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元素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建筑的发展有着其生命的印记,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观的物化,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把握住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做到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完美结合。因此,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应体现自己的精神本质并使其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此基础上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理念和先进的材料、技术,继承发扬传统,设计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作品。
【关键词】传统元素 现代建筑设计 表现手法
1 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之所以经久不衰, 流传千载, 不仅是因为它具有优雅的形式, 深刻的内涵, 更因为它体现着中国的深厚文化精神。
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一句“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简单明了的表达了建筑的艺术主张。建筑做为公民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全民社会的文化福利,体现出的是国家和政府为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共享, 促进审美文化和彰显区域文化特性的一种具有社会公共精神的艺术形态。
2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在当今世界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热浪涌来时,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建筑的设计中,毫无疑问是为新生力量注入了一丝新鲜血液。现代建筑体现传统元素,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相互交融,由此产生了文化隐喻的设计哲学,传统元素因此在现代建筑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形成了我国现代建筑的新语言形式。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设计理念的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这对于现代建筑设计来说,不仅具有重要的启示,也可以完善设计能力的思维模式。由我国著名建筑师李宗泽和与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共同合作设计的北京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在最初的构思中,就是根据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思想,经过对建筑基地的考察分析,建筑的构思方案——“和合”,来源于中国的古代神话,借此寓意亲睦、友爱之意,表达了中国两国和谐相处的美好祈望。宾馆与文化设施放在用地的北面,自然围合成一个“虚” 的室外空间,宛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山中之水” , 而伸出到用地西南角的体育设施又好象是“水中之山” 。从平面的总体布局看,“ 友好之桥”方案与“和合”方案与道教哲学中的阴阳太极图一样,仍然呈“拓朴” 同构。这一作品深刻的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共同愿望。
2.2 设计手法的丰富
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结合现代空间设计对形的塑造和对意的追求,形成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化景观,使之既有实用功能,又可以营造令人回味无穷的审美效果。如安徽省合肥市的亚明艺术馆。线,是中国画中主要的艺术手段,为了通过建筑表达这一图式的艺术特点,在设计的构思过程中决定利用建筑外立面的光影效果明确明暗关系,表现线的造型功能和独特韵味。轻钢框架结构增强建筑空间和表皮处理的灵活性,建筑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特点,主要立面墙体采用双层清水玻璃墙,根据层高的变化,立面上玻璃的颜色也随之发生改变,由深棕色变为黑色,光线通过玻璃的反射,强调了中国画中的虚实关系,以达到空间的塑造,凸显艺术馆深远的文化意境。
2.3 形式特征的认同
因地制宜,是将建筑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吸取地方风格,延续乡土文脉,使视觉与文化得到大众的认同。整体设计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与建筑设计的自然和人文意识。第二是为避免界面关系分割和拼凑现象,连接室内空间的各个要素在形式的变化,选择材料和设计效果等方面要形成整体感,即根据不同使用空间的性质和空间的特征进行研究,创造独具特色且有内在关联的统一的整体空间氛围。
2.4 空间内涵的认同
建筑的本质涵义来源于建筑的空间性,建筑空间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使从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审美的愉悦。齐康,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由他主持设计的黄山国际大酒店,就是将马头墙这一徽派建筑中重要的构成形式,进行了现代化的重新表达。山清水秀的建筑环境、粉壁黛瓦的建筑风格、细致玲珑的建筑空间构思,都把徽派建筑的文化特色充分的展现了出来。
2.5 符号的提取及隐喻
从传统元素中汲取具有代表性的“视觉模式”作为符号,用于现代建筑的局部,这种做法不但不会影响整体效果,还可以避免传统与现代在多方面的矛盾,且能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
结语
从传统元素中吸取精髓形成一条通往未来之路, 真正原创性的工作包括以一种对今人有意义的途径来重新思考我们所熟知的传统。作品不仅是作为某个时期或风格的传说而得以广为人知, 而且还是将每个时代联系起来的符号, 表达出其永久性和持续性。一个民族只有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 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它特有的脉络构成,在具象的建筑物中沉淀并逐步呈现在大众面前,通过对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艺术处理, 我们应当倡议民族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 抵制腐朽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国的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持续发展,不断兴旺。
参考文献
[1]祁嘉华.《醉眼看建筑》.同济大学出版社.
