢说,想说,抢说,上讲台前说,当小老师教别人。这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强,整个课堂充满着活力。
对于阅读教学,笔者强调要能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推敲》第三、四自然段,有的同学读出了自己的理解——从“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可以看出贾岛是一位严肃认真的诗人。有的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是诗人,为什么贾岛和韩愈的身份悬殊这么大呢?因为有了自己的思考,他们才会充满自信地“交流展示”,这样的展示能给其他学生以启发和帮助。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互动探究
“互动探究”是指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学质疑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也可以是教师预设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总之,这个问题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换言之,合作探究是以学生独立思考为基础的。不能为了体现“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而机械地采用“合作探究”:提出问题,不了解学生能否解答,不给学生独立思考,就让他们合作讨论,这样做的效果未必好。
合作探究中,要谨防三种虚假现象:一种是小组内有一些懒惰的同学,他们就想着不劳而获,而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有一次听课,在同学们合作讨论的时候,我发现有位同学热情很高,他眉飞色舞地问这问那,我问他老师的问题是什么,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一种是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就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形式。还有一种是有的学生不参与合作,就迫不及待地查阅资料,这样没有动脑筋思考,没有与其他同学进行思维碰撞,当然不可取。所以,教师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尊重学生人格,鼓励民主、平等、和谐的合作探究。
四、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精讲点拨
其实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并不排斥老师“精讲点拨”这个环节,语文教师应积极打造自己的语言功底,不能忽视自己的“讲功”。有人说,“老师有两种:一种是在你的背后轻点一下,便可使你直上云霄;另一种是在你的头脑里装满沉重的东西,使你无法前行。”这句话道出了一个优秀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点拨能力。曾听过贾志敏老师执教的一堂习作课:写童话。其中对学生拟题的点拨如神来之笔,如一位小朋友拟为“是谁偷了松鼠的核桃”,贾老师马上启发他“不如把核桃换成奶酪”;一位小朋友拟为“贪心造成的酿果”,贾老师帮他改为“贪婪酿成的后果”;一位小朋友拟为“今年冬天没法过了”,贾老师马上将它改为“朋友,今年冬天怎么过呀”。贾老师的精点妙拨如此之神又恰如其分,你不能不佩服他深厚的语文功底和灵活的点拨技巧。
课堂往往由许多环节组成,不过,各个环节的组合以及时间分配,都应该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点出发。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环节往往是有价值的,让有价值的环节更饱满,其效果可能会比面面俱到却浅尝辄止要好得多。
一、让学生真实有效地自学质疑
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才会有收获。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新课标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没有问题进课堂,头脑一片空白,课堂上他只能硬“装”一点,效果不会好。现代课程论之父拉夫尔·泰勒认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自学质疑”很关键。“自学质疑”要做到主动先学,有主见地质疑,一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朗读课文一至两遍,注意准确流利,做读书符号标记;二是查阅工具书,弄懂文中生词;三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梗概;四是识记文中精彩的内容和词句;五是提出值得揣摩和需要讨论的问题等等。
二、让学生充满自信地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是交流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共享学习成果的教学环节。所以,交流展示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体现自主性。它分为小组内交流与班级交流。无论是小组交流还是班级交流,都要践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小组交流,分组人数最好是四人一组,使所有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时刻准备参与班级交流。班级交流可以放手给学生搭建更广阔的舞台,给他们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敢说,想说,抢说,上讲台前说,当小老师教别人。这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强,整个课堂充满着活力。
对于阅读教学,笔者强调要能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推敲》第三、四自然段,有的同学读出了自己的理解——从“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可以看出贾岛是一位严肃认真的诗人。有的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是诗人,为什么贾岛和韩愈的身份悬殊这么大呢?因为有了自己的思考,他们才会充满自信地“交流展示”,这样的展示能给其他学生以启发和帮助。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互动探究
“互动探究”是指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学质疑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也可以是教师预设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总之,这个问题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换言之,合作探究是以学生独立思考为基础的。不能为了体现“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而机械地采用“合作探究”:提出问题,不了解学生能否解答,不给学生独立思考,就让他们合作讨论,这样做的效果未必好。
合作探究中,要谨防三种虚假现象:一种是小组内有一些懒惰的同学,他们就想着不劳而获,而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有一次听课,在同学们合作讨论的时候,我发现有位同学热情很高,他眉飞色舞地问这问那,我问他老师的问题是什么,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一种是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就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形式。还有一种是有的学生不参与合作,就迫不及待地查阅资料,这样没有动脑筋思考,没有与其他同学进行思维碰撞,当然不可取。所以,教师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尊重学生人格,鼓励民主、平等、和谐的合作探究。
四、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精讲点拨
其实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并不排斥老师“精讲点拨”这个环节,语文教师应积极打造自己的语言功底,不能忽视自己的“讲功”。有人说,“老师有两种:一种是在你的背后轻点一下,便可使你直上云霄;另一种是在你的头脑里装满沉重的东西,使你无法前行。”这句话道出了一个优秀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点拨能力。曾听过贾志敏老师执教的一堂习作课:写童话。其中对学生拟题的点拨如神来之笔,如一位小朋友拟为“是谁偷了松鼠的核桃”,贾老师马上启发他“不如把核桃换成奶酪”;一位小朋友拟为“贪心造成的酿果”,贾老师帮他改为“贪婪酿成的后果”;一位小朋友拟为“今年冬天没法过了”,贾老师马上将它改为“朋友,今年冬天怎么过呀”。贾老师的精点妙拨如此之神又恰如其分,你不能不佩服他深厚的语文功底和灵活的点拨技巧。
课堂往往由许多环节组成,不过,各个环节的组合以及时间分配,都应该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点出发。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环节往往是有价值的,让有价值的环节更饱满,其效果可能会比面面俱到却浅尝辄止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