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与秘书工作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f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的反刍是一种反思。“咀嚼”那些有益的、正面的、积极的东西,通过领会、过滤、消化、吸收,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灵内存,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从而辨明前行的路径、活出人生的精彩。
  有人说,人一旦变得喜欢回忆往事,就是衰老的开始。我倒不这么认为。因为这要看属于何种情况。比如,当我应《秘书工作》之邀追忆秘书生涯时,并没有衰老之感,有的只是无限的回味、眷恋和感慨,并且从中悟出了人生“反刍”的意义。

从牛的反刍说起


  时常想起家乡的那头老牛。儿时,常与之相伴,发现它有个习惯动作:只要闲下来,无论站着还是卧着、在田头还是在栏里,那两扇大嘴巴总在不停地吧嗒,两排牙齿总在不停地咀嚼,那津津有味的样儿就像年轻人嚼着口香糖,后来才知这叫“反刍”。
  反刍,亦称“倒嚼”,是指牛、羊等食草动物快速吞咽进食一段时间后,再将来不及嚼碎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直至彻底嚼碎后再吞回胃里,以至将食物完全消化、充分吸收。
  牛,这看上去憨乎乎的家伙,居然进化出这般强大的生存能力和特殊的消化功能,它反复咀嚼看起来很费劲,其实,它是在美美地享受着呢!
  难怪,它虽然吃的是草,流出来的都是血;它虽然平凡、劳累,却总是那样健壮、倔强、孔武有力……
  由此想到:人生,是否也需要“反刍”?

咀嚼“昨天”,让人生更精彩


  反刍可以引申出另一种词义,是指人对于往事的追忆和回味。人是有思想的,谁不追忆和回味往事?记忆的海洋无边无际,或风高浪急,或风和日丽,曾经的风风雨雨、曲折坎坷,曾经的荣辱得失、酸甜苦辣,在脑海中变幻着、交织着、沉淀着。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恼;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有友谊、爱情和感恩,也有猜疑、妒忌和仇怨……很多人有记日记的习惯,其实这就是一种人生的“反刍”。谁能知道,那一叠叠日记中,隐藏着多少秘密、记载着多么曲折的心路历程、翻滚着多么复杂的思想和情感风暴?
  相对于牛的反刍,人生的反刍是一种反思。咀嚼那些有益的、正面的、积极的东西,通过领会、过滤、消化、吸收,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灵内存,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从而辨明前行的路径、活出人生的精彩。所谓人生,不就是“昨天+今天+明天”吗?咀嚼昨天,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走向明天。

反刍,是秘书生活的常态


  秘书,特别是“秘龄”较长者都有这样的习惯:每过一段时间,甚或每一周、每一天,都要回过头来看一看、想一想,这段时间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得不够好?有没有出现差错和纰漏?领导满意不满意?如果自我感觉还好,就能放松心情睡个安稳觉;如果感觉不好呢,比如出了什么娄子、挨了哪位领导批评,那就不禁懊悔、自责、愧疚,还要思量如何弥补改进、如何挽回影响,往往折腾了大半夜还入不了梦乡。何以如此?职业特性和责任心使然。都说“秘书工作无小事”,怎能不小心翼翼地咀嚼每一个“昨天”?
  起草文稿这活儿最离不开反刍。这当然不仅追忆那无数次加班加点的紧张忙碌,和无数次搜肠刮肚、苦思冥想的艰苦过程,更多的还是咀嚼那数不清的文件、领导讲话、调研报告等文稿起草完成之后的复杂感受:如果是顺利过关的“成品”,得到领导和同事點赞,那咀嚼的就是成功的喜悦,并从中收获经验;如果是质量不高的“次品”,被领导大笔一挥改得面目全非,那咀嚼的就是困惑和疑难,并弄清楚自己的缺陷在哪儿;如果是一无是处的“废品”,一次次推倒重来还是过不了关,自己觉得灰头土脸挺难为情,那咀嚼的就是失败和沮丧,从中深挖根源、总结教训。实际上,除非那些久经磨炼、驾轻就熟的大手笔亲自出手,一气呵成的情况并不多见,对于多数秘书尤其是入门不久的新手来说,出“次品”“废品”的情况屡见不鲜。正是对失败的一次次反刍,才使我们的写作水平一次次得到提高。
  与此相关的还有知识的反刍和积累。要胜任繁重的写作任务,就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是党委、政府办公室等综合部门的文字秘书,起草的材料往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政法、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由此就得认真学习掌握上级决策部署、政策法规和该领域的知识,要不然写起来不仅不上道儿,还会常常写着写着卡了壳。而由于工作繁忙,我们掌握这些知识时,难免出现和牛吃草一样的情况——总是“吃”得匆忙,大量的“草料”未经充分咀嚼就“吞”进了脑子里,非得把它们“呕”出来重新“咀嚼”几遍,才能完全记住、领会和消化,并熟练运用于写作中。正是对于知识的一次次反刍,使我们的生命营养不断充实和丰富起来。
  秘书的思想道德修养同样如此。秘书身居首脑机关、领导左右,其思想品质、一言一行,不仅关乎个人声誉,也关乎机关和领导的形象。同时,秘书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对于名誉、地位和物质利益的追求,客观上还存在利用特殊岗位为自己捞取好处的某些“有利条件”。面对种种诱惑和考验,我们这些看起来风光体面、受人羡慕的所谓“幸运儿”,其实每天都需要履薄临深地“三省吾身”,通过检视过往的所言所行、所作所为,通过对是与非、得与失、进与退的反复咀嚼,辨识瑕疵,防微杜渐,战胜自我,守住底线。也正是这一次次灵魂深处的反刍,使我们的心灵不断得到净化和升华。

