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来做个测试。请按照第一反应回答,不要思考太久:常见的奶茶店品牌,你能想到哪几家?5秒钟,先将你能立刻想到的品牌一一列出来。
你能想到多少家?我想,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应该在3到5家。熟悉市场营销的朋友可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概念,叫作“心智空间”。
我们的“心智空间”是有限的。对于一个品类,我们能够记住的品牌数量不会太多,一般就是3到5个。不信的话,不妨回想一下其他品类:碳酸饮料、洗发水、衣服……你会发现,除非对某一品类特别熟悉,否则,大多都逃不出这个范围。
这有什么作用呢?
当我们对某一类产品有需求的时候,会有一个规律:我们通常只会在自己“心智空间”内的品牌里进行挑选。简而言之,当一个品牌出现在我们的“心智空间”里,我们就会下意识地觉得它更可靠,从而会更愿意优先考虑它。为什么大公司、大品牌要花很多钱做广告呢?目的就是要抢占消费者的“心智空间”。
商业品牌如此,那么个人品牌呢?
这几年,“个人品牌”这个词被炒得很热。可以说,只要你需要跟人打交道,无论你是在企业上班,还是自由职业者,都需要维护好你的个人品牌。
那么,究竟什么是个人品牌?非常简单,当别人提起你的时候,他们对你的印象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前段时间,因为业务需要,我加了一些理财经理的微信。大多数理财经理的昵称都是“××理财经理”,他们常在“朋友圈”里宣传自己银行的产品:我行又出了某某宝,90天年化利率达到5%;客户听了自己的推荐,赚钱了;自己推荐的产品跑赢了大盘,欢迎大家咨询……形式通常是一堆截图加上一大段文字,排版精良,热情洋溢,文案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复制出来的。
但其中一位,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他也发理财产品,但配的文字很少,言简意赅,很明显是自己写的。介绍完产品之后,加一句“欢迎垂询”完事。那他还发什么呢?他分享各种文章,且多是吴晓波、吴伯凡等人的,内容涉及政策观察、金融行业分析,等等。
这就是他的独特之处。
这样的行为,会让我觉得他不是一个发广告的,而是一个活生生、会思考、有想法的人。我甚至觉得,他很可能跟我是同一类人。
那么,如果我有需求的话,很可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他,向他咨询。
当别的理财经理还在费劲地做广告、抢夺客户的时候,他利用这种方式,不声不响地就吸引了潜在客户的注意,并且让潜在客户将他跟其他同行区分开来。这就是个人品牌的力量。
个人品牌的本质,就是差异化。
你跟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我为什么要记住你?你能给我提供什么价值?
不妨想一想,你最熟悉的几个同事(或者下属),当你想到他们时,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会想到有的人特别善于沟通,有的人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有的人做事情特别细致、可靠?
再想一想,如果你手头上有一个项目,需要安排给他们,你会怎么做?你是不是会把某项工作交给你认为“最擅长”的人去处理?
能够不断获得机会的人,未必是能力最强的,也未必是最踏实肯干的,但一定是个人品牌最鲜明、能够让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
这就是日常工作中的个人品牌效应。
你的个人品牌越鲜明、越突出,你就越容易出现在老板和同事的“心智空间”中。当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会第一个想到你。而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又会印证你的能力,强化你的个人品牌,让他们更加信任你。日积月累,你能够接触到的业务就越多,你得到锻炼、展示能力的机会也就越多。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个人品牌呢?“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当你创造一个新产品的时候,你需要问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我比竞争对手好在哪里”,而是“我在哪个方面是第一”。
什么意思呢?很多时候,做到不同比做到最好,更有效。
很多人的惯性思维是:要想在公司里出类拔萃,就一定得精通业务,在业务上做到最出色、成绩最好,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
但大多数时候你会发现,你奋斗得非常累,但仍然没什么作用。
因为,人们留给每个品类的“心智空间”都是有限的。在工作中,某方面特别突出的人大家也许只能记得一两个,而你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挤进去。但如果换个思路,事情会容易很多。
如果一个山头已经被人占了,更好的做法是赶紧去抢占另一个山头,并且在这个新的山头上打出你的旗号。
这时,你就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品类。在这个品类的“心智空间”里,你就是第一。即使有后来者,他也必须先打败你才行。
所以,你会发现,现在很多产品都在走“垂直,再垂直”的路线。
原因就在于,大的品类已经被抢光了,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发掘新的品类,创造出新的“心智空间”。
例如手机行业。“锤子”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其定位是什么呢?情怀、工匠精神、理想主义,那么在这个领域,锤子就是全球第一。
同樣,“小米”的定位是什么呢?发烧友。在其他手机都在推“使用体验”时,小米打出“为发烧而生”的旗号。那么对发烧友而言,在他们的“心智空间”里,小米就是行业第一。
当然还有索尼,“黑科技”加极致的工业设计就是索尼的旗号。
工作中也是一样的。同样是研发工程师,你一天能写100行代码,他一天能写120行,差别很大吗?并不是特别大。
能力到了一定的区间,是符合“边际效益递减”规则的。从60分到80分,你可能要付出50%的努力。但当你到了80分,付出100%的努力,也许只能提升到85分,更好的做法是,找到其他人未涉猎的领域,迅速抢占,打出你自己的旗号。
如何才能不断强化自己的个人品牌,在公司和行业里脱颖而出呢? 一、标签化。
不妨考虑这两个问题:
1.你在同事心目中的印象是什么?提到你,他们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2.你最擅长的是什么?它该如何跟你的工作或者事业挂钩?
