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庭院里的鼓子秧歌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qi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秧歌队是村民自发组织的,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定,靠的是全村人发自内心的热情和齐心协力的集体精神。疫情防控期,往常一舞七天的鼓子秧歌,只舞了正月十五一天。时间虽短,但也不同寻常。
  在济南商河,秧歌表演是每年春节必不可缺的节目,大抵从正月初九开始,一直舞到正月十五,在这期间,秧歌队伍要转十几个村。大家有车的出车,有力的出力,可谓阵仗浩大。2021年的春节,恰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村里决定只在自己村舞一舞,从正月十四开始协调准备,只在正月十五舞一天,虽然时间短,倒也是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欢乐元宵节。
  “村村秧歌队,人人是演员,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会走就会扭。”这是济南商河地区的老百姓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每逢辞旧迎新之时,鼓子秧歌就会隆重登场,整个场面人数众多、角色各异、锣鼓齐鸣,舞者舞技强悍遒劲,阵仗气势磅礴,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商河县许商街道办事处钱铺西小王村是一个拥有250余年历史的一个小村庄。说它小,一点都不为过,整个村只有44户居民,四条稍宽的街道。别看村子规模小,舞秧歌的历史却已经传承了100余年。每年春节,几乎都是全村齐上阵,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童,都能上街舞一阵儿。
  “秧歌队是大家自发组织的,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定,靠的是全村人发自内心的热情和齐心协力的集体精神。”村民王志明说。王其功、王志明、王其刚三位村民自愿承担组织任务已多年,是乡亲们心中最信任的人。年龄稍大的王其功自年轻时就热衷于组织鼓子秧歌,在大家心中的威信极高。王志明和王其刚则是组织的主力,主要负责策划、协调、组织跑场秩序、置买器具、分发跑场福利等事项。王志明的父亲王其才是村里公认的最好的鼓手,其鼓鼓声铿锵有力,乡亲们都称他擂的是战鼓。王其刚的父亲年轻时是一名敲锣手。受父亲影响,王其刚自小就热爱秧歌,尤其喜欢舞伞,用自己的话说就是“年轻时几乎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只要鼓声一响,手里有再忙的活也要放下,一刻都等不及地往街上跑”。儿子王栋受王其刚影响,如今也是一名舞伞主力,其狂热程度不压于父亲,这让王其刚十分欣慰。
  都说商河县有900多个村庄,村村都会跑秧歌。王志明介绍道,每个村的秧歌队规模和组队方式都不一样,最大规模时会有三面大鼓。第一面大鼓是整个队伍的引领者,后面跟着小鼓二十人和花伞八人,小鼓在两边,花伞在中间。接着又是一面大鼓,后面跟着扭花的秧歌队,他们分列成两个纵队,每纵队十人。接着是最后一面大鼓,后面跟着一些丑角,人数可多可少,用以逗人笑乐。整个队伍长达几十米,阵势可见一斑。“规模大有规模大的阵势,小也有小的热闹。即使只有一面大鼓,跟上几个花伞、两纵队小鼓、几名丑角,再加上围观的乡亲们,也觉得热闹无比。”王志明说。
  鼓子秧歌还有一个各家各户都会有的特别的风俗,就是“请”。表演期间,村民在家门前挂上一挂鞭炮,将早已准备好的烟、酒、糖、茶等摆在门口,等秧歌队到了自家门口时就点燃鞭炮,这时秧歌队就会在其家门口跑一场,寓意新的一年有個好兆头。结束时,主家为表示敬意,将准备好的礼品送给扭秧歌的人,由专门的人统一负责收取分发。
  年迈的老人挥舞着鼓槌,青年人斗志昂扬地舞动着花伞,高矮不同的孩子们跟着鼓点敲打着小鼓,扮相滑稽的丑角引逗着围观的村民,甚至刚会走路的孩子腰间都系着一块绸带,紧跟着队伍歪歪斜斜地扭着、笑着……鼓子秧歌传递出的欢乐,饱含着人们对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团圆的祈盼,也成了一代又一代商河人记忆中难以割舍的乡愁。
  今年春节,为让这些身在他乡“就地过年”的亲友也能感受到家乡的年味儿,钱铺西小王村的乡亲们把演出拍成视频上传到网上,让那些身在异乡的亲朋好友,即使不能回家乡团圆也能循着网络一路“云游”回家,感受这深藏在血脉中的浓浓乡情。
其他文献
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1951年1月  第二次战役之后,“联合国军”退回三八线以南地区,开始转入战略防守阶段。第三次战役是志愿军对预先有防御准备的敌人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进攻。志愿军六个军及配属的炮团约23万人,与朝鲜人民军约7.5万人并肩作战,经过8个昼夜的连续进攻,突破敌人在三八线的防御,攻克汉城,将敌人驱逐至北纬37°线附近,歼敌1.9万余人。  红旗漫卷汉城  临津江,距离汉城75公