让反刍成为一种习惯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反刍的自觉,也并不是每一次反刍都能达到充分消化吸收的效果。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前路漫漫,关山重重,人们前进的步履总是那样急促而匆忙。或许,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迫于环境和任务的倒逼而被动学习着、吸纳着一切需要的东西,而较少“慢”下来,走进路旁的树荫或凉亭,回望走过的路,给自己留一块静静思考、整理的时间。及至年长,不知在哪一天,忽然明白了这层道理,就慢慢养成了主动反刍的习惯,往往还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要是一切可以从头再来,那该有多好!某些失误就可以避免,某些事情就可以干得更漂亮,人生就可以更加圆满。对事物的认知也是这样,当初经历的艰难困苦,如今看来是宝贵的财富;当初遭受的委屈、非议和打击,如今看来是难得的历练;当初自以为得意的能力和水平,如今看来是多么的粗浅;当初有过的怀疑、抱怨、计较和争执,如今看来纯属幼稚、毫无必要……早知如此,人生又将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所以说,反刍不能成为年长者的专利,更应成为年轻人的习惯。我至今还记得刚当秘书时一位老秘书对我说的话:“我真羡慕你们!”我问:“为何呢?您是有名的大手笔,我们很羡慕您呢!”他说:“你现在还感觉不到,将来就知道了。珍惜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悟透每件事,好好干吧!”当时我似懂非懂,到如今才弄明白。的确,年轻人要懂得珍惜,不仅要珍惜岗位、珍惜大好时光,还要珍惜走过的每一天。人生是由无数个昨天组成的,它们不仅充实着生命的贮存,更蕴藏着走向每一个明天的丰富养料,关键在于我们能否通过经常地、自觉地反刍,把它们充分消化和利用起来。