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不一致,那就说明,你建立的个人品牌是有问题的,你应该有意识地将同事们对你的印象扭转到你最擅长的方向上。这就是一个贴标签的过程。
以我为例。我刚工作一年多时,同事对我的印象是“很会寫文案”,而我给自己设定的品牌方向是“高效”。于是,我开始主动去接许多时间紧、任务重的活,并同步地把撰写文案的工作分给别人。慢慢地,大家对我有了这样一个印象:这个人很厉害,每次都能救场,一个人能当一个团队用。
这其实就是一个职业规划的过程。
职业规划,不仅仅是选择去哪家公司、做什么岗位,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和规划好自己的“标签”,让别人循着你设置好的路径,一步步推动你前进。
二、细化和跨界。
如果你的长处并不是特别突出,该怎么办呢?
有两个办法。
第一,是进行纵向的垂直细化。
比如,大家都是销售,那么,你能不能找到你最熟悉的一类客户,并专注在这类客户上,让成效最大化,让大家记住“你是最善于处理这类客户的人”。
即使你的业绩不是部门第一,也可以给你带来两个好处;第一,大家会记住你,会记得你的价值;第二,你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另一个方法是横向关联。即将你在其他领域的能力,跟现在需要的能力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新的领域。
比如,大家都是工程师,但你同时还特别善于沟通,能更快地理解业务,站在其他部门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将这两种能力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价值。
三、学习。
如果你一直停留在自己的标签上,那么无论你的个人品牌做得有多好,你也只能待在同一个位置,做同样的事情。
记住,个人品牌不会帮助你进步,它只是带给你更多的展示机会。你要做的,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给予他人惊喜。简而言之,你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丰富你的个人品牌,实现螺旋式上升。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将同龄人甩在了身后。
你能想到多少家?我想,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应该在3到5家。熟悉市场营销的朋友可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概念,叫作“心智空间”。
我们的“心智空间”是有限的。对于一个品类,我们能够记住的品牌数量不会太多,一般就是3到5个。不信的话,不妨回想一下其他品类:碳酸饮料、洗发水、衣服……你会发现,除非对某一品类特别熟悉,否则,大多都逃不出这个范围。
这有什么作用呢?
当我们对某一类产品有需求的时候,会有一个规律:我们通常只会在自己“心智空间”内的品牌里进行挑选。简而言之,当一个品牌出现在我们的“心智空间”里,我们就会下意识地觉得它更可靠,从而会更愿意优先考虑它。为什么大公司、大品牌要花很多钱做广告呢?目的就是要抢占消费者的“心智空间”。
商业品牌如此,那么个人品牌呢?
一
这几年,“个人品牌”这个词被炒得很热。可以说,只要你需要跟人打交道,无论你是在企业上班,还是自由职业者,都需要维护好你的个人品牌。
那么,究竟什么是个人品牌?非常简单,当别人提起你的时候,他们对你的印象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前段时间,因为业务需要,我加了一些理财经理的微信。大多数理财经理的昵称都是“××理财经理”,他们常在“朋友圈”里宣传自己银行的产品:我行又出了某某宝,90天年化利率达到5%;客户听了自己的推荐,赚钱了;自己推荐的产品跑赢了大盘,欢迎大家咨询……形式通常是一堆截图加上一大段文字,排版精良,热情洋溢,文案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复制出来的。
但其中一位,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他也发理财产品,但配的文字很少,言简意赅,很明显是自己写的。介绍完产品之后,加一句“欢迎垂询”完事。那他还发什么呢?他分享各种文章,且多是吴晓波、吴伯凡等人的,内容涉及政策观察、金融行业分析,等等。
这就是他的独特之处。
这样的行为,会让我觉得他不是一个发广告的,而是一个活生生、会思考、有想法的人。我甚至觉得,他很可能跟我是同一类人。
那么,如果我有需求的话,很可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他,向他咨询。
当别的理财经理还在费劲地做广告、抢夺客户的时候,他利用这种方式,不声不响地就吸引了潜在客户的注意,并且让潜在客户将他跟其他同行区分开来。这就是个人品牌的力量。
个人品牌的本质,就是差异化。
你跟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我为什么要记住你?你能给我提供什么价值?