期刊
抗美援朝对我来说是一场巨大的考验,这期间所经历的困难多如牛毛,从极度寒冷到敌方无差别轰炸,自然条件、敵方的嚣张气焰等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有困难就得想办法。想办法克服,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巧”字。  我们行军打仗,常常需要爬到山顶上去。那时候的朝鲜,气温能达到摄氏零下四十度,整座山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尽管我们能开辟出上山的小路,但经雪、雨一淋就结冰,滑溜得不得了,穿着我们配发的胶鞋根本上不去
期刊
1955年冬,我应征入伍,并跟随队伍一起进入朝鲜。  在朝鲜村庄,很少见到年轻人,他们大都上了前线,只有老人忧愁地呆在房檐下晒太阳或是干杂活。每当看到志愿军战士,他们就面带笑容地说:“撒拉米请坐下来休息。”在和当地老百姓朝夕相处中,我刚入伍的不安被一点点化解了。  新兵训练结束,我被分配到一三四师四零一团通信连。我记得我们通信连参加了西海岸至宏建岛的海底电缆通信架设,何振东排长带队,当时我在三班。
期刊
自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抗美援朝的号召开始,山东,这片红色热土,就迅速掀起了参军参战的热潮。当时的山东,流传着一句话:“参军比考秀才还难!”从东海之滨到泰山脚下,到处都是广大青年踊跃报名的热血画面。  沂蒙山区的宋大娘,把家里的“独苗”送上了前线。德州平原县刘宝中,三个儿子都是民兵,他一次把两个儿子送到了朝鲜战场。临行前,他叮嘱儿子:“到了朝鲜要狠狠地打美国鬼子,要像个从老根据地去的兵。”这样的
期刊
我在朝鲜只待了半年多的时间,却跟着部队打了不少仗,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自己参与的最后一战。  这次战斗发生在1951年。接到上级命令,要求我部在抱川拖住敌军5天,不准他们踏过阵地一步。  命令下达当天,我们连就赶到抱川构建防御工事。那时候开战,敌军就爱用一个路子:先拿飞机投弹轰炸我方阵地,再派出坦克开路、步兵紧随其后。为了躲避敌人的空袭,我们将工事挖在了深深的地下,敌人一开始投弹,我们就躲在工事里面不
期刊
在战场上做卫生员,可真真是“在枪口上过日子”——把伤员抢到后方,得冒着枪林弹雨;一个伤员安顿好了,还得背上一担架的弹药,转头立马上前线。我们整天都在生死线上徘徊着,其中一次“战地救护”,让我至今难忘。  这是1952年发生的事情。一天下午,我和另外一位卫生员李金奎同志接到命令,去遭到敌机轰炸的友军炮兵前沿观察所实施救援。  我们越过三道封锁线,在敌机的“冷炮”轰炸下迂回抵达目的地。此时,观察所所藏
期刊
1951年5月,我所在的第三兵团开始入朝作战。刚到朝鲜,作为兵团保卫部的干事,我就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随后,我又跟随队伍参加了夏季金城反击作战。在朝鲜战场的近四年时间里,我参加过多次大小战役,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上甘岭战役。  1953年5月,为在谈判中赢得更多的筹码,美军向上甘岭地区发动多次进攻,敌我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战斗异常激烈。这时,由于长期在坑道里作战,有些战士因条件艰苦、战斗频繁,精
期刊
陈秋颖,陈蕴楼的女儿,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济南军区战士,她回忆:  二零二师作为志愿军第二批入朝部队,入朝作战最激烈的战斗是在文登里阻击美军的坦克劈入战,美军坦克直扑志愿军阵地,志愿军没有打集群坦克的经验,但炮兵以变应变,马上把榴弹炮直瞄平射,击溃了美军坦克冲锋。文登里留下的78辆美军坦克的残骸,成了美军望而却步的障碍物,这是志愿军战史上第一次打垮敌集群坦克冲击。  这场战斗对二零二师的志愿军指战员的
期刊
第五次战役:1951年4月—1951年6月  为粉碎“联合国军”利用海军优势从侧后方登陆的企图,志愿军主动发起第五次战役。中朝双方共投入15个军的兵力,“联合国军”投入几乎所有地面部队,交战双方投入兵力超过100万人,战斗相持50天。中朝军队最终歼敌8.2万余人。  朝鲜战场,打破了西方军队太多的幻想,也打破了西方军队很多“不败的传奇”,步美国王牌师后尘的,是他最忠实的盟友——英军。英国军队在朝鲜
期刊
今年很多人和我一样选择就地过年,不能走亲访友,微信和电话又远远不能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于是寄送礼品、特产等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一种方式。  过年回家吗?毛少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守”。  只有23岁的“快递小哥”毛少帅出生在山东德州,别看他年龄不大,工作阅历却很是丰富,早早就踏入社会开始养家糊口。这位脸庞稚气未脱的小伙已经是带领七名工作人员的小组长。工作中,他手脚麻利、干事利落,统筹协调能力强,深受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