反刍:获得顽强与前行力量


  由此又想起了家乡那头牛。
  我见过它无数次反刍,也见过它的无数次奋力耕作。春天的田野上,迷蒙的烟雨中,它驾着沉重的轭、拖着沉重的犁,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进着,身后翻起一行行黑色的波浪。碰上板结坚硬的地块时,它还需四腿前倾、弓起腰背才能把犁拉动,而扶犁的主人往往还嫌它走得太慢,时不时大声吆喝、责骂,还举起鞭子猛抽。久而久之,那后腰两旁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鞭痕,而肩膀又因牛轭的重压和摩擦而破皮、流血,引来无数牛虻疯狂地吮吸。但它始终一声不吭,从不反抗也从不懈怠,只是在闲下来休息时,使劲晃动脑袋赶走那可恶的牛虻,然后一边咀嚼,一边默默眺望着无边的田野……
  忽然想,牛所反复咀嚼的,也许不只是草料,还有它所承载的压力、艰辛、困顿和委屈。它把这些一一嚼碎,吞进肚子里,溶于血液中,然后化作生命的顽强、前行的力量和对于丰收的奉献。
  忽然又想,秘书,也应成为反刍中前行、奉献的“牛”。
其他文献
公务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公务员管理工作,必须深化对公务员管理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公务员管理工作的领导  做好新时代公务员管理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意志和主
期刊
在我国的古代史上由科举中状元的就很不容易,因为他们要苦读诗书,要通过多次考试。而由状元担任宰相的也不太多,北宋时期的吕蒙正就是这样的一个,由状元而任宰相,而且一生中三次出任宰相,这样的人就更少了。  据《宋史·吕蒙正传》记载,吕蒙正的祖父吕梦奇是户部侍郎,父亲吕龟图是起居郎。虽说应该是出身官僚家庭,但吕蒙正却一点儿也没沾上父亲的光。因为他父亲妻妾多,关系不好,而吕龟图听信了小妾的谗言,与嫡妻刘氏不
期刊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个人应该有文化,应该去读书、读经典,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在中国传统中,汉族人是比较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信仰的。实际上,汉族人的宗教就是读书、读经典。当然,在古代中国,甚至全世界的文化传统中,通常都不注重女性教育。過去,我们把对女性教育的忽视、对女性的不尊重,归结于儒家的文化传统。其实,不仅是儒家,全世界都存在对女性地位不重视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中,孩子满一周岁时要抓周。《红
期刊
对于文稿起草人员来说,如果老是写那么几条,老是那些内容,文稿就会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还给人以重复雷同、讲不出什么新东西之感,也不会得到读者和听众的认同。那么,重复性的文稿怎样写出新意呢?在联系实际上求新  尽管有些材料的话题是老生常谈,但这些话题不同时期总是有些新的情况、新的变化,如环境发生变化、政策规定发生变化、上级作出新指示、基层遇到新情况等。因此,我們在起草文稿时,要紧紧抓住这些变化的情况。
期刊
有一次,公司拉了一笔很大的订单,郭台铭却提出要将这个订单跟同行们分享。业务部门的几个骨干一听就急了,冲到了郭台铭的办公室找他理论。郭台铭说道:“你们先冷静一下,喝杯茶!”等大家都冷静下来了,他才说道:“我们独自干,确实能让公司迅速扩大,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会成为同行们共同的敌人;叫大家一起干,我们失去的只是一时的小利,却能借机树立起行业领导者的地位。难道你们不希望我们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吗?”业
期刊
人们安于现状,听天由命。这种生活状态,无论是在城市,抑或是在乡村,都弥漫着深深的绝望。即使锦衣华服,用麝皮或者貂皮来武装自己,这也只是于绝望中寻求一丝安慰而已。很多人都热衷于游戏或者娱乐,这也是一种发泄,不是放松。真正的智者,是不会沉溺于绝望之中的。对于人生的真谛、生存的意义、生命的本质,人们的选择总是趋于一致的。那些看似是经过了慎重而明智的考虑做出的选择,其实仅仅是因为在内心中别无他选。因为固有
期刊
如何避免成为庸碌的事务主义者,如何避免在热闹以后一根毛都不剩,是每个行政人员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还好,领导给我们做了示范。  前几天,有个朋友问我:“你天天伴随领导左右,从领导身上学到点什么没有?给我讲一讲。”他这么随口一问,让我觉得自己该好好总结一下工作了。  坦率地讲,换了几个单位,体验了多个岗位,只有这个岗位让我感觉到最累。我们这些当秘书的人,在外人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背后的艰辛只有自己最清
期刊
人与人最短的距离叫拥抱,人与人最长的距离叫等待,人与人最看不見的距离叫包容,人与人最可怕的距离叫漠视你的存在!人,都喜欢和不计较的人在一起相处,不计较的人刚开始时,看似失去,但长久下来却是获得;爱占他人便宜的人,刚开始看似获得,但相处久后却是失去。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成的书更难。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期刊
经常有朋友问我:自己的好朋友,忽然有了别的好朋友,对自己没那么在意了,心情很低落,该怎么调整?  人生中某個时刻,我们总会有这样难以启齿的愿望:“我想要成为你眼中最重要的人。”理智上,我们明白这样并不现实,但情感上还是很难过这个坎儿。  这是因为很多人把自己在好友心中的分量,视为自我价值的评判标准。通过好友的积极回应,来完成对自我的认同。反之,就会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  太过在意对方的回应,是没有
期刊
让我们逃离时间  它用满弓威胁我们  用短箭瞄准目标  这是我想要告诉你的:  如果我的手在地图上抚过  我不会碰到山脈和山峰  我不会湿,也不会手里攥满泥土  所以今夜,当你抚遍我的身体  你不会发现尘土或风,不会发现我的名字  它不断重生  我不知道今夜已过了多久  分钟,小时,年,一生  或许  有时当我仰头又垂下  我不知道哪条道路更漫长  飞机留在天上的那条  还是蜗牛在身后留下的那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