不妨想一想,你最熟悉的几个同事(或者下属),当你想到他们时,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会想到有的人特别善于沟通,有的人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有的人做事情特别细致、可靠?
再想一想,如果你手头上有一个项目,需要安排给他们,你会怎么做?你是不是会把某项工作交给你认为“最擅长”的人去处理?
能够不断获得机会的人,未必是能力最强的,也未必是最踏实肯干的,但一定是个人品牌最鲜明、能够让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
这就是日常工作中的个人品牌效应。
你的个人品牌越鲜明、越突出,你就越容易出现在老板和同事的“心智空间”中。当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会第一个想到你。而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又会印证你的能力,强化你的个人品牌,让他们更加信任你。日积月累,你能够接触到的业务就越多,你得到锻炼、展示能力的机会也就越多。
二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个人品牌呢?“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当你创造一个新产品的时候,你需要问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我比竞争对手好在哪里”,而是“我在哪个方面是第一”。
什么意思呢?很多时候,做到不同比做到最好,更有效。
很多人的惯性思维是:要想在公司里出类拔萃,就一定得精通业务,在业务上做到最出色、成绩最好,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
但大多数时候你会发现,你奋斗得非常累,但仍然没什么作用。
因为,人们留给每个品类的“心智空间”都是有限的。在工作中,某方面特别突出的人大家也许只能记得一两个,而你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挤进去。但如果换个思路,事情会容易很多。
如果一个山头已经被人占了,更好的做法是赶紧去抢占另一个山头,并且在这个新的山头上打出你的旗号。
这时,你就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品类。在这个品类的“心智空间”里,你就是第一。即使有后来者,他也必须先打败你才行。
所以,你会发现,现在很多产品都在走“垂直,再垂直”的路线。
原因就在于,大的品类已经被抢光了,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发掘新的品类,创造出新的“心智空间”。
例如手机行业。“锤子”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其定位是什么呢?情怀、工匠精神、理想主义,那么在这个领域,锤子就是全球第一。
同樣,“小米”的定位是什么呢?发烧友。在其他手机都在推“使用体验”时,小米打出“为发烧而生”的旗号。那么对发烧友而言,在他们的“心智空间”里,小米就是行业第一。
当然还有索尼,“黑科技”加极致的工业设计就是索尼的旗号。
工作中也是一样的。同样是研发工程师,你一天能写100行代码,他一天能写120行,差别很大吗?并不是特别大。
能力到了一定的区间,是符合“边际效益递减”规则的。从60分到80分,你可能要付出50%的努力。但当你到了80分,付出100%的努力,也许只能提升到85分,更好的做法是,找到其他人未涉猎的领域,迅速抢占,打出你自己的旗号。
三
如何才能不断强化自己的个人品牌,在公司和行业里脱颖而出呢? 一、标签化。
不妨考虑这两个问题:
1.你在同事心目中的印象是什么?提到你,他们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2.你最擅长的是什么?它该如何跟你的工作或者事业挂钩?
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不一致,那就说明,你建立的个人品牌是有问题的,你应该有意识地将同事们对你的印象扭转到你最擅长的方向上。这就是一个贴标签的过程。
以我为例。我刚工作一年多时,同事对我的印象是“很会寫文案”,而我给自己设定的品牌方向是“高效”。于是,我开始主动去接许多时间紧、任务重的活,并同步地把撰写文案的工作分给别人。慢慢地,大家对我有了这样一个印象:这个人很厉害,每次都能救场,一个人能当一个团队用。
这其实就是一个职业规划的过程。
职业规划,不仅仅是选择去哪家公司、做什么岗位,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和规划好自己的“标签”,让别人循着你设置好的路径,一步步推动你前进。
二、细化和跨界。
如果你的长处并不是特别突出,该怎么办呢?
有两个办法。
第一,是进行纵向的垂直细化。
比如,大家都是销售,那么,你能不能找到你最熟悉的一类客户,并专注在这类客户上,让成效最大化,让大家记住“你是最善于处理这类客户的人”。
即使你的业绩不是部门第一,也可以给你带来两个好处;第一,大家会记住你,会记得你的价值;第二,你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另一个方法是横向关联。即将你在其他领域的能力,跟现在需要的能力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新的领域。
比如,大家都是工程师,但你同时还特别善于沟通,能更快地理解业务,站在其他部门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将这两种能力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价值。
三、学习。
如果你一直停留在自己的标签上,那么无论你的个人品牌做得有多好,你也只能待在同一个位置,做同样的事情。
记住,个人品牌不会帮助你进步,它只是带给你更多的展示机会。你要做的,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给予他人惊喜。简而言之,你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丰富你的个人品牌,实现螺旋式上升。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将同龄人甩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