[2]彼得.罗.《承传与交融:探讨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本质与形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王小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审美欣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东美红.《文化沙湾: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传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传统元素 现代建筑设计 表现手法
1 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之所以经久不衰, 流传千载, 不仅是因为它具有优雅的形式, 深刻的内涵, 更因为它体现着中国的深厚文化精神。
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一句“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简单明了的表达了建筑的艺术主张。建筑做为公民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全民社会的文化福利,体现出的是国家和政府为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共享, 促进审美文化和彰显区域文化特性的一种具有社会公共精神的艺术形态。
2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在当今世界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热浪涌来时,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建筑的设计中,毫无疑问是为新生力量注入了一丝新鲜血液。现代建筑体现传统元素,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相互交融,由此产生了文化隐喻的设计哲学,传统元素因此在现代建筑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形成了我国现代建筑的新语言形式。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设计理念的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这对于现代建筑设计来说,不仅具有重要的启示,也可以完善设计能力的思维模式。由我国著名建筑师李宗泽和与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共同合作设计的北京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在最初的构思中,就是根据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思想,经过对建筑基地的考察分析,建筑的构思方案——“和合”,来源于中国的古代神话,借此寓意亲睦、友爱之意,表达了中国两国和谐相处的美好祈望。宾馆与文化设施放在用地的北面,自然围合成一个“虚” 的室外空间,宛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山中之水” , 而伸出到用地西南角的体育设施又好象是“水中之山” 。从平面的总体布局看,“ 友好之桥”方案与“和合”方案与道教哲学中的阴阳太极图一样,仍然呈“拓朴” 同构。这一作品深刻的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共同愿望。
2.2 设计手法的丰富
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结合现代空间设计对形的塑造和对意的追求,形成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化景观,使之既有实用功能,又可以营造令人回味无穷的审美效果。如安徽省合肥市的亚明艺术馆。线,是中国画中主要的艺术手段,为了通过建筑表达这一图式的艺术特点,在设计的构思过程中决定利用建筑外立面的光影效果明确明暗关系,表现线的造型功能和独特韵味。轻钢框架结构增强建筑空间和表皮处理的灵活性,建筑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特点,主要立面墙体采用双层清水玻璃墙,根据层高的变化,立面上玻璃的颜色也随之发生改变,由深棕色变为黑色,光线通过玻璃的反射,强调了中国画中的虚实关系,以达到空间的塑造,凸显艺术馆深远的文化意境。
2.3 形式特征的认同
因地制宜,是将建筑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吸取地方风格,延续乡土文脉,使视觉与文化得到大众的认同。整体设计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与建筑设计的自然和人文意识。第二是为避免界面关系分割和拼凑现象,连接室内空间的各个要素在形式的变化,选择材料和设计效果等方面要形成整体感,即根据不同使用空间的性质和空间的特征进行研究,创造独具特色且有内在关联的统一的整体空间氛围。
2.4 空间内涵的认同
建筑的本质涵义来源于建筑的空间性,建筑空间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使从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审美的愉悦。齐康,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由他主持设计的黄山国际大酒店,就是将马头墙这一徽派建筑中重要的构成形式,进行了现代化的重新表达。山清水秀的建筑环境、粉壁黛瓦的建筑风格、细致玲珑的建筑空间构思,都把徽派建筑的文化特色充分的展现了出来。
2.5 符号的提取及隐喻
从传统元素中汲取具有代表性的“视觉模式”作为符号,用于现代建筑的局部,这种做法不但不会影响整体效果,还可以避免传统与现代在多方面的矛盾,且能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
结语
从传统元素中吸取精髓形成一条通往未来之路, 真正原创性的工作包括以一种对今人有意义的途径来重新思考我们所熟知的传统。作品不仅是作为某个时期或风格的传说而得以广为人知, 而且还是将每个时代联系起来的符号, 表达出其永久性和持续性。一个民族只有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 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它特有的脉络构成,在具象的建筑物中沉淀并逐步呈现在大众面前,通过对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艺术处理, 我们应当倡议民族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 抵制腐朽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国的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持续发展,不断兴旺。
参考文献
[1]祁嘉华.《醉眼看建筑》.同济大学出版社.
[2]彼得.罗.《承传与交融:探讨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本质与形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王小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审美欣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东美红.《文化沙湾: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传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